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泽泻颗粒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史俊玲
李凤娥
刘玉洁
《河北中医》
2008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泽泻颗粒抗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各9只。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和一次性动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
目的探讨泽泻颗粒抗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各9只。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和一次性动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均予泽泻颗粒灌胃,浓度分别为7.6、15.2 g/kg,灌胃容量2 mL/kg;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与泽泻颗粒低剂量组同容量的蒸馏水。从实验第36日开始,每日灌胃1次,共4周。检测实验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主动脉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泽泻颗粒高、低剂量组TC、LDL、SOD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泽泻颗粒低剂量组TG、HDL、MDA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泽泻颗粒低剂量组的主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及结缔组织成分均较模型对照组轻。结论泽泻颗粒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动脉硬化
脂类
过氧化脂质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泽泻颗粒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史俊玲
李凤娥
刘玉洁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
出处
《河北中医》
2008年第5期530-532,共3页
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编号:05067)
文摘
目的探讨泽泻颗粒抗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各9只。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和一次性动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均予泽泻颗粒灌胃,浓度分别为7.6、15.2 g/kg,灌胃容量2 mL/kg;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与泽泻颗粒低剂量组同容量的蒸馏水。从实验第36日开始,每日灌胃1次,共4周。检测实验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主动脉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泽泻颗粒高、低剂量组TC、LDL、SOD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泽泻颗粒低剂量组TG、HDL、MDA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泽泻颗粒低剂量组的主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及结缔组织成分均较模型对照组轻。结论泽泻颗粒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泽泻
动脉硬化
脂类
过氧化脂质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Keywords
zexie
grain
Atherosclerosis
Blood
lipid
Lipid
peroxidation
Superoxide
dismutase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泽泻颗粒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史俊玲
李凤娥
刘玉洁
《河北中医》
2008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