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广才岭东部山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殿伟 姚旭 +3 位作者 金志民 蔡赫 徐春雨 张明海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第5期28-33,37,共7页
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张广才岭东麓林区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的温带森林中,分别利用铗捕法、笼捕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 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张广才岭东麓林区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的温带森林中,分别利用铗捕法、笼捕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9.88%和9.04%,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红外相机技术可以克服铗捕和笼捕两种调查方法无法直接观测动物的不足。三种方法共记录啮齿动物7种:朝鲜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黑线姬鼠A.agrarius、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花鼠Tamias sibiricus和松鼠Sciurus vulgaris。横道河子林区优势种是朝鲜姬鼠,三道林场林区优势种是黑线姬鼠和朝鲜姬鼠,三道林场的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横道河子林场,不同植被类型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张广才岭 群落多样性 铗日法 红外相机技术
下载PDF
张广才岭典型森林土壤养分特征与综合质量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龙 陈瑶 +1 位作者 刘延坤 李云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目的】探明张广才岭林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特征,为了解该区植被与土壤的关系以及维持土壤肥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阔叶红松林、阔叶混交林、蒙古栎林、落叶松林、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各林分土壤有机质(S... 【目的】探明张广才岭林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特征,为了解该区植被与土壤的关系以及维持土壤肥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阔叶红松林、阔叶混交林、蒙古栎林、落叶松林、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各林分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有效磷(AP)的分布特征,同时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张广才岭林区土壤SOM、TN、TP、AP在不同林型间差异显著,SOM、TN 2种土壤养分的总体分布是阔叶混交林最高,云冷杉林和阔叶红松林次之,蒙古栎林和落叶松林最低;TP和AP均在云冷杉林土壤中最高,落叶松林中最低;AN在各林型内差异不显著。【结论】张广才岭林区土壤SOM和AN含量丰富,不同林型土壤养分总体处于优良水平,但TN缺乏为该林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张广才岭
下载PDF
张广才岭东部山地灰背鸫巢址选择研究
3
作者 高明 李殿伟 +3 位作者 曹钰炜 张承志 付大航 金志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2019年6-8月,在张广才岭东部山地横道河子镇对灰背鸫巢址选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灰背鸫巢均为碗状,巢内径(8.76±1.44)cm,巢外径(12.09±1.99)cm,巢高(9.01±2.21)cm,巢深(5.25±0.61)cm,巢位高(2.93±0.45)m;巢材... 2019年6-8月,在张广才岭东部山地横道河子镇对灰背鸫巢址选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灰背鸫巢均为碗状,巢内径(8.76±1.44)cm,巢外径(12.09±1.99)cm,巢高(9.01±2.21)cm,巢深(5.25±0.61)cm,巢位高(2.93±0.45)m;巢材主要为松叶、针叶和泥;灰背鸫喜在远离人烟且灌木数量多、高大且隐蔽性好的乔木上筑巢;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隐蔽度和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背鸫 鸟巢 巢址选择 张广才岭
下载PDF
张广才岭森林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悦山 王丽丽 +3 位作者 范春楠 李兵 郑金萍 郭忠玲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73-577,共5页
对张广才岭森林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统计分析,共收集维管束植物91科316属708种.其中,含11~30种的科所含植物属、种最多,共计12科84属218种;含2~5种的科比例最高,为39.56%.植物种类以菊科最为丰富,共计37属94种.植物区系组成中科的分... 对张广才岭森林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统计分析,共收集维管束植物91科316属708种.其中,含11~30种的科所含植物属、种最多,共计12科84属218种;含2~5种的科比例最高,为39.56%.植物种类以菊科最为丰富,共计37属94种.植物区系组成中科的分布以世界分布类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系组成以温带分布成分为主,共计208属461种,并以北温带分布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非世界分布和温带分布属、种的46.10%,56.81%和59.62%,68.76%,为本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 维管束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张广才岭地区春夏季狗獾的食性
5
作者 石锐 张致荣 +3 位作者 陈耕 任毅 滕丽微 刘振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99,共4页
自2011-2013年,分春、夏两季,在张广才岭地区共收集了111份狗獾粪便样品,采用粪样分析法对狗獾的食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狗獾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春季食物组成有10类,其中6类动物性食物(蚯蚓、昆虫、蠕虫、蜗牛、... 自2011-2013年,分春、夏两季,在张广才岭地区共收集了111份狗獾粪便样品,采用粪样分析法对狗獾的食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狗獾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春季食物组成有10类,其中6类动物性食物(蚯蚓、昆虫、蠕虫、蜗牛、鸟类和哺乳类),4类植物性食物(狗枣猕猴桃、玉米、草树叶和其他植物),相比春季,夏季粪便中未检测到鸟类、哺乳类、狗枣猕猴桃和玉米这4类食物。蚯蚓、昆虫和蜗牛出现频率相对较稳定,但蚯蚓和昆虫的生物量比例差别较大。食物的生物量春夏季之间存在差异(P<0.05)。狗獾春季的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均高于夏季。研究结果也表明,狗獾能充分利用其栖息生境中的资源,食物的可获得性导致其是机会主义广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 狗獾 食性 季节
下载PDF
张广才岭南段阔叶红松林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与成虫出现期时间动态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生冬 孟庆繁 +1 位作者 高文韬 李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81,共8页
【目的】通过高频次的调查采集,比较不同时间天牛科成虫物种组成的差异,在科学描述各种类天牛成虫活跃期时间动态规律的同时,对天牛成虫活跃期进行精确比较,为害虫的种群监测和生物指示种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3年在张广才... 【目的】通过高频次的调查采集,比较不同时间天牛科成虫物种组成的差异,在科学描述各种类天牛成虫活跃期时间动态规律的同时,对天牛成虫活跃期进行精确比较,为害虫的种群监测和生物指示种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3年在张广才岭南段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阔叶红松林内,利用拦截诱捕器系统调查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的时间动态,并对11个天牛成虫标本回收时间点进行数量化系统分析。【结果】共采集到天牛科昆虫成虫标本1 252号,隶属7亚科41属64种,其中,稀有种44种,占物种总数的68.75%。该区多次普查未记录到的棍腿纹虎天牛被采集到的频度很高。不同时间天牛科昆虫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有显著差异,其成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然后逐渐下降,9月上旬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低;6月与7月天牛科昆虫的相似性最高,达到中等相似水平。锯天牛亚科(220±10)和瘦天牛亚科(220±10)成虫出现的平均顺序日期显著高于其他亚科;天牛亚科(187±25)、沟胫天牛亚科(187±24)、花天牛亚科(183±25)、锥天牛亚科(177±15)和膜花天牛亚科(175±13)成虫出现的平均顺序日期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顺序日期170、180和190时,天牛群落羽化或活跃达到高峰,同时,这个时间也是植物开花的盛期,部分具有访花行为的天牛成虫大量出来活动,天牛群落表现出较高物种多样性。本研究天牛科昆虫成虫活跃时间分布格局与Hanks等研究加拿大天牛科昆虫成虫的分布时间相似,但由于两地环境条件以及天牛区系等不同,本研究的高峰时间有所提前。在全部天牛种类中,不同天牛种类成虫活跃期开始时间、活跃期持续时间等均不相同,反映出天牛成虫羽化时间或活跃期的多样性。有13种天牛成虫只在一次调查中被采集到,说明这些种类成虫活跃期相对较短,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南段 阔叶红松林 天牛科昆虫 物种多样性 成虫活跃期 时间动态
下载PDF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葛茂卉 张进江 +2 位作者 刘恺 王盟 李壮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405,共21页
中国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一直是中亚造山带东段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的花岗岩其成因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新获得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铁力和依兰地区的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 中国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一直是中亚造山带东段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的花岗岩其成因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新获得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铁力和依兰地区的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1 Ma和257±3 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两地区的二长花岗岩均为Ⅰ型花岗岩并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和U等)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等)和重稀土元素具有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Hf同位素数据显示,铁力地区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可能来自于中新元古代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综合前人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已发表的花岗岩类岩石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初步推测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同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岩浆岩具有自东向西形成时代逐渐变年轻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东侧的牡丹江洋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俯冲角度逐渐变缓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活动大陆边缘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张广才岭南段不同林分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生冬 高文韬 +2 位作者 李燕 施莹 孟庆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8,共9页
2012—2013年,在张广才岭南段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采用拦截式诱捕器系统地调查了5个林分中天牛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比较了各林分中天牛物种组成的差异,探讨了天牛科昆虫对森林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在森林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共记录到天... 2012—2013年,在张广才岭南段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采用拦截式诱捕器系统地调查了5个林分中天牛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比较了各林分中天牛物种组成的差异,探讨了天牛科昆虫对森林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在森林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共记录到天牛科昆虫64种,隶属于7个亚科41属。其中,棍腿纹虎天牛和凹缘金花天牛为优势种,花天牛亚科、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为优势类群。3个优势类群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在不同林分中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未经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Ⅲ和Ⅳ)中,花天牛亚科的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同时也高于其他林分;在新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Ⅴ中,沟胫天牛亚科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于其他林分。个体数量较多的13种天牛对林分的选择倾向不同,在新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Ⅴ中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杨桦林和水胡林中最低。各林分中物种数量与个体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2,P<0.001)。未经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间相似性处于中等相似水平,相似性系数为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南段 林分 天牛科昆虫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张广才岭北部早侏罗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于跃江 赵忠海 +1 位作者 李新鹏 马丽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4-1247,共24页
为探讨张广才岭北部构造格架及其演变,对张广才岭北部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研究结果表明:2件二长花岗岩、1件正长花岗岩... 为探讨张广才岭北部构造格架及其演变,对张广才岭北部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研究结果表明:2件二长花岗岩、1件正长花岗岩及1件碱长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1.4±1.1)、(202.6±1.0)、(190.8±1.5)、和(198.1±1.0)Ma,总体年龄介于202~190 Ma之间,时代为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总体属于低铝质,以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主,显示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显示出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对比及综合研究,初步认为张广才岭北部早侏罗世花岗岩的构造环境为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正长花岗岩 碱性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张广才岭北部
下载PDF
张广才岭南部杨木岗组疑源类化石特征及其意义
10
作者 任永健 吴颖慧 +6 位作者 张明明 于汪 刘星旺 赵寒 王占兵 张伟胜 王畅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21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本文通过实测地质剖面,在张广才岭南部杨木岗组中获得了富含疑源类在内的较多孢型化石。化石组合主要为光面球藻(未定多种)Leiosphaeridia sp.,瘤面球藻(未定种)Lophosphaeridium sp.,网面球藻(未定种)Dictyotidium sp.,丝状藻类碎片fra... 本文通过实测地质剖面,在张广才岭南部杨木岗组中获得了富含疑源类在内的较多孢型化石。化石组合主要为光面球藻(未定多种)Leiosphaeridia sp.,瘤面球藻(未定种)Lophosphaeridium sp.,网面球藻(未定种)Dictyotidium sp.,丝状藻类碎片fragment of filamentous algae,底栖藻类碎片fragment of benthonic algae,始瓣藻(未定种)Priscogalea sp.,黑色穴面膜片Brocholaminaria nigrita,连球藻(未定种)Synsphaeridium sp.。研究表明,获取的这些疑源类化石明显分为炭化、成熟度截然不同的两个孢型化石组合:早寒武世地层的常见分子,如瘤面球藻、网面球藻;奥陶纪地层的常见分子始瓣藻。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反映了杨木岗组属于再沉积地层。上述微体化石组合特征进一步表明,新元古代晚期-早寒武世随着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地层接受剥蚀,化石表现为高度成熟、炭化;早奥陶世开始再沉积了一套富含始瓣藻的地层,反映此时研究区仍处于大洋环境。保存较好的化石组合,说明搬运距离短,揭示杨木岗组沉积期间周边存在一个古老沉积物源区,该认识为松嫩-张广才岭与佳木斯地块于早古生代晚期拼合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南部 杨木岗组 疑源类 化石组合特征
下载PDF
张广才岭南部东北虎猎物种群冬季营养容纳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世兵 靳勇超 +5 位作者 Yachmennikova Anna Kotlov Ivan 张士芳 刘应竹 张日 张明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32-5441,共10页
猎物匮乏是影响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种群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容纳量研究是开展东北虎猎物恢复工作的必要前提。通过Maxent模型、聚类分析和训练随机树分类等方法,结合调查数据,预测了吉林省张广才岭南部黄泥河林业局东北... 猎物匮乏是影响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种群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容纳量研究是开展东北虎猎物恢复工作的必要前提。通过Maxent模型、聚类分析和训练随机树分类等方法,结合调查数据,预测了吉林省张广才岭南部黄泥河林业局东北虎主要猎物的适宜栖息地空间分布,解译了植被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植被类型动物可采食部分代谢能、不同生境等级食物可利用率、马鹿(Cervus elaphus)和狍(Capreolus capreolus)生境等级重叠情况以及动物冬季能量需求,分析了东北虎猎物的冬季营养容纳量。结果表明:黄泥河林业局狍、野猪(Sus scrofa)和马鹿的适宜栖息地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52.8%、40.7%和25.4%;从猎物获取能量来看,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桦树(Betula)、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为主的植被类型是马鹿、狍可获得能量较多的生境,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核桃楸为主的植被类型是野猪可获得能量较多的生境。东北虎猎物种群的综合冬季营养容纳量为574只马鹿(0.29只/km^(2)),7016只狍(3.54只/km^(2)),4785只野猪(2.38只/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 东北虎猎物 冬季 营养容纳量
下载PDF
张广才岭次生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丽娟 夏富才 +6 位作者 李良 孙越 赵海明 王会春 于洪波 李小光 薛庆勇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确定林分空间结构是次生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前提.次生针阔混交林是张广才岭最主要的林分类型,运用大小比数、角尺度、混交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研究张广才岭次生针阔混交林永久样地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样地大小比数为0.497,平均角尺度为... 确定林分空间结构是次生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前提.次生针阔混交林是张广才岭最主要的林分类型,运用大小比数、角尺度、混交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研究张广才岭次生针阔混交林永久样地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样地大小比数为0.497,平均角尺度为0.538,平均混交度为0.630;针阔混交林林木相邻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分化不明显,存在激烈竞争的中层;林木配置处于中度到强度混交水平之间,林分总体上属于聚集分布格局;次生针阔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已接近当地原始阔叶红松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针阔混交林 张广才岭 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张广才岭不同类型林分碳密度分布规律研究
13
作者 魏胜利 于立峰 +1 位作者 崔璨 赵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7期55-56,73,共3页
采用干烧法对张广才岭7个主要林型的碳密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角槭林碳密度为83.015t hm^(-2),三大硬阔林为117.563t hm^(-2),榆树林为124.853t hm^(-2),蒙古栎林为179.323t hm^(-2),落叶松林为95.803t hm^(-2),白桦林为15... 采用干烧法对张广才岭7个主要林型的碳密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角槭林碳密度为83.015t hm^(-2),三大硬阔林为117.563t hm^(-2),榆树林为124.853t hm^(-2),蒙古栎林为179.323t hm^(-2),落叶松林为95.803t hm^(-2),白桦林为153.354t hm^(-2),椴树林为139.322t hm^(-2);林分的平均碳密度是126.346t hm^(-2),在平均碳密度中,乔木层占97.6%,凋落物层占2%,林下植被层占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密度 林型 分布规律 张广才岭
下载PDF
张广才岭主要树种单木碳素分布规律研究
14
作者 魏胜利 于立峰 +1 位作者 郭海沣 刘国成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6期36-37,共2页
采用临时标准地法对张广才岭主要乔木树种的碳含量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9种乔木的碳素量分别是色木0.480,白桦0.481,榆树0.468,柞树0.480,落叶松0.495,胡桃楸0.466,椴树0.469,水曲柳0.480,黄檗0.461;各树种碳素的差异性不显... 采用临时标准地法对张广才岭主要乔木树种的碳含量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9种乔木的碳素量分别是色木0.480,白桦0.481,榆树0.468,柞树0.480,落叶松0.495,胡桃楸0.466,椴树0.469,水曲柳0.480,黄檗0.461;各树种碳素的差异性不显著,树种各器官分离系数在0.24%~5.08%,其中根的碳素含量相对低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碳素 分布规律 乔木树种 张广才岭
下载PDF
黑龙江省翠宏山钨钼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5
作者 郝宇杰 任云生 +4 位作者 赵华雷 邹欣桐 陈聪 侯召硕 屈文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0-1850,共11页
翠宏山钨钼多金属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内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钨、钼、锌均达大型规模。为确定该矿床的形成时代,对取自岩体内接触带钨钼矿体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矿中Re质量分数为(0.... 翠宏山钨钼多金属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内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钨、钼、锌均达大型规模。为确定该矿床的形成时代,对取自岩体内接触带钨钼矿体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矿中Re质量分数为(0.376 9~0.973 7)×10-6,Os质量分数为(1.272~3.234)×10-9;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99.0±3.1)^(203.9±3.8)Ma,加权平均年龄为(201.6±1.4)Ma(MSWD=0.80),等时线年龄为(198.9±3.7)Ma(MSWD=0.83)。结合区域成矿作用分析认为:翠宏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与成矿带内的霍吉河和鹿鸣等斑岩型(细网脉型)钼矿床同属燕山早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根据本次辉钼矿Re-Os定年结果,结合前人在矿区内所测多个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认为:与翠宏山多金属矿床具成因联系的岩体应为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辉钼矿中Re质量分数、成矿岩体的物质源区综合研究表明,翠宏山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 金属矿床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 矽卡岩型矿床
下载PDF
张广才岭英城子金矿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行时 张朋 +3 位作者 孙景贵 唐臣 崔培龙 李怡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0-447,共8页
系统研究了英城子金矿区内花岗岩的地质、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类花岗岩为富硅(w(SiO2)=71.12%~75.66%)、高分异(DI=90.53~94.42)、钾质钙碱性岩(σ=2.37~3.9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HREE=11.20~14.62,w(R... 系统研究了英城子金矿区内花岗岩的地质、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类花岗岩为富硅(w(SiO2)=71.12%~75.66%)、高分异(DI=90.53~94.42)、钾质钙碱性岩(σ=2.37~3.9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HREE=11.20~14.62,w(Rb)=(270.6~165.3)×10-6,Na2O/K2O=0.18~0.67,等),具负的铕异常,相对亏损Ba、Nb、Sr、P和Ti等元素。这种特征揭示该类花岗岩是准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它的母岩浆可能是I型花岗质岩浆,是母岩浆经以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作用后产生的岩浆经结晶作用形成。结合锆石的年代学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该花岗岩可能是在麻山期深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深熔形成的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浆就位发生在麻山期陆内造山作用的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从发生到就位持续大约2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英城子金矿区 张广才岭
下载PDF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钼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文喜 《吉林地质》 2018年第1期38-44,51,共8页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是国内重要的钼矿带,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处储量巨大的钼矿床,本文在该区选取5个典型的斑岩型与矽卡岩型钼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及反映的构造动力学环境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5个钼矿...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是国内重要的钼矿带,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处储量巨大的钼矿床,本文在该区选取5个典型的斑岩型与矽卡岩型钼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及反映的构造动力学环境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5个钼矿床成矿岩石为过铝质-准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整体表现出富集Rb、K、Th、U、Zr、Hf、Nd和明显亏损Nb、P、Ti、Ba、Sr等元素的特征,但矽卡岩型翠宏山、五道岭钼矿与斑岩型的鹿鸣、霍吉河与大黑山钼矿存在一定的差异,显示了不同成矿类型岩石特征的不一致性;成岩与成矿年龄多集中在168~187 Ma之间,为早-中侏罗世;花岗岩的Rb-Yb+Nb、Rb-Yb+Ta和R1-R2等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与同碰撞花岗岩处,结合侏罗纪时期该区域上经历的构造岩浆活动特点,推测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的钼矿成岩成矿与侏罗纪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佳木斯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球动力学 钼矿床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