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农艺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I.群体结构及关联标记 被引量:100
1
作者 文自翔 赵团结 +4 位作者 郑永战 刘顺湖 王春娥 王芳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69-1178,共10页
关联作图是一种利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检测自然群体中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变异的方法。利用60个SSR标记,对全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393份代表性材料)和野生大豆群体(196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两类群体... 关联作图是一种利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检测自然群体中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变异的方法。利用60个SSR标记,对全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393份代表性材料)和野生大豆群体(196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两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位点、群体结构,并采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法对16个农艺、品质性状观测值进行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公共图谱上不论共线性的或是非共线性的SSR位点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重组;栽培群体的连锁不平衡成对位点数较野生群体多,但野生群体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随距离的衰减慢。(2)群体SSR数据遗传结构分析发现,栽培群体和野生群体分别由9和4个亚群体组成,亚群的划分与群体地理生态类型相关联,证实地理生态类型划分有其遗传基础。(3)栽培群体中累计有27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野生大豆种质中累计有34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部分标记在两类群体中都表现与同一性状关联,检出的位点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一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相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乃至一因多效的遗传基础;关联位点中累计有24位点(次)与遗传群体连锁分析定位的QTL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SSR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中国杨梅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2
作者 李兴军 吕均良 李三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概述了我国杨梅种和品种资源及分类、生态要求、区划及效益、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丰产优质栽培、病虫害种类及防治、贮藏运输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杨梅 研究进展 品种资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Ⅱ.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被引量:54
3
作者 文自翔 赵团结 +4 位作者 郑永战 刘顺湖 王春娥 王芳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39-1349,共11页
在前文研究已检出与农艺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SSR位点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与性状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作解析,通过将携带某等位变异的所有材料表型均值与携带无效等位基因(null allele)材料表型均值做比较,估计等位变异的潜在表型效应增量... 在前文研究已检出与农艺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SSR位点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与性状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作解析,通过将携带某等位变异的所有材料表型均值与携带无效等位基因(null allele)材料表型均值做比较,估计等位变异的潜在表型效应增量(减量),进一步利用该信息估计位点增效(减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鉴别出一批农艺品质性状优异位点、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发现在栽培及野生种质中检出的优异等位变异有同、有异、有互补性。发现关联位点正、负效应等位变异均值间有差异,可根据育种目标性状选择要求,选取适合的位点及相应等位变异。同一标记位点可与多性状关联,其等位变异在不同性状间各有其表型效应的方向和大小;等位变异在相关性状效应上方向、大小的异同解释了性状间正、负相关的遗传原因。关联作图得到的信息可以弥补家系连锁法QTL定位信息的不足,并直接利用等位变异信息进行亲本选拔、组合选配及后代等位条带辅助选择以提高育种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SSR 关联分析 优异等位变异 等位变异效应
下载PDF
中国野生大豆群体农艺加工性状与SSR关联分析和特异材料的遗传构成 被引量:23
4
作者 范虎 文自翔 +4 位作者 王春娥 王芳 邢光南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5-788,共14页
选用204对SSR标记对全国野生大豆群体(174份代表性样本)的基因组扫描,采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法对百粒重、开花期、成熟期、干豆腐得率、干豆乳得率和耐淹性性状值关联分析,解析与性状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鉴... 选用204对SSR标记对全国野生大豆群体(174份代表性样本)的基因组扫描,采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法对百粒重、开花期、成熟期、干豆腐得率、干豆乳得率和耐淹性性状值关联分析,解析与性状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鉴别出一批与农艺、加工性状关联的优异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进一步分析极值表型材料的遗传构成。结果表明:(1)累计51个位点(次)与性状关联,有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相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关联位点中累计16位点(次)与连锁分析定位的QTL一致;(2)与地方品种群体和育成品种群体的关联位点比较,发现野生群体关联位点只有少数与之相同,群体间育种性状的遗传结构有明显差异。(3)与多性状关联的位点其等位变异对不同性状的效应方向可相同可不同,如GMES5532a-A332对百粒重和耐淹性的相对死苗率都是增效效应,而GMES5532a-A344对百粒重是减效效应,对相对死苗率是增效效应;(4)极值表型材料间的遗传构成有很大差异。表型值大的材料携带较多增效效应大的位点等位变异,例如N23349的百粒重是9.08g,含有4个增效效应较大的位点等位变异;表型值小的材料携带较多减效效应大的位点等位变异,如N23387的百粒重是0.75g,含有4个减效效应较大的位点等位变异。关联作图得到的信息可以弥补连锁定位信息的不足,尤其是全基因组位点上复等位变异的信息为育种提供了亲本选配和后代等位条带辅助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 SSR 关联分析 优异等位变异
下载PDF
梅花不同样本间亲缘关系的AFLP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朝东 王健 +2 位作者 张俊卫 张波 包满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84-2089,共6页
应用AFLP技术初步研究20个梅花株系间的亲缘关系,19对选择性引物扩增出清晰的总位点数91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324个,占总位点数的35.29%。采用SAS类平均法聚类分析AFLP数据,λ值为0.9759时,将20个梅花株系分为4个类群。半野生种曲梗梅的... 应用AFLP技术初步研究20个梅花株系间的亲缘关系,19对选择性引物扩增出清晰的总位点数91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324个,占总位点数的35.29%。采用SAS类平均法聚类分析AFLP数据,λ值为0.9759时,将20个梅花株系分为4个类群。半野生种曲梗梅的多态性位点数最高,‘多萼朱砂’、‘复瓣小宫粉’等梅花品种次之。在类群Ⅳ中,具有明显亲缘关系的两组亲本及其杂交子代各自聚为一组,表明AFLP技术和聚类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梅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小宫粉’、‘江南朱砂’和它们的子代亲缘关系密切,结果仍能区别其较小差异,这有助于解决梅花中存在的不同产地相同品种异名和同名而品种不同的问题。垂枝类梅花品种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或者遗传来源,支持枝姿作为梅花分类的重要形态特征,垂枝类品种属于梅花中比较进化的类群与其历史演化相吻合。本研究中所采用的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组合及所筛选的AFLP选择性引物对适合研究梅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Pruaus mume Sieb.et zucc.) AFLP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AFLP技术 梅花品种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下载PDF
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特征和地理分化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范虎 赵团结 +2 位作者 丁艳来 邢光南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425,共12页
【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材料中抽选... 【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材料中抽选174份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204个SSR标记,利用TASSEL及STRUCTURE 2.2软件进行群体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群体的地理分化、亚群体特异性及全生育期位点等位变异的地理分化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中国野生大豆群体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20条连锁群中,I和C2连锁群有相对较多的位点平均等位变异和遗传分化。不论是共线性组合,还是非共线性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存在,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大量重组;野生群体D′平均值为0.34,高值多,比栽培大豆高,说明野生群体发生过更多的重组,保留下较高的LD。采用H-W平衡模型将野生群体聚成4类,模型聚类亚群划分与地理生态分类相关、有交叉,推测各地理亚群体发生过材料的迁移。各地理亚群经长期自然选择,各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变化,还有新生的与绝灭的,因此,各地理亚群间产生明显的等位基因分化。与地理生态性状全生育期关联的有15个位点160个等位变异,其中,亚群特有等位变异共58个,来自14个位点,同一位点可以在多个亚群体产生不同的特有等位变异,其效应从南至北逐渐下降,这说明生态区间不仅有强烈的遗传分化,而且是有规律的遗传分化。【结论】中国野生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高,共线、非共线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4个生态亚群体间位点高度遗传分化,产生大量地区特有等位变异,全生育期还表现由南向北降效的规律性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SSR 连锁不平衡(LD) 群体结构 地理分化 全生育期遗传分化
下载PDF
Anticancer Effects of Crude Extract from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Vitro and In Vivo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小玲 王虹 +5 位作者 张伶 王友良 王进 王鹏 贺潇 何於娟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62-369,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crude extract from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and its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vitro and in vivo. Methods: Transonic alcohol-chloroform extraction met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crude extract from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and its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vitro and in vivo. Methods: Transonic alcohol-chloroform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toosendanin from the bark of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and the content of toosendanin in the crude extract was measu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ti-cancer effects of crude extract from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were investigated in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In the in vitro experiment,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SMMC-7721 and Hep3B were co-incubated with toosendanin crude extra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In the in vivo experiment, BALB/c mice were subcutaneously inoculated with mo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22 cells and treated with crude extract. Results: HPLC revealed the content of toosendanin was about 15%. Crude extract from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inhibited cancer cells growth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The 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72 h) was 0.6 mg/L for SMMC-7721 cells and 0.8 mg/L for Hep3B cells. Both high-dose [0.69 mg/(kg·d)] and low-dose [0.138 mg/(kg·d)] crude extract could markedly suppress cancer growth, and the inhibition rate was greater than 50%.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showed necrotic area in cancer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displayed necrotic and apoptotic cancer cells with apoptotic bodies.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Bax and Fas increa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reduced. Conclusions: Toosendanin extract has potent anti-cancer effects via suppressing proliferation and inducing apoptosis of cancer cells in vivo and in vitro. The mechanism of apoptosis involves in mitochondrial pathway and death receptor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extract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anti-cancer activity SMMC-7721 cell Hep3B cell murin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原文传递
中国大豆资源异黄酮含量及其组分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春娥 赵团结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919-3929,共11页
【目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资源,研究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异黄酮含量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为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来自中国各生态区的580份地方品种、106份育成品种、209份野生大豆组成的895份大豆种质... 【目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资源,研究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异黄酮含量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为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来自中国各生态区的580份地方品种、106份育成品种、209份野生大豆组成的895份大豆种质为材料,88份国外品种为参照,采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种大豆籽粒异黄酮,分析其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结果】全国野生大豆、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大豆异黄酮总含量(TISF)及其组分均存在很大变异。TISF变幅分别为927.29—7932.94、259.38—7725.45和489.67—5968.90μg·g-1,平均分别为2994.51、3241.33和2704.83μg·g-1。从野生种到地方品种再到育成品种,长期人工育种使染料木苷类总含量(尤其是丙二酰基染料木苷)与黄豆苷类总含量(尤其是乙酰基黄豆苷和丙二酰基黄豆苷)增加,大豆苷类总含量(尤其是乙酰基大豆苷)却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育成品种平均TISF低于野生种。各生态区的野生和栽培种质的TISF及其组分均有大量变异。野生种TISF与种质来源地经、纬度无显著性相关,栽培种则由于各地人工进化的差异形成了与地理经、纬度均有极显著负相关(r=-0.264和-0.380)的特点。从983份材料中优选出ZYD3621(TISF7932.94μg·g-1)、N3188(TISF7725.45μg·g-1)、N20793(TGL5122.21μg·g-1)等一批高TISF与高组分特异种质可供异黄酮育种利用。【结论】中国从野生种到地方品种再到育成品种,异黄酮含量及其组分的演化特点为栽培大豆平均异黄酮总含量、染料木苷类与黄豆苷类总含量均高于野生种,大豆苷类总含量低于野生种。中国各生态区域内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均有丰富变异,从中筛选出一批高含量、高组分种质可供异黄酮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种质资源 异黄酮组分 遗传变异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多环境下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农艺性状相关QTL/片段的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向仕华 王吴彬 +5 位作者 何庆元 杨红燕 刘成 邢光南 赵团结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2,共13页
【目的】改进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挖掘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中蕴藏的农艺性状优异等位变异,为拓宽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遗传基础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通过标记加密和剔除部分单标记型片段的方法,改... 【目的】改进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挖掘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中蕴藏的农艺性状优异等位变异,为拓宽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遗传基础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通过标记加密和剔除部分单标记型片段的方法,改进以野生大豆N24852为供体,栽培大豆NN1138-2为受体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群体Soja CSSLP1;对改进后的群体(Soja CSSLP2)进行3年2点田间试验,通过单标记分析、区间作图、完备复合区间作图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等4种定位方法,结合与轮回亲本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间相互比对,检测与大豆开花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相关的野生片段。【结果】改进后的群体(Soja CSSLP2)由150个CSSL构成,其中,有130个家系与Soja CSSLP1相同;在原遗传图谱上,新增40个SSR标记,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由16.15 c M变为12.91 c M,大于20 c M的区段由32个减少至17个,标记覆盖遗传距离总长度较原图谱(2 063.04 c M)增加103.52 c M;群体NN1138-2背景回复率变幅为79.45%—99.70%,平均为94.62%。利用Soja CSSLP2群体,分别鉴定到与开花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相关的4、5、5、7、14和3个工作QTL(working QTL)/片段,其中有15个工作QTL/片段能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属共性工作QTL(joint working QTL);除片段Sct_190—Sat_293上的主茎节数位点外,野生等位变异具有的加性效应方向与双亲表型差异方向一致;单个位点分别能解释5%—64%的表型变异;同时,分别检测到3、2和2个与地点存在互作的株高、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QTL/片段,其中与凤阳环境的互作均具有增加表型的效应,这可能与凤阳较南京所处纬度高有关;这些位点/片段分布在26个染色体片段上,其中有7个片段与2个及以上性状相关,可能是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与前人结果比较,有3个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昭通青花椒挥发油成分提取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熊汝琴 陈必雄 +1 位作者 王锐 张泽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139-142,共4页
采用蒸馏法提取云南省昭通市鲁甸、永善、巧家、彝良4县所产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昭通4县青... 采用蒸馏法提取云南省昭通市鲁甸、永善、巧家、彝良4县所产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昭通4县青花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无明显差别,芳樟醇、桧烯、D-柠檬烯、萜品烯、(-)-4-萜品醇占精油成分80%以上。与四川汉源、金阳、仁寿、洪雅和重庆江津青花椒挥发油相比,昭通青花椒中芳樟醇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昭通市
下载PDF
Study on the antiulcer effects of Veronicastrum axillare on gastric ulcer in rats induced by ethanol based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nd endothelin-1(ET-1) 被引量:13
11
作者 Yong Du Weichun Zhao +4 位作者 Leilei Lu Jiayan Zheng Xishi Hu Zhehan Yu Lixin Zhu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2期925-930,共6页
Objective:To assess whether Veronicastrum axillare(V.axillare)can ameliorate ethanol-induced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in rats,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suppress apoptosis and improve local mic... Objective:To assess whether Veronicastrum axillare(V.axillare)can ameliorate ethanol-induced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in rats,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suppress apoptosis and improve local microcirculation disturbances.Methods:Totally 48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eight rats in each group.Rats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ith 0.9%normal saline respectively.Rats in the positive group and ranitidine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ith 0.18%ranitidine suspension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respectively.Those in the high dose V.axillare group,the medium dose V.axillare group and the low dose V.axillare group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V.axillare at the daily dose of 2.8 g/kg,1.4 g/kg and 0.7 g/kg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Gastric mucosal lesions were produced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absolute ethanol.Water extract of V.axillare was successively injected for 14 d and last day was injected 1 h before ethanol administration.Gastric mucosal ulcer index and ulcer inhibitory rate were counted by improved Guth methods.The tissue sections were made for pathological histology analysis.Also,we measur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nd endothelin-1(ET-1)in gastric mucosal,as an index of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apoptosis and local microcirculation.Besides,the mRNA contents of TNF-αand ET-1 were measured to verify effects on gene expression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esults:Water extract of V.axillare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th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induced by ethanol administration(P【0.01).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TNF-a and ET-1 were increased after ethanol administration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water extract of V.axillare.The expressions of TNF-αand ET-1 mRNA were also be inhibited by water extract of V.axillare.Conclusion:Current evidences show water extract of V.axillare is effective for defending against ethanol-induced gastric mucosal lesions,significantly inhib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nicastrum axillare(Sieb.et zucc) Yamazaki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Α ET-1
下载PDF
贵阳市乌当区杨梅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媛 吕君 范天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3-637,共5页
杨梅[Myrica rubra(Lour.)Sieb.et Zucc.]产业是集经济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通过对贵阳市乌当区杨梅产业基地、产业布局、产业管理和产业品牌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杨梅产业的发展优势、劣... 杨梅[Myrica rubra(Lour.)Sieb.et Zucc.]产业是集经济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通过对贵阳市乌当区杨梅产业基地、产业布局、产业管理和产业品牌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杨梅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该地区杨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Myrica rubra(Lour.)Sieb.et zucc.] 产业 可持续发展 SWOT分析 对策 贵阳市乌当区
下载PD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axus cuspidata in Muling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9
13
作者 ZU Yuan-gang CHEN Hua-feng WANG Wen-jie NIE Shao-qu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0-82,共3页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distribution pattern, site condi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yew 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 in Muling Forest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in April, 2005. Results sho...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distribution pattern, site condi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yew 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 in Muling Forest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in April, 2005. Results showed that yew is mainly distributed under the main storey of natural mixed forest of conifer and broadleaf,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yew site is high (40%-60%), the pH value of soil is relatively lower (4.7-5.5), and tha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wild yew is not rational, belonging to the degeneration popul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reasons leading to the population decline. Although the site conditions of Muling area are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wild yew, the population of wild yew shows a decline tendenc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iddle-sized adult yew trees have been cut, young yews are often grazed by wildlife, and that the trunks of adult yew tend to be hol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 YEW Population struc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Site conditions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野生大豆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奚广生 王艳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2-974,共3页
外源激素处理野生大豆可以提其抗盐性。用0.6%NaCl处理野生大豆幼苗后,再用植物激素(NAA,6-BA,GA)配制相同浓度的溶液处理幼苗,通过对比测定幼苗的叶绿素、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激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盐伤害及抗... 外源激素处理野生大豆可以提其抗盐性。用0.6%NaCl处理野生大豆幼苗后,再用植物激素(NAA,6-BA,GA)配制相同浓度的溶液处理幼苗,通过对比测定幼苗的叶绿素、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激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盐伤害及抗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激素处理可以促进盐胁迫下野生大豆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增强保护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幼苗对盐渍环境的抵抗能力,缓解盐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盐胁迫 外源激素
下载PDF
山茱萸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与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平忠 孙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493-1494,1527,共3页
山茱萸是我国著名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三萜、鞣质、黄酮、有机酸及其酯类、糖类、以及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挥发性成分和矿物元素等,具有抗菌、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强心和抗休克等... 山茱萸是我国著名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三萜、鞣质、黄酮、有机酸及其酯类、糖类、以及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挥发性成分和矿物元素等,具有抗菌、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强心和抗休克等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该文对山茱萸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与营养价值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山茱萸的进一步卡法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Coro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营养价值
下载PDF
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大棚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包日在 戚行江 +1 位作者 郑锡良 任海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3期106-108,113,共4页
大棚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 Zucc.]存在结果后期树体养分供应不足,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在大棚荸荠种杨梅和东魁杨梅果实膨大期喷施1次氨基酸水溶肥料,研究其对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水溶... 大棚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 Zucc.]存在结果后期树体养分供应不足,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在大棚荸荠种杨梅和东魁杨梅果实膨大期喷施1次氨基酸水溶肥料,研究其对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料的荸荠种杨梅梢长、梢粗分别比对照高5.01%和5.95%,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44.88%,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2.09%、7.83%和10.67%;东魁杨梅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13.87%,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18%、7.28%和7.52%。综上所述,在果实膨大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料可以促进大棚杨梅营养生长,提高抗逆性,明显提高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值得在大棚杨梅上适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 zucc.] 氨基酸水溶肥料 营养生长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杨梅果糖激酶基因MrFRK2的克隆及在成熟期果实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馨 施丽愉 +3 位作者 邵佳蓉 陈伟 郑永华 杨震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85-1592,共8页
以‘荸荠’和‘东魁’杨梅果实为研究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果糖激酶基因MrF RK2的全长c DNA序列。MrF RK2全长1 279 bp,ORF阅读框全长996 bp,3′端非编码区227bp,5′端非编码区56 bp,编码332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氨基酸序列... 以‘荸荠’和‘东魁’杨梅果实为研究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果糖激酶基因MrF RK2的全长c DNA序列。MrF RK2全长1 279 bp,ORF阅读框全长996 bp,3′端非编码区227bp,5′端非编码区56 bp,编码332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Mr FRK2含有pfk B碳水化合物磷酸果糖激酶家族高度保守的1个ATP结合域和2个底物结合域;Mr FRK2与杨树Pt FRK2相似性最高,达到85%。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Mr FRK2在‘东魁’杨梅果实的发育早期大量表达,在成熟后期表达量下降,果实成熟初期Mr FPK2表达量‘东魁’显著高于‘荸荠’。果实成熟期间果糖含量‘东魁’显著高于‘荸荠’,与果实成熟期间Mr FPK2的表达量相反。这表明,MrF PK2在杨梅果实成熟期间果糖降解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MrFRK2 果糖 成熟
原文传递
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永战 盖钧镒 +2 位作者 赵团结 周瑞宝 田少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3-1290,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本文简称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筛选优异种质,为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从中国全国各大豆生态区抽取代表性的栽培和野生材料进行田间试验,...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本文简称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筛选优异种质,为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从中国全国各大豆生态区抽取代表性的栽培和野生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测定脂肪性状,进行各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应用多元变异指数、聚类和主成分法分析中国和各生态区大豆脂肪性状的综合变异。【结果】(1)中国栽培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21%,比野生种提高6.22%;油酸平均含量为23.25%,提高7.7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8.00%,减低4.23%;亚油酸平均含量为53.53%,减低2.57%;但栽培种的变异小于野生种;不同生态区均有此同一趋势。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全国和各区差异均不大。(2)中国野生群体及各生态区群体脂肪性状的多元变异度均大于相应的栽培种,长期人工选择使栽培种的变异相对减小,但多元变异方向相对较宽。(3)栽培种脂肪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野生种未见相关,推论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应是人工选择的结果。(4)筛选得到高脂肪、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的优良材料,其中N23547和N23697为兼具高脂肪(>23%)、高油酸(>30%)、低亚麻酸含量(5%左右)的优异资源。【结论】栽培大豆脂肪、油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种,亚麻酸平均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种,亚油酸平均含量略低于野生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与野生种差异不大。脂肪性状在各个生态区域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区域间的变异并不比区域内大。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soja Sieb.et zucc.) 种质资源 脂肪含量 脂肪酸组成 变异特点
下载PDF
NaCl胁迫下不同抗性野生大豆体内Na^+,K^+,Cl^-浓度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伟 陆静梅 +5 位作者 牛陆 段肖 李岩 吴东梅 李春姣 马艳丽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选取盐敏感型辉南野生大豆和耐盐型通榆野生大豆植物为材料,在5片复叶时期进行了10d的NaCl胁迫处理,测定了根、茎、叶中Na+,K+,Cl-的浓度,以探讨NaCl胁迫下野生大豆体内离子平衡的特点.结果表明:盐敏感型和耐盐型野生大豆植物在NaCl胁迫... 选取盐敏感型辉南野生大豆和耐盐型通榆野生大豆植物为材料,在5片复叶时期进行了10d的NaCl胁迫处理,测定了根、茎、叶中Na+,K+,Cl-的浓度,以探讨NaCl胁迫下野生大豆体内离子平衡的特点.结果表明:盐敏感型和耐盐型野生大豆植物在NaCl胁迫下,体内Na+和Cl-含量随胁迫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K+含量呈下降趋势.高盐胁迫下,除根部的K+外,其余各部位的Na+,K+,Cl-含量均表现为耐盐型野生大豆低于盐敏感型野生大豆.实验结果证明,通榆野生大豆具有颉颃盐逆境的生理特征和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Seib.et zucc.) NACL胁迫 Na^+ K^+ Cl^-
下载PDF
泡桐属药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屈枫锦 张晓珍 +4 位作者 姚默 杨柳 陈华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809-19810,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泡桐的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泡桐(Paulownia Sieb.et zucc.)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