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组构两字的结构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洪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在较大规模的现代汉语语料范围内从语法语义小类搭配的角度穷尽考察了由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组成的两字组。考察揭示,两义场单字组构两字结构模式的同与异在较高抽象层次上均与句法结构一致。相同之处在于①不管黏着与否,两义场单... 本文在较大规模的现代汉语语料范围内从语法语义小类搭配的角度穷尽考察了由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组成的两字组。考察揭示,两义场单字组构两字结构模式的同与异在较高抽象层次上均与句法结构一致。相同之处在于①不管黏着与否,两义场单字在两字组组构中都表现出稳定的名性。差异之处在于:②身体类单字可以相当自由地出现在“N[人](__A)”和“很(V__)”组构中,动物类单字不可以。③与身体类单字搭配的动词有许多是主客同体类动词,动物类单字无此类搭配。②③的差异主要与身体类单字独具[隶属]特征有关,此外也涉及[感知力][能动力]等语义特征。这些差异可以用义场、特征等语义条件控制,可以用认知基本规律预测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法 结构 义场 语义特征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从姓名单双音节选择看上古韵律类型的转变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果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6,96,共9页
姓名中"字"在先秦单、双音均可,魏晋以来则只取双音。本文从汉语韵律构词学出发,认为"字"的音节变化是韵律类型变化的结果:先秦属双韵素音步,魏晋为双音节音步。本文进而据"恒定比率说"(Constant Rate Hy... 姓名中"字"在先秦单、双音均可,魏晋以来则只取双音。本文从汉语韵律构词学出发,认为"字"的音节变化是韵律类型变化的结果:先秦属双韵素音步,魏晋为双音节音步。本文进而据"恒定比率说"(Constant Rate Hypothesis)分析"字"音节数量的变化,发现单音节衰亡速率和双音节增长速率,及"字"的音节转变和整体韵律类型变化严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号词汇 双韵素音步 双音节音步 韵律类型变化
原文传递
论“文”“字”职用的异同
3
作者 李运富 闫潇 《古汉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6,127,共21页
“文”始见于甲骨文,形体来源于有文身之人形,本义为刻画线纹或刻画的线纹,先秦时已引申出文字符号义。“字”始见于金文,形体来源于双手助产妇分娩之形,与“娩”字同形分化,专门记录生育义,并引申指由“名”滋生的字号,约在西汉时,由... “文”始见于甲骨文,形体来源于有文身之人形,本义为刻画线纹或刻画的线纹,先秦时已引申出文字符号义。“字”始见于金文,形体来源于双手助产妇分娩之形,与“娩”字同形分化,专门记录生育义,并引申指由“名”滋生的字号,约在西汉时,由名字称号义引申出文字符号义。许慎对“文”“字”的分别说明,意在阐释同一事物的不同命名及其理据,而不在辨明所指的结构类型差异,故“文”“字”指称文字符号时基本含义相同,常通用同用。但由于“文”“字”产生文字符号义的时代不同,音义来源不同,引申路向不同,存现语境不同,二者又各有使用特点,在某些情况下不可互换。“文”“字”的使用区别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古代与后代的区别;二是群体与个体的区别;三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 职用 同异
原文传递
关于《马氏文通》字类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文通》以义定类:一字一义,则一字一类;一字数义,则一字数类。后者即"字无定义,故无定类",实际上就是字的兼类。且《文通》的最小运用单位是字而不是词,因而一字数义的兼类现象就多了起来。而当某个字的甲义临时引申为乙义...  《文通》以义定类:一字一义,则一字一类;一字数义,则一字数类。后者即"字无定义,故无定类",实际上就是字的兼类。且《文通》的最小运用单位是字而不是词,因而一字数义的兼类现象就多了起来。而当某个字的甲义临时引申为乙义时,该字则由甲类字"假借"为乙类字。可见,《文通》的字类理论自成体系,其"字无定类"与"字类假借"并没有自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无定类 类假借
下载PDF
论闽语时间名词“字”
5
作者 范学建 陈平 +1 位作者 谢尚优 任翔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6-51,共6页
与普通话相比,闽语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表达方式,即用"字"表示"五分钟"。这个"字"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即刻与刻之间的两个特殊符号,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字"具有了"五分钟"的... 与普通话相比,闽语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表达方式,即用"字"表示"五分钟"。这个"字"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即刻与刻之间的两个特殊符号,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字"具有了"五分钟"的新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字"的功能仍然在不断扩展,含义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 时间名词
下载PDF
说“”
6
作者 金春梅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4-65,共2页
“牛字”是一个正字 ,义为母牛 ,“牛孛”则是“牛字”的讹俗字。刘师培《左外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关键词 "Bo" "zi" e 训诂 刘师培 《左 外集》 《汉语大典》《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古文“字”形义构建的民俗学解读
7
作者 吕亚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6,共10页
在中国古代,妇女产育常被看做污秽之事而须加以避忌。古文“字”“从子在宀下”,象房屋中有子之状,正是古人基于对妇女产育的避忌,特为孕妇设置待产场所乳舍(或产舍)俗信在古文字构形中的反映。乳舍是孕妇待产之所,也是其产后与初生儿... 在中国古代,妇女产育常被看做污秽之事而须加以避忌。古文“字”“从子在宀下”,象房屋中有子之状,正是古人基于对妇女产育的避忌,特为孕妇设置待产场所乳舍(或产舍)俗信在古文字构形中的反映。乳舍是孕妇待产之所,也是其产后与初生儿临时居住的场所。基此,本义为生育的古文“字”又引申出爱、养及孳乳增加之义。南宋以降,“字”又衍生出“许嫁”之义,这或与时人对《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文义的曲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形 产育禁忌
下载PDF
语言的层面与“字本位”的不同层面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洪君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共11页
本文指出,(1)有声语言应该区分为语音、语汇—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大的层面;(2)从共时角度看,文字与语音是并列于语汇—语法层面之下的两个独立层面,它们都是语汇—语法的形式方面;(3)语言和文字一起构成语文大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着... 本文指出,(1)有声语言应该区分为语音、语汇—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大的层面;(2)从共时角度看,文字与语音是并列于语汇—语法层面之下的两个独立层面,它们都是语汇—语法的形式方面;(3)语言和文字一起构成语文大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论证了字本位有不同层面之分:语音分系统的字本位,文字分系统的字本位,语汇—语法层的字本位,汉语文大系统的字本位;并详细讨论了语汇—语法层字本位的表现:单字自由、单音有义双音定义、音节数与语汇单位层级、单双音功能有别、组合同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位 语言的层面 语文大系统
原文传递
论汉语信息编码的基本结构单位“字”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彧藻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65-75,84,共12页
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处在底层表音系统和上层表意系统的界面,可定义为"由一个带调单音节所构成的具有完整、离散性的语音形式,在汉语语言系统中能发挥区别性的价值功能,是一个具有社会心理现实性和现成性的关联符... 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处在底层表音系统和上层表意系统的界面,可定义为"由一个带调单音节所构成的具有完整、离散性的语音形式,在汉语语言系统中能发挥区别性的价值功能,是一个具有社会心理现实性和现成性的关联符号单位"。汉语中还存在一个由"字"为基本结构单位构成的以双音节字组为核心的典型性缓冲结构层,起到了二次编码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汉语中有限语音形式表达无限概念的矛盾。汉语中缓冲结构层的存在使其难以用普通语言学理论所认为的人类语言具有三个结构层的理论加以准确描绘。"字"使汉语成为了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构层 基本结构单位
下载PDF
汉语历史音韵研究之辨伪与求真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守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1,共8页
本文对麦耘教授的《汉语历史音韵研究中若干问题之我见》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本文认为: (1)在谐声材料方面对王力上古声母研究的批评缺乏根据,不能成立。(2)麦文对《汉语历史音韵学》的评价和对有关批评者的反批评失之片面。(3)不能割... 本文对麦耘教授的《汉语历史音韵研究中若干问题之我见》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本文认为: (1)在谐声材料方面对王力上古声母研究的批评缺乏根据,不能成立。(2)麦文对《汉语历史音韵学》的评价和对有关批评者的反批评失之片面。(3)不能割裂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联系:既要鼓励刨新,又不能缺少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音韵 汉语 求真 辨伪 传统与创新 商榷意见 有机联系 反批评 批评者 音韵学 声母 王力 谐声
下载PDF
说“叚”“假”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炜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1期83-91,156,共10页
《说文》既收录了"叚"字也收录了"假"字。许慎认为"叚"字的本义是"借也",而"假"字的本义则是"非真也"。在文献中,"叚""假"二字多见。从整体来看,在表... 《说文》既收录了"叚"字也收录了"假"字。许慎认为"叚"字的本义是"借也",而"假"字的本义则是"非真也"。在文献中,"叚""假"二字多见。从整体来看,在表示"假借"之义时,"叚""假"二字的功能基本相同。但具体到出土秦代文献,"叚""假"二字却是有分工的。本文对出土秦代文献中"叚""假"二字的用例作了全面考察,指出《里耶秦简[壹]》8-461号同文字方中所记载的"叚如故,更假人"这条规定是要求在表示"借入"或"取用"之义时改用"假"字,其他意义之{假}则仍用"叚"字表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记录形式上区分"借入"或"取用"之{假}和"借出"或"给予"之{假}。本文运用这一用字规律,对出土秦代文献中所有涉及"叚""假"的文例进行了重新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入 借出 书同文
下载PDF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疑难字考释
12
作者 刘亚丽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作为《切韵》系韵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保存了部分疑难字,文章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以形考字、以音考字、以义考字、以序考字、以用考字等疑难字考释方法,对其中存在的■“[瓦而]”“胓”“...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作为《切韵》系韵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保存了部分疑难字,文章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以形考字、以音考字、以义考字、以序考字、以用考字等疑难字考释方法,对其中存在的■“[瓦而]”“胓”“祝”“[此大]”“■”广等6个疑难字进行考释,以期能对以后研究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务齐正本《刊谬补缺切韵》 疑难 考释
原文传递
“字”的即用和“字”义的衍生——汉语语义编码以少胜多的奥秘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辰松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4,共8页
汉语语义编码以少胜多的奥秘之一是"字"在即用中获得临时的意义,之二是通过即用的简称和缩略、隐喻和转喻以及从方言和外语的引进,直接或间接增添新的"字"义。这两者都提高了"字"的复用率和指称能力,增... 汉语语义编码以少胜多的奥秘之一是"字"在即用中获得临时的意义,之二是通过即用的简称和缩略、隐喻和转喻以及从方言和外语的引进,直接或间接增添新的"字"义。这两者都提高了"字"的复用率和指称能力,增强了语义编码的潜能。社会、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对新词新义产生巨大需求,这是"字"义衍生的动因,但"字"义的衍生还有赖于类比推理和心理固化等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编码 即用 衍生义
下载PDF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字本位”方法的实验报告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6-47,74,共13页
“字本位”理论把“字”看作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提出汉语的生成机制是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离心、向心两种结构方式逐层扩展,形成各级字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 以“字”为核心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然会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在教学... “字本位”理论把“字”看作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提出汉语的生成机制是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离心、向心两种结构方式逐层扩展,形成各级字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 以“字”为核心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然会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词的能产性与常用性这对矛盾。由此,本文提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在传统的逐词处理的基础上,穿插国内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组词扩词法”,并以比较多样的手段加以强化。本着这一原则,作者于2003-2004学年第2学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汉语言系2-2A和2- 2B两个平行班的口语课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实验。实验持续一个学期,经初、中、末3次专项水平测试检验,发现实验班的词汇水平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班,其平均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 检验)。由此验证了在词汇教学中合理运用“字本位”方法可以实现更高效率这一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位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实验报告
下载PDF
论王筠“分别文、累增字”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图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运富 蒋志远 《励耘语言学刊》 2012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现代学者通常把王筠提出的“分别文、累增字”等同于“古今字”,而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源自王筠对《说文》“重文”的研究。王筠发现《说文》存在“异部重文”,而有些“异部重文”是由“一字递增”产生的,这种“一字递增”的重文现象跟... 现代学者通常把王筠提出的“分别文、累增字”等同于“古今字”,而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源自王筠对《说文》“重文”的研究。王筠发现《说文》存在“异部重文”,而有些“异部重文”是由“一字递增”产生的,这种“一字递增”的重文现象跟汉字的发展演变有关,所以他将“一字递增”分成“分别文”和“累增字”专门提出来讨论,细致分析其中各类情形,一方面揭示汉字孳乳造字的具体规律,同时梳理新造字与“本字删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因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历时性质的各种字际关系,虽然有的可以归属于“古今字”,但原本不是从“古今字”的角度立论,因而跟“古今字”并不重合。如果认为王筠讨论“分别文、累增字”目的在以新的名目取代“古今字”,那不符合王筠的研究初衷,难以体现“分别文、累增字”的真正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筠 分别文 累增 异部重文 古今
下载PDF
《王三》重文中的非异体现象刍议
16
作者 夏能权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81-187,共7页
宋濂跋本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收录了1600余组重文,这些重文是以记词功能相同为标准而录入《王三》的,并非全是异体字。从构形和功能两个层面对《王三》重文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除异体字外,还包含假借字、... 宋濂跋本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收录了1600余组重文,这些重文是以记词功能相同为标准而录入《王三》的,并非全是异体字。从构形和功能两个层面对《王三》重文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除异体字外,还包含假借字、同源字、古今字、同义替换字等,这些重文与异体字有着本质区别。厘清《王三》中的这些非异体现象,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王三》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三》 重文 异体 假借 同源 古今 同义替换
下载PDF
王筠字词关系思想探究
17
作者 张素凤 李学桥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2-30,共9页
王筠认为,词的声、义寄托于汉字形体,解析汉字必须遵循字词关系规律。在对“六书”内涵阐释的基础上,王筠创立了“累增字”“分别文”概念,对汉字发展过程中新造字与原字进行沟通,从历时动态角度对同词异字和汉字分化的成因进行阐释,对... 王筠认为,词的声、义寄托于汉字形体,解析汉字必须遵循字词关系规律。在对“六书”内涵阐释的基础上,王筠创立了“累增字”“分别文”概念,对汉字发展过程中新造字与原字进行沟通,从历时动态角度对同词异字和汉字分化的成因进行阐释,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王筠立足于整字与“六书”相对应的关系,但鉴于有大量字不能纳入“六书”,于是设置变例,又把假借扩展至构件层面,这些说明王筠把整字与构件混杂在一起,把汉字结构理论与具体字的结构模式相互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 变例 累增 分别文
下载PDF
漢譯佛經單、複字的訛誤類型與校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爲例
18
作者 范麗婷 《文献语言学》 2023年第2期209-217,256,共10页
佛經文本校勘相較於一般文本有其特殊性,表現之一即存在大量的複字類異文。通過對《摩訶般若經》《大智度論》的比勘,其産生原因可歸納爲以下四類:不明意義差别以致訛誤;受前後文影響以致訛誤;重文符號脱落以致訛誤;不明語法以致訛誤。
关键词 佛經 類異文 訛誤成因 校讀
下载PDF
论形声书卷字今音之注中的一类混乱现象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新幹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6,共5页
口语异变音和特定的声符条件引发了形声书卷字今音的异变音之注,施注当中的主观随意性和某些客观因素,则导致这种今音之注产生了一类混乱现象。混乱局面应该理顺,具体的实施方案,本文略有探索,还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形声书卷 今音《广韵》 口语异变音 声符 正变音 异变音
下载PDF
《字通》在部首法转变过程中的地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燕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40,共6页
汉字部首法经历了自《说文》根据字义而设立的文字学部首法始,到《字汇》比较成熟的检字部首法,其1500年间经历了不断累进的转变过程。通过《字通》这部书的研究,得以展现部首法转变阶段的面貌。同时指出《字通》在转变过程中的地位、... 汉字部首法经历了自《说文》根据字义而设立的文字学部首法始,到《字汇》比较成熟的检字部首法,其1500年间经历了不断累进的转变过程。通过《字通》这部书的研究,得以展现部首法转变阶段的面貌。同时指出《字通》在转变过程中的地位、贡献与问题,有助于部首检字法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 部首法 部首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