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鼎祚《周易集解》的流传 被引量:2
1
作者 谷继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50,共10页
《周易集解》从成书到流行,是有一个过程的,其版本的流变正好反映了这个过程。目前讨论《周易集解》版本传承的文章,或侧重于早期,或仅仅据清代以来目录学的著作抄撮一番。然而许多公私目录的记载都是有问题的;而仅仅通过书的封面题记... 《周易集解》从成书到流行,是有一个过程的,其版本的流变正好反映了这个过程。目前讨论《周易集解》版本传承的文章,或侧重于早期,或仅仅据清代以来目录学的著作抄撮一番。然而许多公私目录的记载都是有问题的;而仅仅通过书的封面题记来说明历史上《周易集解》都有哪些刻本,不免过于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每种版本的目见和校勘,发现各版本的异同,进一步揭示版本之间的传承影响,并对版本状况作出判断,以为进一步的经典内容和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集解》 版本学 目录学 经学
下载PDF
《周易集解》的体例及其易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骏勃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2-39,共8页
唐代蜀地易学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集解体易学著作。书中不仅保存了大量唐以前的易说,而且在对前人注文的去取、顺序的安排、加案语的方式等体例上显示出析传注经、重视层次等自身特点。这些体例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加... 唐代蜀地易学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集解体易学著作。书中不仅保存了大量唐以前的易说,而且在对前人注文的去取、顺序的安排、加案语的方式等体例上显示出析传注经、重视层次等自身特点。这些体例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加具体地理解李鼎祚重象数又不偏废义理的易学思想,将《周易集解》的研究向深层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集解 李鼎祚 易学思想 注释
下载PDF
阐释新风的承续与超越:论李鼎祚《周易集解》的释经理路与体例
3
作者 林清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在对初唐至中唐时期的政治、思想、制度等背景探讨的基础上,认为中晚唐经学阐释所发生的新变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并非凭空出现,同时,这一过程也对李氏《集解》的编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氏能以偏重辑录象数旧说的方式打破初... 在对初唐至中唐时期的政治、思想、制度等背景探讨的基础上,认为中晚唐经学阐释所发生的新变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并非凭空出现,同时,这一过程也对李氏《集解》的编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氏能以偏重辑录象数旧说的方式打破初唐以来以义理解经的桎梏,其本身即是一种开创式的,有别于前人的阐释实践。而择以集解体作为其编纂的体例,则又表现出与中晚唐时期啖助等人释经理路的不同。对于唐代经学阐释发展而言,李氏《集解》中所展现出的其实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同时又具有自我思考,超越时代的释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鼎祚 《周易集解》 经学阐释 承续 超越
下载PDF
李道平疏文中的易学思想
4
作者 张沛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12-17,共6页
自清代乾嘉以来,沉寂已久的汉代象数学得以再次勃兴。在此易学学术语境下,李道平明确提出"言象数而义理在其中"的易学观,推尊汉代象数的治《易》之法。为追本溯源,李道平作《易筮遗占》一卷,对《左传》《国语》中的十六则筮... 自清代乾嘉以来,沉寂已久的汉代象数学得以再次勃兴。在此易学学术语境下,李道平明确提出"言象数而义理在其中"的易学观,推尊汉代象数的治《易》之法。为追本溯源,李道平作《易筮遗占》一卷,对《左传》《国语》中的十六则筮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亦对"之八"、"皆八"等三则疑难筮例明抒其见。因汉儒《易》注有赖李鼎祚《周易集解》而留存,李氏又作《纂疏》以疏通、彰明之。其疏文除诠解汉易旧说、考辨字义文意外,又参以己意。其中二百余条"愚案"疏文,充分反映了李道平本人的易学识见。约言之,其"愚案"内容不外发挥汉易、引证字义、阐发义理和兼采宋学四端。总体而言,李氏《纂疏》虽偶有失当处,但毕竟瑕不掩瑜。迄今为止,此书仍为学者入门汉易乃至研习易学之锁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道平 易学 周易集解纂疏 汉易 象数
下载PDF
波兰藏南宋蜀刻本《周易集解》之价值
5
作者 刘骏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7-54,共8页
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所藏南宋嘉定蜀刻本《周易集解》是该书现存的最早版本,目前唯一可见的宋刻本。清末时流至德国柏林普鲁士国立图书馆,当时尚为十卷完本,二战时辗转入于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现存卷五至卷十。这部宋本《集解》藏书... 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所藏南宋嘉定蜀刻本《周易集解》是该书现存的最早版本,目前唯一可见的宋刻本。清末时流至德国柏林普鲁士国立图书馆,当时尚为十卷完本,二战时辗转入于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现存卷五至卷十。这部宋本《集解》藏书印记丰富,有助于藏书文化的研究和该本流传情况的考察,其文字可验证清代学者对于影宋抄本《集解》的记载,并可资校勘及诸本源流的分析,其体例亦有助于解决《集解》部分案语作者归属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集解》 李鼎祚 宋蜀刻本 普鲁士国立图书馆 雅盖隆大学图书馆
下载PDF
林栗《周易经传集解》的易学特色——以儒学本色进行展开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睿宏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7,共12页
林栗以《周易经传集解》传世,其易学观具有汉宋兼采的特色。象数的运用,虽为其易学的重要特色,但义理思想仍为主体内容,其深富哲理的孔门思想的义理化理解,可以视为儒学《易》说的典范——孔门圣学的重要追随者与实践者。此一儒学释《... 林栗以《周易经传集解》传世,其易学观具有汉宋兼采的特色。象数的运用,虽为其易学的重要特色,但义理思想仍为主体内容,其深富哲理的孔门思想的义理化理解,可以视为儒学《易》说的典范——孔门圣学的重要追随者与实践者。此一儒学释《易》的取向,成为其易学的最主要特色。此一鲜明特色充分体现在《周易经传集解》以传证经的诠释进路、引述儒典的儒理释《易》典范、中道思想之开显、太极生次的用象释义之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栗 周易经传集解 儒学 太极 卦变
下载PDF
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诸失举例——兼论史源学对纂辑类易籍整理之重要性
7
作者 陈开林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以征引繁富著称,但在征引时,存有不足。通过考察全书,从标注史源有误,以讹传讹、未加考辨,引录他书而未注明,以他人之说为自己之创论,妄改书名,糅杂诸说、仅标注一人,引录他人之说、未究本源七个方面加以指陈。... 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以征引繁富著称,但在征引时,存有不足。通过考察全书,从标注史源有误,以讹传讹、未加考辨,引录他书而未注明,以他人之说为自己之创论,妄改书名,糅杂诸说、仅标注一人,引录他人之说、未究本源七个方面加以指陈。另结合新出的《周易玩辞集解》整理本,运用史源学进行考察,从探出处之本源、明引文之起止、见文本之差异、正标注之讹误四个方面予以辨证,指出史源学对纂辑类易籍的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慎行 《周易玩辞集解》 史源学
下载PDF
四库提要经部宋人易类辨正五则
8
作者 杨新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四库各提要就朱震《汉上易集传》、都絜《易变体义》、林栗《周易经传集解》、程迥《周易古占法》及《古周易章句外编》、郭雍《郭氏传家易说》在书名、卷数、版本以及提要文字等方面有不实、差异之处。本文通过汇校四库所有提要、核实... 四库各提要就朱震《汉上易集传》、都絜《易变体义》、林栗《周易经传集解》、程迥《周易古占法》及《古周易章句外编》、郭雍《郭氏传家易说》在书名、卷数、版本以及提要文字等方面有不实、差异之处。本文通过汇校四库所有提要、核实《四库全书》所收书以及查考相关文献,力图考证事实原貌,梳理四库提要源流,对提要所载加以澄清,订正各提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变体义》 《周易经传集解》 《郭氏传家易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