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束晨晔 沈汪兵 赵源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7-1817,共11页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的有效调控两方面显著增强了发散思维,尤其是认知灵活性;在聚合思维方面,正念和冥想的影响相当复杂,主要是通过聚合思维所需的执行功能和可能涉及表征重构来促进定势转移或功能固着的消除。就机制而言,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总体上不仅得益于走神时的无意识关联加工,而且受禅修中诱发的情绪效应的调节。基于这些,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修 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下载PDF
从当代脑科学看禅定状态达成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昌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3,共7页
禅定状态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生无灭、乃至无任何差异的绝对境界,只能直觉体悟而不可概念分别。那么,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禅定状态真的能够达成吗?通过归纳目前有关禅定状态的脑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 禅定状态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生无灭、乃至无任何差异的绝对境界,只能直觉体悟而不可概念分别。那么,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禅定状态真的能够达成吗?通过归纳目前有关禅定状态的脑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禅定静虑状态是一种不同于意识休眠状态的特殊心理活动,有着自身特定的脑电波特征,经常进行禅定静虑训练不但会影响个人的生理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改善对生活认知与情感态度的改变,提高生活质量。当然,通过分析也发现,虽然当代脑科学实验手段,为验证禅悟状态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实证途径,但就禅理上讲,我们依然无法了解禅定状态这种"冷暖自知"的主观体验。相信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一定能够为通过禅定静虑活动来调节心身健康,从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心法 禅定状态 脑科学实验 心身健康 可能性分析
下载PDF
禅宗与黄庭坚的书法美学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宪伟 《艺术探索》 2013年第1期56-58,5,共3页
黄庭坚有着深厚的禅学修养,他以对禅学的感悟来观照书法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蕴涵禅宗哲理的书跋。黄庭坚提倡以平常之心来创作,追求自由心性的表达。
关键词 黄庭坚 禅宗 无功之功 书中之韵 心法
下载PDF
外在适应与内在超越——论武术禅修的终极目标
4
作者 李跃忠 杨航 《武术研究》 2017年第4期28-30,共3页
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文化思想对吸收而来的印度佛教思想进行改造而形成的禅学宗派,武术禅修则是以武术运动为形式的禅修。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武术禅修的终极目标进行阐述:目标一,外在适应。追求平衡就是适应的内容,这种平衡是外在... 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文化思想对吸收而来的印度佛教思想进行改造而形成的禅学宗派,武术禅修则是以武术运动为形式的禅修。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武术禅修的终极目标进行阐述:目标一,外在适应。追求平衡就是适应的内容,这种平衡是外在形式的平衡。目标二:内在超越。超越是武术和禅修共同的内在特征,是"体悟成智"和"顿悟成佛"两者的强化。其次举例论述了兼并包容武术禅修:"禅武合一"的少林武禅和"心拳合一"的太极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禅修 目标 适应 超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