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术后腹腔感染和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与胰瘘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亚 赵玉沛 +2 位作者 廖泉 杨盈赤 郭俊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胰腺术后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及腹腔感染与术后胰瘘的关系。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60例胰腺疾病病人临床资料。术后通过取样导管收集腹腔内手术区域的引流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及鉴定,用以分析腹... 目的探讨引起胰腺术后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及腹腔感染与术后胰瘘的关系。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60例胰腺疾病病人临床资料。术后通过取样导管收集腹腔内手术区域的引流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及鉴定,用以分析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临床腹腔感染与胰瘘之间的关系。结果60例胰腺疾病术后病人中,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在术后2h、1d、3d、7d和14d分别为2.7%(1/37)、27.3%(15/55)、45.8%(27/59)、70.3%(26/37)和87.5%(14/16)。60例病人手术区域引流液共进行了204次培养,获得67株细菌,最常见的为MRSCoN(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4%,其次为粪肠球菌14.9%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1.9%。17例在术后10d内发生临床腹腔感染,22例发生胰瘘。利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胰瘘发生与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不相关;而与10d内临床腹腔感染相关。结论胰腺术后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随引流时间延长而迅速上升,培养中无专性厌氧菌。术后胰瘘与术后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不相关,而与术后临床腹腔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瘘 细菌培养 腹腔感染 引流液
原文传递
血清CRP、腹腔引流液CRP在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柱 廖信芳 +2 位作者 吕海钠 向德雨 侯美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CRP、腹腔引流液CRP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为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6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4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吻合口瘘,分成... 目的:探讨血清CRP、腹腔引流液CRP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为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6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4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吻合口瘘,分成吻合口瘘组(10例)和非吻合口瘘组(1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质量浓度,术后第1、3、5天血清CRP及腹腔引流管CRP质量浓度,分析CRP早期预测直肠术后吻合口瘘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吻合口瘘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反应蛋白呈上升趋势,检测至术后第5天明显升高(158.1±108.1)mg/L,术后第5天吻合口瘘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组(均P<0.05);非吻合口瘘组腹腔引流液CRP于术后第1、3、5天数值均保持较低水平,而吻合口瘘组腹腔引流液CRP术后呈上升趋势,其中于第3天(72.0±47.2)mg/L、第5天(147.0±38.0)mg/L明显升高,其中吻合口瘘组腹腔引流液于第3天、第5天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组;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5天血清CRP水平、术后第3、5天腹腔引流液CRP水平对吻合口瘘发生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应的AUC值较大,分别为:0.996、0.870、0.984,灵敏度分别为:1.00、0.600、1.00,特异度分别为:0.871、0.992、0.953。结论:血清CRP和腹腔引流液CRP是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可靠指标,尤其应以第5天为重要检测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腹腔引流液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吻合口瘘
下载PDF
腹腔感染患者引流液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吾买尔江.买买提 木业色.艾尔肯江 +2 位作者 段绍斌 于亮 张增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44-174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肝胆外科腹腔感染引流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肝胆外科... 目的调查分析肝胆外科腹腔感染引流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肝胆外科腹腔感染患者送检标本阳性80例,阳性率为80.0%;共检出10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2株占58.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1.3%、79.0%、64.5%和69.4%。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引流液细菌学检验阳性率较高,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用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腹腔感染 引流液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厚朴三物汤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腹腔引流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王海华 胡莹 +2 位作者 葛小栋 杨秀荣 谷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厚朴三物汤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以及对腹腔引流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厚朴三物汤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以及对腹腔引流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加大黄,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厚朴三物汤治疗。持续治疗5 d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康复进度指标和腹部体征变化、治疗前后腹腔引流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11%vs.84.90%,P<0.05);观察组呕吐停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梗阻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8 h腹围缩小幅度、治疗48 h胃肠减压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液气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 d后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厚朴三物汤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腹腔引流液中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炎性肠梗阻 厚朴三物汤 腹腔引流液 细胞因子
下载PDF
ω-3鱼油脂肪乳用于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徐雁 余晓婷 尹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90-2694,共5页
目的探究ω-3鱼油脂肪乳在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全胃肠外营养(T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根治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TPN,能量主要为葡萄糖和常规脂肪乳,每日热卡供给为100~125kJ·kg^(-1),深静脉置管滴... 目的探究ω-3鱼油脂肪乳在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全胃肠外营养(T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根治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TPN,能量主要为葡萄糖和常规脂肪乳,每日热卡供给为100~125kJ·kg^(-1),深静脉置管滴注10~12h;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ω-3鱼油脂肪乳100mL,每日热卡供给及输注条件同对照组,2组均治疗7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营养状况(总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和氮平衡)、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功能[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腹腔引流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40和42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36例/40例)和71.43%(30例/4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总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在术后3d均降低,但在术后7d升高,氮平衡在术后升高;但2组各时间段总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和氮平衡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5.72±9.75)和(61.52±10.43)h,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7d外周血CD4+/CD8+分别为1.50±0.38和1.29±0.30,NK细胞比例分别为(19.64±3.04)%和(17.24±2.96)%,引流液中IL-6水平分别为(18.77±4.69)和(32.36±5.18)pg·mL^(-1),IL-12p70分别为(6.14±1.86)和(8.93±2.17)pg·mL^(-1),TNF-α分别为(25.62±4.95)和(30.75±4.88)pg·m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呕吐、恶心、持续腹胀,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呕吐、恶心、持续腹胀。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26.19%,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可提升胃癌患者术后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鱼油脂肪乳 胃癌 全胃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腹腔引流液
原文传递
腹腔引流液监测对一次性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期130-130,13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引流液监测对一次性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置入一次性引流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按照3 d 1次的频率更换引流袋,对照组按照1 d ...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引流液监测对一次性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置入一次性引流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按照3 d 1次的频率更换引流袋,对照组按照1 d 1次的频率更换引流袋,对比腹腔引流液监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1 d、3 d,引流袋接头位置、袋内位置引流液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引流患者使用一次性引流袋可按照3 d 1次的频率更换,不会造成细菌感染问题,且可减轻护理工作量,综合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引流液 一次性引流袋 监测 更换时间
下载PDF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胃肠手术后消化道瘘临床观察评价体系
7
作者 周静 皮红英 潘立茹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10期3649-3653,共5页
[目的]构建胃肠手术后消化道瘘的临床观察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专科临床医疗、临床护理等方面的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96%,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专家意见协... [目的]构建胃肠手术后消化道瘘的临床观察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专科临床医疗、临床护理等方面的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96%,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好。构建的胃肠手术后消化道瘘临床观察评价体系包括:腹腔引流液的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的观察,生命体征、寒战及精神状况的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实验室和辅助检查5个条目25项内容。[结论]构建的胃肠手术后消化道瘘临床观察评价体系有助于医务人员观察胃肠手术后病人的消化道瘘发生情况,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消化道瘘 评价体系 德尔菲法 生命体征 腹部症状 腹腔引流液
下载PDF
腹部术后腹腔引流液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静 皮红英 +1 位作者 潘立茹 郑颖颖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检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腹腔引流液的性状及成分,分析其临床意义,为腹部术后并发症筛查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62例腹部手术病人,收集术后第1天至腹腔引流管拔出当天的腹腔引流液,检测引流液性状、常规及生化,包括腹... [目的]检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腹腔引流液的性状及成分,分析其临床意义,为腹部术后并发症筛查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62例腹部手术病人,收集术后第1天至腹腔引流管拔出当天的腹腔引流液,检测引流液性状、常规及生化,包括腹腔引流液颜色、透明度、引流液量、比重、pH值、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多核细胞数、单核细胞数、糖、蛋白和氯化物水平。[结果]得出262例腹部手术病人的腹腔引流液性状、常规及生化的实验室检测范围,且上消化道手术组(93例)、下消化道手术组(115例)和腹膜后手术组(54例)病人的腹腔引流液总量、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多核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和糖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引流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和氯化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液的性质、成分及其临床意义,为腹部术后并发症观察、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腹腔引流液 性状 成分 实验室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腹腔引流液识别卡在胃肠术后并发症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静 皮红英 郑颖颖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11期4135-4137,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引流液识别卡在胃肠术后并发症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9例胃肠手术后病人应用腹腔引流液识别卡进行腹腔引流液观察,评价腹腔引流液识别卡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胃肠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引流液识别卡判断符合率为87.7... [目的]评价腹腔引流液识别卡在胃肠术后并发症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9例胃肠手术后病人应用腹腔引流液识别卡进行腹腔引流液观察,评价腹腔引流液识别卡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胃肠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引流液识别卡判断符合率为87.70%,腹腔引流液识别卡对异常引流液的判断准确率为65.22%。[结论]腹腔引流液识别卡在胃肠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判断符合率高,但引流液识别卡对异常引流液的判断准确率低,腹腔引流液识别卡可作为观察判断胃肠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筛查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腹腔引流液识别卡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