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内脏脂肪面积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梅清 徐梦娇 +6 位作者 赵丽 朱转转 李彦彦 夏虹 袁国跃 王东 杨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T2DM患者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1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及VFA,根据CACS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CACS<10,n=93)及T2DM合并CAC组(CAC组,CACS≥10,n=58),... 目的探讨T2DM患者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1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及VFA,根据CACS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CACS<10,n=93)及T2DM合并CAC组(CAC组,CACS≥10,n=5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VFA等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CAC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VFA和WC对CAC的预测价值。结果 CAC组VFA高于T2DM组[(190.68±46.16)vs(154.20±43.03)cm^2,P<0.05]。相关分析显示,VFA与CACS呈正相关(r=0.37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是T2DM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18(1.005~1.030),P<0.05]。VFA预测CA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95%CI 0.677~0.828,P<0.05),临界值为149.04 cm^2,敏感度为93.1%,特异度为50.5%,其AUC与WC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5,P=0.002)。结论 T2DM患者VFA与CAC密切相关,提示其在心血管并发症预测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腹腔内脏脂肪面积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原文传递
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对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纪全 蔡梦娇 +2 位作者 龚柳云 谭欣悦 韩苏夏 《西部医学》 2019年第9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在评估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胃癌并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263例,计算第三腰椎层面内腹部内脏脂肪的总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根据体质指...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在评估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胃癌并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263例,计算第三腰椎层面内腹部内脏脂肪的总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高BMI组(66例)和BMI正常组(197例),根据内脏脂肪面积将患者分为高VFA组(121例)和低VFA组(142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高BMI组较BMI正常组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例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少(P<0.05),在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程度及总体预后与BMI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VFA组与低VFA组高血压病例、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发生ⅡIA级及以上并发症人数、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T分期、N分期、是否有脉管癌栓侵犯、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及VFA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腹部内脏脂肪面积是胃癌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性切除术 腹部内脏脂肪面积 预后评估
下载PDF
男性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人群心肺耐力相关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德丰 贾晓娇 +5 位作者 刘晓丽 王晓明 张萌萌 张文亮 王菲 刘彬彬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评估男性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人群心肺耐力水平,了解心肺耐力与腹型肥胖的关系,为糖代谢异常合并腹型肥胖人群的心肺功能状态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纳入男性糖尿病前期人群73例,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 目的评估男性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人群心肺耐力水平,了解心肺耐力与腹型肥胖的关系,为糖代谢异常合并腹型肥胖人群的心肺功能状态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纳入男性糖尿病前期人群73例,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估心肺功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测定腹内脂肪面积、腰围等,依据腹内脂肪面积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腹型肥胖组。比较2组人群心肺耐力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腹内脂肪面积、腰围等指标的关系。结果男性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人群,心肺耐力已经减低。不同峰值摄氧量及不同恢复1 min心率水平组,腹内脂肪面积、腰围存在差异,表现为峰值摄氧量越高、心率恢复越快,腹内脂肪面积和腰围越小。峰值VO2/kg、恢复1 min心率与腹内脂肪面积及腰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男性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人群心肺耐力减低,腹型肥胖主要影响峰值VO2/kg和恢复1 min心率,是心肺耐力减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耐力 糖尿病前期 腹型肥胖 腹内脂肪面积 腰围
下载PDF
腹部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面积比对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男性患者预后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子君 吴云桦 +4 位作者 沈聪 申田力 魏光兵 樊林 李徐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6-522,共7页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与皮下脂肪面积(SFA)的比值(VFA/SFA)对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01-2017-12-31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195例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与皮下脂肪面积(SFA)的比值(VFA/SFA)对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01-2017-12-31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195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需术前行腹部CT扫描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CT扫描获得的图像采用Slice-O-Matic,根据密度(-29~150 HU)及肌肉位置图像特征得到第3腰椎层面所有VFA和SFA。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FA/SFA对男、女性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诊断的价值,并得到其阳性判断值(cutoff值),根据cutoff值所对应的VFA/SFA将男性患者分为高VFA/SFA组(42例)和低VFA/SFA组(103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病理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近期疗效。结果全部胃癌根治术患者、男性和女性患者的ROC曲线发现,仅有男性胃癌患者预后与VFA/SFA有关,且cutoff值为0.292,与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3.0%,特异度为56.2%,VFA/SFA为1.046。遂将男性患者分为2组,且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VFA/SFA组肿瘤脉管癌栓浸润更高(χ^(2)=4.398,P=0.036)。手术资料对比发现,高VFA/SF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低VFA/SFA组较长[(223.57±67.34)min vs(261.71±60.56)min],t=-3.182,P=0.002;高VFA/SFA组患者出血量较低VFA/SFA组多[(100.00±66.03)mL vs(200.00±66.10)mL],P=0.026;高VFA/SFA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目较低VFA/SFA组少[(29.28±13.77)个vs(23.32±11.81)个],t=-0.141,P=0.002;但手术方式、术后有无输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N分期(OR=2.793,95%CI:1.380~5.654,P=0.004)及VFA/SFA(OR=2.683,95%CI:1.544~4.600,P<0.001)是男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FA/SFA是男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男性患者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内脏脂肪面积 腹部皮下脂肪面积 比值 根治性胃癌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腹腔内脏脂肪面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杨 胡皓铭 +5 位作者 张子扬 阳琰 李琪 王哲 罗丽娅 樊思桐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3-668,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差异,探讨Omentin-1在腹腔内脏脂肪堆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90例,分为T2DM正... 目的比较不同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差异,探讨Omentin-1在腹腔内脏脂肪堆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90例,分为T2DM正常VFA组、T2DM偏高VFA组及T2DM高VFA组,每组各30例。同期选取我院体检健康者90名为对照,分为正常VFA组、偏高VFA组及高VFA组,每组各30名。ELISA法检测血清Omentin-1含量;螺旋CT定量测定受试者腹部脂肪分布情况。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不同腹腔VFA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Omentin-1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中,T2DM高VFA组Omentin-1水平低于T2DM偏高VFA组及T2DM正常VFA组(P<0.05)。高VFA组Omentin-1水平低于偏高VFA组、正常VFA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LDL-C、HbAlc、HOMA-IR、WHR是血清Omentin-1的影响因素。结论低水平血清Omentin-1可能参与糖脂代谢紊乱及腹腔内脏脂肪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腹腔内脏脂肪面积 网膜素1
原文传递
简易体脂参数用于评价中青年人腹型肥胖可靠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德丰 陆强 +2 位作者 丁伟利 马宁 刘兰祥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评价中青年腹型肥胖的简易体脂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RI对267名受试者行腹内脂肪面积(AVF area)测量,同时测量BMI、WC及WHR,并与MRI测量的AVF area进行比较,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简易体脂参数对腹型肥胖的诊断价... 目的评价中青年腹型肥胖的简易体脂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RI对267名受试者行腹内脂肪面积(AVF area)测量,同时测量BMI、WC及WHR,并与MRI测量的AVF area进行比较,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简易体脂参数对腹型肥胖的诊断价值。结果 BMI、WC、WHR与AVF area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5,0.782,0.618),ROC曲线下面积男性以WC最高,女性以BMI最高。简易体脂参数评价腹型肥胖最佳参数的最佳切割点为男性WC 88cm,女性BMI 24kg/m2。结论 BMI、WC及WHR均可估测腹型肥胖,男性WC、女性BMI可靠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参数 腹内脂肪面积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对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春 马存花 艾比拜.玉素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915-1917,共3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67例单用二甲双胍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肥胖T2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单用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组(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治疗周期为12...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67例单用二甲双胍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肥胖T2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单用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组(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治疗周期为12周。分别在基线、治疗12周后检测2组患者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体脂百分比(PBF)、体脂肪量,同时测量一氧化氮(NO)、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脂肪酸(FFA)等相关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采取病例对照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组较二甲双胍组,患者体质量(W)、WHR、腰围(WC)、空腹血糖(FBG)、体脂肪量和腹内脂肪(VA)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的T2DM肥胖患者在血糖、血脂得到控制的同时,能获得降低W、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内脏脂肪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体脂肪 腹部内脏脂肪面积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