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制备ZnO/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利锋 张金振 +2 位作者 宋巧兰 刘毅 郭守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5-324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ZnO/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ZnO、石墨烯不同配比与其电化学性能的关系。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电池解扣结... 采用水热法制备ZnO/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ZnO、石墨烯不同配比与其电化学性能的关系。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电池解扣结合SEM和EDS进一步研究电极充放电前后的形貌及组分变化。结果表明,Zn O与石墨烯质量比为1∶1时电化学性能最好,在50 m A/g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680 m Ah/g,且循环100次之后仍保持相对最高。电池解扣分析证明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表面会产生微裂纹影响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石墨烯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充放电 微裂纹
下载PDF
非金属元素(F,S,Se,Te)掺杂对ZnO/graphene肖特基界面电荷及肖特基调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庞国旺 刘晨曦 +6 位作者 潘多桥 史蕾倩 张丽丽 雷博程 赵旭才 黄以能 汤哲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8-636,共9页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非金属元素F、S、Se、Te掺杂对ZnO/graphene异质结界面相互作用及其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nO/graphene异质结层间以范德瓦耳斯力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异质结,并且形成了n型肖特基势垒。差分电荷密度图表明...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非金属元素F、S、Se、Te掺杂对ZnO/graphene异质结界面相互作用及其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nO/graphene异质结层间以范德瓦耳斯力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异质结,并且形成了n型肖特基势垒。差分电荷密度图表明graphene层的电子向ZnO层转移,使得graphene层表面带正电,ZnO层表面带负电,在界面处形成了内建电场。当掺入F原子时,异质结呈现欧姆接触;当掺入S、Se、Te原子时,异质结肖特基的接触类型均由n型转变为p型,且有效降低了肖特基势垒的高度,特别是Te原子掺入后,p型肖特基势垒高度降低至0.48 eV,提升了电子的注入效率。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对相关的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异质结 第一性原理 肖特基接触 掺杂 能带结构 zno/graphene
下载PDF
ZnO-石墨烯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3
作者 周成 崔艳威 +6 位作者 葛婕 马丽 夏莹 葛秀涛 王俊海 陈玉萍 张丽惠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9期62-63,共2页
由改良Hummers法获得的氧化石墨(GO)与Zn粉在200℃下水热反应12 h制备了ZnO-石墨烯,并对其制备条件和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GO):n(Zn粉)=1:1的ZnO-石墨烯制作的气敏元件对甲醛有较好的气敏性。
关键词 氧化石墨(GO) zno-石墨烯 甲醛 气敏性能
下载PDF
ZnO/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光裕 侯景会 +2 位作者 黄静 孙小强 陈海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3-668,共6页
以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上制得了ZnO/GO复合材料。XRD、TEM、UV、PL等证实在GO表面分散着颗粒均匀的ZnO纳米颗粒,GO与ZnO纳米颗粒之间存在电子转移效应,抑制ZnO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ZnO的可见光... 以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上制得了ZnO/GO复合材料。XRD、TEM、UV、PL等证实在GO表面分散着颗粒均匀的ZnO纳米颗粒,GO与ZnO纳米颗粒之间存在电子转移效应,抑制ZnO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ZnO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考察了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条件下降解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当GO添加量为10%时,模拟太阳光照射90 min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7.2%,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降解率没有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纯的纳米ZnO,同时ZnO/GO复合材料对部分工业染料也有很好的降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可见光催化 光降解 半导体光催化剂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石墨烯薄膜和退火温度对其光致发光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进 吕媛媛 +4 位作者 张志勇 闫军锋 赵武 允江妮 翟春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8-892,共5页
在铜衬底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和溶胶-凝胶法直接制备氧化锌/石墨烯纳米薄膜。分析退火温度对其结构、形态、化学状态和成分、光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氧化锌/石墨烯纳米结构表现出六方纤锌矿结构,晶体质量随退火温度从500... 在铜衬底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和溶胶-凝胶法直接制备氧化锌/石墨烯纳米薄膜。分析退火温度对其结构、形态、化学状态和成分、光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氧化锌/石墨烯纳米结构表现出六方纤锌矿结构,晶体质量随退火温度从500℃到700℃的增加而提高。当退火温度达到700℃时,SEM显示,氧化锌薄膜呈现出颗粒均匀密集、表面光滑。其薄膜的平均颗粒尺寸约为35.7 nm。PL测量显示,退火温度为700℃时,氧化锌/石墨纳米薄膜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这是因为样品的结晶质量较高且缺陷密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锌/石墨烯纳米薄膜 光致发光性质 石墨烯相关能级
原文传递
氧化锌/石墨烯复合物的固相制备及气敏、光催化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郎大宁 李怡招 +1 位作者 曹亚丽 贾殿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通过室温固相法制得氧化锌/石墨烯(ZnO/G)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ZnO/G复合材料的气敏和光催化性能,并与ZnO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ZnO/G复合材料制成气敏元件,其比ZnO... 通过室温固相法制得氧化锌/石墨烯(ZnO/G)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ZnO/G复合材料的气敏和光催化性能,并与ZnO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ZnO/G复合材料制成气敏元件,其比ZnO对于乙醇蒸汽有更高的响应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罗丹明B也有较好的光降解性能,在紫外光照射80 min后,其对染料有机物的降解率达94%以上,优于纳米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相反应 氧化锌/石墨烯复合物 气敏 光催化
下载PDF
ZnO/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素芹 王婧雯 +2 位作者 戴高鹏 罗天雄 李常贵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7-551,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锌-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基于该复合材料构制了一种新型双酚A传感器,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含8.0×10-5mol/L CTAB的p H 7.0磷酸盐缓冲液中,双酚A在0.573V处出现1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具...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锌-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基于该复合材料构制了一种新型双酚A传感器,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含8.0×10-5mol/L CTAB的p H 7.0磷酸盐缓冲液中,双酚A在0.573V处出现1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8~4.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对模拟环境水样中双酚A进行3次平行测定的回收率在96.3%~101.9%之间,相对误差在1.2%~3.8%范围内。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纳米氧化锌/氧化石墨烯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双酚A
原文传递
基于ZnO复合材料的芯片式pH和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伟 高鹏 +3 位作者 侯成义 李耀刚 张青红 王宏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6-422,共7页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方便地监测汗液pH、体表温度等信号,以此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因而吸引了广泛注意。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及汗液pH的芯片式传感器。pH传感器为ZnO/聚苯胺(PAni)微纳米结构,在不同pH溶液中的表面电...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方便地监测汗液pH、体表温度等信号,以此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因而吸引了广泛注意。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及汗液pH的芯片式传感器。pH传感器为ZnO/聚苯胺(PAni)微纳米结构,在不同pH溶液中的表面电位不同,灵敏度达120mV/pH。温度传感器为Zn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用简单的滴落涂布法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氧化铟锡(PET/ITO)导电电极表面修饰一层ZnO/rGO。随着温度的升高, ZnO/rGO复合材料的电阻下降,其电阻变化量的灵敏度达–0.67%/℃。两种传感材料可以集成在一个微小的芯片上,获得的多功能传感器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在皮肤表面pH和温度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传感 温度传感 zn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zno/聚苯胺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modification by inserted metal layer and interface graphene layer in ZnO-based resistive switching structures
9
作者 刘浩男 索晓霞 +6 位作者 张林奥 张端 吴汉春 赵宏康 江兆潭 李英兰 王志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522-526,共5页
ZnO-based resistive switching device Ag/ZnO/TiN, and its modified structure Ag/ZnO/Zn/ZnO/TiN and Ag/graphene/ZnO/TiN, were prepared. The effects of inserted Zn layers in ZnO matrix and an interface graphene layer on ... ZnO-based resistive switching device Ag/ZnO/TiN, and its modified structure Ag/ZnO/Zn/ZnO/TiN and Ag/graphene/ZnO/TiN, were prepared. The effects of inserted Zn layers in ZnO matrix and an interface graphene layer on resistive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metal ions, oxygen vacancies, and interface are involved in the RS process. A thin inserted Zn layer can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of HRS and enhance the resistance ratio. A graphene interface layer between ZnO layer and top electrode can block the carrier transport and enhance the resistance ratio to several times. The results suggest feasible routes to tailor the resistive switching performance of ZnO-based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ive switching zno graphene multilayer thin fil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