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澄清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根本目的、重要作用、基本原则等方面深入研究后可发现:当前高等学校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诚实做学... 澄清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根本目的、重要作用、基本原则等方面深入研究后可发现:当前高等学校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诚实做学问,它承担着学术启蒙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规范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诚实 学术启蒙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启蒙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惠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7,127,共8页
真理标准问题的启蒙意义可以从政治启蒙、学术启蒙、价值启蒙三个维度来探讨。就政治启蒙而言,这场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澄清了人们对何谓社会主义的模糊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及形成的八大举措和主张,成为... 真理标准问题的启蒙意义可以从政治启蒙、学术启蒙、价值启蒙三个维度来探讨。就政治启蒙而言,这场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澄清了人们对何谓社会主义的模糊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及形成的八大举措和主张,成为政治启蒙的标志性成果;就学术启蒙而言,这场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全国学术研究的"圣人标准",开启了新时期我国知识界独立研究的学术风尚,激发了我国学术界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就价值启蒙而言,这场讨论使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增强,使其超越了传统意义而具有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启蒙 学术启蒙 价值启蒙 真理标准
下载PDF
国外生育意愿研究经验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仁船 张吕瑾 严晓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8-87,共10页
发达国家第一次人口转变、第二次人口转变均早于中国,在生育意愿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生育意愿概念、测量方法以及生育意愿特性界定上比较科学合理。其次在理论分析框架上,从生育意愿的计划行为理论,到生育意愿变动的生育... 发达国家第一次人口转变、第二次人口转变均早于中国,在生育意愿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生育意愿概念、测量方法以及生育意愿特性界定上比较科学合理。其次在理论分析框架上,从生育意愿的计划行为理论,到生育意愿变动的生育周期控制理论,构建了完备的理论分析体系。三是基于理论指导,深刻分析文化规范、经济因素、职业冲突、家庭权利分配等对生育意愿的影响,避免了将一些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统一归为影响因素。而这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恰恰为国内学者所忽略,由于国内生育意愿测量方法的不科学,也导致生育意愿对未来生育水平的预测能力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国外经验 学术启示
下载PDF
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的学术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耀铭 《云梦学刊》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历史学家顾颉刚于1930年代创办的《禹贡》半月刊(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是中国第一份以"历史地理"一词命名的学术期刊。《禹贡》在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给当下学术期刊主编诸多的有益启示:一是研编并... 历史学家顾颉刚于1930年代创办的《禹贡》半月刊(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是中国第一份以"历史地理"一词命名的学术期刊。《禹贡》在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给当下学术期刊主编诸多的有益启示:一是研编并举,互为促进;二是长袖善舞,广结人脉;三是扶植新人,造就新人;四是无间新旧,兼容并包;五是引领学术,创建学派;六是经世致用,学术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禹贡学会 《禹贡》半月刊 历史地理 学术启示
下载PDF
大学新生研讨课中鹰架式教学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新磊 许兰娟 解胜利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5期242-244,共3页
大学新生研讨课作为一门区别于传统专业课程的新型开放式学术启蒙的教育课程,在课程框架的建构、课程目标设计以及教学活动过程等方面尝试打破了固有的教学理念,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鹰架式理论引入教学中。通过研究精细化的教学管... 大学新生研讨课作为一门区别于传统专业课程的新型开放式学术启蒙的教育课程,在课程框架的建构、课程目标设计以及教学活动过程等方面尝试打破了固有的教学理念,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鹰架式理论引入教学中。通过研究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进的教学目标以及多元化的总结评价方法,探寻了最佳的教学方案。并针对教学过程存在的小班化教学规模难实现、教师教学负担加重、学生缺乏对课程意义的认识等实际问题,探索提出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课程方式、增添学生助教的职务以及强化德育与专业相渗透的教学思维等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研讨课 学术启蒙 建构主义理论 鹰架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乱世春秋里的宏儒硕学——评顾钧教授《美国第一批留学生在北京》
6
作者 管宇 《科教文汇》 2018年第25期130-131,共2页
本文以《美国第一批留学生在北京》一书为研究资料,考察美国专业汉学时期汉学家的留华经历和学术成就,以此得出对当下留学教育、文化研究、学术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美国第一批留学生在北京》 汉学研究 学术启示
下载PDF
隋唐史课堂形式及其学术启迪
7
作者 冯立君 《唐都学刊》 202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研究生阶段课堂的特点对教授者教学设计的互动性、学术启发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隋唐史的硕博士研究生课堂为例,重点探讨课堂主体、互动的范围和影响等基本问题,并基于实例对研究生课堂与学术研究的良性共生关系提出思考。
关键词 研究生 课堂 呈现形式 学术启迪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何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6,F0003,共7页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某几个思想家任意的和人为的虚构,而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学术启蒙带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体系变化的理性反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启蒙:一次是20世纪70...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某几个思想家任意的和人为的虚构,而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学术启蒙带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体系变化的理性反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启蒙: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讨论。在这两次大的学术启蒙推动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开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形成了以创造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为学术平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资源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就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文本,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就是把这个文本从自发的形成提升为理性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启蒙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下载PDF
药用曲的发展历史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福臣 贺天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73-76,80,共5页
酒曲初始应用为酿酒,后我国先民发现酒曲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便将其纳入方剂之中,方剂中的酒曲又逐渐演化成专供药用的药用曲。药用曲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曲类药物的溯源研究中具有导向性作用。至1956年,《中药成药配制经... 酒曲初始应用为酿酒,后我国先民发现酒曲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便将其纳入方剂之中,方剂中的酒曲又逐渐演化成专供药用的药用曲。药用曲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曲类药物的溯源研究中具有导向性作用。至1956年,《中药成药配制经验介绍》正式提出“曲剂”的名词概念和相关标准,药用曲的完整内涵得以呈现。随着传统中医与西方现代医学的交流与融合,药用曲的工艺科学价值、医药文化价值和学术启示价值得以重塑,其当代价值和实用意义进一步被明确。药用曲的发展历史折射出了我国酒曲药用的深厚认知观念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曲 工艺科学价值 医药文化价值 学术启示价值
下载PDF
陶德麟先生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术启蒙--基于《实践与真理--认识论研究》的考察
10
作者 何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3-38,共16页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既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学术启蒙运动。思想启蒙运动的意义在于破除教条主义,解放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学术启蒙运动的意义在于...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既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学术启蒙运动。思想启蒙运动的意义在于破除教条主义,解放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学术启蒙运动的意义在于破除旧的哲学观念,建构新的哲学观念,推动中国理性的进步。陶先生的《实践与真理——认识论研究》一书就是在学术启蒙的层面上思考20世纪80年代真理标准讨论的理论成果及其当代意义。他强调,真理标准讨论的学术意义就在于改变了中国哲学的观念,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自我革新;进而,他将实践标准转化为历史主义的方法,破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理论难题,也向我们展示了一部新中国的精神史,为我们开展中国现代性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德麟 真理标准 中国学术启蒙 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