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盆气预测与评价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明诚 李先奇 尚尔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共2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预测及评价中的两个问题提出看法。①致密储集层的问题。深盆气的有效储集层必须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就致密化,“甜点”也应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形成。陆相盆地致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很强,很难形成满盆... 对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预测及评价中的两个问题提出看法。①致密储集层的问题。深盆气的有效储集层必须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就致密化,“甜点”也应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形成。陆相盆地致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很强,很难形成满盆都是深盆气的局面。在预测和评价深盆气时,既要“定时”地研究致密储集层的形成,也要“定时”地研究致密储集层中“甜点”的形成。②深盆气的压力问题。深盆气的压力旋回是由最初的正常静水压力到异常高压,再由异常高压演变为异常低压,最终又演变为常压,反映深盆气由形成到消亡的地质历程。深盆气的负压值越低,在时空上就越接近于深盆气消亡。地下流体形成异常低压受多种因素影响,没有多个实测负压的点值来控制,或没有致密储集层连续展布为保证,用相同高度的气柱代替水柱预测和定量评价深盆气有一定风险。图2参5(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盆气 预测 评价 致密储集层 异常压力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油气相态与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任战利 崔军平 +4 位作者 祁凯 杨桂林 陈占军 杨鹏 王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0,共9页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复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压力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的影响,划分了温度与压力关系类型;并在对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热历史类型盆地热演化史对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盆地、不同地区深层油气相态差异大,主要受深层经历的温度、加热时间、加热速率、压力、烃源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及影响因素;②在快速增温、加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深层、超深层在高温下仍然可能存在油藏及凝析气藏;③超压对生烃及烃类的高温裂解具有抑制作用;④深层温度与地层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划分为中低温高压型、高温高压型、中温中低压型3种主要类型;⑤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可划分为后期快速沉降增温低地温梯度型、后期快速沉降增温高地温梯度型、中后期快速增温晚期抬升降温型、前期大幅度沉降快速增温中后期大幅度抬升剥蚀降温型4种类型,不同热演化史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及成藏期早晚与油气前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异常压力 热演化史 烃类相态 油气成藏期 叠合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异常压力分布和演化特征及与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士林 郑和荣 +4 位作者 林舸 王毅 云金表 高山林 许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3-237,241,共6页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新生界地层异常压力的分布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地层中广泛发育异常压力,且以超压为主。自沙河街组沉积以来,超压系统开始发育;东营组沉积末期,超压系统...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新生界地层异常压力的分布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地层中广泛发育异常压力,且以超压为主。自沙河街组沉积以来,超压系统开始发育;东营组沉积末期,超压系统逐渐增大。渐新世末喜山运动II幕时期,地层抬升剥蚀,发育负压系统;中新统馆陶组沉积时期,超压系统再次迅速增大;直至明化镇组—第四系沉积时期达到最大范围和最高值。现今凹陷2 200 m以上地层基本为常压,2 200 m以下开始出现明显压力异常。沙河街组高沉积速率导致的欠压实,引发了该时期超压系统的形成,而粘土矿物脱水和烃类大量生成造成了晚期超压系统的发育。结合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东营组末期、馆陶组末期及明化镇组—第四系沉积时期,超压系统与凹陷的3期成藏期次具有很好的匹配关系,暗示生烃作用是超压的重要成因,超压又是油气运移的良好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剩余压力场演化 油气成藏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陆相地层异常高压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斌 贝东 王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1,共4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陆相地层广泛存在异常高压,纵向分布于上三叠统─上侏罗统,横向超压中心位于白龙场─丰谷镇一带。控制异常高压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欠压实、蒙脱石脱水转化、生烃和构造等作用,但它们在地史中对异常高压形成的贡献及影响... 四川盆地西北部陆相地层广泛存在异常高压,纵向分布于上三叠统─上侏罗统,横向超压中心位于白龙场─丰谷镇一带。控制异常高压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欠压实、蒙脱石脱水转化、生烃和构造等作用,但它们在地史中对异常高压形成的贡献及影响时间的长短各不相同。异常高压始于中侏罗世,止于第四纪早期.大规模增压发生在晚侏罗世。其演化模式是:起初由欠压实作用引起上三叠统三、五段产生异常高压,继而由生烃和蒙脱石脱水作用使异常高压增大,白垩纪─第三纪的生烃和构造作用使整个上三叠统─侏罗系出现异常高压。异常高压与油气藏的形成、分布有着密切关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裂缝发育的常压─超高压的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沉积 演化 油气藏 地层压力 石油生成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中三叠统——古生界压力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聪 张健 +5 位作者 罗冰 文龙 林怡 张亚 谢忱 徐国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47,共11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北)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存在着常压、高压和超高压等多个压力带,前人在研究该区"压力封存箱"时,通常以目前该盆地超压区的分布为依据划分出"压力封存箱"的范围,但是对于压力封存箱的... 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北)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存在着常压、高压和超高压等多个压力带,前人在研究该区"压力封存箱"时,通常以目前该盆地超压区的分布为依据划分出"压力封存箱"的范围,但是对于压力封存箱的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研究则鲜见。为此,利用井震联合解释、Easy%R_o热动力学模型、平衡剖面技术等手段,刻画川西北中三叠统—古生界压力封存箱的构成,恢复其形成过程,并研究封存箱内中二叠统栖霞组和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气藏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北中三叠统—古生界存在自源型异常高压封存箱,封存箱范围西至①号隐伏断裂,东至九龙山构造,北至米仓山古隆起南缘山前断褶带构造,南至双鱼石构造南段,该压力封存箱以九龙山构造至双鱼石构造带中线为界分为东、西2个次箱;②该压力封存箱距离龙门山断裂带越远超压程度越高,压力封存箱与外界存在着明显的压力差,箱内压力系数介于1.4~2.0,箱外为正常压力系数;③古生界压力封存箱形成于印支运动早期,经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调整形成现今格局;④中三叠统—寒武系油气为喜马拉雅期所形成的箱内成藏,压力封存箱内存在着多套烃源灶,气源充足,顶板和隔板具有较强的封盖性,源储匹配良好,油气优先富集于距离箱顶板较近的优质储层中。结论认为,该区古生界深层海相地层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其中双鱼石—中坝地区栖霞组为最有利的勘探层系,观雾山组是潜在的有利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 泥盆纪 二叠纪 压力封存箱 异常高压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模式
下载PDF
大港探区深层异常孔隙成因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军 张林 +1 位作者 曹中 张立勤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针对大港探区深层普遍发育的异常孔隙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受异常超压的影响,深层成岩演化序列发生改变:即深层伊蒙混层关系倒置;储集体内发育的异常孔隙(原生、次生)受烃类的早期注入、化学溶蚀和超压保存机... 本文针对大港探区深层普遍发育的异常孔隙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受异常超压的影响,深层成岩演化序列发生改变:即深层伊蒙混层关系倒置;储集体内发育的异常孔隙(原生、次生)受烃类的早期注入、化学溶蚀和超压保存机制的共同控制等新观点、新认识,有效地指导了大港探区深层的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深层 异常孔隙 油气聚集 油气成因
下载PDF
南八仙构造带水文地质演化与异常高压形成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禚喜准 谢秀祥 +3 位作者 马练军 高新胜 林燕 谢书琴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3-417,共5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剧烈,断层十分发育,但是位于该区中部的南八仙构造带在深层发育异常高压。弄清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油气成藏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地层温度、压力及流体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了该区压力分布特征。从沉积...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剧烈,断层十分发育,但是位于该区中部的南八仙构造带在深层发育异常高压。弄清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油气成藏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地层温度、压力及流体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了该区压力分布特征。从沉积埋藏史和流体演化史的角度,探讨了异常高压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南八仙深层异常高压是在构造挤压作用背景下,泥岩压榨离心流的快速充注引起的邻源型高压;该异常高压的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带和区域封隔体范围的控制;该异常高压的存在,有利于深层油气藏的持续充注及浅层油气藏的垂向运移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地层水矿化度 水文地质演化 南八仙构造带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草113-郑气2地区流体压力演化及成藏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双彪 曾溅辉 +2 位作者 宋修艳 李继亭 唐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0-167,共8页
基于东营凹陷草113-郑气2地区现今实测地层流体压力和典型剖面压力分布特征,研究认为这个地区地层异常压力主要发育在Es3中、Es3下和Es4,纵向上可分为3个压力系统:正常压力、高压异常和异常高压。应用盆地数值模拟法恢复了草113-郑气2... 基于东营凹陷草113-郑气2地区现今实测地层流体压力和典型剖面压力分布特征,研究认为这个地区地层异常压力主要发育在Es3中、Es3下和Es4,纵向上可分为3个压力系统:正常压力、高压异常和异常高压。应用盆地数值模拟法恢复了草113-郑气2地区的压力演化史,结果表明超压主要经历了早期形成、下降调整和晚期发育3个阶段。分析证明超压主要由欠压实作用、烃类生成作用及蒙伊转化脱水作用造成,其演化阶段与油气成藏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是油气运移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草113-郑气2地区 异常压力 模拟 超压演化 成藏动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压力演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欢 马立元 +4 位作者 罗清清 陈纯芳 韩波 李超 郑晓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6-1180,共15页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压力演化特征及异常压力形成机理,基于现今储层压力状态分析,结合泥岩压实研究及包裹体测试古压力恢复结果,采用盆地数值模拟系统,定量分析了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异常压力演化史。研究表明,杭...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压力演化特征及异常压力形成机理,基于现今储层压力状态分析,结合泥岩压实研究及包裹体测试古压力恢复结果,采用盆地数值模拟系统,定量分析了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异常压力演化史。研究表明,杭锦旗地区储层现今处于异常低压状态,目的层在早白垩世末达到最大埋深,泥岩剩余压力最大值集中在上石盒子组中下部—下石盒子组盒3段,不同区带最大剩余压力大小有所差异,西部区带剩余压力最大(15~20 MPa),东部区带剩余压力居中(10~15 MPa),北部区带剩余压力最小(5~10 MPa)。地层压力演化与构造运动具有同步性,三叠纪末印支运动时期,剩余压力开始形成,中侏罗世早期燕山运动时期,剩余压力略微下降,白垩纪晚燕山运动时期,剩余压力达到最大,随后发生大规模构造抬升剥蚀,剩余压力迅速下降,形成现今储层异常低压和盖层残余不同程度剩余压力的状态。杭锦旗地区现今储层异常低压形成主要原因是天然气扩散,其次为构造抬升引起的温度降低和剥蚀卸载。烃源岩层、盖层及储层古异常高压成因有所差异,烃源岩层以生烃作用为主,盖层以泥岩欠压实作用为主,储层古异常高压形成与砂泥岩配置关系有关,盒3段以泥包砂沉积为主,受泥岩欠压实作用影响较大,下部以砂泥互层或砂包泥为主,泥岩欠压实作用影响减弱甚至消失,以构造挤压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欠压实 剩余压力 盆地数值模拟 异常压力演化 上古生界
下载PDF
异常高压与油气生成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祥成 钟建华 +2 位作者 查明 张卫海 陈中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超压盆地180多个,其中160多个为富含油气盆地。异常高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的30%左右。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异常高压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而产油率明显较高。压力的增加延迟或抑制...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超压盆地180多个,其中160多个为富含油气盆地。异常高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的30%左右。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异常高压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而产油率明显较高。压力的增加延迟或抑制油气生成和有机质成熟。分析了异常高压系统中压力与有机质成熟度的关系,结合实例阐述了异常高压对油气形成的作用与影响。详细介绍了异常高压的类型、成因以及对未来油气勘探所起的指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成因 油气生成 热成熟度 热演化
下载PDF
东濮凹陷深层异常温压条件下的油气生成特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运用石油与天然气生成理论 ,讨论了东濮凹陷深层异常温压条件下烃源岩热演化的异常现象。研究表明 ,与正常压力油气热演化规律相比 ,异常高压作用下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明显偏低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与其受热史不匹配 ,有机质的热演化明显... 运用石油与天然气生成理论 ,讨论了东濮凹陷深层异常温压条件下烃源岩热演化的异常现象。研究表明 ,与正常压力油气热演化规律相比 ,异常高压作用下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明显偏低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与其受热史不匹配 ,有机质的热演化明显受到抑制。只有地层压力达到一定门限值时 ,才会明显发生这种现象。在东濮凹陷 ,当压力系数大于 1 5时 ,有机质的热演化出现明显异常。对深层异常温压条件下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研究表明 ,深层烃源岩仍然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同时对该区深层含烃流体相态、储集性及深部盖层封闭性能等问题进行的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深层 温压异常 烃源岩 热演化异常 生烃潜力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控制烃、储演化与油气充注过程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谭绍泉 曾治平 +2 位作者 宫亚军 闵飞琼 陈雪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地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与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了明确异常高压形成演化过程与烃源岩成烃演化、储层成岩演化的关系及其在成藏期油气充注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充分采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试成... 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地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与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了明确异常高压形成演化过程与烃源岩成烃演化、储层成岩演化的关系及其在成藏期油气充注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充分采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试成果,建立地层压力、生物标志物、储层物性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异常高压对成烃、储层成岩演化以及油气充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压作用影响下,烃类演化保持较长的时限,对于盆地腹部有效烃源岩的长期演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储层砂岩的孔渗条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控于异常高压演化,是现今深部储层砂岩保持较好的孔渗条件的重要成因之一;成藏关键期,油气充注过程在超压或强超压驱替作用下,油气的横向和垂向运移具幕式排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烃类演化 储层成岩作用 成藏关键期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异常高压下海相重力流致密砂岩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莺歌海盆地LD10区中新统黄流组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彩伟 曹江骏 +5 位作者 罗静兰 李珊珊 吴仕玖 代龙 侯静娴 毛倩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3-915,949,共14页
通过模块式地层动态检测、铸体薄片、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埋藏热史等分析,对莺歌海盆地LD10异常高压区中新统黄流组海相重力流致密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预测... 通过模块式地层动态检测、铸体薄片、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埋藏热史等分析,对莺歌海盆地LD10异常高压区中新统黄流组海相重力流致密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预测有利储集层分布。结果表明,(1)储集层非均质性主要由胶结物非均质性、孔喉非均质性及物性非均质性决定,并受异常高压影响下的成岩作用控制;(2)成岩演化过程导致的孔喉结构差异影响了胶结物及孔喉非均质性,进而控制了储集层的物性非均质性;(3)与常压储集层相比,异常高压抑制了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的强度、增强了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变弱。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黄流组中下部强超压带的重力流水道砂体中。图8表3参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成岩演化 储集层非均质性 海相重力流 致密砂岩 中新统黄流组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