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西走廊:明朝成功管控西北边疆的锁钥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澍
胡睿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7,213,共14页
面对唐朝丧失河西走廊的深刻历史教训和安史之乱以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的重大变化,明朝因时制宜,创新管理体制,对河西走廊采取了全新的管控模式,使其在国家安全和对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消除了动乱的根源。明朝...
面对唐朝丧失河西走廊的深刻历史教训和安史之乱以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的重大变化,明朝因时制宜,创新管理体制,对河西走廊采取了全新的管控模式,使其在国家安全和对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消除了动乱的根源。明朝对河西走廊治理能力之强和管控时间之久,远远超过了汉、唐时期,成效明显,为清朝进一步强化对西北边疆的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河西走廊
甘肃镇
兰州
哈密卫
西域
原文传递
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斋醮仪式考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桂秋
侬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8,共12页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民间信仰巫、麽、道并存,法事仪式通力合作。2006年秋,靖西县湖...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民间信仰巫、麽、道并存,法事仪式通力合作。2006年秋,靖西县湖润镇新灵村新桥屯和多吉村多留屯两地分别举行的斋醮仪式充分展示了巫、麽、道合一的独特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安故地
壮族斋醮
巫麽道合一
考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镇安故地壮族巫信仰历史与现状考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桂秋
侬兵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4-52,共9页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镇安故地民间信仰巫风颇盛,并以其信仰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鲜明性...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镇安故地民间信仰巫风颇盛,并以其信仰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鲜明性成为民族学、人类学家聚焦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安故地
壮族
巫信仰
考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朝广西镇安府壮族地区科举“考棚”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明光
杨秀富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镇安府壮族地区官学、书院发达,汉族官员到镇安府任职,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发展与人口增多,成为清朝镇安府壮族地区科举考试事业发达的主要原因。镇安考棚的修建,促进了清朝镇安府壮族地区一批科举进士与举人的出现。而壮族地区...
镇安府壮族地区官学、书院发达,汉族官员到镇安府任职,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发展与人口增多,成为清朝镇安府壮族地区科举考试事业发达的主要原因。镇安考棚的修建,促进了清朝镇安府壮族地区一批科举进士与举人的出现。而壮族地区所出进士的为官清廉,对改善清朝吏治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安府
壮族地区
考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西受降城、天德军的置废和建制沿革考述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虎
《阴山学刊》
2011年第3期83-86,共4页
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唐朝在河套地区先后修建了西受降城和天德军等两座军事城镇。两城设立之初,在唐朝的北疆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受降城建成后不久即因水患而遭废弃并在旧址以东另筑新城,天德军也因在安史之乱中遭到...
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唐朝在河套地区先后修建了西受降城和天德军等两座军事城镇。两城设立之初,在唐朝的北疆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受降城建成后不久即因水患而遭废弃并在旧址以东另筑新城,天德军也因在安史之乱中遭到破坏而一度被废弃并移至西受降城。后来设立天德镇专门负责河套西部地区的防务,其辖区几经变化,最后领有天德军、丰州和中、西二受降城。唐代后期两城地位下降,最终于五代初期为辽国占领并被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受降城
天德军
天德镇
置废
地望
辖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镇地区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的初步划分
被引量:
15
6
作者
夏嘉生
《江苏地质》
2000年第2期81-86,共6页
宁镇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 ,多期次侵入活动频繁。按照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 ,可分为 2个超单元(序列 )和 8个单元。不同超单元、单元之间 ,在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表现明显的相...
宁镇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 ,多期次侵入活动频繁。按照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 ,可分为 2个超单元(序列 )和 8个单元。不同超单元、单元之间 ,在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表现明显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显示有清晰的亲缘和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单元-超单元划分
江苏
岩石谱系单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土保持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研究——以陕西省山镇柞地区为例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峰
杨白洁
+2 位作者
曹明明
张广军
惠振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山镇柞区域属陕西省主要生态旅游区,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分析了生态旅游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提出将生态旅游发展与水土保持建设相结合,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振兴地方经济。同时,以生态旅游为经济支撑,开展广泛的水土保持工...
山镇柞区域属陕西省主要生态旅游区,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分析了生态旅游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提出将生态旅游发展与水土保持建设相结合,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振兴地方经济。同时,以生态旅游为经济支撑,开展广泛的水土保持工作,从而达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水土保持
山镇柞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白诗歌的传播学考察
被引量:
2
8
作者
吴淑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93-100,共8页
本文认为唐诗在唐代的传播非常活跃,不仅地域广、速度快,而且方式多样,波及自上而下各阶层人员。唐诗广泛迅疾的传播与唐代发达的驿传制度有关,与唐代诗人的传播意识有关。唐诗的当时传播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元白
传播地域
传播速度
传播渠道
传播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镇地区早期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沈志忠
陈越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9,共9页
宁镇地区处于江淮平原和太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作为长江下游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交融特征。考古资料表明,这一地区从距今7000年前已经存在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经过丁沙地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薛城文化...
宁镇地区处于江淮平原和太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作为长江下游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交融特征。考古资料表明,这一地区从距今7000年前已经存在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经过丁沙地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薛城文化、昝庙文化、点将台文化等史前及早期文化的洗礼,逐渐成为长江下游一支独特的农业文化。这一地区的早期农业经历了确立期(7000-6000BP)、发展期(6000-4000BP)及繁盛期(4000-2500BP)三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镇地区
史前农业
早期农业
原文传递
江浙地区出土陶瓷质半圆形器研究
10
作者
修永祯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江浙地区的战国越墓中出土了一类陶瓷质半圆形器,学界对其用途和命名争议不断。文章以墓葬与窑址所出土的陶瓷半圆形器为出发点,对其出土方位、伴随出土物与先秦时期的生活习惯等内容进行分析,认为该类器物应为仿镇明器。这类器物多出...
江浙地区的战国越墓中出土了一类陶瓷质半圆形器,学界对其用途和命名争议不断。文章以墓葬与窑址所出土的陶瓷半圆形器为出发点,对其出土方位、伴随出土物与先秦时期的生活习惯等内容进行分析,认为该类器物应为仿镇明器。这类器物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中,明确这类半圆形器的用途对于进一步研究春秋战国越地的随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质半圆形器
明器
镇
原始青瓷
江浙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南麓山镇柞区域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
1
11
作者
许玲
惠振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3,F0003,共5页
从山镇柞区域开发面临的主要任务出发,结合道路等区位条件的变化,进行其发展区位背景、资源特点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研究,将山镇柞区域定位为以生态旅游、中药材产业、绿色食品基地、水力及矿产原材料开发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区域,在此基...
从山镇柞区域开发面临的主要任务出发,结合道路等区位条件的变化,进行其发展区位背景、资源特点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研究,将山镇柞区域定位为以生态旅游、中药材产业、绿色食品基地、水力及矿产原材料开发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区域,在此基础上划分为5个经济区。探讨区域开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研究山镇柞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模式及开发新思路,提出该区域开发的三大主要方向、五个主要产业和对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统一,是实现欠发达山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镇柞
区域经济开发
功能定位
主要产业
水土保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刘丽
刘永彪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6-23,共8页
制造业协同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在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和市场演化的作用下,制造业通过区域内及区域间分工和集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利用子系统有序度、复合系统协调度和随机效应Tobit模型测算宁镇扬制造...
制造业协同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在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和市场演化的作用下,制造业通过区域内及区域间分工和集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利用子系统有序度、复合系统协调度和随机效应Tobit模型测算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宁镇扬制造业区域内协同度呈上升态势;制造业区域间协同度存在差异,镇江扬州的协同度最高,宁镇扬整体协同度最弱;技术创新的协同度最高,市场发展规模次之,资源禀赋最低;政策支持有正向推动作用,但财政支出对宁镇扬整体协同的作用效应较小,产业分工的正向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负相关。为此,需要合理分工,搭建对接平台,共建重点产业链,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加强资源流动,以促进宁镇扬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协同发展
技术创新
资源禀赋
宁镇扬一体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镇扬协同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13
作者
刘俊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8-31,共4页
在对宁镇扬三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多种指标构建宁镇扬区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镇扬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宁镇扬
区域协调发展
评价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地域师友因素对昌谷诗的影响
14
作者
孙文飙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徐祯卿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其诗歌艺术显示了明中叶诗坛南北融合的趋势。这种特点和前后期创作的变化,是与地域、师友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
关键词
徐祯卿
地域
师友
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镇地区的限制性断层
15
作者
雷启修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75-80,共6页
宁镇山脉的褶皱带被一系列横断层分割为褶断段。横断层相邻的断块,无论是褶皱的形态、纵断层的数目、规模和断距等特征沿纵向跨越横断层均存在不连续性的跃变,表明这些横断层是早于褶皱或与之伴生的纵断层而存在,并对各断块内发育的地...
宁镇山脉的褶皱带被一系列横断层分割为褶断段。横断层相邻的断块,无论是褶皱的形态、纵断层的数目、规模和断距等特征沿纵向跨越横断层均存在不连续性的跃变,表明这些横断层是早于褶皱或与之伴生的纵断层而存在,并对各断块内发育的地质构造起到限制作用。因横断层作为较早的边界,后期的挤压在被分割的各块段内可以是有差异的,导致宁镇褶皱带在总体上的一致性,分段上的有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限制性
宁镇地区
地质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走廊:明朝成功管控西北边疆的锁钥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澍
胡睿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7,213,共14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边疆治理视野下的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18AZS022)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明代绿洲丝绸之路上的贡使活动及其管理研究”(18YJC77002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面对唐朝丧失河西走廊的深刻历史教训和安史之乱以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的重大变化,明朝因时制宜,创新管理体制,对河西走廊采取了全新的管控模式,使其在国家安全和对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消除了动乱的根源。明朝对河西走廊治理能力之强和管控时间之久,远远超过了汉、唐时期,成效明显,为清朝进一步强化对西北边疆的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明朝
河西走廊
甘肃镇
兰州
哈密卫
西域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Hexi
Corridor
Gansu
zhen
Lanzhou
Hami
Wei
Western
region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斋醮仪式考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桂秋
侬兵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广西大新县下雷中学
出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8,共12页
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06FMZ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MZ009)
文摘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民间信仰巫、麽、道并存,法事仪式通力合作。2006年秋,靖西县湖润镇新灵村新桥屯和多吉村多留屯两地分别举行的斋醮仪式充分展示了巫、麽、道合一的独特风景。
关键词
镇安故地
壮族斋醮
巫麽道合一
考察
Keywords
zhen
'an
region
Zhuangzu's
Rites
Unity
of
Witchcraft,
Magic
and
Taoism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S86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镇安故地壮族巫信仰历史与现状考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桂秋
侬兵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广西大新县下雷中学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4-52,共9页
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壮族巫文化考察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6FMZ008)
文摘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镇安故地民间信仰巫风颇盛,并以其信仰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鲜明性成为民族学、人类学家聚焦的区域。
关键词
镇安故地
壮族
巫信仰
考察
Keywords
zhen
'
an
region
Zhuang
Nationality
sorcery
belief
survey
分类号
C912.66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朝广西镇安府壮族地区科举“考棚”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明光
杨秀富
机构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百色学院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文摘
镇安府壮族地区官学、书院发达,汉族官员到镇安府任职,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发展与人口增多,成为清朝镇安府壮族地区科举考试事业发达的主要原因。镇安考棚的修建,促进了清朝镇安府壮族地区一批科举进士与举人的出现。而壮族地区所出进士的为官清廉,对改善清朝吏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镇安府
壮族地区
考棚
Keywords
zhen
'an
Prefecture
Zhuang
region
Examination
Shack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西受降城、天德军的置废和建制沿革考述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虎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阴山学刊》
2011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摘
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唐朝在河套地区先后修建了西受降城和天德军等两座军事城镇。两城设立之初,在唐朝的北疆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受降城建成后不久即因水患而遭废弃并在旧址以东另筑新城,天德军也因在安史之乱中遭到破坏而一度被废弃并移至西受降城。后来设立天德镇专门负责河套西部地区的防务,其辖区几经变化,最后领有天德军、丰州和中、西二受降城。唐代后期两城地位下降,最终于五代初期为辽国占领并被废弃。
关键词
西受降城
天德军
天德镇
置废
地望
辖区
Keywords
West
Surrender
City
Tiande
Jun
Tiande
zhen
Establishment
and
abandon
Location
region
governed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镇地区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的初步划分
被引量:
15
6
作者
夏嘉生
机构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江苏地质》
2000年第2期81-86,共6页
文摘
宁镇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 ,多期次侵入活动频繁。按照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 ,可分为 2个超单元(序列 )和 8个单元。不同超单元、单元之间 ,在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表现明显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显示有清晰的亲缘和演化关系。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单元-超单元划分
江苏
岩石谱系单位
Keywords
Granitoid
Division
of
unit
and
super
series
Ning
zhen
region
,
Jiangsu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土保持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研究——以陕西省山镇柞地区为例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峰
杨白洁
曹明明
张广军
惠振江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合同号:KZCX3-SW-421)
文摘
山镇柞区域属陕西省主要生态旅游区,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分析了生态旅游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提出将生态旅游发展与水土保持建设相结合,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振兴地方经济。同时,以生态旅游为经济支撑,开展广泛的水土保持工作,从而达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水土保持
山镇柞地区
Key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han-
zhen
-zha
region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K928.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白诗歌的传播学考察
被引量:
2
8
作者
吴淑玲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93-10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8BZW035)
文摘
本文认为唐诗在唐代的传播非常活跃,不仅地域广、速度快,而且方式多样,波及自上而下各阶层人员。唐诗广泛迅疾的传播与唐代发达的驿传制度有关,与唐代诗人的传播意识有关。唐诗的当时传播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元白
传播地域
传播速度
传播渠道
传播意识
Keywords
Yuan
zhen
and
Bai
Juyi
dissemination
region
dissemination
speed
dissemination
form
dissemination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镇地区早期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沈志忠
陈越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36)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3LSB005)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2012年度)
文摘
宁镇地区处于江淮平原和太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作为长江下游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交融特征。考古资料表明,这一地区从距今7000年前已经存在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经过丁沙地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薛城文化、昝庙文化、点将台文化等史前及早期文化的洗礼,逐渐成为长江下游一支独特的农业文化。这一地区的早期农业经历了确立期(7000-6000BP)、发展期(6000-4000BP)及繁盛期(4000-2500BP)三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
宁镇地区
史前农业
早期农业
Keywords
Ning-
zhen
region
prehistory
agriculture
early
agriculture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浙地区出土陶瓷质半圆形器研究
10
作者
修永祯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出处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文摘
江浙地区的战国越墓中出土了一类陶瓷质半圆形器,学界对其用途和命名争议不断。文章以墓葬与窑址所出土的陶瓷半圆形器为出发点,对其出土方位、伴随出土物与先秦时期的生活习惯等内容进行分析,认为该类器物应为仿镇明器。这类器物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中,明确这类半圆形器的用途对于进一步研究春秋战国越地的随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陶瓷质半圆形器
明器
镇
原始青瓷
江浙地区
Keywords
semicircle
ceramic
ware
burial
objects
zhen
primitive
celadon
Jiangsu
and
Zhejiang
region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南麓山镇柞区域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
1
11
作者
许玲
惠振江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系城市与资源学系
陕西省扶贫办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3,F0003,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SD11)
陕西省计委委托项目
文摘
从山镇柞区域开发面临的主要任务出发,结合道路等区位条件的变化,进行其发展区位背景、资源特点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研究,将山镇柞区域定位为以生态旅游、中药材产业、绿色食品基地、水力及矿产原材料开发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区域,在此基础上划分为5个经济区。探讨区域开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研究山镇柞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模式及开发新思路,提出该区域开发的三大主要方向、五个主要产业和对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统一,是实现欠发达山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山镇柞
区域经济开发
功能定位
主要产业
水土保持
Keywords
Shan-
zhen
-Zha
region
region
al
economic
exploration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main
industry
eco-logical
protection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刘丽
刘永彪
机构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6-23,共8页
基金
南京市发改委2022年重点调研课题“南京都市圈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ZZ066022F22248)。
文摘
制造业协同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在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和市场演化的作用下,制造业通过区域内及区域间分工和集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利用子系统有序度、复合系统协调度和随机效应Tobit模型测算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宁镇扬制造业区域内协同度呈上升态势;制造业区域间协同度存在差异,镇江扬州的协同度最高,宁镇扬整体协同度最弱;技术创新的协同度最高,市场发展规模次之,资源禀赋最低;政策支持有正向推动作用,但财政支出对宁镇扬整体协同的作用效应较小,产业分工的正向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负相关。为此,需要合理分工,搭建对接平台,共建重点产业链,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加强资源流动,以促进宁镇扬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协同发展
技术创新
资源禀赋
宁镇扬一体化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
endowment
the
integration
of
Ning-
zhen
-Yang
region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镇扬协同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13
作者
刘俊
机构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8-31,共4页
基金
扬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编号:2017jhskl016)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编号:2017jhxy012)
文摘
在对宁镇扬三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多种指标构建宁镇扬区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镇扬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宁镇扬
区域协调发展
评价体系
Key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tical
Method
Ning-
zhen
-Yang
region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分类号
C939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地域师友因素对昌谷诗的影响
14
作者
孙文飙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文摘
徐祯卿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其诗歌艺术显示了明中叶诗坛南北融合的趋势。这种特点和前后期创作的变化,是与地域、师友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
关键词
徐祯卿
地域
师友
诗歌
Keywords
XU
zhen
-qing
region
friends
poet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镇地区的限制性断层
15
作者
雷启修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
出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75-80,共6页
文摘
宁镇山脉的褶皱带被一系列横断层分割为褶断段。横断层相邻的断块,无论是褶皱的形态、纵断层的数目、规模和断距等特征沿纵向跨越横断层均存在不连续性的跃变,表明这些横断层是早于褶皱或与之伴生的纵断层而存在,并对各断块内发育的地质构造起到限制作用。因横断层作为较早的边界,后期的挤压在被分割的各块段内可以是有差异的,导致宁镇褶皱带在总体上的一致性,分段上的有特殊性。
关键词
断层
限制性
宁镇地区
地质构造
Keywords
Ning
zhen
region
anticlinorium
cross
fault
restrictive
fault
sharp
change
Neocathaysian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西走廊:明朝成功管控西北边疆的锁钥
田澍
胡睿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2
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斋醮仪式考察
黄桂秋
侬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镇安故地壮族巫信仰历史与现状考察
黄桂秋
侬兵
《百色学院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朝广西镇安府壮族地区科举“考棚”探讨
黄明光
杨秀富
《百色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代西受降城、天德军的置废和建制沿革考述
张虎
《阴山学刊》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宁镇地区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的初步划分
夏嘉生
《江苏地质》
200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水土保持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研究——以陕西省山镇柞地区为例
刘峰
杨白洁
曹明明
张广军
惠振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元、白诗歌的传播学考察
吴淑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宁镇地区早期农业发展研究
沈志忠
陈越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10
江浙地区出土陶瓷质半圆形器研究
修永祯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秦岭南麓山镇柞区域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
许玲
惠振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宁镇扬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丽
刘永彪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宁镇扬协同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刘俊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试析地域师友因素对昌谷诗的影响
孙文飙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宁镇地区的限制性断层
雷启修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