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年度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卫东 张永禄 《写作》 2021年第3期111-119,共9页
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2020年度以创意写作学的深化、拓展为主线,创意写作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文化生产有了进一步融合。在具体层面,本年度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新文科语境下创意写作学的构建,创意写作教育... 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2020年度以创意写作学的深化、拓展为主线,创意写作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文化生产有了进一步融合。在具体层面,本年度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新文科语境下创意写作学的构建,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实践的本土经验发掘与归纳,创意写作研究与文化产业、数字技术、中小学教育的结合不断开拓创意写作研究的新视野等三大基本面。总体来看,中国创意写作逐渐形成了以创意写作学为核心,以新文科建设为新的契机,通识教育、作家培养、文化产业、数字技术、中小学教育等多个研究方面同步发展、多位一体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新文科 通识教育 作家培养 文化产业
下载PDF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作家培养实践--以丁玲书信为中心
2
作者 徐旖婧 毕文君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91-100,共10页
“文学研究所”的作家培养是新中国成立后丁玲的一项重要文学实践,也是创意写作的渊源之一。丁玲“书信”表明其深度参与了“文学研究所”的实际工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丁玲重点关注青年作家,她与陈登科、徐光耀、李涌等人的通信展示... “文学研究所”的作家培养是新中国成立后丁玲的一项重要文学实践,也是创意写作的渊源之一。丁玲“书信”表明其深度参与了“文学研究所”的实际工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丁玲重点关注青年作家,她与陈登科、徐光耀、李涌等人的通信展示了其对新生文艺力量的悉心指导。书信成为丁玲与学生之间文学交流的特别媒介,这种独特的文学交往既是丁玲培养作家的过程,也是宣传其文艺思想的有效渠道。丁玲的文学行为影响了整个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作家,为他们打开了文艺创作的大门。而丁玲书信中关于“文学研究所”的内容,不仅体现了她别具一格的培养方式,也展现了其作为文学名家的品格与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书信 中央文学研究所 作家培养
下载PDF
论文章的风格
3
作者 许兆真 袁士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8-93,共6页
风格是文章家成熟的标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是形成文章风格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的风格不仅体现在内容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形式方面。只有加强作者多方面的修养,才能形成独特新颖的文章风格。
关键词 文章 风格 形成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下载PDF
创意写作在中国接受与传播的历史考析(1959—2009) 被引量:20
4
作者 宋时磊 《写作》 2018年第6期57-68,共12页
以学科史的研究视野,从概念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对美国Creative Writing(创意写作)的接受和传播情况。从1959年起,台湾的作家已经接受了美国Creati... 以学科史的研究视野,从概念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对美国Creative Writing(创意写作)的接受和传播情况。从1959年起,台湾的作家已经接受了美国Creative Writing的学科训练;1970年代起,Creative Writing已经被翻译为"创造性写作",进入1990年代后翻译为"创意写作"的趋势逐渐增多;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大陆学者受各种思想的启迪,开始研究本土化的创造写作学,而我国台湾、香港的基础和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在开展创意写作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在安格尔和聂华苓的主持下,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国际写作计划"深刻影响了两岸三地的作家,并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陆创办作家班以灵感和启迪。对Creative Writing接受谱系和传播过程的历史分析,实际上修正了相关学者认为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引介元年为2004年或2009年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概念史 写作学科 作家班 概念译介 国际写作计划
下载PDF
传承、融合与跨界:武汉大学创意写作教学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邹茜 《写作》 2023年第3期113-120,128,共9页
创意写作教学与实践是武汉大学写作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史料发现,武汉大学对创意写作的关注与尝试并非始于21世纪。从民国时期作文课对写作教学传统的构筑,到20世纪80年代作家班对创意写作进行探索并形成创意写作教学模式之... 创意写作教学与实践是武汉大学写作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史料发现,武汉大学对创意写作的关注与尝试并非始于21世纪。从民国时期作文课对写作教学传统的构筑,到20世纪80年代作家班对创意写作进行探索并形成创意写作教学模式之雏形,再到创意时代下写作工作坊与驻校作家计划对创造性写作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可以看出武汉大学的创意写作教学与实践是在写作教育改革的发展脉络中逐渐形成的。之所以能够形成,首先是基于写作教育的文脉与学统,其次是建立在写作学学科的平台之上,反映出武汉大学在写作教育改革中固本求新、包容并蓄的理念。未来,武汉大学将以文科实验室为新的切入点开展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创意写作教学与实践,在进一步完善现代写作学学科体系的过程中,探索创意写作中国化的武汉大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创意写作 作家班 写作工作坊 文科实验室
下载PDF
形式主义对现代作者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刁克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137,共6页
形式主义对现代作者理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对作者理论的直接论述,而在于它对现代作者理论发展进程的巨大影响。形式主义以文学批评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终结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文学观改变了现代作者... 形式主义对现代作者理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对作者理论的直接论述,而在于它对现代作者理论发展进程的巨大影响。形式主义以文学批评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终结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文学观改变了现代作者理论的方向,它对作者意图的辨析开启了隐含作者等新的思路,它与新批评所倡导的文本细读的策略和批评方法丰富了文学阅读体验和创作技巧。其后继者提出"作者之死"之时,正是以培养作家为己任的创意写作教学兴盛繁荣的开始,这种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悖论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现代文学理论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 现代作者理论 创意写作
原文传递
雅思写作中的应试作者身份构建——雅思培训中心案例研究
7
作者 刘洁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尽管已有充分的研究证实作者身份对重大英语考试意义非凡,雅思考试环境下学生作者如何构建自身应试作者身份这一问题仍有待探索。本案例研究旨在解决这一研究空白,在四个月中探索了两名中国雅思培训学生如何在案例环境下,构建自身的雅... 尽管已有充分的研究证实作者身份对重大英语考试意义非凡,雅思考试环境下学生作者如何构建自身应试作者身份这一问题仍有待探索。本案例研究旨在解决这一研究空白,在四个月中探索了两名中国雅思培训学生如何在案例环境下,构建自身的雅思应试者作者身份。本研究以后结构主义的身份理论为指导框架,同时也延伸涵盖了Hyland作者身份研究中的元话语互动模式,使用三种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并互相佐证:自传式写作、研究对象雅思作文文本分析(学术类:任务2)、及刺激回想式采访。研究发现,两名研究对象的应试作者身份构建既在三个方面有所重叠,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就重叠而言,在自传式自我(Autobiographical self)层面,两名研究对象的应试作者身份构建都体现出明显的家庭和应试导向;在文本自我(Discoursal self)层面,两者都未充分使用模糊限制语(Hedges)及自我提及语(Self-mentions),尤其是第一人称。就差异而言,研究对象A是一位被动的教师支配型作者,且在雅思写作实考时的思想冲突中,体现出了作者身份构建决策的矛盾性。相比之下,研究对象B展现出明显的主动学习者能动性,但同时也有意地隐藏其对考试及分数的关注。再次,虽然B在研究中展现出较强的作者自我,但此种自我并未必然地引出良好的雅思写作表现,这也隐示着在构建成功的雅思应试作者身份时,还存在某些颇具影响的社会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身份 雅思写作培训 后结构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