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吸收去除水中氮磷的比较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明文 孙昕 +3 位作者 李鹏飞 孙哲 张清宇 李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9-1298,共10页
选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菖蒲(Acorus calmus)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去除污染水体中氮磷的性能及机理,采用常规耗竭法探究了3种水生植物养分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对N... 选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菖蒲(Acorus calmus)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去除污染水体中氮磷的性能及机理,采用常规耗竭法探究了3种水生植物养分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对NH_(4)^(+)-N的最大吸收速率(Imax)显著高于NO3--N,菖蒲和凤眼莲对NO3--N的吸收能力强于苦草,苦草对H2PO4-的吸收速率较大。7组植物组合对水中NH_(4)^(+)-N的去除率均大于98.29%,苦草+菖蒲+凤眼莲组对水中NO3--N、TN和TP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9.79%、80.34%和97.50%;苦草+凤眼莲组对TN和TP的植物同化比去除率最高,分别为29.53 mg·(kg·d)^(-1)和2.46 mg·(kg·d)^(-1)。各植物系统中同化是植物修复去除水中氮磷的主要途径,其对氮和磷的总去除率分别为25.61%~64.33%和22.03%~81.04%。水生植物组合显著提高了对氮磷的协同吸收能力和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吸收动力学
原文传递
萘普生钠在大鼠的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11
2
作者 姬静 方晓玲 崔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 探明萘普生钠在肠道各区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 ,以期对药物的长效缓释制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吸收实验 ,研究了萘普生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萘普生钠在小肠部位吸... 目的 探明萘普生钠在肠道各区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 ,以期对药物的长效缓释制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吸收实验 ,研究了萘普生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萘普生钠在小肠部位吸收良好 ,吸收速度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的顺序依次下降 ,吸收速度常数依次为 0 .5 96、0 .5 3 6、0 .3 78、0 .14 6h- 1 。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且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药物的吸收窗为结肠以上部位。结论 萘普生钠的吸收窗比较长 ,适于制备日服一次的缓释给药系统。而结肠的吸收速度常数大约是小肠段的 3 10 ,这又提示设计萘普生钠日服一次的缓释制剂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钠 吸收动力学 缓释制剂 大鼠 肠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水生蔬菜型湿地植物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璐瑶 吕锡武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28-2835,共8页
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研究了6种蔬菜型湿地植物根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特征及差异。这6种植物根系对NH_4^+-N、NO_3^--N和H_2PO_4^-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均可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氮、磷的最大吸收速率I_(m... 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研究了6种蔬菜型湿地植物根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特征及差异。这6种植物根系对NH_4^+-N、NO_3^--N和H_2PO_4^-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均可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氮、磷的最大吸收速率I_(max)和最小亲和力K_m有显著差异。6种植物对NH_4^+-N的吸收速率最大,对H_2PO_4^-的亲和力常数较小,所以当水体中氮、磷浓度较低时,优先选择吸收磷,但对铵态氮的吸收速率最快。通过对6种植物根系吸收氮、磷的最大吸收速率I_(max)和亲和力常数K_m的比较可知,空心菜根系拥有最大的I_(max)和最小K_m,说明空心菜能够适应任意浓度的水体净化,芋头I_(max)较低而K_m较大,说明芋头不适宜作为生态修复植物;韭菜适合高氮、磷水平的水体净化,可用作水体修复中的先锋植物,生菜适合低氮、磷水平的水体净化;雪里蕻适宜用于低P、低NH_4^+-N、高NO_3^--N水体修复,金花菜则是对高P、高NH_4^+-N、低NO_3^--N水平的污染水体处理效果相对较好;但考虑食用安全性问题,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工程应用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 水生植物 吸收动力学 富营养化 污染水体净化
原文传递
香青兰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勇 邢建国 +3 位作者 王新春 鲁萍 苏红 文志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研究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田蓟苷的浓度,研究田蓟苷和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结果:香青兰总黄酮中田蓟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 目的:研究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田蓟苷的浓度,研究田蓟苷和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结果:香青兰总黄酮中田蓟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值按结肠、空肠、十二指肠、回肠顺序依次分别为5.7651×10-2,4.4081×10-2,4.3873×10-2,3.9899×10-2;田蓟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值按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6.7897×10-2,6.3018×10-2,5.8011×10-2,5.6765×10-2。结论:田蓟苷单体与香青兰总黄酮中田蓟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征相一致,二者在大鼠小肠段不同部位的吸收均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田蓟苷 吸收动力学 大鼠小肠单向灌流
原文传递
槲皮素纳米乳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剑惠 夏晓静 胡英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纳米乳在大鼠体内各肠段的吸收情况,并考察其形态学及粒径分布。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各段回流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根据药物在小肠各段中的减少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乳形态。结... 目的:研究槲皮素纳米乳在大鼠体内各肠段的吸收情况,并考察其形态学及粒径分布。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各段回流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根据药物在小肠各段中的减少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乳形态。结果:槲皮素纳米乳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依次为0.0675,0.1056,0.1892,0.1615 h^(-1);透射电镜下槲皮素纳米乳呈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16.3±4.6)nm;结论:槲皮素纳米乳在小肠下段吸收较好,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纳米乳 吸收动力学 在体小肠吸收
下载PDF
姜酮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小桃 宓穗卿 王宁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姜酮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姜酮在肠循环液中的浓度,以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考查姜酮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姜酮浓度为25.0,50.0和100.0μg.mL-1时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 目的探讨姜酮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姜酮在肠循环液中的浓度,以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考查姜酮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姜酮浓度为25.0,50.0和100.0μg.mL-1时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137,0.0135和0.0139min-1;姜酮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Ka依次为0.0070,0.0031,0.0032和0.0026min-1。结论姜酮浓度对其Ka无显著性影响;姜酮的肠道最佳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姜酮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且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酮 在体 肠道 吸收动力学 HPLC法
下载PDF
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婷 蒋学华 马国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牡荆素鼠李糖苷(RHV)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RHV在肠循环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UV法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浓度;以大鼠原位灌注模型考查RHV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RHV浓度为20、10、5μg·ml^-1... 目的研究牡荆素鼠李糖苷(RHV)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RHV在肠循环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UV法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浓度;以大鼠原位灌注模型考查RHV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RHV浓度为20、10、5μg·ml^-1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416、0.0478、0.0312h^-1;肠循环液pH4、6、8时RHV的‰分别为0.0253、0.0478、0.0588h^-1;RHV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的Ka分别为0.0479、0.0308、0.0322、0.0305h^-1。结论RHV浓度对RHV的Ka无显著性影响;在pH4—8时,随肠循环液pH的增大,RHV的肠增加;RHV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RHV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鼠李糖苷 在体肠 吸收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冯传平 李辉 李福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的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并考察P-糖蛋白(P-gp)对其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研究肠段不同吸收部位、黄芪甲苷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 目的:研究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的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并考察P-糖蛋白(P-gp)对其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研究肠段不同吸收部位、黄芪甲苷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黄芪甲苷单体及其在补肾温肺微乳中吸收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单体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速在0.10~0.40ml·min。内和质量浓度在0.1~1.0mg·ml-1范围内,十二指肠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吸收系数无显著性差异;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的肠灌流试验结果与黄芪甲苷单体相比略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糖蛋白抑制剂对黄芪甲苷的肠吸收影响很小。结论:黄芪甲苷和补肾温肺微乳中黄芪甲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具有相似的吸收特性;其在大鼠肠内的吸收不受P-糖蛋白影响。因此,推测黄芪甲苷不是P—gP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补肾温肺微乳 吸收动力学 在体肠灌流模型
原文传递
两种AM真菌对冬小麦根系锌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晓娜 罗万清 +1 位作者 许飞飞 吴福勇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3-941,共9页
无论在温室还是在大田条件下,菌根(AM)真菌均能够侵染冬小麦,但其对冬小麦锌(Zn)吸收的效应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将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分别接种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 无论在温室还是在大田条件下,菌根(AM)真菌均能够侵染冬小麦,但其对冬小麦锌(Zn)吸收的效应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将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分别接种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小偃22)根围,10周后分别利用菌根化幼苗进行短期(0–90min)Zn吸收动力学试验和长期(0–210min)Zn吸收积累试验,并研究AM真菌侵染对冬小麦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通过增加根系长度和根尖数量来扩大冬小麦根系Zn吸收的有效面积、Zn最大吸收速度V_(max)和Zn^(2+)流入根系的速度α,进而促进冬小麦根系对Zn的吸收。接种摩西管柄囊霉降低了K_m值而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增加了K_m值,这可能与不同AM真菌对冬小麦根系形态影响及对Zn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吸收动力学 侵染率 根系形态
原文传递
大孔树脂对一点红黄酮静态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佳 张艳华 +2 位作者 李超华 王立升 黎铉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8,共5页
选择10种大孔树脂,以一点红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进行筛选,优选出一种分离纯化一点红黄酮效果较好的大孔树脂;并对筛选得到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HPD722大孔树脂对一点红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优于其他... 选择10种大孔树脂,以一点红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进行筛选,优选出一种分离纯化一点红黄酮效果较好的大孔树脂;并对筛选得到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HPD722大孔树脂对一点红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优于其他大孔树脂,HPD722适用于一点红黄酮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红 黄酮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CO_2浓度下正硅酸锂吸附动力学行为研究
11
作者 汪海燕 张琪 +2 位作者 倪燕慧 吴勇强 朱子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48-54,共7页
使用热重分析天平研究了500-650℃,含有10%-100%CO2的N2气氛中自制正硅酸锂(Li4Si O4)吸附CO2动力学行为.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不同CO2分压下吸附平衡温度.使用分段Avrami-Erofeev模型研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CO2浓度对快反应阶段产物... 使用热重分析天平研究了500-650℃,含有10%-100%CO2的N2气氛中自制正硅酸锂(Li4Si O4)吸附CO2动力学行为.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不同CO2分压下吸附平衡温度.使用分段Avrami-Erofeev模型研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CO2浓度对快反应阶段产物晶核生成和成长速率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离子扩散控制阶段没有影响;快反应阶段n值与反应温度以及CO2浓度呈正相关,而离子扩散控制阶段n值是常数.快反应阶段和离子扩散控制阶段Ea分别是5.91×104和13.6×104J/mol;所求得的分段Avrami-Erofeev模型能够用于吸附强化甲烷水蒸汽重整制氢体系的模拟计算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锂 CO2吸附剂 CO2浓度 Avrami-Erofeev模型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营养液pH变化对刺梨苗吸收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梦柳 樊卫国 +2 位作者 官纪元 龚芳芳 何春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9期28-34,共7页
研究介质pH变化条件下刺梨(Rosa roxburghii)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特性的影响,能为不同pH土壤上刺梨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离子耗竭法,在分别供给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条件下,设置营... 研究介质pH变化条件下刺梨(Rosa roxburghii)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特性的影响,能为不同pH土壤上刺梨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离子耗竭法,在分别供给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条件下,设置营养液分别为pH 4、5、6、7、8、9的6个处理,测定不同pH营养液培养的刺梨苗对NO_(3)^(-)、NH_(4)^(+)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和刺梨苗的植株高度、干重生物量、氮含量及氮吸收量,分析营养液pH变化与NO_(3)^(-)、NH_(4)^(+)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和营养液pH变化与刺梨苗植株高度、生物量、氮含量和氮素吸收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刺梨根系对硝态氮、铵态氮及总氮的吸收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营养液的pH变化能够改变刺梨苗根系对NO_(3)^(-)和NH_(4)^(+)的吸收特性。在营养液pH 4~9的范围内和供给硝态氮的条件下,刺梨实生苗的根系对NO_(3)^(-)的最大吸收速率(Imax)、根系与NO_(3)^(-)的亲和力、NO_(3)^(-)流入根系的速率(α)、植株高度、干重生物量、氮含量及氮的吸收量随营养液pH的增大而明显降低,营养液的pH变化与上述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供给铵态氮的条件下,刺梨实生苗根系对NH4+的上述指标随营养液pH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营养液的pH变化与上述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刺梨苗对硝态氮的吸收,升高营养液的pH不利于刺梨苗吸收硝态氮。碱性条件有利于刺梨苗对铵态氮的吸收,酸性条件对刺梨苗吸收铵态氮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硝态氮 铵态氮 氮素吸收动力学参数 氮吸收量
下载PDF
Hydrogenation behavi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ulk Ti-6Al-4V alloy at different isothermal temperatures 被引量:2
13
作者 Long Pan Chun-Ming Wang +1 位作者 Su-Fen Xiao Yun-Gui Chen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The bulk Ti-6Al-4V alloy was hydrogenat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723-973 K,and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gen absorption kinetic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 The bulk Ti-6Al-4V alloy was hydrogenat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723-973 K,and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gen absorption kinetic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hydrogen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hydrogen content decreases,and the time reaching reaction equilibrium is shorten with the isothermal hydrogen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Meanwhile,the mechanism of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kinetics i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incubation period exists at the initial hydrogen absorption stage below 823 K,and K(a2)(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Stage 2)>>K(a1)(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Stage 1).And there is no incubation period over 823 K,K(a1)>>K(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lk Ti-6Al-4V alloy Hydrogen content Hydrogen absorption kinetic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油菜幼苗硝态氮吸收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历儒 王继玥 +5 位作者 廖成松 刘强 荣湘民 彭建伟 谢桂先 宋海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185,228,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在不同硝态氮浓度下测定了不同氮效率油菜幼苗的根长、一级侧根数和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在正常供氮条件下,测定了油菜幼苗的硝态氮吸收动力学参数,并对其单株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及氮素生理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在不同硝态氮浓度下测定了不同氮效率油菜幼苗的根长、一级侧根数和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在正常供氮条件下,测定了油菜幼苗的硝态氮吸收动力学参数,并对其单株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及氮素生理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菜幼苗的根长、一级侧根数、根系活力、对硝态氮的亲和力及最大吸收速率、单株生物量、氮素吸收量、氮素生理效率等均有明显差异。本试验所比较的3个油菜品种中,氮高效品种湘油15在氮素胁迫条件下,具有更长的根长、更多的一级侧根数和更强的根系活力,且对硝态氮的亲和力也大,而高潜力品种742除其最大吸收速率最高之外,根系活力、对硝态氮的亲和力、根长及一级侧根数等其他各项指标并没有高于其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硝态氮 根系活力 吸收动力学参数 氮素吸收量
下载PDF
细菌视紫红质膜质子(电荷)转移过程中的瞬态吸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勤敢 赵有源 +5 位作者 黄玉华 陈凌冰 李富铭 刘坚 丁建东 李庆国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用自行设计的“连续泵浦-探测光+脉冲泵浦光”的实验系统,研究细菌视紫红质(BR)的光循环过程;着重以He-Ne激光(632.8nm)为连续泵浦-探测光,研究在脉冲光共同作用下BR各能态的光吸收的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 瞬态光吸收 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基于细胞生物电传感效应的复方丹参滴丸连续动态溶出与吸收同步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丽霞 赵乙萌 +6 位作者 周悦 张佳 袁曦 张若琰 董洁 陈军 严国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090-6096,共7页
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based assay, RTCA),以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复方丹参滴丸细胞生物电传感模型,测定其体外溶出与吸收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反应曲线(time/dose depended cell response profiles, TCRPs),以... 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based assay, RTCA),以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复方丹参滴丸细胞生物电传感模型,测定其体外溶出与吸收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反应曲线(time/dose depended cell response profiles, TCRPs),以此建立连续动态溶出与吸收动力学模型。得到复方丹参滴丸的细胞指数(CI)溶出与吸收动力学曲线和动力学模型,溶出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Weibull,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大于50,吸收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5。同时以小鼠药效实验得到复方丹参滴丸小鼠尾出血药效时间百分率曲线,溶出、吸收及药效曲线均具有相关性(r>0.9)。结果表明RTCA技术用于中药复方固体制剂溶出与吸收动力学研究,突破了唯成分论的局限,用于评价中药复方制剂质量及批间一致性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体外溶出度 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 溶出动力学模型 吸收动力学模型 整体动物药效
原文传递
超重力强化AMP-PZ复合溶液脱碳技术及表观动力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栗秀萍 于洋 +1 位作者 何旺 吕俊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2-28,共7页
为提高工业上火电厂乙醇胺(MEA)吸收塔脱碳工艺中脱碳率和反应速率,提出了超重力技术耦合2-氨基-2-甲基-1-丙醇-对二氮己环(AMP-PZ)混合胺脱碳方法。正交实验表明:不同操作参数对脱碳率的影响显著性大小依次为:超重力因子、气液比、吸... 为提高工业上火电厂乙醇胺(MEA)吸收塔脱碳工艺中脱碳率和反应速率,提出了超重力技术耦合2-氨基-2-甲基-1-丙醇-对二氮己环(AMP-PZ)混合胺脱碳方法。正交实验表明:不同操作参数对脱碳率的影响显著性大小依次为:超重力因子、气液比、吸收剂质量浓度、主吸收剂含量、温度;最佳操作条件为:超重力因子为60,气液比为15,吸收剂质量分数为25%,主吸收剂质量分数为60%,温度为25℃,CO_(2)脱除率可达97.16%。相对传统的乙醇胺(MEA)吸收塔法,CO_(2)脱除率提高了7.16%。相同操作条件下,旋转填料床的脱碳反应速率常数比曝气反应装置高一倍。建立了超重力场中AMP-PZ脱碳表观动力学模型,不同操作参数对反应速率常数的显著性影响大小依次为:超重力因子>气液比>吸收剂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2-甲基-1-丙醇 对二氮己环 二氧化碳 超重力 传质 正交试验 表观动力学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赵艳红 贾晓斌 +2 位作者 陈彦 范晨怡 Ming Hu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5.25±0.17),(4.27±0.28),(1.99±0.09),(0.80±0.03);淫羊藿总黄酮中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3.65±0.18),(4.68±0.17),(1.64±0.08),(0.58±0.26)。结论淫羊藿总黄酮中有多种成分在大鼠肠段会发生代谢转化,其中淫羊藿苷经过大鼠肠段后代谢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淫羊藿总黄酮 吸收动力学 在体肠灌流模型
下载PDF
川芎嗪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17
19
作者 宋洪涛 谢彤 +3 位作者 康鲁平 郭涛 陈大为 何仲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川芎嗪的含量.结果:川芎嗪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于不同药物浓度2.5,5,10,25 mg·L-1时分别为0.360 8,0.388 1,0.444 ...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川芎嗪的含量.结果:川芎嗪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于不同药物浓度2.5,5,10,25 mg·L-1时分别为0.360 8,0.388 1,0.444 6,0.385 9 h-1;不同pH值7.8,6.8,5.4时分别为0.466 4,0.413 9,0.270 5 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分别为0.291 3,0.220 9,0.172 8,0.133 3 h-1.结论:药物浓度对Ka无影响;在pH 7.8~5.4范围内,随药液pH值的增大,药物的Ka显著增加;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川芎嗪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吸收动力学 小肠 吸收速率 吸收机制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在大鼠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洪涛 张跃新 +4 位作者 郭涛 康鲁平 谢彤 陈大为 何仲贵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实验,主要从药物浓度、pH值、吸收部位等3方面对红花黄色素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5~20μg·ml-1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无影响;在pH7....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实验,主要从药物浓度、pH值、吸收部位等3方面对红花黄色素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5~20μg·ml-1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无影响;在pH7.8~5.4内药物吸收不受pH值影响;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下降,分别为0.111 6、0.075 3、0.073 9、0.018 5h-1.结论药物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吸收动力学 小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