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春初浙江近海的低温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朱德弟 陆斗定 +1 位作者 王云峰 苏纪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9,共9页
在长江口附近和浙江近海海域,近些年来每年春季几乎都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时间通常是在4月底或5月初,但2005年却一直到5月底才发生。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浙江近海进行的多个春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和有关... 在长江口附近和浙江近海海域,近些年来每年春季几乎都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时间通常是在4月底或5月初,但2005年却一直到5月底才发生。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浙江近海进行的多个春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和有关站位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海区2005年春初的温度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阐明了2005年春季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物理环境原因。结果表明,2005年3月浙江近海水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低,且这种情况在近岸区更为明显;与2004年同期相比,2005年春初(4月初)浙江近海水温偏低,2005年和2004年的这种水温差异在近岸和中上层的低盐水里最为明显,而在远岸和下层的高盐水水温差异则相对要小;近岸低盐水最低温度2005年比2004年低约2.6℃;2005年1—3月浙江近海特殊的气象条件(10 a中最低的气温和强劲的偏北大风)和2004/2005年冬季较弱的台湾暖流是形成4月初浙江近海低温特征的主要原因;2004年冬季和2005年春初浙江近水温偏低很可能是2005年春季东海大规模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海 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 低温特征
下载PDF
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基于InVEST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潘艺 鲍海君 +1 位作者 黄玲燕 祝锦霞 《上海国土资源》 2020年第3期18-24,共7页
采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1980-2015年期间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分异特征及其生境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35年间,浙江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宁波市的建设用地强度最高,温台地区相对较弱。嘉兴市... 采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1980-2015年期间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分异特征及其生境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35年间,浙江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宁波市的建设用地强度最高,温台地区相对较弱。嘉兴市建设扩张最为迅速,舟山市扩张最为缓慢,且各区县建设扩张强度差距逐渐加大。(2)从空间格局看,沿海建设用地扩张整体呈现北部强于南部、近海强于内陆的趋势。其景观变化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景观格局由蔓延式、破碎化、形状复杂逐渐向集聚态势转变。以杭州、宁波、温州为核心的“三大都市经济圈”发展格局已显雏形。(3)资源禀赋限制生境质量的总体水平,而产业发展与建设用地剧烈扩张导致浙江沿海生境持续退化,尤其在环杭州湾和核心城市区域的生境较差。随着海洋经济战略推进,宁波—舟山区域优势凸显,近15年舟山市主要海岛生境质量明显退化。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新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浙江沿海区域要摸清城市空间生态基地,强化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的多元互动过程的理解,优化“分级、分区、分类”用途管控和城市系统精细布局,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升级的空间赋能效应,提升城市空间韧性和治理效能,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城市化 时空格局 空间自相关 景观格式指数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下载PDF
影响浙江中南部台风的统计分析和预报思路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凤才 张锡军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107-114,共8页
本文首先用20 a的资料对影响我国浙江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台风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的台风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特征;然后从动力学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此类台风生成、发展、移动的机制,给出了其预报的思路和今后须进一... 本文首先用20 a的资料对影响我国浙江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台风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的台风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特征;然后从动力学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此类台风生成、发展、移动的机制,给出了其预报的思路和今后须进一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浙江中南部 统计分析 预报经验
下载PDF
基于百度指数的粤闽浙沿海城市信息流网络特征
4
作者 叶艺华 陈羽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81-90,共10页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的城市两两用户关注指数,构建粤闽浙沿海城市信息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称网络矩阵、节点区域法分析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4年地区信息流总量增长明显,2014—2021年总量较为稳定;福州、厦门、泉...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的城市两两用户关注指数,构建粤闽浙沿海城市信息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称网络矩阵、节点区域法分析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4年地区信息流总量增长明显,2014—2021年总量较为稳定;福州、厦门、泉州、温州、赣州为重要节点城市,兼具较强的信息资源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潮州、梅州和鹰潭融入不足,福州为强辐射型城市,厦门逐渐由强吸收型转为强辐射型城市;网络式城市结构初具,在地理上呈现以厦门、福州为支撑节点的皇冠型结构,沿海城市间联系密集,西部则较为稀疏,漳州—厦门—泉州—福州形成稳定且相对紧密的信息互动关系;网络呈现明显的省域界限,大致形成“1+4+15”的层级结构,厦门吸收网络中接近一半城市的最大信息流,为主导城市,福州、赣州、汕头、温州吸引着各自省内城市的最大信息流,为次级主导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闽浙沿海 信息流 节点区域法 网络时空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