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连作对土体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4
1
作者 李春格 李晓鸣 王敬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4-1150,共7页
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豆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和土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均显著高于土体。在结荚期迎茬和连作8... 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豆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和土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均显著高于土体。在结荚期迎茬和连作8a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均高于正茬和连作4a土体;在收获期正茬和迎茬处理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高于连作4a和8a。结荚期迎茬、连作4a和8a处理的根际微生物群落AWCD均显著高于收获期,说明在大豆植株生长旺盛的结荚期微生物群落的根际效应比收获期更明显。在这两个生长期降解氨基酸,糖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微生物可能是连作影响的主要土体微生物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土壤 微生物群落 连作障碍 BIOLOG
下载PDF
钼、硼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0
2
作者 刘鹏 杨玉爱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61-466,共6页
以 3个大豆 (GlycinemaxL .)品种 (“浙春 3号”、“浙春 2号”和“3811”)为材料 ,设置不同的钼、硼水平 ,研究了 3个生育期 (五叶期、初花期和盛荚期 )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低钼、低硼胁迫下 ,大豆... 以 3个大豆 (GlycinemaxL .)品种 (“浙春 3号”、“浙春 2号”和“3811”)为材料 ,设置不同的钼、硼水平 ,研究了 3个生育期 (五叶期、初花期和盛荚期 )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低钼、低硼胁迫下 ,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 (MP)、丙二醛 (MDA)和脯氨酸 (Pro)的含量、多酚氧化酶 (PPO)和抗坏血酸氧化酶 (AO)的活性增加 ,抗坏血酸 (As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下降 ;施钼或施硼都有利于大豆抗膜脂过氧化胁迫 ;大豆体内保护系统中的酶类 (SOD、POD、CAT和AP)和非酶类化合物 (AsA和Pro)密切相关 ,协同抗氧化 ;在抵御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上 ,钼和硼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且钼和硼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 ;3个大豆品种对钼、硼的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 ,与抗氧化系统的整体活力(酶类和非酶类 )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膜脂过氧化 体内保护系统 抗胁迫
下载PDF
连作大豆植株化感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2
3
作者 杜英君 靳月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9-212,共4页
使用组培技术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了大豆根系分泌物和大豆组织水浸液对大豆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分泌物和大豆组织水浸液对“下茬”大豆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活性均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与大豆苗生长激素代谢紊乱有关.从根系分... 使用组培技术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了大豆根系分泌物和大豆组织水浸液对大豆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分泌物和大豆组织水浸液对“下茬”大豆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活性均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与大豆苗生长激素代谢紊乱有关.从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水浸液中均分离出了已知酚酸类化感物质香草酸、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障碍 化感作用
下载PDF
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 被引量:138
4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2 位作者 李海旺 邢邯 邱家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7,共9页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育种 育种策略 综述
下载PDF
大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检验 被引量:119
5
作者 罗庆云 於丙军 刘友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7-182,共6页
在大豆 2叶 1心期 ,以含NaCl浓度分别为 0、5 0、10 0和 15 0mmol·L- 。 1的 1/ 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 14天后 ,以植株衰亡叶面积率结合正常植株率为指标鉴定了 6个栽培大豆品种的苗期耐盐性 ,同时考查NaCl胁迫对大豆苗期生... 在大豆 2叶 1心期 ,以含NaCl浓度分别为 0、5 0、10 0和 15 0mmol·L- 。 1的 1/ 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 14天后 ,以植株衰亡叶面积率结合正常植株率为指标鉴定了 6个栽培大豆品种的苗期耐盐性 ,同时考查NaCl胁迫对大豆苗期生长状况和发育进程以及大豆体内K+ 、Na+ 和Cl- 分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Lee68和南农 1138- 2的耐盐性较强 ;南农 88- 31为中度耐盐大豆品种 ;苏协 1号和Jackson的耐盐性较差 ;中子黄豆乙的耐盐性最弱。NaCl抑制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 ,使植株的茎节数减少和株高变小 ,提高根冠比 ;在NaCl胁迫下 ,耐盐性强的大豆品种的叶部对K+ 的选择性吸收和对Na+ 、Cl- 的排斥性以及根部对Na+ 和Cl- 的截留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盐性 耐盐性鉴定 K^+ NA^+ K^+/Na^+ Cl^- 苗期 生理指标 检验
下载PDF
大豆连作障碍机制研究初报 被引量:107
6
作者 于广武 许艳丽 +2 位作者 刘晓冰 王光华 鲁振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7-243,共7页
大豆连作减产早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本文在对连作大豆减产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大豆—土壤两个生态系统出发,对减产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大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壤营养元素亏缺,物理、化学及生物活性改变,病虫害加剧等原... 大豆连作减产早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本文在对连作大豆减产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大豆—土壤两个生态系统出发,对减产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大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壤营养元素亏缺,物理、化学及生物活性改变,病虫害加剧等原因综合作用于大豆,使大豆生育受阻,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障碍机制
下载PDF
大豆叶片旱促衰老及其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89
7
作者 许长成 邹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干旱导致大豆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膜透性增加。不同叶位比较以生理老叶受影响较大。分析表明,干旱条件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H_2O_2累积,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 干旱导致大豆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膜透性增加。不同叶位比较以生理老叶受影响较大。分析表明,干旱条件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H_2O_2累积,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降低。干旱6天不同叶位叶间以生理老叶具较高的丙二醛和H_2O_2含量和较低的保护酶活性、抗氧化物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旱 衰老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大豆品种花荚期质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13
8
作者 杨鹏辉 李贵全 +1 位作者 郭丽 吴慎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7-130,共4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12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用PEG-6000处理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在花荚期对其电导率进行测定,寻求一种实验室内确定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简单、快捷途径。结果证明,不同大豆品种受到干旱胁迫时相对电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即... 以抗旱性不同的12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用PEG-6000处理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在花荚期对其电导率进行测定,寻求一种实验室内确定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简单、快捷途径。结果证明,不同大豆品种受到干旱胁迫时相对电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即抗旱性强的品种其相对电导率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对电导率高。同时,联系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得出相对电导率与产量有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大豆 抗旱品种 花荚期 质膜透性 抗旱性 相对电导率 产量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利用P_1F_1P_2和F_2或F_(2∶3)世代联合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 被引量:99
9
作者 章元明 盖钧镒 张孟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文章建立了利用亲本、F1和F2 或F2∶3 4个世代的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 (简称主 +多基因 )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 ,包括 1对主基因、2对主基因、多基因、1对主 +多基因和 2对主 +多基因 5类共 2 4个遗传模型。
关键词 数量性状 大豆 混合遗传 分离分析法 IECM算法
下载PDF
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98
10
作者 鞠会艳 韩丽梅 +1 位作者 王树起 丛登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23-727,共5页
采用砂培、水培和室内培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 .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连作和轮作大豆根分泌物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 ,差异达显著... 采用砂培、水培和室内培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 .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连作和轮作大豆根分泌物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 ,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低浓度时 ,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半裸镰孢菌和粉红粘帚菌生长的化感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轮作大豆 ,差异达显著水平 .同一茬口 ,高浓度根分泌物对半裸镰孢菌生长的化感促进作用小于低浓度 ,而且在连作大豆中差异达显著水平 .与对照相比 ,高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 (L5和B5)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 ,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而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大豆 根分泌物 根腐病病原菌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大豆根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1
11
作者 韩丽梅 王树起 +3 位作者 鞠会艳 阎飞 李国权 阎吉昌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采用 GC-MS分析法 ,鉴定了由水培试验方法获得的 2周、8周大豆根分泌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 ,并对其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能被二氯甲烷提取出来的根分泌物有有机酸类、醇类、酯类、酮类、醛类、酚类、苯类、烃类等有机化合... 采用 GC-MS分析法 ,鉴定了由水培试验方法获得的 2周、8周大豆根分泌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 ,并对其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能被二氯甲烷提取出来的根分泌物有有机酸类、醇类、酯类、酮类、醛类、酚类、苯类、烃类等有机化合物 ,其中包含一些资料报道过的化感物质。与对照比较 ,2周、8周大豆根分泌物对大豆种子萌发、8周根分泌物对胚根生长未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 ,但 2周根分泌物对胚根生长却表现出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 ,大豆根分泌物中存在化感物质 ,2周与 8周大豆根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分泌物 GC-MS分析 化感作用 鉴定
下载PDF
大豆地上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被引量:91
12
作者 韩丽梅 沈其荣 +2 位作者 鞠会艳 阎石 阎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25-1432,共8页
研究了重迎茬大豆花荚期植株地上部水浸液及其提取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并鉴定了有明显化感作用组分的物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 ,0 .1 0 g DW/ ml重茬大豆水浸液显著地抑制了大豆胚根生长 ;3 .75× 1 0 - 2g D... 研究了重迎茬大豆花荚期植株地上部水浸液及其提取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并鉴定了有明显化感作用组分的物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 ,0 .1 0 g DW/ ml重茬大豆水浸液显著地抑制了大豆胚根生长 ;3 .75× 1 0 - 2g DW/ ml、7.5 0× 1 0 - 2 g DW/ ml正茬、重茬、迎茬大豆水浸液对砂培大豆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重茬、正茬大豆水浸液乙酸乙酯提取的酸性组分、XAD-4树脂提取组分 ,在 0 .6~ 1 .2 g DW/ ml浓度下 ,对大豆种子萌发初期的萌发率及萌发过程中的胚根生长亦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重茬水浸液乙酸乙酯提取的中性、碱性组分在 1 .2 g DW/ ml浓度下 ,对大豆胚根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各组分化感作用大小随组分浓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浓度处理下水浸液及其提取物的化感抑制作用有重茬大于正茬的趋势 ,统计检验差异均不显著。 GC-MS鉴定结果显示 ,正茬、重茬乙酸乙酯酸性组分、XAD-4树脂提取组分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 :丁二酸、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2 -甲基苯酚、2 -甲氧基 -4-乙烯基苯酚、间苯三酚、2 -甲基苯甲醛、3 -甲基苯甲醛、5 ,6,7,7a-四氢 -4,4,7a-三甲基 -2 (4 H) -苯并呋喃酮、2 ,4-戊二烯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地上部水浸液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鉴定 GC-MS分析 重迎茬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05
13
作者 李贵全 张海燕 +4 位作者 季兰 赵二开 刘建兵 李玲 张家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08-2412,共5页
选用10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品种,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研究.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分别测定并分析了开花结荚期与品种抗旱性有关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把大豆各性状的抗旱系数作为衡量各单项抗旱能力大小的指标,用主成分... 选用10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品种,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研究.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分别测定并分析了开花结荚期与品种抗旱性有关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把大豆各性状的抗旱系数作为衡量各单项抗旱能力大小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将各单项抗旱系数综合成几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再利用隶属函数求出综合指标的隶属值,可以较准确地评价各大豆品种(系)的抗旱性.通过该方法评选出两个高抗旱大豆品种晋大74号和晋大53号,评定结果符合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83
14
作者 吴晓雷 王永军 +3 位作者 贺超英 陈受宜 盖钧镒 王学臣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47-955,共9页
应用栽培大豆科丰 1号 (♀ )和南农 1 1 38- 2 (♂ )杂交得到的F9代重组自交系 (RILs)群体 ( 2 0 1个家系 ) ,构建了含 30 2遗传标记、覆盖 2 363 8cM、由 2 2个连锁群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调... 应用栽培大豆科丰 1号 (♀ )和南农 1 1 38- 2 (♂ )杂交得到的F9代重组自交系 (RILs)群体 ( 2 0 1个家系 ) ,构建了含 30 2遗传标记、覆盖 2 363 8cM、由 2 2个连锁群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 ,表明与开花期、成熟期、株高、主茎节数、每节荚数、倒伏性、种子重、产量、蛋白质和含油量等 1 0个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QTL位点 34个 ,每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是由多个QTL位点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图谱 分子标记 QTL分析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08
15
作者 韩秉进 潘相文 +3 位作者 金剑 王光华 刘长江 刘晓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3,共7页
在大豆高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豆诸多形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找出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因子,为高产育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产上运用的3个主栽大豆品种、4种施肥模式与用量、正常生产田密度条件下产生... 在大豆高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豆诸多形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找出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因子,为高产育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产上运用的3个主栽大豆品种、4种施肥模式与用量、正常生产田密度条件下产生的形态指标及产量差异,分析了大豆植株形态性状指标的主成分,结合产量相关性分析,从中找出产量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在大豆植株18个农艺和产量性状中,4粒荚数和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70.15%和68.71%。认为通过更换品种、改善施肥等栽培措施,这些性状具有较大的改进余地,也可以作为育种选择的性状;而百粒重、主茎节数、每荚粒数和经济系数变异较小,其系数仅在3.82%~7.36%之间,改进余地较小;株高、结荚部位、有效荚数等其它性状变异中等,变异系数在11.54%~24.69%之间,也有一定的改进余地。产量与单株粒数、地上干重、有效荚数、3粒荚数、4粒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经济系数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将大豆植株18个性状指标通过SA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可归纳为产量性状因子、株高性状因子、荚数性状因子和主茎节数性状因子等4个综合指标。这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6.85%,基本可以反映大豆在正常密度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状况。育种上需加强生物量大、3粒荚和4粒荚数多、结荚节位低的性状选择;栽培上需注重采取相应的促进生物量增长、降低结荚节位的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植株形态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92
16
作者 邱丽娟 曹永生 +8 位作者 常汝镇 周新安 王国勋 孙建英 谢华 张博 李向华 许占有 刘立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42-1449,共8页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进行了品种分类数、各性状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数、各性状多样性指数方差和平均品种距离共 5个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三层次取样方法 (品种分类法 )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二层次或一层次取样法 ,按比例和平方根确定取样数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多样性指数法 ,聚类选择的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随机选择方法。在 2 0种方法不同取样比例条件下 ,方法 17的平均品种距离降低幅度大于方法 15。因此 ,利用品种分类法进行分层 ,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目 ,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个体选择的方法 15是构建大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用最佳方法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 ,比较不同取样比例的品种平均距离 ,确定品种平均距离由缓慢降低到明显降低点 (9.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核心种质 取样方法 农艺性状 个体选择法
下载PDF
作物对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的生物效应及其评估 被引量:70
17
作者 郑有飞 杨志敏 +1 位作者 颜景义 万长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作物对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的生物效应及其评估郑有飞,杨志敏,颜景义,万长建(南京气象学院,南京210044)Biologicalresponseofcropsonenhancedsolarultravioletradi... 作物对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的生物效应及其评估郑有飞,杨志敏,颜景义,万长建(南京气象学院,南京210044)Biologicalresponseofcropsonenhancedsolarultravioletradiationanditsesti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态学 紫外线辐射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大豆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67
18
作者 董钻 谢甫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9-95,共7页
根据2年对2个大豆品种的测定结果,大豆叶片、叶柄、茎秆、荚皮的N、P_2O_5、K_2O百分含量随生育进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籽粒中N的百分含量在成熟前2周达到最大值,尔后下降;P_2O_5含量比较稳定;K_2O稍呈下降趋势。大豆单株的N、P_2O_5和K... 根据2年对2个大豆品种的测定结果,大豆叶片、叶柄、茎秆、荚皮的N、P_2O_5、K_2O百分含量随生育进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籽粒中N的百分含量在成熟前2周达到最大值,尔后下降;P_2O_5含量比较稳定;K_2O稍呈下降趋势。大豆单株的N、P_2O_5和K_2O绝对含量的积累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加以表达,拟合良好。大豆植株吸收各种养分最快的时间:N约在出苗后第9~10周,P_2O_5在第10周前后,K_2O约在第8~9周。每生产100kg大豆籽粒,从土壤中摄取的N、P_2O_5和K_2O的数量不是一个恒定值,在本试验中,N为8.71~9.29k8、P_2O_5为1.97~2.47kg、K_2O为3.24~3.6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养分吸收 模式
下载PDF
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大豆耐低磷能力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1
19
作者 丁洪 李生秀 +2 位作者 郭庆元 张学江 徐巧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11个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对低磷胁迫反应的差异及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APA)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的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植株全磷和全氮积累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出品种间耐低磷的...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11个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对低磷胁迫反应的差异及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APA)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的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植株全磷和全氮积累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出品种间耐低磷的差异性。大豆品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植株全磷和全氮量与APA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APA是大豆品种磷效率的一种机制,它可作为耐低磷品种筛选的一个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酸性磷酸酶 耐低磷能力
下载PDF
大豆叶片CO_2补偿点和光呼吸的关系 被引量:71
20
作者 蔡时青 许大全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6期545-550,共6页
为了探讨CO2 补偿点 (Г)与光呼吸 (Rp)的关系 ,用CI 30 1光合气体分析系统观察了光强等因素对大豆叶片CO2 补偿点的影响。在高于生长光强的强光下 ,Г和Rp随着光强的增高而升高 ,实验表明这可能与强光下发生的无机磷限制有关 ;经 10mmo... 为了探讨CO2 补偿点 (Г)与光呼吸 (Rp)的关系 ,用CI 30 1光合气体分析系统观察了光强等因素对大豆叶片CO2 补偿点的影响。在高于生长光强的强光下 ,Г和Rp随着光强的增高而升高 ,实验表明这可能与强光下发生的无机磷限制有关 ;经 10mmol/L的甘露糖、0 .2 %PEG 6 0 0 0和 10mmol/L的DL 甘油醛处理后 ,Г显著上升 ,前两者使Rp下降 ,而后者使Rp上升 ;给叶片喂 5mmol/L的KH2 PO4 后 ,Г和Rp都降低。并且 ,衰老叶片的Г比刚完全展开的叶片高 ,但前者的Rp却比后者低。这些结果表明 ,光呼吸是影响CO2 补偿点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补偿点 磷限制 光呼吸 水分胁迫 大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