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霉素对斑马鱼心脏毒性的评估及机制探索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卓然 陈芳源 +3 位作者 沈莉菁 钟济华 郎雯竞 邵霞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30-36,4,共7页
目的 :通过观测阿霉素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心脏毒性的表型,及联用右丙亚胺保护剂,建立实验室心脏毒性药物评价及研究的模型。方法:选择受精后24 h的AB系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中后,选择心脏毒性表型最明显的阿霉素浓... 目的 :通过观测阿霉素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心脏毒性的表型,及联用右丙亚胺保护剂,建立实验室心脏毒性药物评价及研究的模型。方法:选择受精后24 h的AB系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中后,选择心脏毒性表型最明显的阿霉素浓度,将其分别联用或不联用右丙亚胺作用48 h。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受精后72 h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学改变,记录心率变化,并分别抽提斑马鱼胚胎RNA,检测心脏发育相关基因及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随着阿霉素浓度的升高,斑马鱼出现了如胚胎发育畸形、心包水肿等改变,且死亡率升高,心脏毒性表型最明显的阿霉素浓度为64.40μmol/L,而联用右丙亚胺(130.47μmol/L、260.93μmol/L)则可有效挽救阿霉素对斑马鱼心脏的毒性作用,并可分别将其胚胎生存率由35%显著提升至90%和88.3%(P<0.001)。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NK2转录因子相关基因5、心肌肌球蛋白轻链2、心房肌球蛋白重链、心室肌球蛋白重链,均未发现显著改变。检测氧化抗氧化指标后发现,64.40μmol/L的阿霉素可致斑马鱼胚胎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则明显下降(P<0.001),而右丙亚胺可有效清除丙二醛并恢复SOD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斑马鱼评价心脏毒药物的模型。阿霉素对斑马鱼胚胎的心脏毒性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且与斑马鱼胚胎死亡率亦呈正相关,而右丙亚胺则可有效挽救阿霉素致斑马鱼胚胎的心脏毒性,并降低其死亡率,且此作用与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无关,但与氧化及抗氧化通路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模型 阿霉素 右丙亚胺 心脏毒性
原文传递
Animal models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 comparison of model validity 被引量:3
2
作者 Jessica R.Morrice Cheryl Y.Gregory-Evans Christopher A.Shaw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050-2054,共5页
Animal models are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features underlying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and for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Measures of model validity allow for a c... Animal models are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features underlying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and for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Measures of model validity allow for a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 from each model and caution from over-interpretation of experimental models. Face and construct validity refer to the similarity in phenotype and the proposed causal factor to the human disease, respectively. More recently developed models are restricted by limited phenotype characterization, yet new models hold promise for novel disease insights, thus highlighting their importance. In this article, we evaluate the features of face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our new zebrafish model of environmentally-induced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and discuss this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ALS models, including C9 orf72, mutant 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1 and TAR DNA-binding protein 43 mouse and zebrafish models. In this mini-review, we discuss the pros and cons to validity criteria in each model. Our zebrafish model of environmentally-induced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displays convincing features of face validity with many hallmarks of ALS-like features, and weakness in construct validity. However, the value of this model may lie in its potential to be mo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thogenic features underlying sporadic ALS cases, whe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may be mo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disease etiology than single dominant gene mutation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compare findings between different strains and species modeling specific genes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confirm findings from ALS animal models and tease out arbitrary strain-and overexpression-specif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face validity construct validity zebrafish models mouse models genetic models environmental models
下载PDF
化妆品功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嘉怡 杨卫平 +3 位作者 方娅妮 陆伟 张松姿 贾福怀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95-97,共3页
化妆品功效评价是通过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动物或人体实验等方法对化妆品功效进行测试、分析和解释。传统的化妆品功效评价主要采用动物试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试验动物3R(减少、替代、优化)原则的推动,3D皮肤模型、斑马鱼模型因... 化妆品功效评价是通过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动物或人体实验等方法对化妆品功效进行测试、分析和解释。传统的化妆品功效评价主要采用动物试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试验动物3R(减少、替代、优化)原则的推动,3D皮肤模型、斑马鱼模型因与人体皮肤生理与结构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3D皮肤模型、斑马鱼模型分别在化妆品美白、屏障修复、抗皱,抗氧化、保湿、舒缓方面的评价进行系统地阐述与分析,为化妆品功效评价时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功效评价 3D皮肤模型 斑马鱼模型
下载PDF
硫酸新霉素及相关物质体外抗菌活性与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晓玥 黄敏文 +3 位作者 赵述强 张玫 时乐 袁耀佐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硫酸新霉素及相关物质体外抗菌活性及毒性,探索可能影响硫酸新霉素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因子,为合理制定有关物质限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考察硫酸新霉素及相关物质的抗菌活性;用豚鼠和斑马鱼模型评价... 目的:研究硫酸新霉素及相关物质体外抗菌活性及毒性,探索可能影响硫酸新霉素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因子,为合理制定有关物质限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考察硫酸新霉素及相关物质的抗菌活性;用豚鼠和斑马鱼模型评价硫酸新霉素及其成分B、C的毒性。结果:硫酸新霉素及相关物质的体外抗菌活性顺序均为:硫酸新霉素B>硫酸新霉素>硫酸新霉素C>硫酸核糖霉素>巴龙霉素>新霉胺;对豚鼠听力损伤大小排序为:硫酸新霉素>硫酸新霉素B>硫酸新霉素C;药物对斑马鱼致死率及器官毒性排序均为:硫酸新霉素>硫酸新霉素B>硫酸新霉素C。结论:硫酸新霉素及相关物质抗菌活性和毒性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在硫酸新霉素质量标准中增加对有关物质的控制,明确新霉素C、新霉胺、单杂及总杂限度,提高该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新霉素 硫酸新霉素B 硫酸新霉素C 体外抗菌活性 豚鼠模型 斑马鱼模型
下载PDF
斑马鱼条件位置偏爱模型在药物成瘾性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5
作者 王斌杰 叶昕宇 +4 位作者 付立斌 朱俊豪 吴元钊 姚伟宣 王继业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3期91-93,96,共4页
斑马鱼(Danio rerio)具有体型小、易于饲养、繁殖率高、繁殖周期短、体外受精、胚胎透明易于观察等诸多优势,是药物成瘾研究当中理想的新型模式生物。本文概述药物成瘾问题,说明斑马鱼动物模型的体外发育、高通量、行为学特征丰富以及... 斑马鱼(Danio rerio)具有体型小、易于饲养、繁殖率高、繁殖周期短、体外受精、胚胎透明易于观察等诸多优势,是药物成瘾研究当中理想的新型模式生物。本文概述药物成瘾问题,说明斑马鱼动物模型的体外发育、高通量、行为学特征丰富以及基因与人类具有相似性的优点,综述斑马鱼条件位置偏爱模型在各类常见成瘾性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尼古丁、可卡因、乙醇、咖啡因等中的应用与进展,指出该模型在毒品研究和管控领域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性 斑马鱼模型 条件位置偏爱
下载PDF
nicastrin基因沉默的斑马鱼模型构建及其色素异常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锐 贾苇雪 +2 位作者 张蕴斌 林麟 李诚让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2-407,共6页
目的探讨nicastrin(nct)基因对斑马鱼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针对斑马鱼nct基因mRNA设计nct-MO序列,同时设计对照MO序列(ctrl-MO),并构建5′端为MO靶序列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mRNA,通过显微注射... 目的探讨nicastrin(nct)基因对斑马鱼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针对斑马鱼nct基因mRNA设计nct-MO序列,同时设计对照MO序列(ctrl-MO),并构建5′端为MO靶序列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mRNA,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将nct-MO或ctrl-MO与EGFP mRNA共注射入斑马鱼胚胎中,验证nct-MO的沉默效率,观察其表型变化。以野生型斑马鱼作为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合成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itfa、tyr、tyrp1a、tyrp1b、dct、pmela、notch1a、notch1b、hey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斑马鱼受精后8 h,ctrl-MO+EGFP mRNA组斑马鱼胚胎中均有绿色荧光表达,而nct-MO+EGFP mRNA组及空白对照组胚胎均未见绿色荧光。受精后48 h,nct-MO组幼鱼尾部色素沉着区面积占比(0.169±0.083)低于ctrl-MO组(0.258±0.042,t=3.202,P=0.005),且nct-MO组色素分布紊乱。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nct-MO组、ctrl-MO组、空白对照组间pmela、tyrp1a、hey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tfa、tyr、tyrp1b、dct、notch1a、notch1b mRNA相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ct-MO组pmela、tyrp1a相对表达水平(0.708±0.028、0.558±0.136)低于ctrl-MO组(1.023±0.142、1.016±0.134,均P<0.05)。结论nct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斑马鱼黑素合成影响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异常 化脓性汗腺炎 Nicastrin基因 Γ分泌酶 斑马鱼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范琦琦 李芝奇 +2 位作者 陈美琳 赵崇军 林瑞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8-287,共10页
毒性中药的临床使用是中医药的特色,在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研究数据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为系统阐述毒性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中药配伍、炮制是中医药临床减毒增... 毒性中药的临床使用是中医药的特色,在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研究数据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为系统阐述毒性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中药配伍、炮制是中医药临床减毒增效的有效手段,准确而系统阐释配伍、炮制原理对中医药安全有效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特定的生理学优势,斑马鱼已经逐步成为药物(中药)毒性研究的模型生物,逐步被用于各种有毒物质的筛选和评价。对近年来利用斑马鱼进行中药毒性评价、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及毒性机制研究等进行总结,以期为斑马鱼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和相关毒性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斑马鱼模型 毒性 安全性评价 炮制 配伍 减毒
原文传递
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斑马鱼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壮 佟军威 +3 位作者 张靖溥 游学甫 蒋建东 胡昌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8-935,共8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素之一。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耳毒和肾毒作用,在药物致聋因素中排在首位。本研究以庆大霉素(gentamycin)、新霉素(neomycin)、链霉素(streptom...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素之一。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耳毒和肾毒作用,在药物致聋因素中排在首位。本研究以庆大霉素(gentamycin)、新霉素(neomycin)、链霉素(streptomycin)等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代表性药物,研究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和对幼体毛细胞的损伤作用,并探索了该损伤与听觉相关基因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①3种药物的致死作用都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致死作用的强弱顺序为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②3种药物处理的5 dpf(day past fertilization)幼体出现身体失衡及体位异常,以及耳囊结构的异常变化;③毛细胞染色实验可观察到,3种药物作用的毛细胞和神经丘均出现明显的损伤和数量减少;④与听觉器官发育相关的基因eya1、val、otx2、dlx6a均随3种抗生素药物浓度的升高,出现差异性的表达水平下调。本研究首次探索了这3种耳毒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处理与斑马鱼听囊结构和听觉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并证明利用斑马鱼建立简便、准确、直观、快速地检测药物耳毒性的模型和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毒性 斑马鱼模型 毛细胞 听力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斑马鱼模型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谈晓莹 李丹 +8 位作者 刘培 冯伟萌 武文星 刘嘉庆 宿树兰 郭盛 尚尔鑫 张黄琴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233-5243,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斑马鱼模型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中医药综...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斑马鱼模型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TCMSP数据库获取COPD相关靶点,并采用交集法筛选出与瓜蒌薤白半夏汤活性成分作用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有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斑马鱼炎症模型对筛选的靶点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瓜蒌薤白半夏汤共筛选出成分955个,潜在活性成分106个,核心活性成分如芹菜素、茴香酸、美迪紫檀素、金圣草黄素、香叶木素等74个,对应靶点1134个;PPI网络分析获得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COPD的关键作用靶点408个,包括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 9,CA9)、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1,PTGS1)、胰岛素(insulin,IN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MA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与瓜蒌半夏薤白汤干预COPD作用相关的生物过程1096个,如炎症反应、细胞溶质、酶结合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网络药理学 斑马鱼模型 EGFR IL-6 BCL2 CASP8
原文传递
香加皮水提取物对斑马鱼幼鱼肝脏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代一航 赵崇军 +10 位作者 田敬欢 倪媛媛 李二文 杨冉冉 冯丹 刘雯雪 王昭懿 乔艺涵 马志强 林瑞超 邹迪新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水提取物对斑马鱼幼鱼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受精后发育4天的斑马鱼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香加皮水提取物中,24小时后,统计幼鱼的死亡率,计算量毒曲线;选取低于LC_(10)的三个药物暴露组和空白组,以幼鱼肝脏形态和面积变... 目的研究香加皮水提取物对斑马鱼幼鱼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受精后发育4天的斑马鱼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香加皮水提取物中,24小时后,统计幼鱼的死亡率,计算量毒曲线;选取低于LC_(10)的三个药物暴露组和空白组,以幼鱼肝脏形态和面积变化、转基因幼鱼肝脏荧光面积和荧光强度以及幼鱼肝脏细胞凋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活性为毒性评价指标。结果香加皮水提取物对幼鱼的量-毒回归曲线y=-1.0843+0.0014x(R^2=0.9524,r=0.97590,P<0.001),LC_(10)为845.9286μg/m L;与空白组相比,幼鱼肝脏形态异常、透明度降低,肝脏面积随药物暴露浓度增加而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转基因幼鱼肝脏荧光面积随暴露浓度增加而增大,但在高浓度组减小,荧光强度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P<0.05);高浓度暴露组幼鱼肝脏区域显示了细胞凋亡;药物暴露组幼鱼SOD、GSH-Px活力显著下降,ALT、AST活力显著上升(P<0.05)。结论香加皮水提取物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毒性可能是通过破坏其体内氧化应激平衡,进而诱导肝脏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水提取物 斑马鱼模型 肝脏毒性
下载PDF
斑马鱼模型法评估库拉索芦荟叶水的保湿功效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林燕 李兰珠 +3 位作者 钱绍祥 王艳 罗秉俊 万庆家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3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斑马鱼保湿模型,研究了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75%和100%的库拉索芦荟叶水处理斑马鱼尾部后长度收缩率的变化,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相比来评估库拉索芦荟叶水的保湿功效。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斑马鱼尾部长... 通过斑马鱼保湿模型,研究了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75%和100%的库拉索芦荟叶水处理斑马鱼尾部后长度收缩率的变化,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相比来评估库拉索芦荟叶水的保湿功效。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斑马鱼尾部长度收缩率约为-1.72±0.49%,模型对照组斑马鱼尾部长度收缩率约为6.12±0.92%。质量浓度为25%、50%、75%和100%的库拉索芦荟叶水样品组斑马鱼尾部长度收缩率分别为0.44±0.56%、0.43±0.46%、-0.32±0.38%和-0.56±0.59%,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比斑马鱼尾部长度收缩率结果,样品库拉索芦荟叶水表现出较好的保湿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模型 库拉索芦荟叶水 长度收缩率 保湿功效
原文传递
国产利福平口服制剂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庞庆林 袁耀佐 +4 位作者 张玫 钱文 侯玉荣 赵恂 范青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62-1867,共6页
目的:采用法定检验方法与探索性研究方法相结合评价国产利福平口服制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2010年度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现行标准对抽验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建立或完善了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多个方法:采用添加原料... 目的:采用法定检验方法与探索性研究方法相结合评价国产利福平口服制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2010年度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现行标准对抽验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建立或完善了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多个方法:采用添加原料识别辅料的方法,建立了口服制剂中利福平晶型判别的粉末X-衍射法,对国内外胶囊所用原料进行测定;目测法观察胶囊内容物的颜色,考察其与晶型的关系;建立判定利福平胶囊制剂所用原料晶型的近红外定性模型;采用HPLC-UV-ESI-IT-MSn联用技术,借助MatLab分析软件,对药典色谱条件下色谱图中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认定,并采用SPS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斑马鱼模型对比利福平及其部分有关物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分别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和卡氏法测定不同处方胶囊中的水分含量。结果:法定检验:检验226批利福平口服制剂,222批合格,合格率为98.2%,4批不合格项目均为干燥失重;探索性研究:国内胶囊和片剂所用利福平原料均为I型,国外主要为Ⅱ型,部分为I型;胶囊内容物所用原料为I型的呈鲜红色,Ⅱ型的呈暗红色,与粉末X-衍射结果一致;从有关物质检出的类型、个数和检出量结果显示,国产利福平胶囊在杂质谱层面上均优于进口利福平胶囊;6种利福霉素类化合物的斑马鱼胚胎致死作用由强及弱依次为:利福霉素S-钠盐>利福霉素SV>3-甲酰利福霉素SV>醌式利福平>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其毒性类型主要与其母环结构有关,毒性大小与其3位取代基结构相关;采用原料直接灌装的胶囊,3种水分测定方法测得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但辅料较多的胶囊,卡氏法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干燥失重法的结果。结论:目前国产利福平口服制剂的制剂工艺较为稳定,总体质量较好,胶囊杂质水平总体优于国外产品;个别企业也存在违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胶囊 利福平片 评价性抽验 质量评价 晶型 X-衍射 LC-MS Matlab分析软件 SPSS软件 斑马鱼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斑马鱼模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云南金花茶多酚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妙姿 唐军荣 +6 位作者 邓佳 向建英 阚欢 赵平 张颖君 张贵良 刘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142,共9页
为研究云南金花茶多酚(Camellia fascicularis polyphenols,CFP)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斑马鱼模型对CFP进行抗炎活性评价,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qu... 为研究云南金花茶多酚(Camellia fascicularis polyphenols,CFP)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斑马鱼模型对CFP进行抗炎活性评价,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其化合物组成,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等数据库获得有效成分和炎症的作用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和PyMOL软件对关键成分和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结果显示,从CFP中鉴定出21个酚类化合物,筛选出32个交集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CFP可能通过细胞增殖的正向调节、细胞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结合等生物学过程作用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 2,MMP2)等核心靶点,进一步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血小板活化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云南金花茶多酚类关键成分与炎症靶点间存在良好的结合活性。本研究可为云南金花茶多酚类成分抗炎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金花茶 炎症 斑马鱼模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及斑马鱼模型的磷虾油磷脂组成特征及降血糖活性分析
14
作者 刘慧茹 李文玉 +3 位作者 陈立国 王昊 周芳 韩利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4-142,共9页
为了探究磷虾油的磷脂成分组成特征及降血糖活性,本研究首先采用比色法测定磷虾油中总磷脂含量,采用高分辨质谱对磷虾油中的磷脂组成成分进行检测并运用质谱裂解规律以及Lipidmaps、Lipidblast等数据库进行结构解析;此外采用四氧嘧啶与... 为了探究磷虾油的磷脂成分组成特征及降血糖活性,本研究首先采用比色法测定磷虾油中总磷脂含量,采用高分辨质谱对磷虾油中的磷脂组成成分进行检测并运用质谱裂解规律以及Lipidmaps、Lipidblast等数据库进行结构解析;此外采用四氧嘧啶与蔗糖联合处理构建斑马鱼高血糖模型,检测磷虾油样品对斑马鱼血糖及与血糖调节相关的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磷虾油特有磷脂型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eicosapentaenoic acid,DHA/EPA)降血糖潜在作用位点。结果显示,冷萃磷虾油中磷脂含量可达57.57%,使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共鉴定出63种磷脂,其中磷脂酰胆碱种类最丰富;磷虾油可显著降低高血糖斑马鱼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糖原水平,抑制FOXO1/PCK1/G6PC的表达,促进GLUT4的表达;通过分子对接发现,磷虾油特有磷脂型DHA/EPA可能作用在FOXO1/PCK1/G6PC位点,提示磷脂成分与降血糖活性密切相关。综上,本研究发现冷萃工艺制备的磷虾油富含磷脂类成分,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降血糖功能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虾油 磷脂 高分辨质谱 降血糖 斑马鱼模型
下载PDF
斑马鱼模型评估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功效
15
作者 陈正鹤 龚芳莲 +7 位作者 蒋日琼 吴志强 李凯婷 翟丹 王著显 吴煜凡 刘莉 朱红霞 《今日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观察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功效。方法采用体外称重法测定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率;斑马鱼保湿模型进一步研究用侧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处理斑马鱼尾部后面积收缩率的变化,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相比来评估侧柏叶提取... 目的观察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功效。方法采用体外称重法测定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率;斑马鱼保湿模型进一步研究用侧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处理斑马鱼尾部后面积收缩率的变化,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相比来评估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功效。结果5%侧柏叶水提物与5%透明质酸的保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侧柏叶醇提物与1%透明质酸的保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4、0.8 mg·mL^(-1)侧柏叶水提物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斑马鱼尾部面积收缩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体外称重法结果与斑马鱼尾部面积收缩率结果,侧柏叶水提物具有较好的保湿功效,可作为保湿原料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保湿 斑马鱼模型 保湿率
原文传递
桔梗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研究
16
作者 武涛 王兴凯 +7 位作者 刘慧 刘菲 王学文 王倩 陈博文 庄开颜 张绚 杨素珍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桔梗提取物对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和斑马鱼黑素模型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最后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 目的:探究桔梗提取物对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和斑马鱼黑素模型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最后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桔梗活性成分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机制。结果:桔梗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对斑马鱼色素沉着也有显著的改善功效。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桔梗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AKT1、TYR和IL-6等细胞靶点及调控PI3K-AKT和脂质代谢等机制通路改善色素沉着。结论:桔梗提取物具有改善色素沉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自由基清除 酪氨酸酶活性 斑马鱼模型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在化妆品中的功效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娟 刘新琳 +5 位作者 郑雅莉 陈伟阶 邓小锋 陶宏兵 谢小保 李良秋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24-26,39,共4页
通过构建细胞光损伤后修复模型,评估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在UVB和UVA下辐照下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Ferment-DFL抗光损伤、抗皱功效。实验表明,人体细胞受到光损伤时,5%和2%浓度的Ferment-DFL能显著提... 通过构建细胞光损伤后修复模型,评估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在UVB和UVA下辐照下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Ferment-DFL抗光损伤、抗皱功效。实验表明,人体细胞受到光损伤时,5%和2%浓度的Ferment-DFL能显著提高细胞活性水平,降低细胞内ROS活性氧含量,促进I型胶原蛋白分泌;同时采用斑马鱼尾鳍切尾再生实验评估FermentDFL修复功效,其在6%浓度下,48 h后斑马鱼胚胎尾鳍修护促进率达到15%,能显著促进斑马鱼胚胎尾鳍再生,具有促进修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 化妆品功效 细胞模型 斑马鱼模型
下载PDF
BAMBI基因过表达人结肠癌细胞移植斑马鱼致肝转移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戈 谢珊珊 +5 位作者 张婷 李芳 张晓涓 桂建芳 周天华 冯文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1期88-92,共5页
目的构建BAMBI基因过表达人结肠癌细胞移植斑马鱼肝转移模型,分析斑马鱼肝内转移性结肠癌细胞BAMBI基因表达水平与肝转移发生率的关联性。方法分别构建BAMBI过表达稳转结肠癌细胞株SW620(BAMBI+组)、空载体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结肠癌... 目的构建BAMBI基因过表达人结肠癌细胞移植斑马鱼肝转移模型,分析斑马鱼肝内转移性结肠癌细胞BAMBI基因表达水平与肝转移发生率的关联性。方法分别构建BAMBI过表达稳转结肠癌细胞株SW620(BAMBI+组)、空载体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620(EV组),分别显微注射到受精后第2天转基因斑马鱼Tg(Apo14∶GFP)胚胎卵黄囊(每组各680条),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拍摄,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转移至斑马鱼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红色荧光表达强度,计算肝转移发生率;采用t检验比较BAMBI+组及EV组斑马鱼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红色荧光表达强度及肝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EV组相比,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观察显示BAMBI+组斑马鱼肝内结肠癌细胞红色荧光表达量显著增加(t=6.247,P=0.003 3);BAMBI+组斑马鱼肝转移发生率与EV组相比显著增加(t=4.276,P=0.012 9)。结论构建了基因修饰人结肠癌细胞移植斑马鱼致肝转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活体状态的结肠癌肝转移;BAMBI基因可促进异种移植入斑马鱼的结肠癌细胞发生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肝转移 斑马鱼模型 BAMBI
原文传递
Ⅰ型胶原蛋白对斑马鱼模型促组织再生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欢欢 周旭烨 张智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 观察Ⅰ型胶原蛋白对斑马鱼模型的促组织再生及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检测斑马鱼尾鳍再生面积和col1a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表征Ⅰ型胶原蛋白促组织再生作用;通过测量斑马鱼皮肤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表征Ⅰ型胶原蛋白的抗炎作用。结果 与... 目的 观察Ⅰ型胶原蛋白对斑马鱼模型的促组织再生及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检测斑马鱼尾鳍再生面积和col1a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表征Ⅰ型胶原蛋白促组织再生作用;通过测量斑马鱼皮肤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表征Ⅰ型胶原蛋白的抗炎作用。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蛋白溶液处理斑马鱼尾鳍面积明显增大,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Ⅰ型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的斑马鱼col1a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Ⅰ型胶原蛋白对斑马鱼模型具有促组织再生及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蛋白 斑马鱼模型 组织再生 抗炎
原文传递
斑马鱼食源性肠炎模型及其免疫细胞成像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黎明 谢家元 +7 位作者 赵旭阳 李晓敏 王锐 单俊玮 程莹寅 张婉婷 吴南 夏晓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7,共12页
为了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鱼类肠黏膜免疫的影响和建立缓解肠炎药物的筛选及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平台,研究采用固有免疫或适应性免疫细胞荧光标记的斑马鱼品系,通过50%的豆粕添加量替代鱼粉作为蛋白源,共设计了两组饲料,分别在幼鱼固有免... 为了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鱼类肠黏膜免疫的影响和建立缓解肠炎药物的筛选及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平台,研究采用固有免疫或适应性免疫细胞荧光标记的斑马鱼品系,通过50%的豆粕添加量替代鱼粉作为蛋白源,共设计了两组饲料,分别在幼鱼固有免疫或适应性免疫的发育阶段中饲喂荧光标记的斑马鱼,构建了斑马鱼豆粕诱导的肠炎模型,对构建的食源性肠炎模型进行了病理、免疫细胞及分子水平的探索。结果表明,在固有免疫方面,斑马鱼通过增加中后肠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招募、诱导巨噬细胞形态发生抗炎/促炎状态的转换(如形成免疫突触、抗炎/促炎细胞因子等),来应对食源性急性肠炎;在适应性免疫阶段,豆粕饲料促进斑马鱼中后肠淋巴细胞的聚集,包括未成熟的淋巴细胞以及成熟的T淋巴细胞,并且也可发生抗炎/促炎状态转换。从肠道组织病理来说,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源会造成肠黏膜损伤,结合切片HE染色显示的肠道物理屏障受到破坏的病理,目前qPCR结果可推测肠道细胞凋亡增加,肠上皮层紧密连接变弱并出现代偿性的细胞增生,同时促炎因子表达增加,免疫细胞聚集肠道,暗示免疫屏障也受损。值得一提的是,斑马鱼幼鱼的适应性免疫发育阶段,即可发生类似成鱼的肠黏膜免疫调控来应对食源性肠炎,例如通过提高调节性免疫细胞转录因子(foxp3)及效应因子(il-10、tgf-beta)来提高肠黏膜的免疫耐受。因此,研究从模式生物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快速、可视化的水产动物的食源性肠炎模型及相关功能饲料添加剂的在体研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肠炎 固有免疫细胞 适应性免疫细胞 斑马鱼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