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伯奇戏剧批评论纲
1
作者 刘竺岩 徐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
戏剧批评是郑伯奇文艺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人们对其关注的却不多。郑伯奇对左翼戏剧实务的贡献非常卓著,但是他长期专注于文学批评与电影批评,其戏剧批评成熟得相对较晚。郑伯奇的戏剧批评集中于对文学大众化的设想之中,在革新旧剧与... 戏剧批评是郑伯奇文艺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人们对其关注的却不多。郑伯奇对左翼戏剧实务的贡献非常卓著,但是他长期专注于文学批评与电影批评,其戏剧批评成熟得相对较晚。郑伯奇的戏剧批评集中于对文学大众化的设想之中,在革新旧剧与校正国防戏剧理论方面尤为突出。郑伯奇的戏剧批评是其文艺批评体系的最后拼图,也是其文艺批评体系趋于成熟的一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戏剧批评 文学大众化 批评体系
下载PDF
树立“新风”开辟“绿洲”——论郑伯奇抗战胜利前后在西安的文艺活动
2
作者 郑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83-88,共6页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郑伯奇始终坚持“文艺为抗战服务”的方向,辗转上海、西安、成都和重庆等地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文化宣传工作。文章以抗战后期郑伯奇在故乡西安的主要文艺活动为主线,以他所创办“新风文艺社”和《高原》《雍华》两个文...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郑伯奇始终坚持“文艺为抗战服务”的方向,辗转上海、西安、成都和重庆等地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文化宣传工作。文章以抗战后期郑伯奇在故乡西安的主要文艺活动为主线,以他所创办“新风文艺社”和《高原》《雍华》两个文艺刊物的历史事实为切入点,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史实,并彰显其在西安和西北抗战史上,乃至整个新文艺运动史上的价值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抗日救亡 创办刊物 文学编辑
下载PDF
1930年代海派传媒机制与左翼文学生产——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琼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9,共8页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是典型的海派传媒机构,有着独具特色的商业运营策略和世俗趣味的文化趋向。而在1930年代,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同时也成为左翼文学的宣传阵地。特别是"左联"成员郑伯奇加入良友后,该公司一度成为左翼作家实践&qu...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是典型的海派传媒机构,有着独具特色的商业运营策略和世俗趣味的文化趋向。而在1930年代,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同时也成为左翼文学的宣传阵地。特别是"左联"成员郑伯奇加入良友后,该公司一度成为左翼作家实践"文艺大众化"的园地。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对左翼文学的接受,把握住了民国社会文学生态的文化资本规律,带有明显的商业意图;左翼作家利用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现代的传媒机制,扩大了左翼文学作为文化商品的生产线和消费场域,带有鲜明的政治意图。两者实现了"民国"文化场域中不同性质的主体的特殊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郑伯奇 海派
下载PDF
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创造社两位陕西籍作家郑伯奇和王独清的交谊
4
作者 郑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1期21-24,共4页
郑伯奇和王独清是同属于创造社的两位陕西籍作家。他们因对于民主革命的向往和共同的文学理想而结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王独清在关于国民文学的论争中,阐发并支持郑伯奇的文学主张;郑伯奇也对王独清诗集《圣母像前》作了细致、恰切的解读... 郑伯奇和王独清是同属于创造社的两位陕西籍作家。他们因对于民主革命的向往和共同的文学理想而结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王独清在关于国民文学的论争中,阐发并支持郑伯奇的文学主张;郑伯奇也对王独清诗集《圣母像前》作了细致、恰切的解读,可谓知人之论。最终,两人却因不同的政治选择而走向决裂。通过这一过程的解读,可折射出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思潮和文学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王独清 创造社 文学 交谊
下载PDF
郑伯奇研究述评
5
作者 郑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7期35-40,共6页
郑伯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左联"领导人之一。他在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和文学理论建设和批评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出版,从文学史著述和研究论文两个方面阐述郑伯奇研究所取... 郑伯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左联"领导人之一。他在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和文学理论建设和批评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出版,从文学史著述和研究论文两个方面阐述郑伯奇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肯定郑伯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文学活动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郑伯奇抗战话剧《哈尔滨的暗影》史源考
6
作者 杨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54,共14页
郑伯奇1940年问世的《哈尔滨的暗影》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学界关注的重要文本,这部取材于震惊中外的1933年哈尔滨西蒙·卡斯普绑架案的四幕话剧,与章泯的独幕剧《痛打日本鬼》、阳翰笙的电影剧本《日本间谍》、林适存的四幕话剧《日... 郑伯奇1940年问世的《哈尔滨的暗影》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学界关注的重要文本,这部取材于震惊中外的1933年哈尔滨西蒙·卡斯普绑架案的四幕话剧,与章泯的独幕剧《痛打日本鬼》、阳翰笙的电影剧本《日本间谍》、林适存的四幕话剧《日本的间谍》和顾佛影的《二十鞭杂剧》一道,构成了一个以Amleto.Vespa(万斯白)的Secret Agent of Japan(《日本密探》)中译本为史源的“东北”叙事谱系。回溯和重建这一史源生成流变的过程与语境,可见借由该书的翻译、出版、发行和评论,一众左翼知识分子和爱国进步人士在抗战后方形成了一个有关“东北”的知识和思想场域。这不仅为抗战文艺提供了宝贵而鲜活的题材,更是拓展了其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视野。作为同源“东北”叙事谱系中最具“原创性”的文本,《哈尔滨的暗影》挪用和改写万斯白著作的脉络与策略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万斯白 《哈尔滨的暗影》 Secret Agent of Japan “东北”叙事谱系
下载PDF
浅析郑伯奇对创造社的贡献
7
作者 车向东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郑伯奇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但长期以来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探讨郑伯奇在创造社的贡献与影响,才可能还原一个较为接近历史真实的郑伯奇形象:他是创造社中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和贡献的作家、文学活动家和杰出的管理者,在一... 郑伯奇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但长期以来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探讨郑伯奇在创造社的贡献与影响,才可能还原一个较为接近历史真实的郑伯奇形象:他是创造社中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和贡献的作家、文学活动家和杰出的管理者,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创造社 独特贡献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