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修园及其门人对仲景学说的传承
1
作者 陈雨浓 林慧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8期56-57,共2页
清代的陈修园是伤寒学派的中坚力量之一,有16本中医学著作,为推广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中医学教育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其宗亲弟子们也在陈修园的启发之下继续深挖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伤寒学派的用药特点,指出并阐释了经方的精妙之处,在... 清代的陈修园是伤寒学派的中坚力量之一,有16本中医学著作,为推广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中医学教育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其宗亲弟子们也在陈修园的启发之下继续深挖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伤寒学派的用药特点,指出并阐释了经方的精妙之处,在陈修园的著作中留下按语,记录下自己对于方药的理解,为后世医家继续研究伤寒学派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修园 门人 仲景学说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虞山医派对仲景之说北学南移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俊杰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6期174-177,193,共5页
虞山医派历代医家甚为重视张仲景之学说,从赵开美刊刻医圣之学说,使其福泽江南、贻范古今,到缪希雍、喻昌、柯琴、钱潢及余景和等的注释、运用及变通,并结合江南的地域、气候、饮食及患者体质,促进了温病学派的诞生,再到后世医家,如方... 虞山医派历代医家甚为重视张仲景之学说,从赵开美刊刻医圣之学说,使其福泽江南、贻范古今,到缪希雍、喻昌、柯琴、钱潢及余景和等的注释、运用及变通,并结合江南的地域、气候、饮食及患者体质,促进了温病学派的诞生,再到后世医家,如方仁渊、陶君仁、裴鸿及周本善等对缪氏“伤寒时地议”、柯氏“寒温一体论”等理论的学术沿袭,知常达变,加之翁同龢及钱谦益等文化学者的交流促进,皆对仲景学说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纲要,论述了虞山医派对仲景之说北学南移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山医派 仲景学说 北学南移 《仲景全书》 寒温互补 温病 学术贡献
下载PDF
张仲景体质学说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蓓蓓 张晓沁 《四川中医》 2020年第3期42-44,共3页
张仲景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可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上,与疾病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本文从疾病易感性、中医证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探讨张仲景体质学说对多囊卵巢综... 张仲景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可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上,与疾病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本文从疾病易感性、中医证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探讨张仲景体质学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治过程的指导作用,对临床防治PCOS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体质学说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诊治
下载PDF
关于仲景学说构建之浅见——《张仲景研究集成》编辑摭拾 被引量:4
4
作者 温长路 《河南中医》 2004年第7期1-5,共5页
仲景学说的构建 ,除了张仲景本人精辟的医学理论、精湛的专业技术、精诚的医疗道德、精要的诊疗经验外 ,是我国数代医人创造的博大精深的医学文化思想的展现。《伤寒杂病论》的传承构建了仲景学说的主体 ,丰富多彩的研究性论著打造了仲... 仲景学说的构建 ,除了张仲景本人精辟的医学理论、精湛的专业技术、精诚的医疗道德、精要的诊疗经验外 ,是我国数代医人创造的博大精深的医学文化思想的展现。《伤寒杂病论》的传承构建了仲景学说的主体 ,丰富多彩的研究性论著打造了仲景学说的支柱 ,无以计数的研究性论文支撑了仲景学说的广厦 ,连续不断的人文学研究增加了仲景学说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景学说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研究集成》
下载PDF
仲景学说教学中对高校本科生文献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瑛 肖力强 +1 位作者 江花 王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3期12-13,共2页
学习中医,必须对承载中医学理论知识精髓的中医古代文献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发挥,这就要求高校本科生必须具有较强文献科研能力。本文通过《仲景学说》多种教学方法 探讨对高校本科生文献科研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原文讲解、TBL教学模式... 学习中医,必须对承载中医学理论知识精髓的中医古代文献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发挥,这就要求高校本科生必须具有较强文献科研能力。本文通过《仲景学说》多种教学方法 探讨对高校本科生文献科研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原文讲解、TBL教学模式结合条文试讲的方法 ,达到了培养学生中医古典医籍校勘、训释的文献研究能力以及自主文献学习能力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景学说 原文训释 TBL教学 条文试讲 文献科研能力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