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 被引量:4
1
作者 曾繁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7,共10页
2011年,我们将迎来我国当代著名比较文学理论家乐黛云教授从教59周年与80华诞。我们纪念乐先生新时期三十年来在比较文学重建中的重要贡献不仅是对于三十年比较文学发展的一次检阅,而且也是对于只有在新时期才能产生的像乐黛云教授这样... 2011年,我们将迎来我国当代著名比较文学理论家乐黛云教授从教59周年与80华诞。我们纪念乐先生新时期三十年来在比较文学重建中的重要贡献不仅是对于三十年比较文学发展的一次检阅,而且也是对于只有在新时期才能产生的像乐黛云教授这样的中国文学理论家成就的一种总结与应有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未来学术发展的一种殷切的期望。期望我们大家学习乐黛云先生,在未来有更多的乐黛云这样的学者产生。新时期以来乐黛云教授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与领导者努力构建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并使之逐步成熟。她从1980年开始,整整三十年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智慧都奉献给了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的重建。她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与队伍建设等方面均作出杰出贡献,给整个文学学科乃至人文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黛云 比较文学重建 创新与奉献 人文精神 世界视野
原文传递
永远在精神求索的路上——乐黛云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3
2
作者 乐黛云 刘耘华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第2期309-321,154,共13页
本文以提问的方式与乐先生展开对话。从乐先生的七十年北大历程,可知她所取得的成就,既与自身永不停止精神求索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两代汤先生的恒久支持与宽容;乐先生认为,现代中国的时代需要以及中国知识人的忧世情怀使得她的比较文学... 本文以提问的方式与乐先生展开对话。从乐先生的七十年北大历程,可知她所取得的成就,既与自身永不停止精神求索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两代汤先生的恒久支持与宽容;乐先生认为,现代中国的时代需要以及中国知识人的忧世情怀使得她的比较文学研究始终是以中国自身的问题为焦点,而论述的展开则以新人文主义的价值目标为基本诉求;在方法论上,要注重对传统文学文化的研究。研究的水平上去了,方法的问题也会跟上去;她还要求把关注的层面做进一步的扩大,不光是在比较文学的层面上,而且还要在跨学科、跨文化以及人类命运与精神共同体的层面上来关心和讨论问题。最后,乐先生还就意味深长的"无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黛云 中国比较文学 方法论 精神求索 忧世情怀 人类精神共同体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观——从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莫色木加 《郑州师范教育》 2021年第4期88-92,共5页
迄今为止,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至少经历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比较文学"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异质文化为主的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乐黛云是中国比较文学... 迄今为止,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至少经历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比较文学"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异质文化为主的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乐黛云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被体系化、规范化则以其诸多学术论文与专著的出版为标志,此后几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也始终与其学术创建和理论推进重叠相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黛云 《比较文学研究》 体系化 中国比较文学 第三阶段
原文传递
和而不同,多元之美——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之道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辉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5-206,共12页
乐黛云教授是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她不仅在文学关系研究、比较诗学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也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具启发意义的比较文学观念。本文从她的比较文学研究实绩、思想师承,以及她对比较研... 乐黛云教授是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她不仅在文学关系研究、比较诗学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也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具启发意义的比较文学观念。本文从她的比较文学研究实绩、思想师承,以及她对比较研究的哲学思考等三个方面,讨论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观。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既反抗霸权主义又克服部落主义,以追求和而不同、多元之美的境界,乐黛云先生的努力留给我们巨大的思考空间和深刻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比较文学 乐黛云 多元文化 和而不同
原文传递
漫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访乐黛云教授 被引量:1
5
作者 乐黛云 邹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2-16,共5页
邹赞(以下简称"邹"):您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跟随王瑶先生研习中国现代文学,后来转向了比较文学,这其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吧?乐黛云(以下简称"乐"):中国文学发展到那个阶段,不可能再封闭了。从鲁迅开始,... 邹赞(以下简称"邹"):您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跟随王瑶先生研习中国现代文学,后来转向了比较文学,这其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吧?乐黛云(以下简称"乐"):中国文学发展到那个阶段,不可能再封闭了。从鲁迅开始,郭沫若、茅盾,就已经开始了这条道路,即不断和西方结合。鲁迅翻译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郭沫若在《创造周刊》上翻译并发表了尼采的著作,茅盾在《学生》杂志上连载尼采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跨文化研究 乐黛云 学术访谈
下载PDF
第三次出发——乐黛云教授80华诞访谈录 被引量:1
6
作者 乐黛云 张辉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2,共12页
这是一篇师生访谈录。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80岁生日之际,她的弟子试图以此别样的方式为她贺寿。此次访谈中,乐黛云教授结合她的个人经历回顾了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历程,讲述了她对比较文学之真精神的理解,... 这是一篇师生访谈录。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80岁生日之际,她的弟子试图以此别样的方式为她贺寿。此次访谈中,乐黛云教授结合她的个人经历回顾了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历程,讲述了她对比较文学之真精神的理解,并与大家分享了她“80后”的事业计划。乐教授特别介绍了1980年代初期她协助季羡林、杨周翰、李赋宁等先生共同创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以及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专业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过程。在回顾她与国内外优秀比较文学学者交往与交流经历的同时,乐先生还特别强调了中国比较文学的特殊性,即它的兴起不仅与人文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相契合,更与现代以来中国文化面对外来挑战寻求复兴与发展的进程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黛云与中国比较文学 新时期 文化复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