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燚 “分期-身心同治”银屑病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珂 张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3期6-9,共4页
张燚教授认为"形神合一""整体观""情志与五脏相关"等都蕴含丰富的心身医学理论和思想,银屑病乃内有郁热,外感风寒、风热,阻于肌肤,蕴结不散;或性情急躁,火从心生,或外邪侵袭致邪毒内蕴,或嗜食辛发膏粱厚... 张燚教授认为"形神合一""整体观""情志与五脏相关"等都蕴含丰富的心身医学理论和思想,银屑病乃内有郁热,外感风寒、风热,阻于肌肤,蕴结不散;或性情急躁,火从心生,或外邪侵袭致邪毒内蕴,或嗜食辛发膏粱厚味之品,脾胃积热郁滞日久,发于肌肤,热极风动发为红斑,高突皮肤;或素体虚弱久病体虚,因营血不足,阴虚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发为红疹略带鳞屑;或病程日久,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塞,气血瘀结使肌肤失于滋养;或热蕴日久,化燥生风,或流窜关节,闭阻经络,或热毒炽盛,气血营阴两燔而发;亦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提出滋阴清热、润燥息风、活血化瘀、解毒除湿,配伍疏肝解郁,行气化滞药物,"疗形勿忘治神,调神勿忘治形",结合心理疏导,身心同治;强调观察患者心理情志与生理、生化变化相关性,可更好地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临床分期辨治:早期进行期,多火热内盛,重在滋阴凉血疏肝清热,调畅气机,润肤消斑;中期迁延期,多血虚风燥,滋阴养肝,健脾养血,润燥息风;晚期退行期,多配合饮食调护,养脾健脾,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外加外用软膏、油剂达安抚退疹、润肤止痒的功用。常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量表(SAS)评定抑郁和焦虑情感。附寻常型银屑病(白疕-血热内蕴)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疕 身心同治 心身医学 形神合一 整体观 分期 滋阴清热 活血化瘀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ZUNG焦虑量表(SAS) 中药复方 张燚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苏秦、张仪纵横说辞探研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宪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4-168,共5页
《战国策》所录十余篇苏秦、张仪的纵横说辞,乃后学者的拟作,具有鲜明的创作色彩和文学特征,实为精心构制的“纵横家言”。它们既是纵横说辞的典型样板,也是供后学者研习纵横术的出色范本,还可看做支撑各《策》的主干。细加探究,启示良多。
关键词 《战国策》 苏秦 张仪 纵横说辞 纵横家言
下载PDF
甲申朝局与张佩纶之进退
3
作者 邹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84,共16页
光绪初年兴起的清流势力因甲申年的朝局变动趋于式微,张佩纶之进退颇能反映清流士人群体的命运。光绪十年张树声父子运动盛昱上折弹劾张佩纶,此事的关键原因是双方围绕广西巡抚人选反复较量,矛盾无法调和。甲申易枢后醇王当国,颇欲罗致... 光绪初年兴起的清流势力因甲申年的朝局变动趋于式微,张佩纶之进退颇能反映清流士人群体的命运。光绪十年张树声父子运动盛昱上折弹劾张佩纶,此事的关键原因是双方围绕广西巡抚人选反复较量,矛盾无法调和。甲申易枢后醇王当国,颇欲罗致清流参与朝政,张佩纶会办福建海防应从醇王延揽清流的角度来理解。马尾海战前后,张佩纶两次运动京官弹劾闽浙总督何璟,遭到闽省官绅与清流后辈的联手反击。而朝廷起初无意惩处张佩纶,屡次不允张佩纶辞官,也与醇王此时用人尚重清流有关。最后张佩纶之所以被流放,乃因该年十月起清流对醇王用人施政屡有阻挠,质疑甲申易枢,促使慈禧、醇王改变对清流的态度,整肃清流。朝廷以雷霆手段惩治清流士人后,根基薄弱的醇王唯有倚重旗人与疆吏,未能成功建立以朝廷为中心的洋务体制,深刻影响了日后晚清政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佩纶 清流 奕譞 中法战争 甲申易枢
原文传递
原本《玉篇》引《埤苍》研究
4
作者 韦懿泠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8-63,84,共7页
由当前可见的《玉篇》残卷可以发现,顾野王编纂时引用《埤苍》主要作为新增字和训释的补充,并且对《埤苍》原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剪裁改编,还可能存在某些引文不出自《埤苍》原文,而引用自某些古赋注中保留的《埤苍》训语的情况,故其散... 由当前可见的《玉篇》残卷可以发现,顾野王编纂时引用《埤苍》主要作为新增字和训释的补充,并且对《埤苍》原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剪裁改编,还可能存在某些引文不出自《埤苍》原文,而引用自某些古赋注中保留的《埤苍》训语的情况,故其散佚时间或还可再上推。另外,前人辑本与研究中试图构拟的《埤苍》文体并不全面,忽略了文本传抄与征引中不可避免的变动与失真,对张揖所作、顾野王所引、玄应与李善等人所引及抄手所改等不同层次间的关系梳理不清,故而造成许多误解。后世典籍虽仅存其训语,但《埤苍》以及与其同系统的《苍颉篇》《广苍》等书原本应为带注的韵文,即汉时常见的章句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本《玉篇》残卷 《埤苍》 张揖 苍书
下载PDF
张栻义范畴的四层理学内涵
5
作者 李长泰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南宋理学家张栻的理学思想丰富,他对义范畴内涵的诠释是其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栻义范畴的理学内涵凸显了理学思想架构,主要包含仁义的本义、天下的通义、理义的用义和人伦的节义四层内涵;四层内涵分别是行而宜之之义、价值... 南宋理学家张栻的理学思想丰富,他对义范畴内涵的诠释是其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栻义范畴的理学内涵凸显了理学思想架构,主要包含仁义的本义、天下的通义、理义的用义和人伦的节义四层内涵;四层内涵分别是行而宜之之义、价值共通之义、心体义用之义和礼节规范之义。四层内涵彰显了本义、通义、精义和节义,突出了本体、价值、学理和人伦的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义范畴 理学内涵
下载PDF
张浚的易学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方鹿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共7页
张浚把《易》作为载道之书,重视对义理的阐发,同时把义理建立在象数的基础上,这体现了其易学的特点。张浚的易学影响到其子张栻和朱熹这两位著名理学家,在宋代易学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张浚 易学 理学
下载PDF
干事与节用:张謇的易学节用观及其当代价值
7
作者 张浩 《武陵学刊》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从张謇《周易音训句读》节卦的训诂解释,以及张謇对“节”的义理阐释可以看出,张謇对于干事与节用之间的关系有深刻体会。他认为施之于人的节道,不能过于苦,正如经言“苦节不利贞”,过于苦的节道不利于事业成功,干事与节用是不能相比的... 从张謇《周易音训句读》节卦的训诂解释,以及张謇对“节”的义理阐释可以看出,张謇对于干事与节用之间的关系有深刻体会。他认为施之于人的节道,不能过于苦,正如经言“苦节不利贞”,过于苦的节道不利于事业成功,干事与节用是不能相比的关系;而施之于己的节道,“苦节利贞”,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淬炼君子人格。张謇在生活中处处遵循节道,不仅个人生活极度节俭,家庭教育中也要求子女严格遵守节道。张謇易学节用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倡节俭、朴素、节制的生活方式;塑造节用以生财和利民的企业家精神;厚植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为干事出发点的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易学 节用观 节道 干事
下载PDF
民航院校的红色基因传承与时代价值——以中飞院首任校长张毅为例
8
作者 罗汝霖 倪亮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民航红色历史,诠释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对于在民航高校中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涵养初心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民航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飞院的首任校长张毅为例,基于其生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民航红色历史,诠释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对于在民航高校中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涵养初心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民航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飞院的首任校长张毅为例,基于其生平,主要从他红色基因的孕育及内涵、红色基因的传承等方面进行探究,阐释了传承其红色基因在办学治校、民航学子培育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建设方面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院校 红色基因 中飞院 张毅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浅论纵横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兴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15-19,26,共6页
Political strategists played a particular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y gained a footing with Confucianists, Mohists and legalis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other schools. Political strategists failed to develop th... Political strategists played a particular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y gained a footing with Confucianists, Mohists and legalis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other schools. Political strategists failed to develop the academic,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s in a systematic and stable way. They had the adap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in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go on with the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家 张仪 苏秦 《鬼谷子》
下载PDF
《农田余话》作者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学林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56-58,共3页
黄虞稷《千倾堂书目》认为《农田余话》一书为张翼所作,现代学者多承其说;《四库全书总目》、周中孚《郑堂读书志》曾对《农田余话》的作者提出质疑,但并未确定其人;实际上,《农田余话》的作者确非张翼,而是元明之际的邵亨贞。
关键词 农田余话 作者 张翼 邵亨贞
下载PDF
论张载之学是易学──与龚杰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利民 《周易研究》 CSSCI 2000年第1期51-58,共8页
本文对龚杰先生关于张载之学为“四书学”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张载之学本质上属于易学,张载的思想体系实以《易传》的范畴与命题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其学说的主题和范畴的主要环节大都渊源于易学。
关键词 张载 四书学 易学 易传
下载PDF
从“宣、化、利”法浅析张怡治疗湿病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学 张怡 +4 位作者 曾进浩 刘新茹 刘嘉薇 郭宇 吕尚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236-238,共3页
湿性重浊、粘滞,易伤脾阳及阻滞气机,易夹杂它邪为患,所致疾病缠绵难愈,在内、外、妇、儿中均可见其存在。加上川渝地区独特的地形、气候及饮食因素,张怡认为脾胃系统疾病中感染湿邪患者十之八九,治疗湿病多以三焦辨证为纲,通过“轻宣... 湿性重浊、粘滞,易伤脾阳及阻滞气机,易夹杂它邪为患,所致疾病缠绵难愈,在内、外、妇、儿中均可见其存在。加上川渝地区独特的地形、气候及饮食因素,张怡认为脾胃系统疾病中感染湿邪患者十之八九,治疗湿病多以三焦辨证为纲,通过“轻宣上焦、运化中焦、淡利下焦”畅通三焦给邪气以出路及顾护脾胃减少湿邪产生,标本结合,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文选取张怡教授其中一则医案和同道分享,浅析张怡治疗湿病的辨证思路及组方特色。张怡治疗湿病经验丰富,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张怡 三焦 脾胃
下载PDF
张载与邵雍的学术关系辨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有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张载与邵雍虽为"学侣",但二人的学术思想、政治表现、生活方式相去甚远。张载会通中庸与易传思想而创立的义理之学,深得易传之旨,传承了儒家道统,可谓"正宗之儒学";邵雍吸取道教思想尤多,其思想与生活情调,更接近道... 张载与邵雍虽为"学侣",但二人的学术思想、政治表现、生活方式相去甚远。张载会通中庸与易传思想而创立的义理之学,深得易传之旨,传承了儒家道统,可谓"正宗之儒学";邵雍吸取道教思想尤多,其思想与生活情调,更接近道家,可谓"歧出之儒学"。张载评说邵雍"于儒术未见所得",实乃一语中的。然而,学术思想的分歧,并未影响他们的学术交往,二人在交往中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值得后人认真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邵雍 程颢 程颐 政治态度 生活方式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苏秦、张仪说服艺术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国柱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纵横家崛起。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靠“三寸不烂之舌”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对社会、对历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各自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说服口才模式,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苏秦 张仪 说服艺术 比较研究 口才 模式
下载PDF
《埤苍》初探
15
作者 王虎 牛雨霖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7-63,共7页
《埤苍》上承《说文》,下启《玉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字书,对汉语史研究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文中对《埤苍》一书的流传及亡佚做了详细说明,对其卷数、辑本、内容性质、体例及特点做了细致梳理,并从《埤苍》与文字学、词汇... 《埤苍》上承《说文》,下启《玉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字书,对汉语史研究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文中对《埤苍》一书的流传及亡佚做了详细说明,对其卷数、辑本、内容性质、体例及特点做了细致梳理,并从《埤苍》与文字学、词汇学、辞书编纂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其流传的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揖 《埤苍》 辑佚
下载PDF
苏秦年代问题再检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9-51,共3页
自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称苏秦行事"盖非情实"之后,近世不少学者以为苏秦的年辈晚于张仪,致使司马迁所述战国历史的基本面貌随之发生根本改变。然据《战国策》《史记》有关记载细加推考,可知苏秦卒于公元前319年,比张仪辞世... 自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称苏秦行事"盖非情实"之后,近世不少学者以为苏秦的年辈晚于张仪,致使司马迁所述战国历史的基本面貌随之发生根本改变。然据《战国策》《史记》有关记载细加推考,可知苏秦卒于公元前319年,比张仪辞世要早十年。这说明司马迁、刘向对《战国策》的精心研究和整理,所言苏秦合纵在前、张仪连横在后的历史框架是有根据的。那种以为《史记》有关苏秦的记载错误百出,可凭信者十无一二的说法,未必符合历史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秦 年代 张仪 战国
下载PDF
谢赫《画品》成书时代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刚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5,共6页
谢赫《画品》成书时代的问题,随着学术研究进入现代以来已成为六朝画学研究热点,其中专家学者各有所据,各陈己见,迄今难以定论。本文在反思前贤谢赫《画品》成书时代多种观点之基础上,经过较为详细的举证与论述,提出《画品》成书于天监... 谢赫《画品》成书时代的问题,随着学术研究进入现代以来已成为六朝画学研究热点,其中专家学者各有所据,各陈己见,迄今难以定论。本文在反思前贤谢赫《画品》成书时代多种观点之基础上,经过较为详细的举证与论述,提出《画品》成书于天监二年(503)之前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品》 成书 张僧繇 萧绎
原文传递
从黄芩汤的演变规律探析升麻葛根汤的用药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林 王明炯 +2 位作者 王润鹏 戴瑜娉 舒兰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8期188-192,共5页
笔者从《伤寒论》中对比两阳合病的方证入手,认为芍药四物解肌汤乃是黄芩汤基于儿科生理特点的化裁,而升麻葛根汤所治为疮疹,是针对伤寒发热疮疹的特殊病症及患者群演变而来,其理论源于太阳与阳明合病,但又与典型的太阳与阳明合病有所差... 笔者从《伤寒论》中对比两阳合病的方证入手,认为芍药四物解肌汤乃是黄芩汤基于儿科生理特点的化裁,而升麻葛根汤所治为疮疹,是针对伤寒发热疮疹的特殊病症及患者群演变而来,其理论源于太阳与阳明合病,但又与典型的太阳与阳明合病有所差异,其病机为“五脏毒秽”结于阳明,并受外感寒邪引动,这与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疮疹的证治论述完全一致;芍药四物解肌汤去黄芩加炙甘草化裁升麻葛根汤的演变规律是必要的,符合小儿疮疹的病理特点。以经典的角度解释升麻葛根汤的方证较历史上对升麻葛根汤的认识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葛根汤 芍药四物解肌汤 升麻葛根汤 张仲景 孙思邈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下载PDF
张僧繇四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3,I0002,共8页
在反思前贤相关研究基础上,经过较为详细地钩稽考索,对南朝梁代大画家张僧繇官职、家世、师承、画作与生卒年等重要问题提出新看法。
关键词 张僧繇 官职 师承 《宝像》 生卒年
下载PDF
解放后17年的重庆儿童诗创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斯远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在学习借鉴民间口传童谣基础上,解放后17年的重庆儿童诗创作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其代表作家有下述三类:以巴渝民俗与山乡气息为特色的张继楼儿歌和崔英民间童话诗;以军人视角透视孩提生活的雁翼长篇叙事诗和梁上泉的抒情诗;以浓郁童... 在学习借鉴民间口传童谣基础上,解放后17年的重庆儿童诗创作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其代表作家有下述三类:以巴渝民俗与山乡气息为特色的张继楼儿歌和崔英民间童话诗;以军人视角透视孩提生活的雁翼长篇叙事诗和梁上泉的抒情诗;以浓郁童年情结为创作原动力的石天河童话诗和童话剧。诗人们虽热情为孩子们歌唱,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却惨遭挞伐,特别是石天河、崔英厄运所留下的历史教训,更值得人们记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继楼 崔英 雁翼 梁上泉 石天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