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之特色探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妍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示。[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外治中药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本书的外治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书中外用药材402种,其中外来药物2...
[目的]研究《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示。[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外治中药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本书的外治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书中外用药材402种,其中外来药物27种,多为化学药物,外治剂型共21种剂型。传统外用药剂拟用的基质约13种,记载频次最多的是油脂性基质。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其中主治病症频次较多的前5位属外科、内科、皮肤科、喉科、骨伤科等。按原文治法表述用语归类统计外治方法计63种。[结论]《本草纲目拾遗》蕴藏着丰富的中药外用药材、验方、制剂及传统的外治方法,充分体现了中药外治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中药外治方法的挖掘利用、改良优化及开发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本草纲目拾遗》是研究"浙派中医"之"本草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中药外治
用药特色
浙派中医
本草学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草纲目拾遗》中金锁银开的考释
被引量:
6
2
作者
华青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七收载之金锁银开 ,分别为今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L 蓼科植物天荞麦FagopyrumcymosumMcisn 蓼科植物贯叶蓼Polygonumperfoliatum
关键词
越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金锁银开
原文传递
赵学敏及其《凤仙谱》的科学成就
被引量:
3
3
作者
魏露苓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6年第1期56-62,共7页
清代赵学敏所著《凤仙谱》记录了181个凤仙品种,总结了前人多年种植凤仙的宝贵经验,提出一套精湛的栽培技术。谱中赵氏对植物学及遗传变异的见解,与现代生物学中一些理论有相通之处。《风仙谱》不仅是清代植物专谱中的佳作,也是...
清代赵学敏所著《凤仙谱》记录了181个凤仙品种,总结了前人多年种植凤仙的宝贵经验,提出一套精湛的栽培技术。谱中赵氏对植物学及遗传变异的见解,与现代生物学中一些理论有相通之处。《风仙谱》不仅是清代植物专谱中的佳作,也是现存优秀的中国古代花卉专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学敏
凤仙谱
花卉专著
科学成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草纲目拾遗》引《广东新语》考述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瑞贤
张卫
+1 位作者
李健
梁飞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粤山录》、《粤录》、《交广录》、《粤草志》、《广果录》、《南粤琐记》、《广志》、《粤志》等15...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粤山录》、《粤录》、《交广录》、《粤草志》、《广果录》、《南粤琐记》、《广志》、《粤志》等15种以上的名称,涉及药物57种(个别有重合)。《新语》作者屈大均为明遗民,积极参与反清复明活动,遭到文字狱迫害,书籍被查禁销毁,赵学敏在引用时不得已采取了迂回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广东新语》
赵学敏
屈大均
本草文献
原文传递
蒸花取露:西方药露知识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2
5
作者
孙承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305,共17页
香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的香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尤盛,其中有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蔷薇露,深受时人青睐,但阿拉伯通过蒸馏制取蔷薇露的方法并未在中国被全面接受。阿拉伯的蒸馏技术传入欧洲后,与...
香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的香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尤盛,其中有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蔷薇露,深受时人青睐,但阿拉伯通过蒸馏制取蔷薇露的方法并未在中国被全面接受。阿拉伯的蒸馏技术传入欧洲后,与本草知识结合,于16世纪产生一场以蒸馏为标志的“医药革命”。明末入华耶稣会士熊三拔以当时欧洲著作为底本,编译《药露说》(附于《泰西水法》刊行),专门对药露的功用及蒸馏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仅使欧洲药露知识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也使蒸花取露的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士人继而以各种花草制作了名目繁多的药露,药露亦逐渐被吸纳为中药制剂的一部分。西方药露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阿拉伯、欧洲、中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露
蔷薇露
香水
蒸馏技术
熊三拔
《泰西水法》
赵学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赵学敏亲族考
6
作者
李健
张卫
+1 位作者
梁飞
张瑞贤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文对清代药学家赵学敏的亲属进行了文献调查,对其父亲、兄弟、儿子、外甥、岳父、内兄、表戚、门人、仆人等进行了梳理,以冀对今后研究赵学敏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外编》等有所帮助。
关键词
zhao
xuemin
RELATIVES
DESCENDANTS
VERIFI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典与世俗之间:《串雅》医疗知识空间的构筑
7
作者
刘雨茁
王育林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5期463-472,共10页
《串雅》往往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清代江南地区走方医特点的方书,但通过对《串雅》内、外编8卷内容的史料溯源发现,其文本主要直接抄录自《本草纲目》《石室秘录》《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等多部医学典籍。其编纂者赵学敏将民间走方医学体系...
《串雅》往往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清代江南地区走方医特点的方书,但通过对《串雅》内、外编8卷内容的史料溯源发现,其文本主要直接抄录自《本草纲目》《石室秘录》《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等多部医学典籍。其编纂者赵学敏将民间走方医学体系与既有经典文本“嫁接”,对走方医的具体医疗知识进行了优化与改造,构筑了一个介于正典与世俗之间,士人、医者与大众共享的医疗知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雅》
赵学敏
文本溯源
《本草纲目》
书籍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鲍廷博迁居桐乡考——兼补证刘尚恒先生“鲍廷博由杭州迁桐乡时间考述”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生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7,共3页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迁居桐乡
刘尚恒
赵学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人赵学敏《凤仙谱》献疑
9
作者
杨明明
于胜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9-325,共7页
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历来被认为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凤仙花专谱。文章基于现代植物分类学领域对凤仙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习性、形态特征、栽培历史等方面对《凤仙谱》中所载植物进行了全面考证,发现《凤仙谱》中收录的&qu...
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历来被认为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凤仙花专谱。文章基于现代植物分类学领域对凤仙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习性、形态特征、栽培历史等方面对《凤仙谱》中所载植物进行了全面考证,发现《凤仙谱》中收录的"凤仙花"与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凤仙花大多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凤仙谱》中之"凤仙"是否皆为凤仙花属植物值得商榷。为了能够正确利用《凤仙谱》一书,应对其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重新认识其学术价值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谱》凤仙花
赵学敏
考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足迹探寻
10
作者
梁飞
张卫
+1 位作者
李健
张瑞贤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9期40-43,共4页
搜集整理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活动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出生及早年生活都在福建,之后则以浙江为主要活动区域。又据文献资料判断,其职业当为"幕宾"。
关键词
清代
医家
赵学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烟火制作工艺考略——基于《火戏略》之研究
11
作者
王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24-30,共7页
黑火药起源于中国古老的炼丹术,其后不仅被应用于军事,也成为烟火的主要原料。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火戏略》是有关中国传统烟火制作工艺的专门著作,其中记录并总结了原料加工、基础材料处理、药物配合以及火戏制作技巧等诸多烟...
黑火药起源于中国古老的炼丹术,其后不仅被应用于军事,也成为烟火的主要原料。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火戏略》是有关中国传统烟火制作工艺的专门著作,其中记录并总结了原料加工、基础材料处理、药物配合以及火戏制作技巧等诸多烟火制作技艺和经验,为今人了解古代相关工艺和技术,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宝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
制作工艺
赵学敏
《火戏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之特色探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妍静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wh20017-5Z)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2019ZB058)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药卫生计划(2017ZS13-01)~~
文摘
[目的]研究《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示。[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外治中药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本书的外治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书中外用药材402种,其中外来药物27种,多为化学药物,外治剂型共21种剂型。传统外用药剂拟用的基质约13种,记载频次最多的是油脂性基质。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其中主治病症频次较多的前5位属外科、内科、皮肤科、喉科、骨伤科等。按原文治法表述用语归类统计外治方法计63种。[结论]《本草纲目拾遗》蕴藏着丰富的中药外用药材、验方、制剂及传统的外治方法,充分体现了中药外治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中药外治方法的挖掘利用、改良优化及开发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本草纲目拾遗》是研究"浙派中医"之"本草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中药外治
用药特色
浙派中医
本草学派
Keywords
Bencao
Gangmu
Shiyi
zhao
xuemin
external
treatment
of
TCM
drug
characteristics
Zhepai
TCM
materia
medica
school
分类号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草纲目拾遗》中金锁银开的考释
被引量:
6
2
作者
华青
机构
江西上饶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文摘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七收载之金锁银开 ,分别为今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L 蓼科植物天荞麦FagopyrumcymosumMcisn 蓼科植物贯叶蓼Polygonumperfoliatum
关键词
越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金锁银开
Keywords
zhao
xuemin
Supplements
to
Compendim
of
Materia
Medica
Jin
Shuo
Yin
Kai
分类号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学敏及其《凤仙谱》的科学成就
被引量:
3
3
作者
魏露苓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出处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6年第1期56-62,共7页
文摘
清代赵学敏所著《凤仙谱》记录了181个凤仙品种,总结了前人多年种植凤仙的宝贵经验,提出一套精湛的栽培技术。谱中赵氏对植物学及遗传变异的见解,与现代生物学中一些理论有相通之处。《风仙谱》不仅是清代植物专谱中的佳作,也是现存优秀的中国古代花卉专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赵学敏
凤仙谱
花卉专著
科学成就
Keywords
zhao
xuemin
,
Garden
Balsam
Menu,
treatise
about
garden
Ballam
分类号
S68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G257.3 [农业科学—园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草纲目拾遗》引《广东新语》考述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瑞贤
张卫
李健
梁飞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史教研室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文摘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粤山录》、《粤录》、《交广录》、《粤草志》、《广果录》、《南粤琐记》、《广志》、《粤志》等15种以上的名称,涉及药物57种(个别有重合)。《新语》作者屈大均为明遗民,积极参与反清复明活动,遭到文字狱迫害,书籍被查禁销毁,赵学敏在引用时不得已采取了迂回的办法。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广东新语》
赵学敏
屈大均
本草文献
Keywords
Ben
cao
gang
mu
shi
yi
(Supplements
to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Gnang
dong
xin
yet
(New
Sayings
of
Guangdong)
zhao
xuemin
Qu
Dajun
Literature
of
materia
medica
分类号
R28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蒸花取露:西方药露知识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2
5
作者
孙承晟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305,共17页
文摘
香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的香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尤盛,其中有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蔷薇露,深受时人青睐,但阿拉伯通过蒸馏制取蔷薇露的方法并未在中国被全面接受。阿拉伯的蒸馏技术传入欧洲后,与本草知识结合,于16世纪产生一场以蒸馏为标志的“医药革命”。明末入华耶稣会士熊三拔以当时欧洲著作为底本,编译《药露说》(附于《泰西水法》刊行),专门对药露的功用及蒸馏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仅使欧洲药露知识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也使蒸花取露的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士人继而以各种花草制作了名目繁多的药露,药露亦逐渐被吸纳为中药制剂的一部分。西方药露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阿拉伯、欧洲、中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药露
蔷薇露
香水
蒸馏技术
熊三拔
《泰西水法》
赵学敏
Keywords
medicinal
dew
rose
water
perfume
distillation
technique
Sabatino
de
Ursis
Taixi
shuifa(泰西水法,Hydro
Methods
of
the
Great
West)
zhao
xuemin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赵学敏亲族考
6
作者
李健
张卫
梁飞
张瑞贤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山西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
出处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文摘
本文对清代药学家赵学敏的亲属进行了文献调查,对其父亲、兄弟、儿子、外甥、岳父、内兄、表戚、门人、仆人等进行了梳理,以冀对今后研究赵学敏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外编》等有所帮助。
关键词
zhao
xuemin
RELATIVES
DESCENDANTS
VERIFICATION
Keywords
zhao
xuemin
relatives
descendants
verification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典与世俗之间:《串雅》医疗知识空间的构筑
7
作者
刘雨茁
王育林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5期463-47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BZS174)。
文摘
《串雅》往往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清代江南地区走方医特点的方书,但通过对《串雅》内、外编8卷内容的史料溯源发现,其文本主要直接抄录自《本草纲目》《石室秘录》《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等多部医学典籍。其编纂者赵学敏将民间走方医学体系与既有经典文本“嫁接”,对走方医的具体医疗知识进行了优化与改造,构筑了一个介于正典与世俗之间,士人、医者与大众共享的医疗知识空间。
关键词
《串雅》
赵学敏
文本溯源
《本草纲目》
书籍史
Keywords
Chuan
Ya(《串雅》Quackery
To
Academy)
zhao
xuemin
Text
Origin-Tracing
Ben
Cao
Gang
Mu(《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History
of
Books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鲍廷博迁居桐乡考——兼补证刘尚恒先生“鲍廷博由杭州迁桐乡时间考述”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生杰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7,共3页
文摘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事业。
关键词
鲍廷博
迁居桐乡
刘尚恒
赵学敏
Keywords
Bao
Tingbo
Moving
to
Tongxiang
Liu
Shangheng
zhao
xuemin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人赵学敏《凤仙谱》献疑
9
作者
杨明明
于胜祥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9-32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170177)
文摘
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历来被认为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凤仙花专谱。文章基于现代植物分类学领域对凤仙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习性、形态特征、栽培历史等方面对《凤仙谱》中所载植物进行了全面考证,发现《凤仙谱》中收录的"凤仙花"与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凤仙花大多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凤仙谱》中之"凤仙"是否皆为凤仙花属植物值得商榷。为了能够正确利用《凤仙谱》一书,应对其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重新认识其学术价值及地位。
关键词
《凤仙谱》凤仙花
赵学敏
考证
Keywords
Garden
Balsam
Man
ual,Impatiens,
zhao
xuemin
,textual
studies
分类号
S681.1-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足迹探寻
10
作者
梁飞
张卫
李健
张瑞贤
机构
山西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9期40-43,共4页
基金
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08FY120200)
文摘
搜集整理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活动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出生及早年生活都在福建,之后则以浙江为主要活动区域。又据文献资料判断,其职业当为"幕宾"。
关键词
清代
医家
赵学敏
Keywords
Qing
dynasty
physician
zhao
xuemin
分类号
R749.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烟火制作工艺考略——基于《火戏略》之研究
11
作者
王坚
机构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24-30,共7页
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90104)。
文摘
黑火药起源于中国古老的炼丹术,其后不仅被应用于军事,也成为烟火的主要原料。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火戏略》是有关中国传统烟火制作工艺的专门著作,其中记录并总结了原料加工、基础材料处理、药物配合以及火戏制作技巧等诸多烟火制作技艺和经验,为今人了解古代相关工艺和技术,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宝贵材料。
关键词
烟火
制作工艺
赵学敏
《火戏略》
Keywords
Fireworks
Craftsmanship
zhao
xuemin
Huoxilue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之特色探析
吴妍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本草纲目拾遗》中金锁银开的考释
华青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0
6
原文传递
3
赵学敏及其《凤仙谱》的科学成就
魏露苓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本草纲目拾遗》引《广东新语》考述
张瑞贤
张卫
李健
梁飞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
2
原文传递
5
蒸花取露:西方药露知识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孙承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赵学敏亲族考
李健
张卫
梁飞
张瑞贤
《中药与临床》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正典与世俗之间:《串雅》医疗知识空间的构筑
刘雨茁
王育林
《中医药文化》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鲍廷博迁居桐乡考——兼补证刘尚恒先生“鲍廷博由杭州迁桐乡时间考述”
周生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清人赵学敏《凤仙谱》献疑
杨明明
于胜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足迹探寻
梁飞
张卫
李健
张瑞贤
《西部中医药》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古代烟火制作工艺考略——基于《火戏略》之研究
王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