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颧骨复合体骨折固定方法和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董福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法和部位特点。方法:对从1990-11~2004-12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 目的:回顾性分析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法和部位特点。方法:对从1990-11~2004-12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2例手术复位固定患者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44例单纯采取局部小切口;有123例采取钛板坚固内固定,22例采用单纯钢丝栓结;其余7例未做固定。固定部位:共应用328块钛板,其部位分布为颧额缝96块、颧颌缝及颧牙槽嵴45块、颧颞缝92块,骨折断端95块。术后随访平均3年(6~72个月),96.9%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冠状切口(必要时候,附加小切口)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式:坚固内固定逐渐替代了钢丝固定;固定部位主要集中于颧骨复合体区的水平力柱和垂直力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固定方法 固定部位 力柱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处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耀武 刘彦普 +3 位作者 于擘 易玉龙 彭品祥 张浚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选择。方法 :通过病案记录研究 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复位质量及面部外观评价依据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随访 3~ 12个月。结果 :79例患者中 87.3 %为男性 ,主要是 2 0~ 4 0岁... 目的 :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选择。方法 :通过病案记录研究 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复位质量及面部外观评价依据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随访 3~ 12个月。结果 :79例患者中 87.3 %为男性 ,主要是 2 0~ 4 0岁的青壮年 ,占 73 .5 %。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 ,占 5 8.2 % ,其次为暴力伤 ( 15 .2 % )。颧面畸形、眼球内陷、复视、张口受限、咬合错乱发生率分别为 83 .5 %、2 4 .1%、19.0 %、60 .8%、3 5 .4 %。神经损伤以眶下神经为主 ,占 4 1.8% ,其次为面神经 ,占 13 .9%。最常用的手术进路为冠状切口 +前庭沟切口 ( 3 0 .4 % ) ,其次为单纯冠状切口 ( 2 2 .8% )。 4 0 .5 %的患者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2 0 .3 %的患者将小型钛板固定技术与钢丝结扎结合使用。74例患者获得了满意的颧面部外形。3例患者术后仍有轻度复视及眼球内陷。所有咬合错乱的患者均获得功能性咬合。结论 :颧骨复合体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 ,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应用冠状切口或辅加其它切口进路及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坚固内固定 冠状切口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径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1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径路。方法:对1990-11~2004-12在我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2例患者中,有20例单... 目的:回顾性分析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径路。方法:对1990-11~2004-12在我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2例患者中,有20例单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全冠状切口8例,一侧冠状切口12例),3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切口(全冠状切口12例,一侧冠状切口26例),有32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全冠状切口15例,一侧冠状切口17例),有1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其他小切口(全冠状切口10例,一侧冠状切口8例),44例单纯采取局部小切口;术后随访平均3年(6~72个月),152例患者中得到随访的有129例(84.8%),治疗效果I级45例(占34.8%);II级72例(占55.8%);III级12例(占9.3%)。117例(117/129,90.7%)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和单纯局部小切口在不同适应证中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复位径路 冠状切口
下载PDF
眶下径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沈海平 周建国 +1 位作者 沈燕 黄丽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 对眶下径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 6 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作临床分型 ,经眶下径路作开放整复加微型钛板坚强固定手术。结果  (1)眶下径路术野暴露充分 ;(2 )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快、对位精确 ;(3)微型钛... 目的 对眶下径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 6 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作临床分型 ,经眶下径路作开放整复加微型钛板坚强固定手术。结果  (1)眶下径路术野暴露充分 ;(2 )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快、对位精确 ;(3)微型钛板固定坚固 ;(4 )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5 )疗效优良率达 96 9%。结论 眶下径路适宜于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眶下径路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殷卫红 戚道一 +2 位作者 王力敏 刘静明 朱正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和固定术中应用冠状切口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8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应用单纯冠状切口为36.9%、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为32.1%、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前庭沟切口为16.7%和冠...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和固定术中应用冠状切口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8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应用单纯冠状切口为36.9%、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为32.1%、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前庭沟切口为16.7%和冠状切口+前庭沟切口为14.3%。术中患者均使用微型钛板或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于眶底骨折出现眼球内陷的患者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进行眶底重建。结果84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到2年,无面神经永久性损伤,术后所有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均达到功能性咬合。通过训练后张口度得到满意恢复。8例患者术后患侧颧弓处仍稍显膨隆。术后眼球内陷只有1例仍大于3mm,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使用头皮冠状切口时,熟练掌握颞部的解剖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仔细保护神经及血管结构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小切口、三维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43例临床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兵 史俊 +2 位作者 唐友盛 沈国芳 卢晓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三维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CT或三维CT成像确诊后,全麻下取眉弓外、同侧口腔前庭沟切口,复位后分别进行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三维方向的金属小钛板坚强内... 目的:观察小切口、三维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CT或三维CT成像确诊后,全麻下取眉弓外、同侧口腔前庭沟切口,复位后分别进行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三维方向的金属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颧骨突度略显不足;3例患者术后张口度<3.5cm,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张口训练后,张口度恢复正常;2例患者有眶下区(患侧上唇)麻木。结论:本手术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而且达到了三维方向坚强内固定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内固定 骨折
下载PDF
下睑缘外眦切口切开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荣祥 蔡天刚 +1 位作者 任玉峰 蔡现良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配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25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面部小切口切开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愈后面部无明显畸形,面中部突度恢复,无复视,无睑外翻、... 目的:探讨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配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25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面部小切口切开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愈后面部无明显畸形,面中部突度恢复,无复视,无睑外翻、溢泪,张口度恢复正常。5例遗留面中部麻木。结论:采用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配合口腔前庭沟切口可以达到三维立体固定颧骨复合体的效果,手术创伤小,操作过程简单,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上颌骨复合体 骨折 小切口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秀景 王双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建立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的患者17例,术前做上颌骨、颧骨三维CT扫描,观察上颌窦形态的改变,并在CT工作站上应用相关软件,以双侧上颌... 目的 :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建立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的患者17例,术前做上颌骨、颧骨三维CT扫描,观察上颌窦形态的改变,并在CT工作站上应用相关软件,以双侧上颌窦的标志点为基准对颧骨高点的内外、前后及上下距离测量,根据差值算出颧骨高点在各向的移位程度并指导手术复位。术后复查CT观察上颌窦形态的恢复并用同样方法测量,对比双侧数据的差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7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术前均存在上颌窦后外侧壁和前壁的骨折并移位,其中有2例合并存在上颌窦内侧壁的骨折。CT测量结果显示:手术前患侧颧骨高点以向后移位为主(平均4.40 mm),多伴有向外移位(平均4.08 mm),向下移位(平均2.03 mm),仅个别患者向内移位。术后所有患者上颌窦形态基本恢复,在三个方向上的移位基本消失或减少至2 mm,对三个方向上的移位进行手术前后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外形及张口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三维CT测量可以观察颧骨复合体骨折上颌窦形态的改变,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可以实现颧骨高点在三维空间上的移位的定量测量,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和疗效的评判具有指导意义,术中及术后上颌窦形态的恢复可以作为复位成功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上颌窦
下载PDF
小切口配合提骨钩用于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7
9
作者 冯大军 陈传俊 +1 位作者 周健 陈晓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提骨钩、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复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或三维CT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手术取眉弓外、下睑结膜内及同侧上颌磨牙区前庭沟切口,配合提骨钩行三维复位后,分别用小型... 目的:探讨提骨钩、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复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或三维CT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手术取眉弓外、下睑结膜内及同侧上颌磨牙区前庭沟切口,配合提骨钩行三维复位后,分别用小型钛板进行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3点的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颧面部外形满意,张口度正常,无复视、眼睑外翻、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配合提骨钩可减少手术损伤,并能达到骨折三维复位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骨钩 小切口 颧骨复合体 三维复位
下载PDF
咬肌牵动的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大烈 单磊 +1 位作者 樊继宏 陈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建立颧骨复合体、咬肌牵动可分析应力状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应用MIMCS软件将颧骨复合体高突患者面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用MSC.Marc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解剖学研究和测量,结合图像,确立咬肌的附着... 目的:建立颧骨复合体、咬肌牵动可分析应力状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应用MIMCS软件将颧骨复合体高突患者面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用MSC.Marc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解剖学研究和测量,结合图像,确立咬肌的附着部位面积和肌力线方向。结果:建立了咬肌牵动的颧骨复合体生物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共有9093个节点(咬肌1025个节点),包含39026个单元(咬肌4487个单元),与CT三位重建影像比较,形态结构一致性好。结论: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咬肌牵动的功能测定所建立的生物力学模型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好,为颧骨复合体缩小手术提供了一种可定量化术前设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咬肌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发际线内微切口颧骨复合体缩小整形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金陵 黎冻 +3 位作者 刘露 罗文婷 王晓娟 马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避免在口腔内入路,体表没有手术痕迹,而可以有效调整颧骨复合体任何部位的宽窄程度,使面部有效达到三维立体缩小的颧骨整形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发际线内微小切口,自颧弓后间隙入路,用往复锯部分截断颧骨体,完全截断颧弓根... 目的:寻找一种避免在口腔内入路,体表没有手术痕迹,而可以有效调整颧骨复合体任何部位的宽窄程度,使面部有效达到三维立体缩小的颧骨整形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发际线内微小切口,自颧弓后间隙入路,用往复锯部分截断颧骨体,完全截断颧弓根部截骨,内推颧弓根部,将颧骨复合体向内移位,充分缩小中面部的宽度。结果:本组发际线内微切口入路颧骨复合体缩小术58例效果满意。结论:①发际线内切口入路,体表不会遗留任何手术痕迹,而且避免口腔内有切口的术后风险;②颧弓后间隙行颧弓根部和颧骨体截骨,非常安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将颧骨复合体向内充分地移位,大幅度地缩小中面部的宽度;③因颧骨体采用部分截断青枝样骨折,颧弓根部内推后牢固地卡入颞骨颧突断端内,不需要固定;④手术自颞部切口入路颧骨上方及颧弓后间隙分离,面部功能性肌肉不做剥离,术后不会出现软组织下垂;⑤对于伴有面部松弛的患者,可同时进行颞部提升或面部提升;⑥由于颧骨复合体内推是以颧弓根部幅度最大,因此对颧弓部位肥大为主的患者效果更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际线微小切口 颧骨后间隙 颧骨复合体内推移位 青枝骨折 无需固定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龙富强 周晌辉 +3 位作者 刘斌 王月红 刘欧胜 全宏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623-625,共3页
目的:对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中,A型骨折15例(25.42%),B型骨折25例(42.37%),C型骨折19例(32.20%)。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颞部切口3例(5.08%),前庭沟切口1例(1.69%),单纯冠... 目的:对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中,A型骨折15例(25.42%),B型骨折25例(42.37%),C型骨折19例(32.20%)。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颞部切口3例(5.08%),前庭沟切口1例(1.69%),单纯冠状切口22例(37.29),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14例(23.73%),冠状切口+结膜囊切口6例(10.17%),冠状切口+前庭沟切口4例(6.78%),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前庭沟切口9例(15.25%)。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59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开口度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颜面部外形恢复满意,两侧基本对称;复视消失;神经症状中的感觉异常恢复好。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应根据受伤时间、骨折类型、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应该有利于充分暴露术区、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恢复颧弓前后向距离及外侧凸度是纠正颧突点位置、重建面部高度和面容突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坚强内固定 冠状切口
原文传递
全口内微切口颧骨复合体缩小整形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金陵 徐颖静 +4 位作者 刘露 周正艳 王晓娟 殷成运 马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体表没有手术痕迹,可以自如地调整颧骨复合体任何部位的宽窄程度,使面部有效达到三维立体缩小的颧骨整形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全口内切口,自颧弓后间隙入路,不剥离功能性肌肉。用往复锯行颧骨体和颧弓根部截骨,根据患者的... 目的:寻找一种体表没有手术痕迹,可以自如地调整颧骨复合体任何部位的宽窄程度,使面部有效达到三维立体缩小的颧骨整形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全口内切口,自颧弓后间隙入路,不剥离功能性肌肉。用往复锯行颧骨体和颧弓根部截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自如调整颧骨复合体移位的位置和幅度,将肥大的颧骨和颧弓按照自然弧度自如地推入到理想的位置。用锦纶编织线将断端捆绑式固定,切口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结果:本组全口内切口入路颧骨复合体缩小术296例效果满意。结论:①全口内切口入路,体表不会遗留任何手术痕迹;②颧弓后间隙行颧弓根部和颧骨体截骨,非常安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自如地调整颧骨复合体宽度和突度,从而达到颧骨复合体最大幅度、最有效地立体缩小;③颧骨截骨断端采用锦纶编织线捆绑式固定,不仅固定牢固,而且术后在X线下不会显影;④术野功能性肌肉不做剥离,切口分层缝合,术后不会出现软组织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颧骨后间隙 截骨内推 自如移位 隐性固定
下载PDF
老年人颧骨复合体骨折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飞 布静秋 温伟生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2008年至2015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20例老年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特点、原因及切口选择进行分析。5例采用冠状切口+口内切口;12例采用面部小切口+口内切口治疗;3例... 目的:探讨老年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2008年至2015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20例老年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特点、原因及切口选择进行分析。5例采用冠状切口+口内切口;12例采用面部小切口+口内切口治疗;3例因全身症状较重,未能行手术治疗。结果:老年人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前、术后颌面部症状较重,而采用面部小切口+口内切口治疗的,术后症状相对较轻,创伤小,恢复快。结论:老年人颧骨复合体骨折更为复杂,摔伤的比例较年轻人高,采用面部小切口+口内切口手术入路解剖复位固定更加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切口设计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秀景 王双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颧骨复合体骨折是面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该骨折临床分类对临床诊断、处理原则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分类方法繁多,随着颌面外科技术和影像学的发展,分类方法也逐渐更适合于临床应用,因此很有必要对颧骨复合体的分类研究进... 颧骨复合体骨折是面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该骨折临床分类对临床诊断、处理原则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分类方法繁多,随着颌面外科技术和影像学的发展,分类方法也逐渐更适合于临床应用,因此很有必要对颧骨复合体的分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索更科学的适合临床应用的新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上颌窦 分类方法 治疗
下载PDF
眶下进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旺祥 丰章坤 +2 位作者 高亮 陈明福 张波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寻求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减小面部遗留瘢痕的方法。方法:对51例患者采用改良式眶下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对以往眶下缘切口从睑缘改为骨性眶下缘位置即在患者下睑缘下1cm处,相当于眼轮匝肌下方眼袋的位置作同眼轮匝肌方向一... 目的:寻求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减小面部遗留瘢痕的方法。方法:对51例患者采用改良式眶下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对以往眶下缘切口从睑缘改为骨性眶下缘位置即在患者下睑缘下1cm处,相当于眼轮匝肌下方眼袋的位置作同眼轮匝肌方向一致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推眼轮匝肌向上后直达眶下缘,切开骨膜,暴露眶下缘骨折处,其它小切口未做改变。术后均随访2~3个月,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切口隐蔽性好,而且可以充分暴露眶下缘、眶外侧壁、颧弓以及颧牙槽嵴骨折端,所有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颧骨左右对称性、咬合功能及局部感觉均获得满意效果,除1例由于是疤痕体质面部小切口疤痕比较明显外,其余病例面部疤痕均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显露好,路径短,顺皮纹方向,只留下线样切口愈合,疤痕小不影响面部的整体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眶下进路
下载PDF
颞中静脉在头皮冠状切口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贺祖武 田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讨颞中静脉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22年3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颧骨复合体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需要,经自愿同意本研究的改良式冠状切口入路行开放复... 目的:探讨颞中静脉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22年3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颧骨复合体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需要,经自愿同意本研究的改良式冠状切口入路行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随访不少于6个月,收集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术后血肿、张口度、面神经损伤、颞部凹陷、局部秃发、骨折、愈合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科进行非此种改良术式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共对47例患者进行了在颞中静脉指引下的冠状切口入路颞部翻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手术,47例患者术后手术创面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无术后血肿及面神经损伤,存在术后颞窝轻度凹陷1例,局部秃发2例,轻度张口受限3例,术后满意度97.87%(46例)。非颞中静脉翻瓣组病例共31例,术后骨折愈合良好,但存在术后伤口感染1例,术后血肿4例,轻度张口受限3例,面神经损伤3例,其中额纹消失2例,额纹消失合并闭眼不能1例,颞部凹陷1例,局部秃发3例,术后满意度83.87%(26例)。对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非颞中静脉组术后血肿、面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颞中静脉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中静脉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非颞中静脉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部凹陷、张口度、局部秃发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行颞区翻瓣时以颞中静脉结合颞中静脉的起始端和跨颧弓根处为重要手术安全标志,在充分保护面神经的同时也保证了颞部脂肪层的静脉回流,可降低面神经损伤和术后血肿发生率,而且利用此手术标志使得颞区翻瓣更加简洁,避免了由于手术医生临床经验不同而导致的手术效果差异,获得更高的临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中静脉 冠状切口 哨兵静脉 颧骨复合体 面神经损伤 颞部凹陷
下载PDF
颧骨几项非测量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1 位作者 杜昌连 李祖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描述中国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非测量性状的特征。方法:利用人类学观察方法,对108副颅骨样本的颧结节、颧弓上缘形态、颧骨额突上下角进行人类学研究。结果:颧骨外形高点多表现为颧结节,出现率约为80.5%。男性... 目的:描述中国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非测量性状的特征。方法:利用人类学观察方法,对108副颅骨样本的颧结节、颧弓上缘形态、颧骨额突上下角进行人类学研究。结果:颧骨外形高点多表现为颧结节,出现率约为80.5%。男性颧结节出现率略高于女性;颧弓上缘形态男性和女性多表现为直线型,出现率约为46.8%,上凸型约占38.5%,下凹型最少,约占14.7%,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颧骨额突上角大多数是钝角,约占72%;其次直线型,约占14.4%;最少是锐角,约占13.6%;颧骨额突下角大多数是钝角,约占52.3%;其次是锐角,约占30%;最少的是直角,约占17.7%。结论:颧结节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颧骨的中点,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眶下缘中外1/3交接处下方约1.5-2.0cm处,大约在颧骨的下1/3处,即颧骨的最突出的部位在颧骨垂直长轴的中下1/3交界处。颧弓上缘形态的分型对颧弓骨折复位有参考价值,尤其对颧弓粉碎性骨折;颧骨额突下角的大小,可作为术中颧骨骨折复位的参考,防止手术出现误诊和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 颧骨复合体 人类学观察 非测量性状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经冠状切口进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洪 丁加根 +1 位作者 缪英芝 曾永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评价冠状切口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 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 ,经冠状切口进路作开放整复加自钻螺钉微型钛板坚强固定手术。结果 :冠状切口术野清楚 ;骨折复位快、对位精确 ;切口隐蔽 ,无明显疤痕 ;微型钛板... 目的 :评价冠状切口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 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 ,经冠状切口进路作开放整复加自钻螺钉微型钛板坚强固定手术。结果 :冠状切口术野清楚 ;骨折复位快、对位精确 ;切口隐蔽 ,无明显疤痕 ;微型钛板内固定 ,自钻螺钉使用 ,提高了手术精度 ;疗效优良率达 93 .3 %。结论 :冠状切口径路同时配合自钻螺钉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适宜于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冠状切口 自钻螺钉 坚强内固定
原文传递
现代人头骨颧骨区测量性状的人类学美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清彬 张天太 +2 位作者 刘亚蕊 东耀峻 李祖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描述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几项测量性状。方法:利用人类学测量方法,对108个颅骨样本的颧骨复合体区进行人类学测量。结果:颧骨的相对突度(mp-po)和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zm-ms),男性比女性突出更明显。颧弓对于维持面中... 目的:描述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几项测量性状。方法:利用人类学测量方法,对108个颅骨样本的颧骨复合体区进行人类学测量。结果:颧骨的相对突度(mp-po)和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zm-ms),男性比女性突出更明显。颧弓对于维持面中份的宽度、高度和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男女各项结果除颧上颌角P>0.05外,其余各项测量角度均是P<0.05,有显著性差异;鼻颧角反映颧骨相对额骨的突度,男性小于女性(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颧骨外形高点相对位置男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颧弓向前外突出,面宽明显大于女性。颧骨的相对突度(mp-po)和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zm-ms),男性比女性突出更明显。女性颧骨的上半部分比男性突出;男性上颌部分比女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 颧骨复合体 人类学 测量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