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型肥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1
作者 孙博喻 张冰 +5 位作者 林志健 李丽玉 王红坡 朱春胜 王雪洁 牛红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以期为腹型肥胖的研究提供依据,使大家重视腹型肥胖。方法:对腹型肥胖研究的相关综述进行筛选、整理、总结。结果: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但其病理机制尚未阐明。结论:肥... 目的:以期为腹型肥胖的研究提供依据,使大家重视腹型肥胖。方法:对腹型肥胖研究的相关综述进行筛选、整理、总结。结果: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但其病理机制尚未阐明。结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逐渐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健康"公害",腹型肥胖的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代谢综合征 综述
下载PDF
腹部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陈静 田志强 +7 位作者 罗志丹 金婕 刘浩宇 李茜 闫振成 倪银星 赵志钢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 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 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中各种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腹内脂肪面积(VA)显著增高(115.69±48.72cm2 vs 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腹内脂肪含量与腹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比等均有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依次为腹围>BMI>腰臀比>体脂比.不论是根据NCEP-ATPⅢ,还是亚太地区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面积均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02,P=0.036),与LDL-C呈正相关(r=0.297,P=0.002);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相关.腹内脂肪面积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同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和内/壁比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腹内脂肪增加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腹内脂肪含量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单一成分疾病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堆积预示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NCEP-ATPⅢ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重庆本地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 脂肪组织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贽 何瑶 +1 位作者 马维青 王国娟 《中国医药》 2018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后续退出此次试验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后续退出此次试验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围、臀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21±5)kg/m^2比(24±4)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2 hPG、HbA1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空腹血糖、2 hPG低于对照组[(7.7±1.0)mmol/L比(9.2±1.1)mmol/L、(9.7±2.6)mmol/L比(12.2±2.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FINS高于,HOMA-IR、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4.3%(7/49)比4.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肯定,无体质量增加的风险,在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降压、调节血脂方面较单独用药疗效果更佳,但联合用药低血糖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腹型肥胖
下载PDF
北京市职业人群代谢综合症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健斋 王抒 曾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调查北京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中代谢综合症 (MS)的患病率。共计调查 2 6 797人 (男 1 6 4 6 0人、女1 0 337人 ) ,年龄 2 0~ 80岁。MS诊断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 ATPⅢ )防治指南所提出的建议 ,但其中腹部肥胖的指标 ... 调查北京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中代谢综合症 (MS)的患病率。共计调查 2 6 797人 (男 1 6 4 6 0人、女1 0 337人 ) ,年龄 2 0~ 80岁。MS诊断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 ATPⅢ )防治指南所提出的建议 ,但其中腹部肥胖的指标 (腰围 )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划分界限 ,同时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MS定义”中的意见以体质指数 (BMI)分别统计患病率。MS患病率在中、老年组中 >2 0 % ,青年组 <7%。年龄标化患病率以腰围计男1 5 1 %、女 1 3 0 % ;以BMI≥ 2 5kg m2 计 ,男 1 5 3%、女 9 9%。MS已是中、老年人中最多见的代谢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职业人群 代谢综合症 患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通调带脉法针刺治疗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沈凌宇 梁翠梅 +3 位作者 杨文津 潘良 李华 胡慧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观察通调带脉针刺对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代谢、性激素、体脂参数的影响。方法:将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监督,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双侧带脉、天枢... 目的:观察通调带脉针刺对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代谢、性激素、体脂参数的影响。方法:将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监督,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双侧带脉、天枢、大横、肾俞、次髎、归来、足临泣、外关,带脉、天枢连接电针仪(2Hz/100Hz,4~8mA),每周3次,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LH与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INS、HOMA-IR、T、LH、LH/FSH、BMI、WC、W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FINS、HOMA-IR、WC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P<0.05)。结论:通调带脉针刺法可显著降低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FINS、HOMA-IR、WC,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方面优于饮食运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型肥胖 饮食控制加运动 胰岛素抵抗 性激素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超重/肥胖现况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醴湘 吕筠 +8 位作者 郭彧 卞铮 余灿清 周汇燕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呜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现状的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城市和农村各5个地区募集30 ~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剔除BMI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中512 489名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现状的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城市和农村各5个地区募集30 ~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剔除BMI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中512 489名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的BMI和WC及其对应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组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地区女性的超重/肥胖(45.3%)和中心性肥胖(44.6%)水平均高于男性(41.7%和38.3%).青岛项目点人群的超重/肥胖率(男性为66.9%,女性为67.5%)和中心性肥胖率(男性为63.3%,女性为64.9%)均为最高.超重/肥胖的地区差异在男性中更为明显;除河南以外的农村项目点超重/肥胖率相对较低.在BMI<24.0 kg/m2的非超重/肥胖人群中,部分个体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为9.8%,女性为15.3%);该比例在青岛项目点更高(男性为22.2%,女性为23.2%).结论 CKB项目10个地区研究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中心性肥胖 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腹型肥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37
7
作者 梁翠梅 胡慧 +3 位作者 王朝歆 孙颂歌 杨文津 潘良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2,174,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含量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60例(实际完成50例),对照组30例(实际完成23例)。针刺组予针刺中脘、天枢、大横、带脉、水道、外关、足临泣,治疗8周,每周治疗3次,同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含量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60例(实际完成50例),对照组30例(实际完成23例)。针刺组予针刺中脘、天枢、大横、带脉、水道、外关、足临泣,治疗8周,每周治疗3次,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予健康教育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部脂肪厚度、血清内脂素和体质量、腰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皮下脂肪厚度、血清内脂素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01);针刺组内脏脂肪厚度、肝前脂肪厚度和肾周脂肪囊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少,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P<0.05);治疗后对照组内脏脂肪指数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围和臀围、针刺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小(P<0.001,P<0.05),针刺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治疗腹型肥胖,在减少内脏脂肪含量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腹型肥胖 血清内脂素 腹部脂肪厚度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Pro12Ala变异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7
8
作者 傅茂 程桦 +5 位作者 李秀钧 李洁 吴斌 陈黎红 蔡梦茵 傅祖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 γ2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2 ,PPAR- γ2 )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 2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 γ2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2 ,PPAR- γ2 )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 2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了无亲缘关系的 40 1名华南地区汉族人 PPAR- γ2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 (包括 180名糖耐量正常者及 2 2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结果 PPAR- γ2基因 P等位基因和 A等位基因在 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96 .15 %、96 .11%和 3.85 %、3.89% ;PP基因型频率为 92 .77%、92 .2 2 % ,PA基因频率为 6 .78%、7.78% ,AA基因频率为 0 .45 %、0。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在 2型糖尿病组 PPAR-γ2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腰围及腰臀比相关 (P=0 .0 37,P=0 .0 12 )。提示我国人群 PPAR- γ2基因的 Pro12 Ala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与日本人群相近 ,与欧美人群差异较大。结论 此组资料显示 ,PPAR-γ2基因外显子 B的 Pro12 Ala变异与 2型糖尿病发病无明显关联 ,但与 2型糖尿病患者的腹型肥胖有关 ;PPAR- γ2基因的 Pro12 Ala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遗传多态性 腹型肥胖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一种肥胖相关的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 被引量:29
9
作者 祝之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1-293,共3页
代谢综合征(MS)是一个长期客观存在的临床问题,对其定义、发病机制和治疗也一直存有争议。MS的本质是什么?究竟是一种病抑或几种危险因素的聚集仍有不同认识。近年许多研究揭示腹型肥胖是MS的最重要特征,脂肪病变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关键... 代谢综合征(MS)是一个长期客观存在的临床问题,对其定义、发病机制和治疗也一直存有争议。MS的本质是什么?究竟是一种病抑或几种危险因素的聚集仍有不同认识。近年许多研究揭示腹型肥胖是MS的最重要特征,脂肪病变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关键的病理生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是其主要的临床后果,干预腹型肥胖能有效地控制MS及其并发病。虽然MS存在多种形式,但如将其视为一个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或许对其本质的理解和临床实践更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腹型肥胖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笑梅 朱燕波 +5 位作者 邬宁茜 王琦 姚实林 虞晓含 史会梅 姜博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求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调整偏颇体质、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收集江西、安徽两家医院983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体质类型。采... [目的]探求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调整偏颇体质、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收集江西、安徽两家医院983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未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1和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2均显示痰湿质发生腹型肥胖(OR1=2.92,95%CI=1.76-4.86,P〈0.01;OR2=2.74,95%CI=1.63-4.60,P〈0.01)和全身型肥胖(OR1=2.22,95%CI=1.36-3.61,P〈0.01;OR2=1.89,95%CI=1.14-3.14,P〈0.05)的危险度显著增高,而阳虚质发生全身型肥胖(OR1=0.36,95%CI=0.20-0.67,P〈0.01;OR2=0.38,95%CI=0.21-0.70,P〈0.01)的危险度显著降低。[结论]痰湿质是发生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的主要体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全身型肥胖 中医体质类型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海霞 陈楠楠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评测患者的肥胖指标,检测患者血...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评测患者的肥胖指标,检测患者血脂各项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45/49)和67.35%(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肥胖指标BW、BMI、F%、WC和血脂四项TC、TG、HDL-C、LDL-C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效果(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肥胖与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腹型肥胖 高脂血症 针刺
下载PDF
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军廷 赵小元 +2 位作者 程红 侯冬青 米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联。方法选择“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中3508名(2054名非肥胖、1454名肥胖)6~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腰...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联。方法选择“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中3508名(2054名非肥胖、1454名肥胖)6~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研究对象划分为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4种类型,并根据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受损(IFG)和高血压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血压、血糖和血脂(TC除外)水平及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患病率均随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至复合型肥胖逐渐升高(P〈0.001);各不同类型肥胖组间IFG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性别、青春发育期后,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组发生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非肥胖组的1.54倍和2.51倍;而一般性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发生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组发生两种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的3.32、2.21和7.42倍,发生3种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的3.10、3.67和10.75倍。随着肥胖类型的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性有逐渐升高趋势(P〈0.001)。结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聚集风险随肥胖类型的变化而升高,其中复合型肥胖最高,其他依次为中心性肥胖和一般性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中心性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学龄儿童
原文传递
青少年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岚 邹大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腹型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尿酸的关系。方法:测定174名高中生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等指标,根据BMI及腰围分为3组:非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分析3组血压、血糖、血脂、胰... 目的:探讨青少年腹型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尿酸的关系。方法:测定174名高中生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等指标,根据BMI及腰围分为3组:非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分析3组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尿酸的差异及与BMI、腰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肥胖组相比,非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组血压、血脂[除总胆固醇(TC)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酸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显著增高,非腹型肥胖组血糖无显著增高;与非腹型肥胖组相比,腹型肥胖组血压、2hPG、空腹胰岛素、HOMA-IR、三酰甘油(TG)均有显著增高(P<0.01)。BMI、腰围与血压、血糖、FINS、血脂(除TC外)、尿酸呈直线相关性,WC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的相关性高于BMI,与2hPG、FINS、血压的相关性低于BMI。结论:青少年腹型肥胖比非腹型肥胖具有更高的代谢综合征(MS)危险性,青少年腹部脂肪分布较BMI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青少年
下载PDF
腹部盘刺法治疗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4
作者 沈克艰 寿蓥 张开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观察腹部盘针刺法为主治疗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腹型肥胖PCOS患者予以腹部盘针刺法,中脘、气海、关元、中极予盘刺补法,滑肉门、天枢、水分、卵巢穴、肓俞、带脉予盘刺泻法;滑肉门和天枢、双侧带... 目的:观察腹部盘针刺法为主治疗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腹型肥胖PCOS患者予以腹部盘针刺法,中脘、气海、关元、中极予盘刺补法,滑肉门、天枢、水分、卵巢穴、肓俞、带脉予盘刺泻法;滑肉门和天枢、双侧带脉穴予电针刺激,隔日1次,每周3次,经期休息,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卵巢体积,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泌乳素(PRL)水平。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MI明显下降(P<0.01),卵巢体积明显缩小(P<0.01);血清FINS、LH、T水平下降明显(P<0.05,P<0.01);血清PRL和FSH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部盘针刺法为主治疗腹型肥胖PCOS患者,能减轻体质量、缩小卵巢体积,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空腹胰岛素、促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型肥胖 针刺疗法 盘针刺法
原文传递
二术二陈汤联合八段锦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IL-6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郑夏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49-255,共7页
【目的】观察二术二陈汤联合八段锦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方案和健康护理的同时,对照组加用达格列净口服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二术二陈汤联合八段锦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方案和健康护理的同时,对照组加用达格列净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术二陈汤联合八段锦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BMI虽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对中医证候积分和BMI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缩小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PPG、TG、TC、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食欲及饮食偏嗜获得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饮食行为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对食欲及饮食偏嗜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二术二陈汤联合八段锦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不良饮食行为,减少患者的内脏脂肪含量,调节患者体内紊乱的糖脂代谢,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术二陈汤 八段锦 腹型肥胖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6 炎症因子 糖脂代谢 饮食行为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及腹型肥胖患者血清CRTC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武强 刘梦 +3 位作者 柯文才 黄新梅 沈芳 刘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1-764,共4页
检测2型糖尿病及腹型肥胖患者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CRTC3)水平,探讨其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入组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80名正常非糖尿病个体(NC组),同时以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检测2型糖尿病及腹型肥胖患者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CRTC3)水平,探讨其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入组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80名正常非糖尿病个体(NC组),同时以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为切点分成非腹型肥胖和腹型肥胖亚组,检测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2hBG)、血脂、HbA1C、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CRTC3和脂联素水平,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以及改良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CRTC3水平与腰围、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2hBG、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C肽、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和HOMA-β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脂联素、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及HOMA-IR是血清CRTC3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2型糖尿病及腹型肥胖患者血清CRTC3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糖脂代谢紊乱、脂联素降低的程度以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腹型肥胖 CRTC3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原文传递
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状况 被引量:20
17
作者 常改 郑文龙 +2 位作者 李佳萌 霍飞 张福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状况。方法在全国抽样入选的调查点(乡村为武清区1152人,城区为河西区1131人,共计2283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3个乡镇和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再整群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按单...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状况。方法在全国抽样入选的调查点(乡村为武清区1152人,城区为河西区1131人,共计2283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3个乡镇和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再整群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按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在每村(居委会)抽取3个群,每群30户,共计90户(其中膳食调查30户,非膳食调查60户),以其中18岁以上成人为调查对象。按照《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BMI平均水平为(25.05±5.02)kgm/2,城区成人BMI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0.886,P=0.000)。城市成人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其中,城市男性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4.66,P=0.000)。天津乡村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各年龄组间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30岁~、40岁~和50岁~组腹型肥胖率均高于城区,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城区、乡村还是天津市,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加腹型肥胖率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r=0.874P,=0.000)。同年龄组男、女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5);4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0.04,P<0.05);6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结论天津城乡两区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中全国人群超重、肥胖水平,其中腹型肥胖率尤高,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腹型肥胖 调查
下载PDF
镇江市≥35岁居民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关系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宏宇 姜方平 +2 位作者 覃玉 潘晓群 古孝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5-1827,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镇江市≥35岁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镇江市7个辖市区监测点抽取的2 52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镇江市≥35岁居... 目的了解江苏省镇江市≥35岁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镇江市7个辖市区监测点抽取的2 52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镇江市≥35岁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分别为37.9%、11.0%和54.6%;其中男性超重率(42.1%)高于女性(34.1%),男性肥胖率(9.5%)高于女性(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腹型肥胖率(54.5%)与女性(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居民比较,居民超重率和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P<0.05);镇江市≥3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8.3%,男、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2.1%(506/1 203)、34.8%(458/1 317);不同体重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超重(45.1%)、肥胖(62.3%)居民均高于正常体重居民(27.9%),腹型肥胖居民(47.2%)高于非腹型肥胖居民(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年龄和性别后,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居民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分别为正常体重居民的2.06、4.67、2.19倍(OR=2.06、4.67、2.19),既超重肥胖又有腹型肥胖的居民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且无腹型肥胖居民的3.17倍(OR=3.17)。结论镇江市≥35岁居民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较高,既超重肥胖又有腹型肥胖的居民患高血压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重 肥胖 腹型肥胖
原文传递
社区成年人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宏 袁重胜 +2 位作者 刘艳 刘美娜 王滨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8-479,共2页
目的 研究社区成年人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分布 ,以分析腹型肥胖与 2型糖尿病关系。方法 以社区为单位 ,开展 2 0岁以上成年人 2型糖尿病普查。结果  2 6. 89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 6 . 32 % ,空腹血糖受损者2 . 79% ;人群中腹型肥胖的... 目的 研究社区成年人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分布 ,以分析腹型肥胖与 2型糖尿病关系。方法 以社区为单位 ,开展 2 0岁以上成年人 2型糖尿病普查。结果  2 6. 89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 6 . 32 % ,空腹血糖受损者2 . 79% ;人群中腹型肥胖的分布为 6 6 . 0 5 %。结论 糖尿病的发生与性别无关 ,随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增高 ;腹型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患病率 腹型肥胖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许维娜 郭君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腹型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集45~60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体检资料数据,以分层整群概率比率法抽样调查,...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腹型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集45~60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体检资料数据,以分层整群概率比率法抽样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心血管危险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 051人,腹型肥胖555例(52.81%)。腹型肥胖组的BMI(t=17.12,P<0.01),收缩压(SBP)(t=6.28,P<0.01);舒张压(DBP)(t=6.30,P<0.01);甘油三酯(TG)(t=3.69,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3.38,P=0.001);空腹血糖(FPG)(t=3.26,P=0.001);血尿酸(UA)(t=5.77,P<0.01)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t=5.83,P<0.01)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1)。随着腰围升高,BMI(r=0.44,P<0.05);SBP(r=0.45,P<0.05);DBP(r=0.44,P<0.05);TG(r=0.11,P<0.05);FPG(r=0.08,P<0.05);UA(r=0.37,P<0.05);AIP(r=0.12,P<0.05)升高,HDL-C降低(r=-0.1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SBP、BMI、UA、DBP升高,则腹型肥胖越严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腹型肥胖与DBP(β=0.031);UA(β=0.004)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β=-1.189)。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随着腰围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大,应将合理控制腰围作为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病保健的优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腹型肥胖 腰围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女性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