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藏札达盆地控盆断裂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段岩
孟宪刚
邵兆刚
朱大岗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0-1727,共8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0108
12120105119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34)资助
-
文摘
札达盆地是喜马拉雅构造带中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其演化过程与盆地两侧的控盆构造密切相关。对控盆断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计算,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本区构造控盆的认识。因此,在对盆地构造地质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的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对札达盆地控盆断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札达盆地的演化明显受盆地两侧边界断裂的控制,札达盆地是在整体南北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不同块体差异隆升作用的结果。其南侧的控盆断裂为北倾的正断层,北侧的控盆断裂为南倾的逆断层,二者共同组成了南降北升的翘板式断陷盆地运动过程,是喜马拉雅地块在陆内汇聚挤压构造环境中构造应力场调整的一种方式。
-
关键词
西藏札达
控盆断裂
构造应力场
有限元数值模拟
-
Keywords
zanda in tibet
basin-controlling faults
tectonic stress field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藏西南札达白垩纪海绿石的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响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6-916,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2012CB822001)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2033)
-
文摘
西藏札达地区夏拉剖面海绿石砂岩之下的地层中含有少量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海绿石质物质。为了更好的理解海绿石化过程、查明海绿石的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本文利用岩相学和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子探针微分析(EPMA)等技术,对其中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海绿石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分析表明,海绿石呈微晶片状集合体形态,具明显的交代特征。海绿石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交代碱性长石或岩屑中的富钾组分,这种交代反应为溶解-沉淀-重结晶机制控制的界面迁移反应。交代形成的海绿石继承了原矿物或岩屑颗粒的外形,表明其形成于很弱的水动力学条件。交代过程受沉积物供应速率、母源物质的溶解速率和反应界面附近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铁铝蛇纹石的大量存在表明当时的环境主要为一种还原环境,而海绿石则形成于局部的亚氧化(sub_oxic)环境中。砂岩中不同演化程度的海绿石都表现出富钾贫铁的特征,表明交代碱性长石(或钾长石)或岩屑中的富钾组分的海绿石化过程不同于前人提出的新生理论和两阶段模式。元素的富集是通过与交代作用同时进行的重结晶作用完成的,该过程不需要前人提及的后期单独的钾富集的过程,并区别于交代贫钾矿物的过程。
-
关键词
海绿石
矿物学特征
反应机制
铁铝蛇纹石
夏拉剖面
西藏札达
-
Keywords
glauconit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action mechanism
berthierine
Xiala section
zanda of tibet
-
分类号
P571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5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西藏札达日乌孜细石器地点石制品研究
- 3
-
-
作者
朱之勇
熊娟
唐睿
于春
席琳
张建林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
文摘
本文采用类型学、数量统计等方法,对2019年在西藏札达县日乌孜细石器地点调查中所获得的石制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其石制品类型包括普通石核、楔形细石核、锥形细石核、石叶、细石叶、尖状器、石锥、砍砸器及各类刮削器等,属典型细石器遗存。根据文化内涵及特征,推断日乌孜细石器地点为一处古人类的临时石器加工场所,年代可能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即距今7200~6000年之间。本项研究详细揭示了日乌孜细石器地点的文化面貌,有利于推动西藏西部的细石器研究走向深入。
-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札达县
日乌孜
细石器
-
Keywords
zanda County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Ngari District
Ri wo tse
Microblade
-
分类号
K876.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