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童慧峰 唐志平 +5 位作者 胡晓军 龚平 李静 蔡建 王声波 林丽耘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80-1384,共5页
 采用单脉冲激光进行了大气环境下激光烧蚀小钢珠实验,得到其推进效应参数,发现并分析了钢珠在不同放置位置(焦前与焦后)时不同的物理现象;为了得到一系列定量实验数据,采用自行研制的激光冲量靶仪进行了单脉冲激光烧蚀推进效应实验测...  采用单脉冲激光进行了大气环境下激光烧蚀小钢珠实验,得到其推进效应参数,发现并分析了钢珠在不同放置位置(焦前与焦后)时不同的物理现象;为了得到一系列定量实验数据,采用自行研制的激光冲量靶仪进行了单脉冲激光烧蚀推进效应实验测试,得到了不同环境条件、不同靶材料的激光推进效应参数,并与国外的实验数据以及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靶材料和激光功率密度是影响冲量耦合系数的主要因素,冲量耦合系数随环境气压的降低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推进 烧蚀模式 推进参数 激光冲量靶仪
下载PDF
飞秒激光加工碳纳米管薄膜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雪峰 尹海亮 李强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82,共10页
采用不同的飞秒激光参数(波长、脉冲能量、脉冲数量)加工碳纳米管薄膜微孔,通过拟合获得不同波长下的单脉冲烧蚀阈值,飞秒激光中心波长为1030 nm时的烧蚀阈值为25 mJ·cm^-2,波长为515 nm时的烧蚀阈值为39.7 mJ·cm^-2。分析了... 采用不同的飞秒激光参数(波长、脉冲能量、脉冲数量)加工碳纳米管薄膜微孔,通过拟合获得不同波长下的单脉冲烧蚀阈值,飞秒激光中心波长为1030 nm时的烧蚀阈值为25 mJ·cm^-2,波长为515 nm时的烧蚀阈值为39.7 mJ·cm^-2。分析了激光参数对材料加工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脉冲能量是影响烧蚀孔径的主要因素,波长较短时可以产生更大区域的碳纳米管抛出物面积。采用拉曼光谱对不同波长下切割得到的材料切口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波长为515 nm的飞秒激光更适合用于碳纳米管薄膜的切割。分析了脉冲能量与扫描速度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最终在优选的工艺参数下获得了良好的切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碳纳米管薄膜 烧蚀阈值 微孔形貌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精密减薄石英玻璃凹槽实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东江 周思雨 +1 位作者 马广义 姚龙元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5,共7页
为实现石英玻璃表面凹槽的飞秒激光精密减薄加工,采用线扫描-面减薄的工艺手段,研究脉冲能量对烧蚀线槽形貌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不同烧蚀线重叠率δ的单层凹槽减薄实验,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凹槽的槽深、侧壁角和底面粗糙度等形... 为实现石英玻璃表面凹槽的飞秒激光精密减薄加工,采用线扫描-面减薄的工艺手段,研究脉冲能量对烧蚀线槽形貌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不同烧蚀线重叠率δ的单层凹槽减薄实验,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凹槽的槽深、侧壁角和底面粗糙度等形貌特征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表明,当40%≤δ≤80%时,随着δ的增大,凹槽深度增大、侧壁角减小;当δ=40%时,凹槽的槽深、槽宽、侧壁角分别为14.56μm、261.8μm和59.1°。凹槽底面粗糙度Ra和Rz随δ的增大而减小,当δ为80%时分别达到最小值0.19μm和1.23μm;平行于扫描速度方向的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和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随δ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δ为80%时,Ra′≈Ra、Rz′≈Rz;轮廓三维均方根偏差Sq随δ的增大逐渐减小,最小值为0.1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石英玻璃 烧蚀形貌 表面粗糙度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烧蚀面齿轮材料的形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嘉剑 明瑞 +3 位作者 李学坤 赖名涛 马玉龙 明兴祖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9-179,共11页
飞秒激光加工面齿轮材料18Cr2Ni4WA是一种面齿轮精微修正的新型加工技术。首先,根据烧蚀凹坑的直径和激光功率的定量关系得到激光的烧蚀阈值,根据烧蚀凹坑的深度和激光功率的定量关系得到材料的吸收系数。然后,考虑到能量累积效应,从高... 飞秒激光加工面齿轮材料18Cr2Ni4WA是一种面齿轮精微修正的新型加工技术。首先,根据烧蚀凹坑的直径和激光功率的定量关系得到激光的烧蚀阈值,根据烧蚀凹坑的深度和激光功率的定量关系得到材料的吸收系数。然后,考虑到能量累积效应,从高斯激光的聚焦方式考虑变离焦量效应,建立材料内部的能量吸收模型。最后,通过改变脉冲数和激光功率,研究飞秒激光烧蚀凹坑直径和深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脉冲频率为200 kHz的飞秒激光脉冲数大于20时,烧蚀凹坑的直径和深度趋于稳定,这与理论结果相吻合。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飞秒激光的加工质量有明显下降,当激光功率为1 W时,飞秒激光的加工质量良好且烧蚀深度足够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飞秒激光 面齿轮材料 烧蚀阈值 材料吸收系数 形貌特征
原文传递
粒子侵蚀对C/C材料烧蚀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磊 何国强 +1 位作者 李江 彭丽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5,共6页
为了研究粒子侵蚀对C/C喉衬烧蚀性能的影响,文章首先对烧蚀发动机内流行数值模拟,获取粒子运动轨迹,得到粒子撞击收敛段及喉部的速度、角度和浓度,为粒子侵蚀提供表征参数;同时进行地面小型发动机含铝/无铝对比烧蚀试验。利用扫描电镜... 为了研究粒子侵蚀对C/C喉衬烧蚀性能的影响,文章首先对烧蚀发动机内流行数值模拟,获取粒子运动轨迹,得到粒子撞击收敛段及喉部的速度、角度和浓度,为粒子侵蚀提供表征参数;同时进行地面小型发动机含铝/无铝对比烧蚀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微观成像等测量手段进行喉衬微观烧蚀形貌的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烧蚀试验结果分析:①在小喉径条件下有无粒子侵蚀对C/C材料的烧蚀率影响不大,热化学烧蚀后的纤维单丝比有粒子侵蚀的要尖锐,基体表面上未出现粒子侵蚀的明显痕迹;②粒子以碰撞的模式作用于喷管的收敛段,以磨蚀的模式作用于喷管的喉部及扩张段;且收敛段以粒子侵蚀为主,喉部和扩张段以热化学烧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性能 C/C材料 两相流 粒子侵蚀 火箭发动机
下载PDF
偏振态对飞秒激光加工石英玻璃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吴东江 姚龙元 +1 位作者 马广义 郭东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7,共7页
为研究线偏振和圆偏振对飞秒激光烧蚀加工石英玻璃表面质量的影响,开展不同扫描速度的线烧蚀试验和不同线重叠率的面烧蚀试验.研究了线、圆偏振光对烧蚀线宽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烧蚀形貌,并使用三维表面轮... 为研究线偏振和圆偏振对飞秒激光烧蚀加工石英玻璃表面质量的影响,开展不同扫描速度的线烧蚀试验和不同线重叠率的面烧蚀试验.研究了线、圆偏振光对烧蚀线宽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烧蚀形貌,并使用三维表面轮廓仪进行烧蚀面粗糙度分析.结果表明:线偏振光烧蚀线宽度大于圆偏振光,且激光功率越大,线宽差异越明显;当线重叠率在65%~90%时,线偏振光烧蚀表面粗糙度随重叠率增大而增大,在重叠率为65%时达到1.33 μm;线轮廓算术平均偏差随重叠率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并在重叠率为80%时达到较小值1.05 μm;当重叠率不到80%时,线偏振光烧蚀面线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比圆偏振光小;重叠率为90%时,其线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反而比圆偏振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偏振态 烧蚀形貌 线重叠率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激光脉冲频率对纳米Si晶薄膜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傅广生 褚立志 +4 位作者 周阳 闫常瑜 武德起 王英龙 彭英才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54-1257,共4页
在气压为10 Pa的惰性气体Ar环境下,采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波长308 nm),调整激光单脉冲能量密度为4 J/cm2,激光烧蚀电阻率为3000Ω.cm的高纯单晶Si靶,在玻璃或Si衬底上沉积制备了纳米Si晶薄膜。实验中靶和衬底间距离保持为3 cm,对衬底既... 在气压为10 Pa的惰性气体Ar环境下,采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波长308 nm),调整激光单脉冲能量密度为4 J/cm2,激光烧蚀电阻率为3000Ω.cm的高纯单晶Si靶,在玻璃或Si衬底上沉积制备了纳米Si晶薄膜。实验中靶和衬底间距离保持为3 cm,对衬底既没有加温也没有冷却。拉曼(Raman)谱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中已有纳米Si晶粒形成。保持脉冲总数不变,分别取激光脉冲频率为1 Hz,3 Hz,10 Hz和20 Hz,相应沉积时间约为10 min,3.3 min,1 min和0.5 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得样品的表面形貌,不同脉冲频率下的结果比较显示,脉冲频率越大,制备的纳米Si晶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就越小,晶粒尺寸分布也越均匀。沉积动力学过程的非线性是导致实验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纳米SI晶粒 激光烧蚀 脉冲频率 形貌
原文传递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激光选择性消融预处理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长青 许艺 +1 位作者 任攀 周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补片修复方法已经成为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修复的主要手段,补片与待修表面的粘接性能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表面预处理则是提高粘接修复强度的重要途径。采用Nd∶YAG激光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激光消融处理,测试... 补片修复方法已经成为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修复的主要手段,补片与待修表面的粘接性能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表面预处理则是提高粘接修复强度的重要途径。采用Nd∶YAG激光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激光消融处理,测试了补片粘接后的拉剪性能,分别采用电子显微镜、三维形貌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拉曼光谱仪,分析了激光消融表面的显微形貌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激光消融能够在不破坏碳纤维结构的情况下有效消除复合材料表面的环氧树脂,提升表面活性及粘接修复性能。与未进行激光消融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激光处理后表面活性提高,含氧官能团C=O数量增加约87%,补片粘接修补后的拉剪强度最大提升了近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表面形貌
下载PDF
Effect of 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n C-reactive protei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echocardiograph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nd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被引量:7
9
作者 Huang Q QiuCG +4 位作者 Yuan YQ Zhao Y J Mao YL Wang RM Wang Q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23-626,共4页
Backgrou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as developed rapidly,and is a commonly performed ablation in many major hospitals throughout the world,due to its satisfactory resul... Backgrou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as developed rapidly,and is a commonly performed ablation in many major hospitals throughout the world,due to its satisfactory result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RFCA on C-reactive protein (CRP),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and echocardiograph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nd permanent AF.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71 males,mean age (50.8&#177;12.0) years) with persistent and permanent AF undergoing RFCA under guidance of the Carto merge technique were studied.Left atrial diameter (LAD),right atrial diameter (RAD),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CRP,and BNP were observed 3,6 and 12 months after RFCA and compared with results before RFCA.The recurrence of atrial arrhythmias was observed 3 and 12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RFCA,LAD and RAD decreased and LVEF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RFCA.Meanwhile,the levels of CRP and BNP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t 3,6,and 12 months after RFCA (P〈0.05).In the non-recurrent patients,LVEF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recurrent patients at 3,6,and 12 months after RFCA (P〈0.05).CRP and BNP level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non-recurrent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recurrent patients at 3,6,and 12 months after RFCA (P〈0.05).After one or two applications of RFCA,during a follow-up of 12 months,12 patients (10.0%) had AF,10 patients (8.3%) had atrial flutter,and 5 patients had atrial tachycardia (4.2%).Conclusions Conversion of AF to sinus rhythm by RFCA,has been shown to reduce LA size and improve LVEF.It can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levels of CRP and BNP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nd permanent AF and reduce the risk of inflammation and developing heart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C-reactive protei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morphology
原文传递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绝热层烧蚀试验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查柏林 石易昂 +1 位作者 王金金 马云腾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6-943,共8页
基于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试验系统,发展了一种用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热结构及材料烧蚀研究的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展了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基绝热材料的烧蚀试验,试验分别在含氧化铝粒子侵蚀和无粒子侵蚀条件下进行,并根据SE... 基于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试验系统,发展了一种用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热结构及材料烧蚀研究的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展了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基绝热材料的烧蚀试验,试验分别在含氧化铝粒子侵蚀和无粒子侵蚀条件下进行,并根据SEM图对比分析了粒子对材料表面微观形貌的侵蚀效应。结果表明:无粒子侵蚀条件下的试样经烧蚀后膨胀并分层,其平均线烧蚀率为-0.025mm/s;而粒子侵蚀条件下的试样平均线烧蚀率为1.901mm/s,试样中心区域的陶瓷层被粒子完全破坏,只留下极薄的热解层和裸露的碳纤维端部,碳纤维周围的基体主胶、颗粒填料及芳纶纤维均被高速焰流氧化剥离,充分说明粒子对绝热层材料的强剥蚀破坏效应;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固冲发动机补燃室内的烧蚀热环境,可用于材料配方的筛选和耐烧蚀性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烧蚀试验方法 烧蚀率 微观形貌 粒子侵蚀试验
原文传递
水导激光烧蚀碳化硅仿真与实验研究
11
作者 王宇迪 乔红超 +5 位作者 韩冰 张旖诺 梁金盛 王顺山 陈燕 赵吉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4-174,共11页
目的探究碳化硅水导激光加工烧蚀机理。方法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碳化硅烧蚀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水射流持续冷却作用极大地降低了碳化硅加工过程中的热累积效应,通过烧蚀阈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多脉冲水导激光烧蚀碳化硅功率阈值... 目的探究碳化硅水导激光加工烧蚀机理。方法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碳化硅烧蚀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水射流持续冷却作用极大地降低了碳化硅加工过程中的热累积效应,通过烧蚀阈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多脉冲水导激光烧蚀碳化硅功率阈值(约为0.1565 W),烧蚀阈值基本不随脉冲数的改变而发生波动。通过对碳化硅刻蚀形貌进行分析发现,烧蚀宽度随着脉冲数整体在3.1~4.1μm之间波动,基本不受脉冲数的影响,烧蚀深度随着脉冲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烧蚀深度的增加,水导激光烧蚀能力逐渐被削弱,适当增加激光功率可以抑制水导激光烧蚀能力减弱的趋势,通过较大的激光功率更易加工出深宽比较大的沟槽。确定了碳化硅烧蚀功率与烧蚀直径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激光功率能够合理预测烧蚀宽度,经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较符合,这也间接说明脉冲数对于水导激光烧蚀直径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碳化硅水导激光刻蚀截面呈现倒梯形,由于水射流冲刷作用的存在,重凝物质无法富集在材料表面,使得SiC烧蚀表面与未烧蚀区域之间过渡较为平滑,沟槽侧壁带状条纹特征也证实了水射流冲刷作用的存在。结论水射流冷却及冲刷作用的存在,使得水导激光在加工硬脆性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实现对硬脆性材料的无裂纹及无热影响区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导激光加工 烧蚀机理 实验与仿真 烧蚀功率阈值 烧蚀形貌
下载PDF
绝热材料动态烧蚀试验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翔宇 张炜 +3 位作者 胡淑芳 王德 陈思 熊红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7-600,共4页
为了研究绝热材料的动态烧蚀特性,建立了一种敞开环境下绝热材料烧蚀表面的实时监测方法,用光学技术实时记录绝热材料试样表面烧蚀形貌和烧蚀面退移过程,通过图像处理,成功获得了绝热材料动态烧蚀率和烧蚀形貌的相关信息。该监测方法可... 为了研究绝热材料的动态烧蚀特性,建立了一种敞开环境下绝热材料烧蚀表面的实时监测方法,用光学技术实时记录绝热材料试样表面烧蚀形貌和烧蚀面退移过程,通过图像处理,成功获得了绝热材料动态烧蚀率和烧蚀形貌的相关信息。该监测方法可对一定条件下炭化层的动态烧蚀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图像的批处理可获得每一时刻的动态烧蚀率和前n秒的平均线烧蚀率,适用于绝热材料动态烧蚀特性研究,还可以用于研究在绝热材料表面的炭化层形成和消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材料 动态烧蚀率 烧蚀形貌
下载PDF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进蕾 肖远扬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55-2361,共7页
为了探究超声消融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本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48例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超声消融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三线征形态,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等子宫内膜形态指标与健康体检妇女... 为了探究超声消融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本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48例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超声消融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三线征形态,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等子宫内膜形态指标与健康体检妇女类型指标差异。结果显示,超声消融治疗1个月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三线征A型、B型、C型的分布,子宫内膜横切面腺体数目、腺细胞核分裂数,横切面腺腔直径,腺上皮细胞高度,间质细胞核分裂数等子宫内膜形态指标与健康体检妇女同类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影响并不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实为子宫肌瘤治疗的一种有效介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形态
原文传递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烧蚀铝表面形貌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月 王岩 +3 位作者 殷杰 董颖怀 李跃华 赵静楠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7,共7页
为研究超声复合激光蚀除机理,本文使用COMSOL软件对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烧蚀金属铝表面烧蚀过程进行仿真,对比研究了超声振动对激光蚀除机理和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烧蚀的开始阶段主要以高温汽化来去除材料。随着烧蚀时间的增加,蚀除... 为研究超声复合激光蚀除机理,本文使用COMSOL软件对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烧蚀金属铝表面烧蚀过程进行仿真,对比研究了超声振动对激光蚀除机理和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烧蚀的开始阶段主要以高温汽化来去除材料。随着烧蚀时间的增加,蚀除方式主要转变为熔融物飞溅蚀除,这对烧蚀凹坑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并研究了不同频率下激光蚀除材料的速度,研究发现,引入超声振动后,蚀除速度降低了26.2%-3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COMSOL 超声振动 有限元仿真 表面形貌
原文传递
船用钛合金及铬涂层抗烧蚀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李建普 卢旭东 陈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5期65-69,共5页
在海洋船舶使用期间,船用零件长时间在热烧蚀环境中工作,导致其使用寿命显著缩短。该文介绍一种用于船用零件的新型钛合金材料,并在表面镀铬。根据船舶工作环境的特点,进行激光烧蚀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铬涂层和钛合金基体在高温... 在海洋船舶使用期间,船用零件长时间在热烧蚀环境中工作,导致其使用寿命显著缩短。该文介绍一种用于船用零件的新型钛合金材料,并在表面镀铬。根据船舶工作环境的特点,进行激光烧蚀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铬涂层和钛合金基体在高温下的烧蚀行为,探讨其烧蚀失效的原因,并比较其他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光谱仪研究钛合金基体和铬涂层的表面形貌。得出以下结论,在激光烧蚀实验中,钛合金基体表面产生一个大而深的烧蚀坑,在烧蚀坑的中心区域光滑平整,但伴有大量裂纹,边缘区域形成厚厚的氧化物堆积,虽然激光烧蚀下涂层的烧蚀坑较浅,但不仅烧蚀坑中心区域出现裂纹,还出现大量黑色空洞,烧蚀坑边缘区域也有氧化物堆积,但堆积的厚度不如钛合金形成的厚度厚。通过以上实验证明,铬在船用零部件外部保护中的有效性可以大大延长船舶部件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铬涂层 激光烧蚀 海洋船舶 表面形貌
下载PDF
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
16
作者 吴东江 刘成 +4 位作者 杨峰 牛方勇 董志刚 马广义 康仁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9,共8页
目的揭示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Bounded Silicon Carbide,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和有效脉冲数,研究RB-SiC表面烧蚀槽的形貌变化规律,确定飞秒激光加工RB-SiC的去除机理。采用扫描... 目的揭示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Bounded Silicon Carbide,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和有效脉冲数,研究RB-SiC表面烧蚀槽的形貌变化规律,确定飞秒激光加工RB-SiC的去除机理。采用扫描电镜、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RB-SiC烧蚀前后的表面形貌演变行为。结果激光能量密度在0.62~10.48 J/cm^(2)时,Si富集区域形成凹陷结构,SiC颗粒区域形成周期性结构(Laser-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周期约为970 nm。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凹陷结构扩大加深,表面球形纳米颗粒增多,烧蚀槽宽度呈对数增长。有效脉冲数在69~1379,Si富集区域的去除量高于SiC颗粒区域的去除量。随着有效脉冲数增加,烧蚀槽深度显著加深,凹陷结构扩展成深坑结构,飞溅至烧蚀槽外侧的纳米颗粒聚集成团簇物,由Si、SiC和非晶态SiO_(2)构成的沉积物在烧蚀槽边缘形成堆积层。结论降低激光能量密度能够减少RB-SiC表面凹陷和纳米颗粒,有助于提升烧蚀形貌的一致性。增加有效脉冲数会促进烧蚀槽底部深坑结构的产生,进而扩大Si与SiC去除量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RB-SIC 烧蚀槽 表面形貌 激光能量密度 有效脉冲数
下载PDF
Subpicosecond laser ablation behavior of a magnesium target and crater evolution: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17
作者 江国龙 周霞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13-622,共10页
The micro-ablation processes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ablative craters on single-crystal magnesium under subpicosecond laser irradiation are investigat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MD)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The micro-ablation processes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ablative craters on single-crystal magnesium under subpicosecond laser irradiation are investigat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MD)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exhibit that the main failure mode of single-crystal Mg film irradiated by a low fluence and long pulse width laser is the ejection of surface atoms,which has laser-induced high stress.However,under high fluence and short pulse width laser irradiation,the main damage mechanism is nucleation fracture caused by stress wave reflection and superposi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film.In addition,Mg[0001] has higher pressure sensitivity and is more prone to ablation than Mg[0001].The evolution equation of crater depth is established using multi-pulse laser ablation simulation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under multiple pulsed laser irradiation,not only does the crater depth increase linearly with the pulse number,but also the quadratic term and constant term of the fitted crater profile curve increase lin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material interaction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 ablation crater morphology MAGNESIUM
下载PDF
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邱锐 张巍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7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究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其对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对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112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后3个月平均月经量较治疗... 目的探究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其对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对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112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后3个月平均月经量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子宫肌瘤患者在微波消融术后3个月后基础性激素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内分泌影响较小,且治疗前后基础性激素差异不明显;雌激素作用下,可使子宫内膜增生修复,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微波消融 子宫内膜形态
下载PDF
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烧蚀形貌实验及建模仿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立军 王聪 +1 位作者 张润铭 高荷笑 《真空电子技术》 2023年第5期1-10,34,共11页
阴极斑点是真空电弧等离子体的重要源头,而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烧蚀形貌形成的过程是对阴极斑点特性展开研究的基础,对于提高真空电弧相关设备的性能及寿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对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烧蚀形貌形成的过程进行系统性的回顾... 阴极斑点是真空电弧等离子体的重要源头,而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烧蚀形貌形成的过程是对阴极斑点特性展开研究的基础,对于提高真空电弧相关设备的性能及寿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对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烧蚀形貌形成的过程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本文从实验与仿真两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论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对阴极斑点微观行为的实验研究,从建模仿真的角度综述了阴极斑点理论模型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对阴极斑点烧蚀形貌二维与三维模型的主要仿真结果总结分析。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讨论了现有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烧蚀形貌形成过程的实验与仿真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一步展开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弧 阴极斑点 烧蚀形貌 微观行为
下载PDF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media on ablation rate of stainless steel under femtosecond laser multiple raster scans
20
作者 崔泽琴 黎颖奇 +2 位作者 王文先 林振祥 许并社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media on ablation rate of AISI 443 stainless steel under femtosecond (fs) laser single raster scan and multiple raster scans in air, water, and methanol. Meanwhile, the ...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media on ablation rate of AISI 443 stainless steel under femtosecond (fs) laser single raster scan and multiple raster scans in air, water, and methanol.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ablation rate with the change of fs laser-induced surface morphology in the three environmental media is comparative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media as well as fs laser-induced morphology control the ablation rate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raster scans (N). Under single raster scanning (N = 1), the ablation rate is higher in liquid than in air due to the confinement of plasma, laser-induced shockwaves, and bubble-related mechanical forces. However, under multiple raster scans, the variation in ablation rate with the increase in N in these three environmental media is complicated and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surface morphology induced by previous fs laser ablation. When N 〉 20, the ablation rate is much higher in air than in liquids due to preferential ablation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nanostructures-textured mound-shaped microstructures in air. Besides, the redeposition of ejected ablated materials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ablation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lation Laser ablation morphology Surface morphology Ultrafast lase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