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从头计算研究煤表面与甲烷分子相互作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陈昌国 魏锡文 鲜学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7-79,83,共4页
依据所提出的煤表面原子簇模型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STO 4 31G)表明甲烷分子与煤表面相互作用是各向异性的 ,最大作用势 (吸附势 )为 2 .6 5kJ/mol,旋转势垒为 1.34kJ/mol.结果表明甲烷在煤粒表面上的吸附属物理过程 (表面凝聚 )。
关键词 甲烷分子 量子化学 从头计算 相互作用 吸附
下载PDF
NaNO_2晶体线性和非线性光学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哲帅 王志中 +1 位作者 陈创天 李明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45-1149,共5页
使用从头计算平面波赝势方法 ,计算了NaNO2 晶体电子能带结构 ,并使用改进的倍频公式计算了它的线性折射率和静态二级非线性系数 ,所得到的结果和实验值相符 .采用实空间原子切割方法分析了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对光学性质的贡献 .计算表... 使用从头计算平面波赝势方法 ,计算了NaNO2 晶体电子能带结构 ,并使用改进的倍频公式计算了它的线性折射率和静态二级非线性系数 ,所得到的结果和实验值相符 .采用实空间原子切割方法分析了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对光学性质的贡献 .计算表明 (NO2 ) - 基团对双折射率和倍频系数的贡献占主要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能带结构 非线性光学系数 从头计算平面波赝势方法 NaNO2晶体 线性光学系数 倍频公式 实空间原子切割方法 阴离子基团
原文传递
吡啶与HCl和CHCl_3形成分子间红移氢键和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素纹 黎安勇 谭宏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2-1967,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的MP2方法,分别在6-31G(d,p),6-311+G(d,p)和AUG-cc-pVDZ基组下,研究了复合物C5H5N…HCl(1),C5H5N…HCCl3(2)和C5H5N…HCCl3(3)的分子间氢键.计算结果表明,在复合物1中,HCl中Cl—H键伸长,形成Cl—H…N红移氢键;在复合...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的MP2方法,分别在6-31G(d,p),6-311+G(d,p)和AUG-cc-pVDZ基组下,研究了复合物C5H5N…HCl(1),C5H5N…HCCl3(2)和C5H5N…HCCl3(3)的分子间氢键.计算结果表明,在复合物1中,HCl中Cl—H键伸长,形成Cl—H…N红移氢键;在复合物2中,HCCl3中C—H键伸长,形成C—H…N红移氢键;在复合物3中,HCCl3中C—H键收缩,形成C—H…π蓝移氢键.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影响氢键红移和氢键蓝移主要有3个因素:n(Y)→σ*(X—H)超共轭作用、X—H键轨道再杂化和质子供体电子密度重排.其中,超共轭作用属于键伸长效应,电子密度重排和轨道再杂化属于键收缩效应.在复合物1和2中,由于键伸长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导致形成红移氢键;在复合物3中,由于键收缩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导致形成蓝移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红移氢键 蓝移氢键 自然键轨道分析
下载PDF
取代烷烃极性交替规律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康成 何峰 +1 位作者 许植涛 云逢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98-703,共6页
运用 G94W量子化学程序包,在 HF/6-31+ G基组和全几何优化的水平上,对一系列烷烃及其取代烷烃分子进行从头计算.通过比较母体烷烃及取代烷烃中原子的电荷,进一步证实并具体阐述取代烷烃有如共轭体系那样也存在极性交... 运用 G94W量子化学程序包,在 HF/6-31+ G基组和全几何优化的水平上,对一系列烷烃及其取代烷烃分子进行从头计算.通过比较母体烷烃及取代烷烃中原子的电荷,进一步证实并具体阐述取代烷烃有如共轭体系那样也存在极性交替规律.并着重提出了诱导极性有向叠加的观点,探讨其在定性分析键型相同的同分异构体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烷烃 诱导效应 极性交替 烷烃 从头算
下载PDF
聚苯硫醚交联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谭世语 古昌红 +1 位作者 周志明 薛荣书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利用静态理论对聚苯硫醚(PPS)的交联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PPS分子模型和可能产生的自由基模型的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PPS的热交联反应趋势和交联结构,证实了氧在交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聚苯硫醚 从头计算 交联反应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卢秀慧 王沂轩 邓从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784-788,共5页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单重态二氯卡宾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找到了反应的中间配合物和过渡态,讨论了反应机理,发现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中间配合物,第二步是中间配合物异构化为产物──二氯环氧丙烷.在从头算的基础上,用统计...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单重态二氯卡宾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找到了反应的中间配合物和过渡态,讨论了反应机理,发现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中间配合物,第二步是中间配合物异构化为产物──二氯环氧丙烷.在从头算的基础上,用统计效力学方法和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和动力学性质,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卡宾 环加成 二氯卡宾 甲醛 二氯环氧丙烷
下载PDF
乙炔基自由基C_2H与氧气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白洪涛 黄旭日 +1 位作者 于健康 孙家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1-466,共6页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对C2 H自由基和O2 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B3LYP/6 3 11G 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 (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的几何构型 ,并计算出它们的振动频率和零点振动能 (ZPVE) .各物种的总...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对C2 H自由基和O2 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B3LYP/6 3 11G 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 (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的几何构型 ,并计算出它们的振动频率和零点振动能 (ZPVE) .各物种的总能量由CCSD(T) /6 3 11G //B3LYP/6 3 11G 给出 ,并对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 .计算结果表明 ,反应物中自由基C2 H中的边端C进攻O2 形成了中间体 1(HCCOO) ,中间体 1是一个加合产物 .由中间体 1经过不同的反应通道可以生成不同的产物P1(HCO +CO) ,P2 (HCCO +O) ,P3 (CO2 +CH) ,P4(C2 O +OH)和P5( 2CO +H) .反应通道之间存在着竞争机制 .其中P1,P2 是主要产物 ,其次还有一定比例的P5生成 ,而产物P3 ,P4的生成几率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基自由基 C2H自由基 氧气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从头算 几何构型 振动频率 零点振动能 反应通道 反应热
下载PDF
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传明 卑凤利 +2 位作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5-40,共6页
 采用HF/6-31G 方法优化分子构型,在此基础上用CPHF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基团取代的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vec,并对βvec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设计综合性能优良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从头算 设计 光电材料
下载PDF
醇类溶剂溶剂化显色极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邹建卫 俞庆森 商志才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247-1253,共7页
对一系列醇类溶剂分子进行了理论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四种溶剂化显色极性参数(E_T^N,π^(?),Py和SPP)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醇类溶剂而言,参数E_T^N和SPP实质上主要反映的是溶剂的氢键酸性性质... 对一系列醇类溶剂分子进行了理论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四种溶剂化显色极性参数(E_T^N,π^(?),Py和SPP)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醇类溶剂而言,参数E_T^N和SPP实质上主要反映的是溶剂的氢键酸性性质;参数π^(?)中虽然包含了溶剂的极性因素,但同时与溶质-溶剂分子间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参数Py则较好地反映了溶剂的极性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溶剂 极性 从头算 溶剂化显色极性参数
下载PDF
热交联聚苯硫醚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古昌红 谭世语 周志明 《渝州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64-67,共4页
通过对聚苯硫醚(PPS)在螺杆机挤出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构分析,发现挤出后的PPS被氧化成芳醚和亚砜,且热交联发生在苯环上;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挤出后PPS结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热交联 红外光谱 从头计算
下载PDF
InSb的锂嵌入形成能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慧英 侯柱锋 +2 位作者 朱梓忠 黄美纯 杨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32-1736,共5页
InSb材料在近来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受到了重视 .使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 ,计算了锂离子电池非碳类负极材料InSb各种锂嵌入情况时的形成能以及相应的电子结构 .讨论了锂嵌入时的体积变化、能带结构、电子态密... InSb材料在近来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受到了重视 .使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 ,计算了锂离子电池非碳类负极材料InSb各种锂嵌入情况时的形成能以及相应的电子结构 .讨论了锂嵌入时的体积变化、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电荷分布等性质 .计算发现 ,闪锌矿结构的InSb材料 ,锂嵌入到主体材料的间隙位置时的形成能平均每个锂原子都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B 锂嵌入形成能 第一原理计算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局域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锑化铟
原文传递
B_2F_2分子异构体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海涛 黄旭日 +6 位作者 傅宏刚 丁益宏 李泽生 孙家锺 于海涛 池玉娟 傅宏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88-892,共5页
采用ab initio方法对B2F2分子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与Al2F2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2F2具有D h对称性,3 g电子态的直线型结构FBBF是B2F2分子的最稳定异构体,对文献的结果进行了修正.在UCCSD(T,full)/6-311+G(... 采用ab initio方法对B2F2分子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与Al2F2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2F2具有D h对称性,3 g电子态的直线型结构FBBF是B2F2分子的最稳定异构体,对文献的结果进行了修正.在UCCSD(T,full)/6-311+G(2df)水平下,F—B和B—B键长分别为0.129 42和 0.148 20 nm,振动频率出现在 1860.00和 1320.62 cm-1处.在 UQCISD(T,full)/6-311+G(2df)//UMP2(full)/6-311+G(d)+ ZPVE水平下,3 g态的线性FBBF分子的垂直电离势为 848.58 kJ/mol,而由3 g电子态的BF二聚为3 g态的线性FBBF分子的焓变为 59.86 kJ/mol,此二聚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二聚化过程在能量上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F2分子 分子异构体 分子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从头算 二聚化反应焓 氟化硼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希兵 其鲁 +1 位作者 王银杰 王祥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07-812,共6页
利用周期性体系的Hartree-Fock方法计算了以LiC6/LiNiO2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平均电压,结果与实验值相差+15%。计算表明,NiO2中嵌入一个Li原子变成LiNiO2后,负电荷主要从Li转移到O上,转移到Ni上的负电荷仅约20%,讨论了其对Jahn-Tell效应的... 利用周期性体系的Hartree-Fock方法计算了以LiC6/LiNiO2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平均电压,结果与实验值相差+15%。计算表明,NiO2中嵌入一个Li原子变成LiNiO2后,负电荷主要从Li转移到O上,转移到Ni上的负电荷仅约20%,讨论了其对Jahn-Tell效应的影响。以Li0.5NiO2作为嵌锂中间物的代表,研究了锂离子的可能迁移路径。通过对NiO2和LiNiO2的电子态密度的计算,研究了NiO2在嵌锂过程中的能带变化及其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镍酸锂 量子化学 从头计算 开路电压 迁移 能带
下载PDF
簇模型选取的配位数原则——CO/ZnO吸附体系的ab initio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鑫 徐昕 +1 位作者 王南钦 张乾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83-788,共6页
提出并以ZnO为例初步考察了用于金属氧化物的簇模型选取的配位数原则,即尽可能选取边界悬空键总数最少的簇模型,使簇模型“边界效应”尽可能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O在一系列按配位数原则选取的(ZnO)n表面簇模型上的吸附行... 提出并以ZnO为例初步考察了用于金属氧化物的簇模型选取的配位数原则,即尽可能选取边界悬空键总数最少的簇模型,使簇模型“边界效应”尽可能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O在一系列按配位数原则选取的(ZnO)n表面簇模型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配位数原则有效地缩小了簇模型的选取范围;依配位数原则确立的ZnO表面簇模型,能够对CO/ZnO吸附体系给出合理的定性解释.计算还表明,考虑相关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模型 配位数 化学吸附 一氧化碳 氧化锌
下载PDF
C_4H_5N—(H_2O)_n氢键团簇的多光子电离与从头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玥 胡勇军 +2 位作者 刘向红 王秀岩 楼南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355、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研究了C4H5N-(H2O)n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二波长下均得到一系列C4H5N-(H2O)n+及质子化产物C4H5N-(H2O)nH+。355nm下可能存在双光子共振电... 在355、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研究了C4H5N-(H2O)n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二波长下均得到一系列C4H5N-(H2O)n+及质子化产物C4H5N-(H2O)nH+。355nm下可能存在双光子共振电离过程,使得该波长下吡咯母体及团簇离子信号较532nm有明显增强。从头计算结果表明质子化产物的质子更可能连接于吡咯环的α-C原子,而不是N原子上,即光电离过程诱发了一个簇内的质子转移反应。在532nm下质子化产物的生成主要来自于一个发生于团簇内部的Penning电离或电荷转移过程。团簇的形成对吡咯光解产物的稳定化作用使得团簇系列C4H4N-(H2O)n+出现反常强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团簇 吡咯 光电离 从头计算 质子转移
下载PDF
双核Au(Ⅰ)配合物[Y^+]_2[Au(i-mnt)]_2(Y^+=[n-Bu_4N]+,K^+,[Ph_4As]^+)发光机制的从头计算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清江 张红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 [Au( i-mnt) ]2 - 2 ( i-mnt=i-marononitriledithiolate)的电子吸收和磷光发射性质 ,利用MP2和 CIS方法分别优化了 [Au( i-mnt) ]2 - 2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计算的基态 Au( )— Au( )键长为0 .2 82 5 nm,表明 ...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 [Au( i-mnt) ]2 - 2 ( i-mnt=i-marononitriledithiolate)的电子吸收和磷光发射性质 ,利用MP2和 CIS方法分别优化了 [Au( i-mnt) ]2 - 2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计算的基态 Au( )— Au( )键长为0 .2 82 5 nm,表明 Au( )之间存在弱吸引作用 .采用 SCRF方法中 IPCM模型模拟配合物在乙氰溶液中的行为 ,计算得到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31 5 .5 nm,指认 X1 Ag→ A1 Au 来源于 i-mnt配体内电荷转移跃迁 .在 4 36 .2 nm处得到具有 B3 Au→ 1 Ag 跃迁的磷光发射 ,指认为 i-mnt配体内电荷转移和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跃迁 ,与5 0 0 nm乙氰溶液的发射相对应 ,为金属修饰的有机配体发光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Au(Ⅰ)配合物 [Au(i-mnt)]2^2- 发光机制 从头计算 溶剂效应 金(Ⅰ)
下载PDF
2-羟基咪唑在气相和水中的异构平衡和质子迁移的从头算计算和Monte Carlo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慧 薛英 +1 位作者 谢代前 鄢国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1-796,i001,共7页
采用从头算方法在MP2/6-31+G*水平上研究了2-羟基咪唑分子在孤立分子和一水合物的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和可能的质子迁移反应,分析了一个水分子的参与对2-羟基咪唑分子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和质子迁移速率的影响,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研... 采用从头算方法在MP2/6-31+G*水平上研究了2-羟基咪唑分子在孤立分子和一水合物的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和可能的质子迁移反应,分析了一个水分子的参与对2-羟基咪唑分子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和质子迁移速率的影响,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反应体系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2-羟基咪唑分子的孤立分子和一水合物的最稳定异构体相同,都为酮式.直接质子迁移反应在水溶液中活化能垒有轻微增加,但产物能量得到降低;水助催化质子迁移反应在水溶液中的活化能垒和产物能量都得到明显降低.综合气相和水相的计算结果,2-羟基咪唑水助催化的质子迁移反应较易进行,且在水溶液中进行容易,可以很容易被实验观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lo模拟 咪唑 羟基 气相 质子迁移反应 相对稳定性 平衡 从头算方法 溶剂化效应 水溶液 迁移速率 反应体系 模拟方法 计算结果 实验观察 异构体 水合物 助催化 MP2 水分子 孤立 能垒 活化 能量 产物 酮式 水相
下载PDF
锌铝复合氧化物的紫外光谱特性及量子化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蕾 罗青松 +1 位作者 王作新 段雪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88-90,共3页
利用量子化学的分子轨道理论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 (HF/ 3 2 1G) ,对锌铝复合氧化物的紫外光谱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 ,圆满解释了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与ZnO相比 ,由于铝的同晶取代 ,原子轨道相互作用使... 利用量子化学的分子轨道理论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 (HF/ 3 2 1G) ,对锌铝复合氧化物的紫外光谱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 ,圆满解释了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与ZnO相比 ,由于铝的同晶取代 ,原子轨道相互作用使得前线分子轨道能级降低和能级差变大 ,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范围蓝移 ,同时表明锌铝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特性 量子化学 锌铝复合氧化物 从头算法 结构 紫外吸收性能
下载PDF
烷基对取代锂氟类硅烯R_2SiLiF的构型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大诚 冯圣玉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1-454,共4页
利用从头计算法研究了二甲基锂氟类硅烯和二乙基锂氟类硅烯的各异构体的构型和能量.烷基的引入增加了Si的σ电子对Li的授与而降低了F对Si空p轨道的电子回授,使类硅烯的p-络合物构型热稳定性下降,而σ-络合物热稳定性增加... 利用从头计算法研究了二甲基锂氟类硅烯和二乙基锂氟类硅烯的各异构体的构型和能量.烷基的引入增加了Si的σ电子对Li的授与而降低了F对Si空p轨道的电子回授,使类硅烯的p-络合物构型热稳定性下降,而σ-络合物热稳定性增加.在上述两种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三元环构型的热稳定性只有很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类硅烯 锂氟类硅烯 二甲基 二乙基
下载PDF
锂氟类硅烯与乙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大诚 冯圣玉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108-1111,共4页
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锂氟类硅烯与乙烯的加成反应H_2SiLiF+C_2H_4→H_2SiC_2H4+LiF.该反应的过渡态和类卡宾与乙烯的反应相似。反应前后的能量差经零点能校正后仅为-2.4kJ/mol(MP2/6-31... 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锂氟类硅烯与乙烯的加成反应H_2SiLiF+C_2H_4→H_2SiC_2H4+LiF.该反应的过渡态和类卡宾与乙烯的反应相似。反应前后的能量差经零点能校正后仅为-2.4kJ/mol(MP2/6-31G ̄*//6-31G ̄*).本文分析了孩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计算了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平衡常数、A因子以及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硅烯 加成反应 从头算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