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非正常上访”趋势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侯丹丹 韩国胜 张强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非正常上访”是当前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矛盾较为激烈的表达方式,不仅弱化了基层政府的权威性,也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对“非正常上访”趋势进行有效预测,是实现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预防社会矛... “非正常上访”是当前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矛盾较为激烈的表达方式,不仅弱化了基层政府的权威性,也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对“非正常上访”趋势进行有效预测,是实现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预防社会矛盾的首要条件,是提升预防性政府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通过灰色预测模型GM(1,1)可以判断出X市在2021年、2022年集体访呈下降趋势,而越级访、重复访则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非正常上访” 社会矛盾
下载PDF
非正常上访行为刑法规制的反思与限缩——以2018—2019年间的320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建华 李丁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6-58,共13页
"事出有因"较之"无理取闹"直接影响了犯罪动机的恶劣程度,进而拉低了主观罪责的基准线。在刑法未明确将受过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相同行为规定为入罪条件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不能任意将之扩大解释为入罪条件。针对&qu... "事出有因"较之"无理取闹"直接影响了犯罪动机的恶劣程度,进而拉低了主观罪责的基准线。在刑法未明确将受过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相同行为规定为入罪条件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不能任意将之扩大解释为入罪条件。针对"迫使他人交付财物"型的强拿硬要,不必过于纠结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而应将注意力转移至想象竞合关系上来。判断上访索财"可谴责性"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索财的目的是否合理,手段与目的是否相当。因信访所遭受的"威胁""要挟"等不利状态,本身就是法治政府所应承受之重,政府不会因此而陷入精神强制。国家机关工作秩序不应是"多个机关"工作秩序的集合,否则会得出"不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机关工作正常开展的(多次)违法行为等同于导致国家机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犯罪(扰乱)行为"的错误结论。如果不延展"故意+过失"的适用范围或"明知"的内涵,依照传统罪过理论无法妥善应对"造成严重后果"与责任主义原则相统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常上访 寻衅滋事罪 敲诈勒索罪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
下载PDF
非正常上访的主要原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彩霞 王瑞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8-91,共4页
导致非正常上访的主要原因有信访工作体制不完善、法律权威的缺失、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断增加、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以满足信访主体利益诉求,以及处置非访主体不明、相互配合不力等。
关键词 信访 非正常上访 主要原因
下载PDF
利益、制度调解与政治想象——“非正常上访“为何成为一种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友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51-59,共9页
提出利益、制度调解和政治想象的分析框架来解释“非正常上访”的生发机制,这三个变量正好对应着“非正常上访”发生和演进的三个场域,即民众日常生活场域、地方政府权力场域和权力中心场域。民众日常生活场域是信访相关纠纷和冲突产生... 提出利益、制度调解和政治想象的分析框架来解释“非正常上访”的生发机制,这三个变量正好对应着“非正常上访”发生和演进的三个场域,即民众日常生活场域、地方政府权力场域和权力中心场域。民众日常生活场域是信访相关纠纷和冲突产生的原始场所,也是信访的起点。这些纠纷和冲突随后输入到地方政府的权力场域中,由基层政府负责化解。当基层政府的制度调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或者信访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时,信访人往往由于对上级政治权威抱有政治想象,试图越过基层政府将其诉求输入到更高级政治系统乃至最高权力中心。在不同的场域中,不同行动主体进行着互动,且不同场域之间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非正常上访”正是产生于不同场域之间的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制度调解 政治想象 非正常上访
下载PDF
“打早打小”刑事政策下的伪民意与非正常上访
5
作者 姚宇波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3-57,共5页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使得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成为可能,走上访道路在当前背景下已经欠缺现实合理性,然而改革却未能消减“信访洪峰”,通过上访解决纠纷实际上一种追寻法外诉求、不法利益的途径。在为民执法的理念下,“伪民意”...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使得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成为可能,走上访道路在当前背景下已经欠缺现实合理性,然而改革却未能消减“信访洪峰”,通过上访解决纠纷实际上一种追寻法外诉求、不法利益的途径。在为民执法的理念下,“伪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行政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扰乱裁断过程,对行政执法造成不当影响,在我国则进一步形成了“绑架”治安管理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恶劣影响,而化解矛盾的源头在于切断伪民意的“供给”。从刑法防卫社会的立场出发,切断伪民意“供给”的根本之策在于将伪民意的“制造者”纳入“打早打小”刑事政策的调控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民意 非正常上访 纠纷解决 打早打小 扫黑除恶
下载PDF
对非正常上访问题(行为)的认识和探索
6
作者 郭显宏 曹晓雅 《价值工程》 2010年第17期239-239,共1页
信访稳定工作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新的课题,需要认真研究,慎重对待,本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什么是非正常上访、非正常上访的动机、危害及原因以及信访稳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信访 非正常上访 问题及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