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变质作用及热演化:玉里缝合带的俯冲折返作用
1
作者
张艺琼
何登发
+3 位作者
Kamil Ustaszewski
赵伦
计智锋
王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9-304,共16页
中国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出露的玉里变质带作为板块构造的缝合带,拼接了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南海板块、未俯冲的弧前基底和菲律宾海板块(吕宋岛弧),是认识台湾造山运动地球动力学重建的关键。玉里变质带出露含蓝片岩相的铁镁质—超铁镁质...
中国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出露的玉里变质带作为板块构造的缝合带,拼接了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南海板块、未俯冲的弧前基底和菲律宾海板块(吕宋岛弧),是认识台湾造山运动地球动力学重建的关键。玉里变质带出露含蓝片岩相的铁镁质—超铁镁质变质火成岩块体,这些块体在构造上被以绿片岩相为主的多期变形的云母石英片岩所包围。而玉里带东南侧发育了以云母石英片岩、千枚岩为主的初来组地层,初来组地层是否属于玉里带近年来仍然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台湾玉里带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重新研究,针对中央山脉东部玉里带和初来组地层分别采样,利用碳质物质拉曼光谱温度计(RSCM)计算出变质片岩峰值变质温度的均值。结果表明:玉里带的峰值变质温度范围在400℃~550℃之间,比台湾地区的其它次级构造单元温度高;玉里带内,峰值变质温度高于500℃的地区毗邻玉里带的3个最大的高压变质火成岩块体,说明高压变质块体可能存在与围岩之间的交代变质作用;初来组地层的峰值变质温度约为360℃,与玉里带的温差达100℃以上,说明初来组地层与玉里带是两个不同的次级单元,在中央山脉东南缘二者之间很可能是断层接触,在台湾造山带向东的反冲褶皱逆冲带变形之后,这两个单元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形变历史。本次更新的峰值变质温度集合了台湾地区的所有已发表的RSCM数据,显示出横跨台湾东部中央山脉热演化的系统性空间展布,重新修正了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地质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玉里带
变质岩地热温度计
RSCM
蓝片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玉里带变质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长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2-1739,共18页
台湾玉里带位于台湾东部,其主体为变质砂岩、千枚状泥岩夹绿帘片岩、阳起片岩、浅变质枕状玄武岩等(原岩为海相火山-陆源沉积岩),其次为高压相的蓝闪片岩。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具低Ba、Nb、Sr和高Pb丰度,稀土元素总量普遍较低,具有轻稀...
台湾玉里带位于台湾东部,其主体为变质砂岩、千枚状泥岩夹绿帘片岩、阳起片岩、浅变质枕状玄武岩等(原岩为海相火山-陆源沉积岩),其次为高压相的蓝闪片岩。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具低Ba、Nb、Sr和高Pb丰度,稀土元素总量普遍较低,具有轻稀土元素弱富集、Eu无亏损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含火山碎屑)变质砂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表明,^(206)Pb/^(238)U表面年龄有6个峰值:最新年龄23.3Ma(古近纪)为火山碎屑锆石年龄,也是成岩年龄;中生代—古生代年龄有96.7Ma(晚白垩世)、124.2Ma及130.6Ma(早白垩世)、214.1~228Ma(晚三叠世)、283.7Ma和289Ma(早二叠世)等,锆石为次棱角状或次圆状,代表了源岩的岩浆年龄;^(207)Pb/^(206)Pb表面年龄出现古元古代峰值(1769~1852Ma)和新太古代峰值(2506Ma和2530Ma),均为磨圆的碎屑变质或岩浆锆石,代表了不明古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年龄。玉里带变质岩原岩可能形成于古近纪(23.3Ma),与南海扩张的白云运动同时,属白云运动有关的火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玉里带
火山-沉积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古近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变质作用及热演化:玉里缝合带的俯冲折返作用
1
作者
张艺琼
何登发
Kamil Ustaszewski
赵伦
计智锋
王震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德国耶拿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9-304,共16页
基金
德国科学院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项目(编号:380155214)资助。
文摘
中国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出露的玉里变质带作为板块构造的缝合带,拼接了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南海板块、未俯冲的弧前基底和菲律宾海板块(吕宋岛弧),是认识台湾造山运动地球动力学重建的关键。玉里变质带出露含蓝片岩相的铁镁质—超铁镁质变质火成岩块体,这些块体在构造上被以绿片岩相为主的多期变形的云母石英片岩所包围。而玉里带东南侧发育了以云母石英片岩、千枚岩为主的初来组地层,初来组地层是否属于玉里带近年来仍然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台湾玉里带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重新研究,针对中央山脉东部玉里带和初来组地层分别采样,利用碳质物质拉曼光谱温度计(RSCM)计算出变质片岩峰值变质温度的均值。结果表明:玉里带的峰值变质温度范围在400℃~550℃之间,比台湾地区的其它次级构造单元温度高;玉里带内,峰值变质温度高于500℃的地区毗邻玉里带的3个最大的高压变质火成岩块体,说明高压变质块体可能存在与围岩之间的交代变质作用;初来组地层的峰值变质温度约为360℃,与玉里带的温差达100℃以上,说明初来组地层与玉里带是两个不同的次级单元,在中央山脉东南缘二者之间很可能是断层接触,在台湾造山带向东的反冲褶皱逆冲带变形之后,这两个单元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形变历史。本次更新的峰值变质温度集合了台湾地区的所有已发表的RSCM数据,显示出横跨台湾东部中央山脉热演化的系统性空间展布,重新修正了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地质图。
关键词
中国台湾
玉里带
变质岩地热温度计
RSCM
蓝片岩
Keywords
Taiwan
yuli
belt
Geothermometer
RSCM
Blueschists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玉里带变质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长煌
机构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2-1739,共1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闽台中生代构造岩浆区区域地质专项调查>(编号:12120114043301)
文摘
台湾玉里带位于台湾东部,其主体为变质砂岩、千枚状泥岩夹绿帘片岩、阳起片岩、浅变质枕状玄武岩等(原岩为海相火山-陆源沉积岩),其次为高压相的蓝闪片岩。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具低Ba、Nb、Sr和高Pb丰度,稀土元素总量普遍较低,具有轻稀土元素弱富集、Eu无亏损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含火山碎屑)变质砂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表明,^(206)Pb/^(238)U表面年龄有6个峰值:最新年龄23.3Ma(古近纪)为火山碎屑锆石年龄,也是成岩年龄;中生代—古生代年龄有96.7Ma(晚白垩世)、124.2Ma及130.6Ma(早白垩世)、214.1~228Ma(晚三叠世)、283.7Ma和289Ma(早二叠世)等,锆石为次棱角状或次圆状,代表了源岩的岩浆年龄;^(207)Pb/^(206)Pb表面年龄出现古元古代峰值(1769~1852Ma)和新太古代峰值(2506Ma和2530Ma),均为磨圆的碎屑变质或岩浆锆石,代表了不明古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年龄。玉里带变质岩原岩可能形成于古近纪(23.3Ma),与南海扩张的白云运动同时,属白云运动有关的火山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台湾玉里带
火山-沉积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古近纪
Keywords
yuli
belt
in
Taiwan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Paleogene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湾中央山脉东部变质作用及热演化:玉里缝合带的俯冲折返作用
张艺琼
何登发
Kamil Ustaszewski
赵伦
计智锋
王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台湾玉里带变质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黄长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