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增香液对糟烧酒口味的改进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薛龙龙 冷云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79,共3页
通过由4种原用于白酒增香的微生物培养液(增香液)的扩大培养,将符合要求的种子扩大培养液与酒糟混合,对粉碎后的黄酒糟进行二次发酵,从而得到改良后的糟烧酒,最终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改良前后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发酵前后检测出... 通过由4种原用于白酒增香的微生物培养液(增香液)的扩大培养,将符合要求的种子扩大培养液与酒糟混合,对粉碎后的黄酒糟进行二次发酵,从而得到改良后的糟烧酒,最终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改良前后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发酵前后检测出的物质分别有14和16种,二次发酵后的酒样中有2-戊醇和乙醛产生,这些物质存放后经过内部的化学反应,使酒的风味更好,且使酒带有刺激臭和苦涩味的正丁醇含量明显减少。改良前的糟烧酒存在口感不爽,放香不足,后味涩杂等问题,然而经过改良后的糟烧酒口感芳香、绵甜,香味协调,余味悠长。故4种微生物对糟烧酒的风味有一定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烧酒 增香菌种 二次发酵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采用籼米粉生产糟烧酒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丹英 祝洵 沈子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5,共2页
糟烧酒的传统生产方法是采用黄酒糟板生产的,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该文是采用籼米为主要原料,同时改用黄酒糟板拌稻谷壳,封糟用糖化酶和白酒干酵母。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糟烧酒质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出... 糟烧酒的传统生产方法是采用黄酒糟板生产的,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该文是采用籼米为主要原料,同时改用黄酒糟板拌稻谷壳,封糟用糖化酶和白酒干酵母。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糟烧酒质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出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粉 糟烧酒 周期 出酒率
下载PDF
糟烧白酒储存成分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毛青钟 陈力 《酿酒》 CAS 2022年第4期91-94,共4页
通过对5种不同年份的糟烧白酒的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糟烧白酒随着贮存年份的增加,酒精度降低、酸度增加、总酯增加;共检测出香气成分37种,其中酯类10种、酸类8种、醇类14种(包括醋酉翁)、醛类5种。糟烧白酒主体骨架成分为乳酸乙酯... 通过对5种不同年份的糟烧白酒的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糟烧白酒随着贮存年份的增加,酒精度降低、酸度增加、总酯增加;共检测出香气成分37种,其中酯类10种、酸类8种、醇类14种(包括醋酉翁)、醛类5种。糟烧白酒主体骨架成分为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醇、异丁醇、活性戊醇、正丙醇、乙醛、乙缩醛、异戊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烧白酒 检测 香气成分 骨架 酯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