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综合”和“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周贻白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综合艺术观念
1
作者 陈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综合艺术观念是贯穿周贻白戏曲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周贻白认为中国戏曲起源自歌、舞、乐、优四个基本元素,随后他又将杂技和武术纳入到组成戏曲的元素之中。戏曲的多源综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演员的表演实则是综合其它艺术门类成为戏... 综合艺术观念是贯穿周贻白戏曲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周贻白认为中国戏曲起源自歌、舞、乐、优四个基本元素,随后他又将杂技和武术纳入到组成戏曲的元素之中。戏曲的多源综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演员的表演实则是综合其它艺术门类成为戏曲这项艺术的枢纽。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是为表演服务的,它和歌、舞、杂技等都以表演为中心综合成为统一的戏曲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综合艺术观念 多源综合 表演中心 演员演故事
下载PDF
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和他的戏曲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苗怀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100,共13页
周贻白是一位颇具草根色彩的戏曲史家,他靠自学成材,有着十分丰富的艺术实践,将草根特性转化为自己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其学术个性鲜明,比较重视通观的研究,撰有多部戏曲史著作。在具体研究中,他对戏曲艺术的各个组成要素皆给予较为充分... 周贻白是一位颇具草根色彩的戏曲史家,他靠自学成材,有着十分丰富的艺术实践,将草根特性转化为自己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其学术个性鲜明,比较重视通观的研究,撰有多部戏曲史著作。在具体研究中,他对戏曲艺术的各个组成要素皆给予较为充分的关注,特别是舞台演出和花部戏曲,所还原的戏曲史是一部立体的戏曲史。在戏曲文献学方面,他不仅十分关注,而且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研究和贡献,这些研究和贡献包括戏曲典籍的整理、目录的编制、戏曲文物的研究以及戏曲本事的考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戏曲研究 学术史
原文传递
周贻白中国戏曲史教学思想浅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在20世纪的中国戏曲史研究领域中,周贻白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戏剧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戏剧学院的17年(1950-1966)中,周贻白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中国戏曲史学科的教学上。周贻白不仅是中央戏... 在20世纪的中国戏曲史研究领域中,周贻白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戏剧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戏剧学院的17年(1950-1966)中,周贻白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中国戏曲史学科的教学上。周贻白不仅是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史学科的创建者,而且培养了一批中国戏曲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本文结合周贻白的戏曲史研究特征和治学特点,从教学形式、教学理念、学术研究三个方面,对他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教学思想 田野考察 舞台实践
原文传递
周贻白:戏剧通史的多卷次写作与戏剧史学的立体化叙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占鹏 金艳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自20世纪初迄今,周贻白是写作戏剧史卷次最多的曲学家,一生共撰写了七部戏剧史著作。这些著作具有十分鲜明的通史意识和综合性的全局[光,把舞台]出与戏曲文献很好地结合起来,带着著者的新思考、新观念,因而使戏剧史具有了为前贤时宿所... 自20世纪初迄今,周贻白是写作戏剧史卷次最多的曲学家,一生共撰写了七部戏剧史著作。这些著作具有十分鲜明的通史意识和综合性的全局[光,把舞台]出与戏曲文献很好地结合起来,带着著者的新思考、新观念,因而使戏剧史具有了为前贤时宿所未能触及的更加丰富的价值和意义。演员出身的周贻白眼里的中国曲学是一门以戏剧为名称、以舞台演出为中心、同时兼顾戏剧作品的整体艺术学。他的著述虽未能带来中国曲学研究的全面改观,却使中国曲学在戏剧学方面更接近于戏剧本身和真实,从而将中国戏剧学推向了新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戏剧通史 多卷次写作 戏剧史学 立体化叙述
下载PDF
“剧场”概念的引进与剧场观念的确立——重读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209-213,共5页
周贻白借鉴西方的"theater"概念,最早开始探寻戏曲的剧场性特征。他的《中国剧场史》一书从"剧场的组织"、"剧团的组织"、"戏剧的出演"三个方面,首次对戏曲的早期剧场形态进行了总结。此外,周... 周贻白借鉴西方的"theater"概念,最早开始探寻戏曲的剧场性特征。他的《中国剧场史》一书从"剧场的组织"、"剧团的组织"、"戏剧的出演"三个方面,首次对戏曲的早期剧场形态进行了总结。此外,周贻白还尝试将中国剧场置于世界剧场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予以考察,通过关注外来舞台风气对国内剧场的影响,寻求戏曲与其他国家戏剧在艺术审美上的差异性与互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剧场 戏剧 《中国剧场史》
下载PDF
中国戏曲之本体:场上搬演——周贻白戏剧史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针对周贻白的戏剧史观中所强调的"包举全体"和"场上搬演"的思想,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王国维、吴梅与周贻白在戏剧史观念上的差异,肯定了周贻白戏剧史观的划时代意义,即他揭示了戏剧作为剧场艺术的本体性特征。
关键词 周贻白 王国维 吴梅 戏剧史观 场上搬演
下载PDF
西方观念的影响和中国戏曲史的书写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玫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戏曲属于“小道末流”,无缘跻身于学术殿堂.近代,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戏曲受到了中国现代知识界的重视,遂有具现代意义的戏曲研究问世.因此,戏曲研究从它的一开始就受到了西方观念的影响.在戏曲研究领域中,戏曲史的著...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戏曲属于“小道末流”,无缘跻身于学术殿堂.近代,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戏曲受到了中国现代知识界的重视,遂有具现代意义的戏曲研究问世.因此,戏曲研究从它的一开始就受到了西方观念的影响.在戏曲研究领域中,戏曲史的著述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秀的戏曲史著作,体现着彼时戏曲研究的总体水准,为初入戏曲研究领域(或并非专攻戏曲)的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掌握戏曲发展历史的门径.二十世纪,中国戏曲史的撰述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也程度不同地受到了西方观念的影响.本文择要探讨、分析了戏曲研究领域的这一段学术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戏曲史 王国维 周贻白 《中国戏曲通史》
原文传递
周贻白与20世纪中国戏曲史演出形态的建构
8
作者 陈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0,共8页
周贻白是继王国维、吴梅、齐如山之后的又一位治中国戏曲史的大家。基于演出形态角度的戏曲史考察,构成了周贻白戏曲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这种演出形态主要包括戏曲扮演和其他参与演剧形态的元素两个部分。周贻白以演出形态为视角来建构... 周贻白是继王国维、吴梅、齐如山之后的又一位治中国戏曲史的大家。基于演出形态角度的戏曲史考察,构成了周贻白戏曲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这种演出形态主要包括戏曲扮演和其他参与演剧形态的元素两个部分。周贻白以演出形态为视角来建构中国戏曲史,使得其戏曲史研究别具一格、特征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演出形态 戏曲扮演 戏曲文物 场上艺术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周贻白地方戏研究
9
作者 王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针对周贻白"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直接指向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活态"表演的事实,运用活态传承、地域标志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周贻白在地方戏研究中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出地... 针对周贻白"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直接指向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活态"表演的事实,运用活态传承、地域标志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周贻白在地方戏研究中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出地方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首先保持其地域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周贻白 地方戏 活态 地域标志性文化
下载PDF
论周贻白话剧《李香君》的剧本与演出
10
作者 王亚楠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3-59,共7页
著名学者、戏剧史家周贻白(1900-1977)最早将《桃花扇》改编为话剧《李香君》。周贻白依据各类相关史料,对原剧的情节细目和相关人物做了不少改动,但并不成功,使《李香君》远不及原剧。此剧于1940年7月17日由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璇宫剧... 著名学者、戏剧史家周贻白(1900-1977)最早将《桃花扇》改编为话剧《李香君》。周贻白依据各类相关史料,对原剧的情节细目和相关人物做了不少改动,但并不成功,使《李香君》远不及原剧。此剧于1940年7月17日由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璇宫剧院首次公演。《李香君》还曾于1942至1945年间在重庆上演过,由著名话剧与电影导演贺孟斧(1911-1945)导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话剧 《李香君》 剧本 演出
下载PDF
欧阳予倩与周贻白的戏剧情谊
11
作者 周华斌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5,共9页
文章通过翔实的材料记述了欧阳予倩先生与田汉、周贻白等中国戏剧的先行者和改良者在不同时期对戏剧事业的理解、考量与付出:并从中梳理出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老一辈戏剧人的坚持与果敢,以及欧阳予倩与周贻白深厚的友谊。
关键词 欧阳予倩 周贻白 旧剧改良 新剧创造
原文传递
周贻白:戏曲文献的整体性审视与剧作文本的系统化解读
12
作者 李占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3-49,共7页
周贻白很注意戏曲文献的搜集和著录,尤其是戏曲文献目录的重新梳理,他下了很大功夫,所做的不仅是前贤没有做过的,而且是时彦也没有做过的。周贻白的戏曲目录增加了皮黄剧的内容,这是姚燮、王国维以至傅惜华、庄一拂都没有的设想,在明清... 周贻白很注意戏曲文献的搜集和著录,尤其是戏曲文献目录的重新梳理,他下了很大功夫,所做的不仅是前贤没有做过的,而且是时彦也没有做过的。周贻白的戏曲目录增加了皮黄剧的内容,这是姚燮、王国维以至傅惜华、庄一拂都没有的设想,在明清杂剧传奇的阅读方面用力尤勤,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曲家的一个特点,他没有撰写过元杂剧的专著,却留下了明清杂剧传奇方面的著作。除了校注戏曲作品,周贻白还很注重戏曲理论的普及和推广,而《戏曲演唱论著辑释》是第一部以元明清三代保存下来的戏曲演唱资料为对象的注重文献解读的曲学著作。此外,他还有一些从戏曲文献角度出发的单篇论文,也很留意出土戏剧文物、喜欢与著名演员往来、观看地方戏演出并探究各种曲艺创作和表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戏曲文献 剧作文本
下载PDF
非剧本因素:周贻白戏曲学著述的认知重心与建构主体
13
作者 李占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周贻白是20世纪开始频繁使用和积极推广"戏剧"话语的第一位戏曲学家,这是他跟前后戏曲学家格外不同的地方。他所以频繁使用和积极推广"戏剧"而非"戏曲",在他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只有以"戏剧"... 周贻白是20世纪开始频繁使用和积极推广"戏剧"话语的第一位戏曲学家,这是他跟前后戏曲学家格外不同的地方。他所以频繁使用和积极推广"戏剧"而非"戏曲",在他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只有以"戏剧"作名称才能准确地表达这种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样式的本质,而"戏曲"则只侧重于剧本,较少涉及舞台表演艺术。他考察、审视和阐释戏曲总是以剧场、剧团、演员、角色、表演、声腔诸因素为对象,把它们作为自己戏曲学著述的认知重心和建构主体,而不是像绝大多数戏曲学家那样始终把剧本当作关键,几乎不考虑剧本以外的其他因素。周贻白的出现使长期囿于戏曲文学文献的戏曲学研究的偏颇状况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戏曲学 戏剧 非剧本因素
下载PDF
都市世情的商业化书写——论周贻白的现代题材剧
14
作者 刘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周贻白的现代题材剧在题材意蕴、艺术风格上颇具特色,在话剧演出史上也具有特别的价值。周贻白在话剧文学上的成就虽然不及田汉、曹禺、夏衍、李健吾这些一流的剧作家,但他对都市世情的描写、启蒙精神的表达、在情节结构方面高超的戏剧... 周贻白的现代题材剧在题材意蕴、艺术风格上颇具特色,在话剧演出史上也具有特别的价值。周贻白在话剧文学上的成就虽然不及田汉、曹禺、夏衍、李健吾这些一流的剧作家,但他对都市世情的描写、启蒙精神的表达、在情节结构方面高超的戏剧技巧等,都是可称道的。周贻白的现代题材剧为商业戏剧提供了一个示范文本。他充分注意了题材选择的时尚化和娱乐性,在说一个曲折好看故事的同时,表达了影射、批判现实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周贻白的现代题材剧具有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现代题材剧 都市世情 商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