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种子浓香型大曲中产蛋白酶嗜热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香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国排 程伟 +4 位作者 汪焰胜 薛锡佳 高志远 李增 孙露露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2期62-64,70,共4页
产蛋白酶嗜热细菌在芝麻香功能复合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根据其产芽孢与蛋白酶的特性,利用热处理、酶活检测、高温培养等方法,从金种子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出6株产蛋白酶嗜热细菌。其中,菌株Nxzd4的强化麸曲蛋白酶活力较高。利用液态培... 产蛋白酶嗜热细菌在芝麻香功能复合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根据其产芽孢与蛋白酶的特性,利用热处理、酶活检测、高温培养等方法,从金种子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出6株产蛋白酶嗜热细菌。其中,菌株Nxzd4的强化麸曲蛋白酶活力较高。利用液态培养进行单菌种发酵,并应用GC-MS检测其馏分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6株菌株液态发酵产香成分均不相同,但均可检测到芳香族化合物、酚类、酯类等风味物质;其中,菌株Nxzd1产香较为丰富,菌株Nxzd2、Nxzd4还产生乙偶姻、吡嗪等芝麻香酒特征性风味物质。该研究为制备金种子功能复合曲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蛋白酶 芽孢杆菌 芝麻香型白酒 强化麸曲
下载PDF
利用Biolog技术分析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小丽 翟磊 +3 位作者 信春晖 许玲 姚粟 程池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2期7-11,共5页
采用Biolog微平板鉴定技术,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通过对其微生物代谢强度(AWCD)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发酵第9天(第一次翻曲)的大曲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最高,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而发酵12 d、2... 采用Biolog微平板鉴定技术,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通过对其微生物代谢强度(AWCD)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发酵第9天(第一次翻曲)的大曲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最高,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而发酵12 d、20 d和36 d时曲样的碳源利用能力最弱,微生物多样性也较差。此外,基于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整个发酵过程曲样分为4类,其中发酵9 d时曲样自身聚为一类,发酵0 d时聚为一类,发酵2 d、12 d、20 d、36 d时聚为一类,发酵5 d、15 d、25 d时聚为一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动态演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芝麻香型白酒 高温大曲 微生物群落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功能菌株稳定芝麻香型白酒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荣 高艳华 +2 位作者 信春晖 许玲 袁建国 《酿酒科技》 2015年第2期54-57,共4页
芝麻香型白酒香气成分较为复杂,显著特征是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丰富。本实验在不改变芝麻香型白酒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添加1株新型功能菌株。结果表明:功能菌株固体发酵微生物酶系丰富,且适合于白酒固态发酵生理代谢特征,及... 芝麻香型白酒香气成分较为复杂,显著特征是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丰富。本实验在不改变芝麻香型白酒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添加1株新型功能菌株。结果表明:功能菌株固体发酵微生物酶系丰富,且适合于白酒固态发酵生理代谢特征,及高温、高酸的发酵环境;堆积过程中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氨基酸、及五碳糖含量有明显提高;蒸馏酒中高级酯类(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异戊酯),吡嗪类(2-甲基吡嗪),3-甲硫基丙醇等含量有所增加,且芝麻香型白酒风味物质更丰富、稳定,优质酒出酒率平均提高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香型白酒 功能菌株 白酒 优质酒出品率 稳定品质
下载PDF
清香兼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时卫平 徐伟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79,共3页
本研究结合自身生产基地的地理条件,通过调整原料配比、润料、堆积等工艺,创新清香兼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形成了口味独特的酒体风格。
关键词 白酒 清香兼芝麻香型白酒 生产工艺 创新 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