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二叠系哲斯组的牙形刺及其时代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成源 王平 李文国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哲斯组是我国北方最有代表性的海相二叠纪地层,但其时代尚未得到解决。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底栖大化石,难以解决洲际间的对比。作者对哲斯组的牙形刺进行了研究,在哲斯组上段下部发现了Mesogondolellaaserrata动物群,从其同层的其它牙形... 哲斯组是我国北方最有代表性的海相二叠纪地层,但其时代尚未得到解决。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底栖大化石,难以解决洲际间的对比。作者对哲斯组的牙形刺进行了研究,在哲斯组上段下部发现了Mesogondolellaaserrata动物群,从其同层的其它牙形刺化石分析,产这一牙形刺化石的层位的时代应为Wordian期晚期至Capitanian期早期,而整个哲斯组的时代可能为中二叠世Wordian期至Capitanian期早期,推测义和乌苏组的时代可能为Capitanian期。哲斯地区可能不存在吴家坪阶的海相沉积。对MesogondolellaneoprolongataWang,2004,M.mandulaensisWang,2004,WardlawellajisuensisWang,2004作了重新描述,这3个种可能为地方性分子或北方区(Borealrealm)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 哲斯组 中二叠统 Wordian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哲斯地区早二叠世地层的新认识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鹏举 郭伟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对内蒙古哲斯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剖面沉积构造的观察及珊瑚动物群的研究,认为哲斯剖面是一正常的单斜层序,未发生大规模的倒转;剖面上早二叠世地层均应划归哲斯组,哲斯组可划分三段;哲斯组为冷、暖水交替出现的浅海环境下的沉积。
关键词 地层 早二叠世 哲斯地区 内蒙古 沉积环境
下载PDF
Bi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Zhesi brachiopod fauna and reconstruction of tectonopaleogeography of Jiamusi-Mongolia Block 被引量:6
3
作者 WANG Chengwen LI Ning ZONG Pu 《Global Geology》 2012年第2期85-96,共12页
The Kungurian-Capitanian (Permian) Zhesi branchiopod fauna is mainly composed of cold-water typed taxa with high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This fauna is similar with the coeval brachiopod faunas from Ti- man-Pechora,... The Kungurian-Capitanian (Permian) Zhesi branchiopod fauna is mainly composed of cold-water typed taxa with high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This fauna is similar with the coeval brachiopod faunas from Ti- man-Pechora, Svalbard, and Queen Elizabeth Islands of the Boreal Realm, with no real "warm-water" species. Zhesi brachiopod fauna is a cold-water fauna and should be assigned to the Boreal Realm. Considering the pale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fauna and the basic rationale of paleobiogeographie provinces being controlled by latitude-temperate, and that the above areas were located at 50°N -70°N in the global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map compiled by Boucot et al. , the paleo-latitude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Jiamusi-Mongolia Block, where developed the Zhesi brachiopod fauna, is suggested ranging from 40°N to 60°N. Zhesi brachiopod fauna is an endemic fauna, containing more than 75% endemic species and self-grouped as a biogeographic province, termed Inner Mongolia Province.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is area was closed or semiclosed at that time. On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 the Herlen-Jiamusi Old-land as an obvious "continental barrier" hindered the northward migration of the Zhesi brachiopod fauna and the immigration of brachiopod species from other areas. The Tarim plate has collided with the Kazakhstan plate and the western part of South Tianshan-Beishan-Xar Moron Ocean has been clo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estern margin of Jiamusi-Mongolia Block was joined with the Tarim plate. The Xar Moron Ocean in south of Jiamusi-Mongolia Block was wide e- nough and the ocean temperature rose gradually southward, so that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old-water brachiopods to survive and thrive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Thus, the ocean with large width and high temperature formed another natural barrier for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 cold-water brachiop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esi brachiopod fauna Jiamusi-Mongolia Block reconstruction of tectonopaleogeography paleo- latitude ocean-land allocation relationship
下载PDF
内蒙哲斯腕足动物群混生类型及古气候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广虎 任雅静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根据早二叠世中国腕足动物地理分区和哲斯组腕足动物群中各属在世界的分布,筛选出一些典型冷暖属。据其地层产出特点确定了这个动物群的混生类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哲斯期的古气候变化。
关键词 早二叠世 腕足动物 混生类型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Middle Permian Zhesi Formation in Solon area of Inner Mongolia
5
作者 ZHAO Dalin WANG Dehai +2 位作者 LV Shicong CHEN Chunhu ZHAO Yanwei 《Global Geology》 2014年第1期11-17,37,共8页
Through a sampling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and REE in the section of Middle Permian Zhesi Formation in Solon area of Inner Mongolia,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sandstone and mudstone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 Through a sampling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and REE in the section of Middle Permian Zhesi Formation in Solon area of Inner Mongolia,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sandstone and mudstone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REE-enrichment. By analysis of the discriminant index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the tectonic setting of Zhesi Formation is determined to be a continental island arc environment. Meanwhile,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lithology combination,Zhesi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neritic-bathyal retention-reducti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delta front and prodelta sedimenta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IAN zhesi Formation GEOCHEMISTR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下载PDF
东北及邻区晚古生代大地构造属性新认识 被引量:189
6
作者 王成文 金巍 +4 位作者 张兴洲 马志红 迟效国 刘永江 李宁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36,共18页
哲斯腕足动物群是一个凉水型腕足动物群,土著种含量在75%以上,古生物地理区划属于北方生物地理大区的内蒙古区。自成一个地理区说明其北有重要地理隔绝:暗示存在一个较大地块(佳—蒙地块);凉水型性质则说明中二叠世这个稳定地块与华北... 哲斯腕足动物群是一个凉水型腕足动物群,土著种含量在75%以上,古生物地理区划属于北方生物地理大区的内蒙古区。自成一个地理区说明其北有重要地理隔绝:暗示存在一个较大地块(佳—蒙地块);凉水型性质则说明中二叠世这个稳定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存在一个足够宽的深海洋盆——古亚洲洋南支。在佳—蒙地块上,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佳,保存较好。这些晚古生代地层围绕佳—蒙地块核心呈环带状分布,明显构成佳—蒙地块的大陆边缘沉积。在我国东北地区,出露的晚古生代海相地层主要为佳—蒙地块的南缘和北缘沉积。根据目前已有资料统计,中生代为东北及邻区花岗岩侵位的峰期,志留纪—泥盆纪为花岗岩浆活动相对沉寂的时期,花岗岩的这种侵位时代特征支持晚古生代存在一个稳定地块的设想。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主体未见遭受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的迹象,说明这一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主体未曾发生过强烈的褶皱造山、普遍的区域变质的地槽发展过程。东北及邻区为天然地震弱震区,其周缘被锡霍特—珲春、蒙古—鄂霍次克、阿尔泰—华北北缘强地震带所围,似乎可以得出这是一个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域、其间不曾存在晚古生代以来的板块构造缝合线的结论。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发生的大规模拆离—走滑使得原本较为完整的、稳定的块体发生了分割与位移。如此,一个完整的地块被切割成多个块体(即所称的众多"微板块")。东北及邻区晚古生代构成了一个巨大地块:佳—蒙地块。佳—蒙地块是北由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南由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东由中锡霍特俯冲带所围限的一个晚古生代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属性 大陆边缘沉积 哲斯动物群 晚古生代 佳-蒙地块 东北及邻区
原文传递
内蒙古东部索伦地区中二叠世哲斯组古环境与海平面相对升降的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22
7
作者 明承栋 侯读杰 +4 位作者 赵省民 宋健 邓坚 吴赛赛 李经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84-1494,共11页
根据研究区哲斯组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结合泥岩微量元素和饱和烃有机地球化学等地球化学参数,综合研究索伦地区哲斯组的沉积环境,进而解释海平面的相对升降,为研究区哲斯组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哲斯组沉... 根据研究区哲斯组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结合泥岩微量元素和饱和烃有机地球化学等地球化学参数,综合研究索伦地区哲斯组的沉积环境,进而解释海平面的相对升降,为研究区哲斯组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哲斯组沉积环境的水体为半咸水,古盐度范围为18.55‰-28.72‰,古气候以温湿为主。B(硼元素)和微量元素比值Sr/Ba、B/Ga等可以反映的古盐度与古水深的变化,两者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影响;利用定量计算的古盐度和反映古盐度的Sr/Ba值、B/Ga值和Rb/K值等编制了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显示研究区哲斯组剖面发生了2次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海侵发生在哲斯组底部和中部。据沉积相分析,结合地球化学指标V/(V+Ni)值、稀土元素Ce异常值饱和烃气相色谱,表明研究区哲斯组主要为缺氧、还原的浅海陆棚沉积环境,该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和烃源岩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哲斯组 泥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哲斯组宏体化石新发现和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方俊钦 赵盼 +2 位作者 徐备 邵军 汪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89-1898,共10页
详细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南部哲斯组下部为一套滨浅海相地层,上部逐渐向陆相地层转变,代表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在西乌珠穆沁旗西南毛登地区前人发现放射虫的哲斯组相同地点和层位发现了宏体的腹足类螺化石及双壳类化石... 详细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南部哲斯组下部为一套滨浅海相地层,上部逐渐向陆相地层转变,代表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在西乌珠穆沁旗西南毛登地区前人发现放射虫的哲斯组相同地点和层位发现了宏体的腹足类螺化石及双壳类化石,环境分析表明这些宏体化石应形成于近岸的潮间带或潮下带水体。对中二叠统哲斯组地层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表明哲斯组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以浅海相和滨浅海相为主体,而非深海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足类螺化石 沉积相分析 哲斯组 西乌珠穆沁旗 古亚洲洋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物源区示踪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策 周建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3-673,共11页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对内蒙古东北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的物源区和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对研究区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常量元素、微量以及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哲斯组砂岩样品的常量元素整体上SiO2、Al2O3、Fe2O3含量高(分别为67....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对内蒙古东北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的物源区和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对研究区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常量元素、微量以及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哲斯组砂岩样品的常量元素整体上SiO2、Al2O3、Fe2O3含量高(分别为67.87%~71.94%、14.57%~15.61%、2.61%~6.20%),CaO、MgO含量低(分别为0.31%~0.58%和0.80%~1.93%)。微量元素上呈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除Zr、Y外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和明显负Eu异常的特点,其中(La/Yb)n=5.08~8.67,Eu/Eu*=0.56~0.77。认为研究区哲斯组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于上地壳长英质源区,源岩可能为花岗岩,其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二叠统 哲斯组 砂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物源区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下二叠统哲斯组沉积组合类型及沉积序列演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蒋干清 高德臻 +3 位作者 张维杰 李述靖 徐元恺 罗飞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通过岩相类型、沉积组合、垂向序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下二叠统哲斯组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序列进行了讨论。认为哲斯组下段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以及泻湖-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哲斯组上段主要为滨岸(潮坪)... 通过岩相类型、沉积组合、垂向序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下二叠统哲斯组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序列进行了讨论。认为哲斯组下段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以及泻湖-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哲斯组上段主要为滨岸(潮坪)沉积、泻湖-水下重力流沉积以及浅海沉积。哲斯组由下段的陆相砂砾岩、砂泥岩转变为上段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反映了一个小的海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哲斯组 沉积组合 序列演化 地层 二叠世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伸展构造环境的证据:内蒙古双井地区哲斯组沉积学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严 颜林杰 +2 位作者 张佳明 栗进 姚仲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51-3070,共20页
本研究从沉积学与年代学角度切入,聚焦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末期的演化历史。以内蒙古双井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陆源粗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剖面实测、岩相古地理分析及锆石年代学测试等方法,厘定其沉积时限与沉积构造环境,... 本研究从沉积学与年代学角度切入,聚焦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末期的演化历史。以内蒙古双井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陆源粗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剖面实测、岩相古地理分析及锆石年代学测试等方法,厘定其沉积时限与沉积构造环境,以探讨晚古生代末期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历史。来自哲斯组的2个砂岩样品的最年轻谐和锆石组的谐和年龄分别258. 1±1. 9Ma与261. 6±1. 7Ma,在误差范围内相等,限定了研究区内哲斯组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约为260Ma,处于中二叠世末的Capitanian期;其主要物质来源包括华北板块太古代至早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华北板块北缘早古生代陆缘弧及中-晚泥盆世西别河组。碎屑锆石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哲斯组所处沉积盆地类型为伸展构造环境下的裂谷盆地,早期具有短时间内快速充填巨厚层粗碎屑沉积的补偿盆地特征,并伴有活跃的同沉积火山与构造活动,发育近岸水下扇相沉积;晚期逐渐转变为过补偿盆地,发育陆相干旱型冲积扇相沉积;表现出沉积环境由海相变为陆相、碎屑物供应充足且近源低成熟度碎屑增多的盆地充填过程。根据沉积相组合及展布、沉积年龄与碎屑锆石主要结晶年龄间隔等特征,结合研究区存在双峰式火山岩及碱性岩带等证据,哲斯组应代表晚古生代末期的裂谷盆地沉积。上述研究提供了中亚造山带东段二叠纪发生陆内伸展过程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哲斯组 西拉木伦河 裂谷盆地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索伦镇中二叠统哲斯组海相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土顺 朱占平 +5 位作者 曲希玉 多力坤.买买提明 刘立 王德海 张兴洲 马志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0-307,共8页
在对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暗色泥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的特征。暗色泥岩累积厚度达640m。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在0.38%-1.78%之间,TOC大于... 在对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暗色泥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的特征。暗色泥岩累积厚度达640m。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在0.38%-1.78%之间,TOC大于0.6%的样品占98%。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Tmax在354~548℃之间,R0平均值3.24%,表明干酪根演化进入高-过成熟阶段。研究中还发现,S1+S2(〈0.2mg/g)和IH(〈16mg/g·c)都很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烃源岩已经经历过极高的热演化和排烃过程,排烃发生在晚二叠世和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伦地区 中二叠统 哲斯组 暗色泥岩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索伦二叠纪哲斯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雨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6269-6277,共9页
内蒙古索伦地区位于贺根山-黑河断裂和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断裂之间,该区发育巨厚的二叠系哲斯组地层。研究其年代学特征对确定该区大地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哲斯组50颗碎屑锆石镜下具有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年代学记录表现为4个... 内蒙古索伦地区位于贺根山-黑河断裂和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断裂之间,该区发育巨厚的二叠系哲斯组地层。研究其年代学特征对确定该区大地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哲斯组50颗碎屑锆石镜下具有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年代学记录表现为4个峰值:(1)[(270±2)~(335±4)]Ma,峰期年龄为(272±2)Ma,与该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一致;(2)[(363±3)~(429±3)]Ma,峰期年龄为(382±4)Ma,暗示其物源来自于松辽地块及其周边地区的加里东期岩浆事件;(3)[(507±5)~(555±6)]Ma,峰期年龄为(515±3)Ma,与东北地区各地块的泛非期变质基底年龄一致;(4)少量前寒武纪年龄分别为(847±7)Ma、(923±7)Ma、(1 342±14)Ma、(2 040±13)Ma,表明东北地区存在元古宙的结晶基底。上述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研究表明,以泛非期和新元古事件年龄为代表,说明研究区哲斯组的物源应来源于东北地区的变质基底,其中年轻一组谐和年龄(270±2)Ma限定了哲斯组的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由于哲斯组的物源均来自于东北地区的变质基底,推测华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位置在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哲斯组 碎屑锆石 缝合带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二叠系哲斯组腕足动物群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兵 张雄华 +1 位作者 杨欣杰 夏浩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3-1690,共8页
内蒙古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哈尔呼舒剖面哲斯组灰岩中发现了大量腕足化石,经鉴定计有22属42种,以长身贝亚目和石燕贝亚目为主,化石组合面貌具有典型的哲斯动物群特征。根据其与邻区的腕足生物地层对比,确定该腕足生物群时代为中二叠世Wor... 内蒙古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哈尔呼舒剖面哲斯组灰岩中发现了大量腕足化石,经鉴定计有22属42种,以长身贝亚目和石燕贝亚目为主,化石组合面貌具有典型的哲斯动物群特征。根据其与邻区的腕足生物地层对比,确定该腕足生物群时代为中二叠世Wordian期。哲斯动物群中凉水型分子共计10属26种,约占种级总量的61.9%,暖水型分子仅1种,约占种级总量的2.4%,体现了典型的凉水型动物群特征。古生物地理区划属于北方生物地理大区。此外,哲斯组碳酸盐岩中颗粒组合属于苔藓虫-棘皮动物-腕足动物组合,代表凉水沉积环境,也印证了哲斯动物群的凉水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斯动物群 哲斯组 中二叠世 凉水型 颗粒组合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中上二叠统烃源岩地化特征与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浩 解启来 +3 位作者 王嗣敏 潘长春 臧东升 于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2,共8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油气深部勘探的重点地区。为评价深部源岩层中上二叠统的油气资源前景,在野外地质勘查、典型剖面实测和样品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地化指标,有机岩石学方法,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生烃热模拟实...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油气深部勘探的重点地区。为评价深部源岩层中上二叠统的油气资源前景,在野外地质勘查、典型剖面实测和样品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地化指标,有机岩石学方法,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生烃热模拟实验,对中二叠统哲斯组和上二叠统林西组暗色泥质烃源岩的分布、地化特征和生烃潜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哲斯组为浅海—半深海相,林西组为近海湖盆—残余海相,两套地层均广泛发育巨厚层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以中等—好烃源岩为主,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有机质以陆源高等植物和水生藻类等混源为主,沉积水体为具有一定盐度的强还原—还原环境;哲斯组和林西组具有一定的生气能力,最大生烃量分别达0.62 m3/t和2.48 m3/t。哲斯组和林西组作为潜在的气源岩,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斯组 林西组 有机质丰度 生物标志化合物 生烃热模拟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干清 张维杰 +3 位作者 肖荣阁 罗照华 李述靖 高德臻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本文讨论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接触关系,认为本区二叠纪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缺失晚二叠世沉积;描述了代表本区地层序列演化的典型剖面,并对各单位在区域上的延伸及其对比关系进行了简述,认为本... 本文讨论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接触关系,认为本区二叠纪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缺失晚二叠世沉积;描述了代表本区地层序列演化的典型剖面,并对各单位在区域上的延伸及其对比关系进行了简述,认为本区二在纪地层的区域对比应以火山事件沉积为主线,以地层序列演化及生物化石为标志,而不应以岩性相及厚度为主要依据;根据区域地层序列演化分析,认为大石寨组与哲斯组之间的不整合是本区构造事件的代表性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左旗地区 大石寨组 哲斯组 地层 二叠纪
下载PDF
吉林—延吉—朝鲜咸北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炳成 刘永江 +1 位作者 韩国卿 金才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96-305,共10页
中国吉林东部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对比研究,无疑对揭示朝鲜半岛的地质属性、中朝板块北缘东延及演化有着重要的贡献。针对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的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化石组合、沉积特征、基底性质以及岩浆序列等方面的对比... 中国吉林东部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对比研究,无疑对揭示朝鲜半岛的地质属性、中朝板块北缘东延及演化有着重要的贡献。针对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的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化石组合、沉积特征、基底性质以及岩浆序列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朝鲜二叠纪鸡笼山腕足动物群与中国北方二叠纪哲斯腕足动物群有明显差异,与吉林地区范家屯组,尤其是延边地区庙岭组有较强的可对比性;中国吉林—延吉褶皱带和朝鲜咸北地块均以元古宇为基底,没有太古宙岩石出露;在晚古生代期间,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沉积环境、岩浆活动相似;朝鲜咸北地块和狼林地块的边界断裂——输城川断裂带应与华北地块和吉黑造山带之间缝合线的东端—古洞河断裂相连接,吉黑造山带东部地块和朝鲜咸北地块在晚古生代时期应处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延吉褶皱带 朝鲜咸北地区 哲斯腕足动物群 鸡笼山腕足动物群 输城川断裂带 沉积物
下载PDF
兴蒙造山带中二叠世哲斯期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归属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松梅 王成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70-73,共4页
两极分布的凉水型分子是古地理一级区划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兴蒙遣山带中二叠世哲斯期的10个腕足动物属(族)的地理分布的特征分析,Yakovlevia等腕足动物的地理分布具有两极分布的特点。是典型的凉水型的腕足动物,并具有亲北极生物的特... 两极分布的凉水型分子是古地理一级区划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兴蒙遣山带中二叠世哲斯期的10个腕足动物属(族)的地理分布的特征分析,Yakovlevia等腕足动物的地理分布具有两极分布的特点。是典型的凉水型的腕足动物,并具有亲北极生物的特征,其古生物地理区划应该属于北方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追山带 哲斯期 腕足动物 古生物地理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宝力根地区哲斯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生物古地理分区
19
作者 韦一 杨兵 +3 位作者 陈喜庆 雷晓婷 鲁与 贾宇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内蒙古锡林浩特宝力根苏木乌勒吉图剖面哲斯组灰岩中发现大量腕足化石,共计18属23种。该腕足群落以长身贝目、石燕目为主,化石组合面貌具有典型的哲斯动物群特征。可将其由下至上划分为2个组合:ⅠYakovlevia mammata-Anidanthus rugous... 内蒙古锡林浩特宝力根苏木乌勒吉图剖面哲斯组灰岩中发现大量腕足化石,共计18属23种。该腕足群落以长身贝目、石燕目为主,化石组合面貌具有典型的哲斯动物群特征。可将其由下至上划分为2个组合:ⅠYakovlevia mammata-Anidanthus rugousa组合;ⅡAnidanthus ussuricus-Rhombospirifer zhesiensis组合。其中,组合Ⅰ地质年代为Kungurian期—Roadian期,组合Ⅱ地质年代为Wordian期。通过对腕足冷暖属性特征研究,发现组合Ⅰ属于凉水型-分异型,组合Ⅱ属于凉水型-微渗型。对比其他地区的哲斯腕足动物群可以看出,Kungurian期—Wordian期哲斯腕足动物群由单一的凉水型向混生型演化,造成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间的构造运动和晚古生代冰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斯腕足动物群 哲斯组 凉水型 古亚洲洋 晚古生代冰期 内蒙古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清华 席党鹏 +5 位作者 王辉 张文婧 王建伟 曹维福 贾卧 王丽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2-1295,共14页
松辽盆地中二叠统哲斯组发育一套暗色泥岩、灰色砂砾岩与灰岩沉积组合,灰岩中产海相腕足类和双壳类化石。由于受钻井进尺和取心资料限制,前人对盆地覆盖区晚古生代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较少。对采自松辽盆地杜101井、杜103井剖面哲斯组... 松辽盆地中二叠统哲斯组发育一套暗色泥岩、灰色砂砾岩与灰岩沉积组合,灰岩中产海相腕足类和双壳类化石。由于受钻井进尺和取心资料限制,前人对盆地覆盖区晚古生代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较少。对采自松辽盆地杜101井、杜103井剖面哲斯组的白云质灰岩进行了系统的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首次获取了盆地覆盖区中二叠统灰岩元素地球化学资料。测试结果显示碳同位素δ13CPDB值一般>0(均值为1.68‰),氧同位素δ18OPDB值全部<-15‰(均值为-19.98‰),碳、氧稳定同位素关系图解显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灰岩同位素改造作用明显。稀土元素(REE+Y)总量为56.88×10^(-6)~143.72×10^(-6),均值为108.92×10^(-6),PAAS标准化后显示具有轻稀土相对于中稀土和重稀土亏损、δEu(均值0.94,最大值1.57)负异常、δCe(均值0.87,最大值1.06)普遍负异常和相对高的Y/Ho均值(均值34.59)等特点,与正常海相具有大体相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而微量元素Ba(均值281.55×10^(-6))、Zn(均值71.91×10^(-6))、Y(均值17.44×10^(-6))、Zr(均值117.75×10^(-6))和Rb(均值66.84×10^(-6))等元素含量整体较高,Sr/Ba(均值2.91)、Th/U(均值2.75)、V/Cr(均值1.45)和V/(V+Ni)(均值0.66)等比值适中,指示研究区哲斯组沉积时期主体为一种频繁受陆源碎屑混染作用影响的碳酸盐台地或滨海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白云质灰岩 碳酸盐台地或滨海岸环境 中二叠统哲斯组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