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天山达巴特A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 被引量:34
1
作者 唐功建 陈海红 +4 位作者 王强 赵振华 Derek A.Wyman 姜子琦 贾小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7-958,共12页
达巴特花岗斑岩侵入体位于西天山北部的赛里木湖北部,构造上属于准葛尔板块与伊犁-中天山板块之间的造山带。达巴特花岗岩斑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如高硅(SiO2=75.38%~77.61%)、碱(Na2O+K2O=8.26%~10.10%)和Fe/(Fe... 达巴特花岗斑岩侵入体位于西天山北部的赛里木湖北部,构造上属于准葛尔板块与伊犁-中天山板块之间的造山带。达巴特花岗岩斑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如高硅(SiO2=75.38%~77.61%)、碱(Na2O+K2O=8.26%~10.10%)和Fe/(Fe+Mg)(0.91~0.98),但低Al2O3(12.04~12.91%)和CaO(0.03%~0.42%),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Ga/Al)×10^4值变化于3.19~3.40之间,具有明显的负Eu、Ba和Sr异常,稀土配分显示“海鸥型”特征。这巴特花岗岩斑岩具有较高的Rb/Nh和Y/Nb比值,显示了A2型花岗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达巴特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88.9±2.3Ma,并且一些锆石具有老的核(319.0±4.7),暗示花岗岩斑的源岩中可能包含有石炭纪的岩浆岩。结合区域地质和岩浆岩资料,我们认为西天山早二叠世处于伸展的背景中,可能与造山带后碰撞阶段的演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A型花岗岩 后碰撞 西天山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2
作者 孙吉明 马中平 +3 位作者 徐学义 李晓英 翁凯 张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73-1982,共10页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在西天山分布范围较大,不同区域沉积建造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和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约40Ma)。从西天山西段巩留—特克斯地区的晚泥盆世(>363Ma)、中部新源城南沿那拉提北坡地区的早石炭世(约354Ma),一直到东段...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在西天山分布范围较大,不同区域沉积建造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和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约40Ma)。从西天山西段巩留—特克斯地区的晚泥盆世(>363Ma)、中部新源城南沿那拉提北坡地区的早石炭世(约354Ma),一直到东段拉尔敦达坂一带的晚石炭世(约313Ma),整体表现出从西到东逐渐变年轻的趋势。近年在西天山地区发现有较多的金、铁、铜矿床,赋矿围岩均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总体呈北部富金,中部富铁铜的特征。备战铁矿是西天山中部阿吾拉勒矿集区一个重要的大型铁矿床,铁矿赋存在石炭纪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对备战铁矿赋矿的英安岩及侵入于英安岩中的花岗岩进行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英安岩获得2组同位素年龄数据,分别为329.1Ma±1.0Ma和296.7Ma±2.0Ma。花岗岩的定年结果为307Ma±1.2Ma。测试结果表明,备战铁矿区英安岩的形成时代为329.1Ma±1.0Ma,属于早石炭世中期的岩浆活动事件;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是307Ma±1.2Ma,代表了晚石炭世的岩浆侵入事件;英安岩中296.7Ma±2.0Ma(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年龄代表英安岩中的锆石封闭系统受到后期花岗岩侵入热事件的影响,发生改变重新形成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战铁矿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大哈拉军山组 英安岩 花岗岩
下载PDF
浙江莫干山花岗岩体锆石U-Pb、全岩Rb-Sr年代学、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章邦桐 王凱兴 +1 位作者 凌洪飞 吴俊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53,368,共8页
莫干山花岗岩体位于东天目山晚中生代火山盆地东端,用LA-ICPMS进行锆石U-Pb定年得到年龄为128.1±2.1Ma,全岩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为135.4±4.3Ma,表明其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物。莫干山花岗岩的Sr-Nd-O同位素分析结果为:初始87S... 莫干山花岗岩体位于东天目山晚中生代火山盆地东端,用LA-ICPMS进行锆石U-Pb定年得到年龄为128.1±2.1Ma,全岩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为135.4±4.3Ma,表明其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物。莫干山花岗岩的Sr-Nd-O同位素分析结果为:初始87Sr/86Sr=0.70933;εNd(t)=-3.75~-6.4;δ18 O=8.86‰~10.78‰,表明其成因类型属I型花岗岩,是壳-幔物质混合形成的。按Sr-Nd双变量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得出源区物质中地壳端员和亏损地幔端员的贡献份额分别为47%~49%、51%~53%。莫干山花岗岩与建德群黄尖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基本一致,其Nd-Sr同位素组成也很相似,表明它们来自同一岩浆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全岩Rb-Sr等时线法 Sr-Nd-O同位素 I型花岗岩 莫干山花岗岩体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钾-钠质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 被引量:14
4
作者 单强 曾乔松 +4 位作者 李宁波 杨武斌 罗勇 姜玉航 于学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32-2144,共13页
阿尔泰南缘分布着大量的晚古生代康布铁堡组火山岩系,是许多铁矿、铜矿以及铅锌矿的赋矿围岩。阿尔泰南缘麦兹和克朗火山-沉积盆地内的钾-钠质流纹岩的年龄分别为396.7±1.4Ma和394.0±6.0Ma,结合近期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阿尔... 阿尔泰南缘分布着大量的晚古生代康布铁堡组火山岩系,是许多铁矿、铜矿以及铅锌矿的赋矿围岩。阿尔泰南缘麦兹和克朗火山-沉积盆地内的钾-钠质流纹岩的年龄分别为396.7±1.4Ma和394.0±6.0Ma,结合近期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阿尔泰南缘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早期,锆石U-Pb年龄峰期在400Ma左右。钾-钠质流纹岩具有高硅(SiO2的含量范围为73%~82%)、高碱(总碱含量介于4%~7%)和过铝质(高A/CNK值>1)的特征,并见有白云母和黑云母的矿物组合,属于高硅高碱过铝质的钙碱性火山岩。此外,它们的Sr和Nd同位素分别为87Sr/86Sr=0.7074~0.7144,143Nd/144Nd=0.512072~0.512252,具有上地壳来源的特征,说明其岩石成因与初生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它们都产在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陆缘岛弧的地质环境中。因此,我们推断本区钾-钠质流纹岩的原始岩浆为高硅高碱的花岗质岩浆,是由进入陆壳的高侵位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导致其上部地壳近固相线的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钠质流纹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火山作用 阿尔泰南缘
下载PDF
东准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锆石LA-ICPMS 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司国辉 吴宏恩 金朝 张永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8,共6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是一个重要的锡成矿带,分布有多种类型的花岗岩。贝勒库都克岩体位于卡拉麦里锡成矿带中部,由含锡正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贝勒库都克岩体岩相学和含锡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U-Pb定...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是一个重要的锡成矿带,分布有多种类型的花岗岩。贝勒库都克岩体位于卡拉麦里锡成矿带中部,由含锡正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贝勒库都克岩体岩相学和含锡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锆石颗粒浅黄色-无色透明,呈正方双锥状、钮柱状及半截锥状自形晶体,且发育规则的韵律环带,具有较高的Th/U比值(范围在0.32~0.47),属于典型岩浆成因锆石。获得贝勒库都克岩体侵位结晶年龄为283±2Ma(n=8,MSWD=0.14),时代属于早二叠世,这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330~265Ma)相吻合。为建立准噶尔地区构造格架和恢复岩浆演化事件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同时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含锡黑云母正长花岗岩 贝勒库都克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下载PDF
北大别两类浅色体的锆石LA-ICPMS年龄——古元古代深熔作用和三叠纪俯冲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龚松林 陈能松 +1 位作者 李晓彦 柳小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4-580,共7页
黄土岭一带的北大别杂岩发育4类浅色体。其中的第二类浅色体发育在黑云母片麻岩中,为二长花岗质;第三类浅色体发育在长英质麻粒岩的基质中,为钾长花岗质,并与石榴石变斑晶分解有关的含紫苏辉石后成合晶同期。LA-ICPMS测定表明,第二类浅... 黄土岭一带的北大别杂岩发育4类浅色体。其中的第二类浅色体发育在黑云母片麻岩中,为二长花岗质;第三类浅色体发育在长英质麻粒岩的基质中,为钾长花岗质,并与石榴石变斑晶分解有关的含紫苏辉石后成合晶同期。LA-ICPMS测定表明,第二类浅色体中熔体结晶锆石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2040±14Ma和242±27Ma;第三类浅色体变质锆石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2056+35/-26Ma和244+180/-210Ma。这表明,第二类浅色体和第一类浅色体都是古元古代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同期深熔产物。古元古代熔体结晶和变质结晶锆石在三叠纪发生了严重的放射性成因铅丢失,可反映长英质麻粒岩和黑云母片麻岩都响应了三叠纪深俯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u-pb定年 浅色体 深熔作用 三叠纪热事件 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金矿区斜长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测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贾群子 杜玉良 +8 位作者 赵子基 宋忠宝 全守村 陈博 孔会磊 栗亚芝 李金超 陈向阳 张雨莲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3,共7页
滩间山金矿区斜长花岗斑岩出露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是区内出露较大的斑岩体。利用LA-MC-ICPMS锆石定年方法,测得斜长花岗斑岩锆石的年龄为2 416~336Ma,可分为3组:2 416~2 365,1 797~1 602,358~336Ma。对锆石矿物成因研究表明,... 滩间山金矿区斜长花岗斑岩出露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是区内出露较大的斑岩体。利用LA-MC-ICPMS锆石定年方法,测得斜长花岗斑岩锆石的年龄为2 416~336Ma,可分为3组:2 416~2 365,1 797~1 602,358~336Ma。对锆石矿物成因研究表明,第一组和第二组年龄为继承性锆石的年龄,反映其源岩有前寒武纪变质岩或同期岩浆岩的物质;第三组为斜长花岗斑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为华力西中期斜长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属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岩石,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锆石的年龄测定数据,认为斜长花岗斑岩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华力西中期是本区金矿形成的一个重要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花岗斑岩 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 地球化学 滩间山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河南舞阳地区赵案庄铁矿床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中国最古老的岩浆型铁矿床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阔 沈保丰 +2 位作者 孙丰月 周红英 李怀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901,共13页
河南舞阳地区赵案庄铁矿床是产于超基性岩中的隐伏矿床。超基性岩侵位于新太古界太华群赵案庄组透辉斜长角闪片麻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具有多层。矿石成分较复杂,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蛇纹石、氟磷灰石等。矿床规模为中等,其成因是与超基... 河南舞阳地区赵案庄铁矿床是产于超基性岩中的隐伏矿床。超基性岩侵位于新太古界太华群赵案庄组透辉斜长角闪片麻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具有多层。矿石成分较复杂,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蛇纹石、氟磷灰石等。矿床规模为中等,其成因是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晚期磷灰石-磁铁矿矿床。在磷灰蛇纹磁铁矿石中选出的锆石样品为变质锆石,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进行微区原位U_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1943±5)Ma(MSWD=2.3)。同时对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研究,表明该年龄代表锆石遭受强烈变质作用的年龄,可以限定矿体形成时代的上限,即矿体形成时代不晚于1943 Ma。超基性岩浆演化晚期,岩浆充填构造裂隙呈透辉石岩脉产出。透辉石脉与矿体同期并且穿切铁山庙组BIF型铁山铁矿。铁山庙组形成时代在2300~2500 Ma之间。透辉石岩脉形成时代不早于该组年龄,可作为赵案庄铁矿床形成时代的下限。赵案庄铁矿床的形成时代为1943~2300 Ma,为古元古代,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浆型铁矿床。该成矿地质时代反映了在华北陆块东南缘曾发生过一次地壳扩张和裂陷活动及华北克拉通裂解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浆型铁矿床 锆石la-MC-icpms u_pb测年 地质意义 赵案庄铁矿床 河南舞阳
下载PDF
南岭东段淋洋岩体的锆石铀-铅定年及其构造和成矿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孙艳 李建康 +3 位作者 陈振宇 陈郑辉 侯可军 赵正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0-735,共6页
南岭东段淋洋岩体研究程度低,成岩时代众说纷纭,其主要由中细-中粗粒斑状黑云(二云)花岗岩组成。本研究运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对岩体进行锆石U-Pb精确测年。定年结果表明,淋洋岩体某一断层附近花岗岩... 南岭东段淋洋岩体研究程度低,成岩时代众说纷纭,其主要由中细-中粗粒斑状黑云(二云)花岗岩组成。本研究运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对岩体进行锆石U-Pb精确测年。定年结果表明,淋洋岩体某一断层附近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33.1±1.3)Ma(MSWD=1.11),下村矿点附近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43.3±2.1)Ma(MSWD=2.3),二者均属于印支期,说明淋洋岩体形成于印支期陆陆碰撞和地壳抬升和增厚的构造环境,暗示淋洋岩体可能存在印支期或燕山期的成矿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洋岩体 下村矿点 锆石la-MC-icpmsu-pb定年 成岩时代 印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