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五子衍宗丸治疗男子不育症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勇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男子不育症 五子衍宗丸 肾精不足 气血两虚 气滞血瘀 肾阳虚弱 痰湿壅盛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官家靓 陈晓红 《中药与临床》 2016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60例辨证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60例辨证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的血压水平、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3.3%,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两组的血压、Hcy水平均有所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加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痰湿壅盛 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3
作者 郝世兴 敖惠沛 +3 位作者 李慧聪 钟伟森 黄佳城 缪晓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962-1970,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9例,根据是否患有脑小血管病将患者分为脑小血管病组87例和非脑小血管病组102例。收集2组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9例,根据是否患有脑小血管病将患者分为脑小血管病组87例和非脑小血管病组102例。收集2组患者的血压相关检查参数及中医临床四诊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压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动态血压参数:脑小血管病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脉压(24hPP)、日间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脉压(NPP)、最高收缩压、清晨收缩压、日间收缩压负荷值及夜间收缩压负荷值的平均值均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2)血压变异性:脑小血管病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平均值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3)血压昼夜节律:2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脑小血管病组以非杓型(50例,49.02%)和杓型(31例,30.39%)为主,而脑小血管病组以非杓型(38例,43.68%)和超杓型(31例,35.63%)为主。(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SBP(OR=1.296,95%CI:1.112~1.511)、最高收缩压(OR=1.074,95%CI:1.006~1.146)、清晨收缩压(OR=1.064,95%CI:1.013~1.118)、异常血压昼夜节律(OR=3.736,95%CI:1.663~8.390)是脑小血管病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或P<0.01)。(5)中医证型分布:非脑小血管病组以痰湿壅盛证(58.82%)、阴虚阳亢证(21.57%)为主,脑小血管病组以阴虚阳亢证(51.72%)、痰湿壅盛证(21.84%)为主。(6)不同证型的血压特点:痰湿壅盛证脑小血管病组的DPP显著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阴虚阳亢证脑小血管病组的24hDBP、NDBP显著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结论】24hSBP、最高收缩压、清晨收缩压水平升高以及异常血压昼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脑小血管病 血压特点 中医证型 痰湿壅盛 阴虚阳亢
原文传递
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孙东建 姚丽东 +2 位作者 李久军 张淑青 刘德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2421-2427,共7页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与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与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与人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情况,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和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YKL-40、ficolin-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YKL-40、ficolin-3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24 h SBP、24 h DBP、24 h DBPV与24 h SBPV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24 h SBP、24 h DBP、24 h DBPV与24 h SBPV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对照组为82.76%(48/5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62%(5/58),对照组为6.90%(4/58)。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血压变异性,降低血清YKL-40、ficolin-3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温胆汤 耳穴压豆 高血压 痰湿壅盛型 血压变异性 人类软骨糖蛋白-39 人纤维胶凝蛋白3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脉压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惠丽君 谢慧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310-1315,共6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其与脉压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查的481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分析高血压...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其与脉压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查的481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找出其与脉压及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方面,481例高血压病患者中,以痰湿壅盛证最多,占54.5%(262/481),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证[占26.8%(129/481)]、肝火亢盛证[占12.7%(61/481)]和阴虚阳亢证[占6.0%(29/481)]。(2)性别、年龄、脉压及高血压分级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方面,不同性别、年龄、脉压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不同高血压分级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性别方面,除阴阳两虚证外,各中医证型的男性患者分布比例均高于女性患者;在年龄方面,以肝火亢盛证的平均年龄最低,阴虚阳亢证的年龄最高,而痰湿壅盛证与阴阳两虚证组的年龄无明显差异;在脉压方面,由大到小依次为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在高血压分级方面,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比例均为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3)脉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面,宽脉压组和非宽脉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63.0%(223/354)及47.2%(60/127),宽脉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宽脉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中医证型分布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面,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分别为42.6%(26/61)、57.6%(151/262)、71.3%(92/129)、48.3%(14/29),其中阴阳两虚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心律失常 中医证型 痰湿壅盛证 阴阳两虚证 肝火亢盛证 阴虚阳亢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