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校海归教师国内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1
作者 张玉丹 王小青 余荔 《教师教育论坛》 2023年第3期55-64,共10页
本文使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2007—2021年海归教师相关研究的核心作者、发文机构、关键主题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辅以内容分析法梳理研究内容、方法和趋势。发现研究热点聚焦海归教师尤其青年海归的归国适应和职业发展问题;研究重点... 本文使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2007—2021年海归教师相关研究的核心作者、发文机构、关键主题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辅以内容分析法梳理研究内容、方法和趋势。发现研究热点聚焦海归教师尤其青年海归的归国适应和职业发展问题;研究重点包括海归教师个体发展、价值发挥、人才聘任、思政动态和与本土教师的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多元化,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方法较少。高校应在重视对海归教师思想引导、绩效评估的同时建立更强有力的信任与支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海归教师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跨国主义视角下高校海归知识移民的回流与地方嵌入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凌 谢圆圆 张博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0-1445,共16页
知识经济时代,地理学与世界移民研究越来越重视知识移民及其流动。本文以广州市高校海外留学回国的知识移民为例,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从多维视角探讨其回流和嵌入母国和回流地的动态过程及结果。研究发现:(1)高校海归知识移民... 知识经济时代,地理学与世界移民研究越来越重视知识移民及其流动。本文以广州市高校海外留学回国的知识移民为例,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从多维视角探讨其回流和嵌入母国和回流地的动态过程及结果。研究发现:(1)高校海归知识移民的回流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工作机会和跨国比较发展优势,以及家庭关系和文化归属等;(2)回流后高校知识移民面临着工作、生活、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再嵌入;再嵌入的过程和结果受到工作及工作环境等结构因素和日常生活等非制度情感因素的共同作用;(3)由于拥有较高的跨境智力资本和较强的跨地方社会关系网络,其地方嵌入过程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跨国流动背景下,他们的身份认同表现为混合文化身份的跨地方主体性,其“家”的意义建构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特征。研究指出,多地方的社会嵌入通过跨地方的社会关系使得海归知识移民产生归属感,而并不完全依附于有边界的地理空间,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地理位置所定义的“地方”,而将关注点放置于基础的工作、社会关系网络与日常的生活实践。从微观和主体视角细致探究海归人才回流嵌入的过程与结果,可以进一步完善转型期知识移民的理论和研究框架,也可以为中国人才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主义 回流 地方嵌入 高校海归知识移民 广州
原文传递
海归教师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余荔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6,共11页
本文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归教师在我国高校的分布特征及其国际化表现,以及他们在科研产出、教学内容与方式、国际交流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与本土教师相比,在科研产出上,海归教师调整科研生... 本文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归教师在我国高校的分布特征及其国际化表现,以及他们在科研产出、教学内容与方式、国际交流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与本土教师相比,在科研产出上,海归教师调整科研生产策略以达到更高的国际化水平,偏重发表国际期刊论文,较少发表国内论文和申请专利;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他们更注重课程的国际视角和国际化内容;在国际交流上,他们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出国研修的次数更多。留学经历奠定了海归教师学术职业国际化的比较优势,高校应充分发挥他们促进科研、教学国际化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主体作用,加快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教师 本土教师 高等教育国际化 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教师的二元学术网络特征
4
作者 刘琳 李梅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数据,根据近似性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海归教师的海外和本土二元学术网络特征,考察海外流动的学术网络构建作用。研究发现,海外流动对海外和本土学术网络产生相反的影响,海外流动经历显著优化了... 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数据,根据近似性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海归教师的海外和本土二元学术网络特征,考察海外流动的学术网络构建作用。研究发现,海外流动对海外和本土学术网络产生相反的影响,海外流动经历显著优化了海归教师的海外学术网络规模、关系强度和网络顶端,但显著降低了本土学术网络关系强度。不同类型的海外流动对学术网络构建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海外博士/工作流动对海外学术网络的优化作用和对本土学术网络的削弱作用最大,其次是海外博士留学,最后是海外工作流动。不同回国阶段海归教师的二元学术网络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回国时间的推移,海归教师的海外学术网络优势逐渐下降,本土学术网络劣势有所修复。高校应充分利用海归教师的跨国社会资本优势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并促进海归教师尽快融入本土学术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流动 海归教师 学术网络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