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肖敏 陈钟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及探索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加减沙参麦冬汤与TP(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治疗对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2013年1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 目的:分析及探索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加减沙参麦冬汤与TP(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治疗对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2013年1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包含30例患者,给予TP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包含30例患者,给予加减沙参麦冬汤与TP方案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状况。结果:与参考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水平均显著较低,KPS评分明显较高,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加减沙参麦冬汤与TP方案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TP方案 沙参麦冬汤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血清CEA、CCR3、CXCL16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志飞 陈文 +3 位作者 张爱平 沈晓康 缪劲 郑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4期2666-26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86例接受手术切除的Ⅰ期NSCLC患...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86例接受手术切除的Ⅰ期NSCLC患者为NSCLC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另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分析其与Ⅰ期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CCR3和CXCL16对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升高(P<0.05)。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与Ⅰ期NSCLC患者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0.05)。随访5年,失访5例,181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为20.9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低分化、TNM分期ⅠB期和CEA、CCR3、CXCL16升高为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EA、CCR3和CXCL16联合预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CCR3和CXCL16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升高与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独立相关,血清CEA、CCR3、CXCL16联合预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CEA CCR3 CXCL16 复发转移
原文传递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同步化疗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史奎宗 唐世波 陈珍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35-139,共5页
目的比较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同步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同步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立体定向体部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2为(231.92±14.44)μg/L,白细胞介素-6为(131.25±9.87)μg/L,肿瘤坏死因子-α为(4.59±1.09)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78.03±15.35)μg/L、(173.97±10.91)μg/L、(5.21±1.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40、14.519、2.048,P均<0.05)。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调强放疗或者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具有显著疗效,且调强放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可以更好地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 化疗
下载PDF
平消胶囊对手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振明 朱德成 董跃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对手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l、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全部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根据临床和术后病理确定为Ⅰ~Ⅱa期,Karnofsky评分≥70分,年龄在35-75岁。治疗组术后两周...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对手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l、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全部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根据临床和术后病理确定为Ⅰ~Ⅱa期,Karnofsky评分≥70分,年龄在35-75岁。治疗组术后两周给予平消胶囊治疗,一次4~5粒,3次/d,90d为一疗程,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病人的1、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5%、66.5%;对照组为94.0%、64.5%。两组1、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生活质量调查、体重、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具有增加患者免疫力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但对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1、3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消胶囊 Ⅰ~Ⅱ a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中医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沛瑾 王前 +3 位作者 刘丽星 张庆林 王玥 冯利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总结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治疗优势人群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58例经过中医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总结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治疗优势人群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58例经过中医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58例患者分为中医治疗优势人群组75例、中间人群组34例和劣势人群组49例。3组患者吸烟史、病理类型、分期、肝转移、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时间、中成药治疗及辨证汤剂治疗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优势人群组与中间人群组比较,病理类型、分期、肝转移、靶向治疗和辨证汤剂治疗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人群组与劣势人群组比较,中医药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癌、ⅣB期、无肝转移、接受靶向治疗、服用中医药时间长、接受辨证汤剂治疗的患者更易从中医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中医治疗 优势人群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疼痛 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叶志娟 郭晓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2112-2114,共3页
尽管近年来晚期肺癌的肿瘤学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率仍然很低[1]。2014年,英国国家统计局报告,诊断为远处转移性疾病(Ⅳ期)的NSCLC患者1年生存率仅为15%~19%,而Ⅰ期为81%~85%[2]。
关键词 肺癌患者 护理管理模式 生活质量 细胞肺癌 肺功能 NSCLC 疼痛 国家统计局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一线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丽 史美祺 +2 位作者 夏国豪 陆建伟 冯继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9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全身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9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全身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剂量AUC=5,第1天静脉滴注,每21 d为1个周期,连用2~6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分级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非鳞癌56例,鳞癌13例,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27例,稳定(SD)24例,进展(PD)18例,总有效率(CR+PR)为39.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9%;非鳞癌患者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鳞癌患者(41.1%vs 30.8%和75.0%vs 6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ⅢB/Ⅳ期及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组之间在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PFS为5.3个月,非鳞癌患者PFS优于鳞癌患者(5.4个月vs 4.5个月),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腺癌患者PFS为5.6个月,与鳞癌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组织学类型对PFS有影响(P<0.05)。全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乏力,多为Ⅰ~Ⅱ级。结论:培美曲塞联合联合顺铂或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尤其对非鳞癌患者疗效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ⅢB/Ⅳ细胞肺癌 一线化疗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结果 被引量:28
8
作者 卢冰 欧阳伟炜 +3 位作者 付和宜 肖翊 姜彬 王仁敏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将4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按治疗方法归入两组,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同步组)27例(ⅢA期14例,ⅢB期13例);序贯放化疗组(序贯组)17例(ⅢA期8例,Ⅲ...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将4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按治疗方法归入两组,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同步组)27例(ⅢA期14例,ⅢB期13例);序贯放化疗组(序贯组)17例(ⅢA期8例,ⅢB期9例)。全组病例化疗采用以铂类药物为主组成的化疗方案,中位周期数为2.0。放疗采用6、15MVX线,DT<60Gy6例,60~70Gy19例,>70Gy2例;分割剂量为2Gy/(次·d),5次/周。分别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卡氏评分(KPS)变化及骨髓毒性。结果同步组与序贯组病例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KPS改善率分别为26%和23%,74%和65%、75.6%和68.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的生存曲线和治疗毒性相似。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优于序贯放化疗综合治疗的趋势;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未增加治疗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联合治疗 序贯 细胞肺癌 临床结果 疗效 病例 结论 趋势 显著性
原文传递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9
9
作者 于文江 岳志 +2 位作者 曹海伦 李剑桥 段熊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 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指标(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与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心律失常、肺漏气、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6个月FVC、FEV1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0.41±1.82)枚、(190.34±50.12)mL、(138.17±30.78)min、(6.21±0.23)L、(6.05±0.68)d、(3.19±0.56)分、(141.09±42.34)mL、(3.98±1.25)d、(79.84±3.28)%、(83.76±4.11)%、8.57%,对照组依次为(10.45±1.88)枚、(306.63±61.48)mL、(117.96±28.58)min、(5.12±0.20)L、(8.41±0.98)d、(3.24±0.58)分、(141.29±42.55)mL、(4.05±1.28)d、(76.32±3.01)%、(76.03±3.62)%、1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FVC、FEVl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分钟通气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清扫数量、疼痛评分、引流量、胸管置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相较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肺通气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a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下载PDF
单孔与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任凤海 王丹丹 +2 位作者 王俊峰 徐海 徐世东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单孔与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的ⅠA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共81例... 目的对比研究单孔与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的ⅠA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共81例,其中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51例(对照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24 h胸引量、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分别为(4.27±0.29)cm、(208.80±61.12)min、(92.33±73.75)mL、(15.62±5.12)个、(401.70±53.31)mL、(6.30±3.01)d、(19.03±5.85)d、13.33%,对照组分别为(3.86±0.23)cm、(184.30±51.36)min、(84.90±80.98)mL、(15.84±5.66)个、(398.00±52.73)mL、(6.10±3.25)d、(18.69±6.81)d、25.49%,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观察组(2.32±0.94)分,对照组为(4.18±0.95)分,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P<O.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单孔胸腔镜手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A细胞肺癌 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化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启斌 谢声强 +2 位作者 徐利明 胡德胜 张明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8-479,共2页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同步治疗 细胞肺癌 临床观察 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达芬奇机器人和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柴新春 许世广 +7 位作者 刘博 刘大治 李博 徐惟 王希龙 丁仁泉 刘德宇 王述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4-648,共5页
目的对比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两种手术方式肺段切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并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101例,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50例(RATS组),同... 目的对比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两种手术方式肺段切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并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101例,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50例(RATS组),同期行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51例(VATS组),通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3天胸腔总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及围术期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34.40±12.96)ml对(85.10±26.41)ml,P=0.000]、淋巴结清扫站数[(4.72±1.20)站对(3.60±1.40)站,P=0.000]及淋巴结清扫数目[(15.14±5.91)枚对(10.76±5.26)枚,P=0.000],RATS组均优于VA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153.90±21.88)min对(155.39±25.04)min,P=0.751]、术后1天胸腔引流量[(217.80±76.94)ml对(210.98±86.98)ml,P=0.678]、术后3天胸腔总引流量[(612.60±169.93)ml对(595.10±203.90)ml,P=0.641]、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5.36±2.33)天对(5.18±2.54)天,P=0.706]、术后住院天数[(7.50±2.35)天对(7.47±2.93)天,P=0.95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较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出血更少,淋巴结清扫站数及数目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ⅠA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6
13
作者 高禹舜 张德超 +3 位作者 赫捷 孙克林 张大为 张汝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Ⅰ期 (T1N0M0和T2N0M0 )NSCLC患者 2 74例 ,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满 5年 ,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 74例中 ,通过体检发现 96例 ,有 81例行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 目的 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Ⅰ期 (T1N0M0和T2N0M0 )NSCLC患者 2 74例 ,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满 5年 ,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 74例中 ,通过体检发现 96例 ,有 81例行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查出癌细胞者 33例 ,阳性检出率为4 0 .7%。全组肺叶切除 2 5 7例 ,袖状切除 3例 ,全肺切除 1例 ,楔形切除 9例 ,肺段切除 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Ⅰ期NSCLC患者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9%、79.6 %和 6 6 .1%。行肺叶切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4 .1%、79.3%和 6 7.5 % ;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患者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 .5 %、5 0 .0 %和 38.3% (P <0 .0 5 )。结论 定期体检对Ⅰ期肺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尤为重要 ,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应作为Ⅰ期肺癌的常规检查 ,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的检出及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外科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患者 肺叶切除 细胞肺癌 NSCLC 生存率 脱落细胞学检查 结论 优越性 目的
原文传递
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任晓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第4期201-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Ⅰ期NSCLC患者84例,其中,38例行常规开胸切除手术治疗为开胸术组,46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为胸腔... 目的探讨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Ⅰ期NSCLC患者84例,其中,38例行常规开胸切除手术治疗为开胸术组,46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为胸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术后均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复发、转移及3年存活情况,采用欧洲癌症研究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术组,留置引流管时间、首次下床站立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3/46),显著低于开胸术组的23.7%(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开胸术组失访4例,胸腔镜组失访5例,随访总有效率89.3%(75/84)。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转移率及3年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欧洲癌症研究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评分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整体健康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开胸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Ⅰ期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较好,且具有手术微创、术后康复快、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开胸手术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疗效
下载PDF
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病理学诊断中的问题与探讨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谢惠康 谢冬 +2 位作者 陈昶 姜格宁 武春燕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不同国家和不同医疗中心对早期肺腺癌的定义有细微的差异,根据AJCC颁布的第8版肺癌分期系统,早期肺癌仅限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基于国内外现有文献及我院积累的相关经验,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有赖于术前的多学科评估、术中及术后的病理学诊... 不同国家和不同医疗中心对早期肺腺癌的定义有细微的差异,根据AJCC颁布的第8版肺癌分期系统,早期肺癌仅限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基于国内外现有文献及我院积累的相关经验,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有赖于术前的多学科评估、术中及术后的病理学诊断。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术前评估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诊断 肺癌 肺腺癌 细胞肺癌 结节 玻璃 术前评估 以手术为主
原文传递
综合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岳养军 李韵笙 +2 位作者 李莎 魏世华 田种泽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对比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64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组(诱导化放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100mg/m^2,第1天,依托泊甙100m... 目的 对比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64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组(诱导化放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100mg/m^2,第1天,依托泊甙100mg/m^2,第1~3天)化疗2~3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完成后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60~70Gy,6~7周完成。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组(同步放化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20mg/m^2,第1~5天,依托泊甙50mg/m^2,第1~5天)化疗2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Gy,6~7周完成。结果 诱导化放组有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放化组3例未完成治疗计划。诱导化放组完全缓解率占31.3%,部分缓解率占50.0%,无变化+病变进展占18.7%;同步放化组分别占37.5%、46.9%、15.6%,2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1,P>0.05)。诱导化放组中位生存期为13.4个月,同步放化组为21.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8,P<0.05)。1、2、3年生存率诱导化放组分别为65.6%、21.9%、12.5%,同步放化组分别为71.9%、43.8%、31.3%,2个组生存曲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7.06,P<0.01)。毒副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组高于诱导化放组,尤以造血系统毒性明显,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细胞肺癌 细胞肺癌 诱导化疗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欧阳雨晴 倪莲芳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为早期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影像学诊断为孤立性肺结节、经手术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Ⅰa期的患者,共172例,对...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为早期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影像学诊断为孤立性肺结节、经手术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Ⅰa期的患者,共172例,对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性别、年龄、症状、吸烟、合并症、肿瘤标志物、结节类型、手术方式、结节部位、病理类型、结节大小、分化程度、Ki-67表达水平、EGFR突变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93.6%、5年总生存率为89.8%,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女性,老年和高Ki-67增殖指数同样与患者较差的总生存率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等于65岁和高Ki-67增殖指数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术后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P=0.023,HR=3.531,95%CI 1.190~10.472;Ki-67:P=0.004,HR=1.021,95%CI 1.007~1.035)。结论:对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即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性别、Ki-67表达水平是影响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将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综合考虑可能有助于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更准确的预后危险分层,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Ⅰa细胞肺癌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开容 王潇 +2 位作者 牟艳 邹志 李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立体定向放疗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经立体定向放疗后生活质量以及5年内的生存率,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患者有效缓解率为79例(91.86%),放... 目的分析探讨立体定向放疗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经立体定向放疗后生活质量以及5年内的生存率,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患者有效缓解率为79例(91.86%),放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焦虑、抑郁情况显著改善,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以及肿瘤缓解情况是早期NSCLC患者总生存率(OS)的预后影响因素;性别、肿瘤直径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GTV大小以及肿瘤缓解情况是早期NSCLC患者局部控制率(LCR)的预后影响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焦虑或抑郁情绪、肿瘤直径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以及肿瘤缓解情况是Ⅰ期N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呼吸困难、ECOG评分与OS无显著相关性。焦虑或抑郁情绪、肿瘤直径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GTV大小以及肿瘤缓解情况为Ⅰ期NSCLC患者LCR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性别、呼吸困难与LCR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Ⅰ期NSCLC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焦虑或抑郁情绪为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疗 生存质量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QO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勇 鲁正学 +1 位作者 朱媛 李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0期1662-1664,1668,共4页
目的研究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QOL评分的影响。方法择取9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数字法将病患随机划分为研究组(46)和对照组(46)。研究组给予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同步放化疗... 目的研究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QOL评分的影响。方法择取9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数字法将病患随机划分为研究组(46)和对照组(46)。研究组给予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给予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序贯放化疗。对比观察2组病患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及QOL评分和免疫功能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7. 39%(8/46)、总有效率为76. 09%(3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 35%(2/46)、41. 30%(19/46); 2组病患在治疗后均有不良发应发生,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QOL为(85. 33±2. 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 48±2. 2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同步放化疗对Ⅲ期NSCLC的治疗效果肯定,与序贯放化疗相比,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吉西他滨 顺铂 细胞肺癌 QOL评分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平消胶囊与参丹散结胶囊辅助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蜀梅 李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00-4202,共3页
目的:比较平消胶囊与参丹散结胶囊辅助培美曲塞联合卡铂(C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Ⅳ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CP组、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CP组患者给予CP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CP+平消组患者给... 目的:比较平消胶囊与参丹散结胶囊辅助培美曲塞联合卡铂(C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Ⅳ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CP组、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CP组患者给予CP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CP+平消组患者给予平消胶囊6粒,口服,每日3次;CP+参丹散结组患者给予参丹散结胶囊6粒,口服,每日3次。各组患者均治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各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总改善率、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CP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消胶囊、参丹散结胶囊均可辅助CP方案治疗Ⅳ期NSCLC,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单用CP方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消胶囊 参丹散结胶囊 培美曲塞 卡铂 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