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语”文体的起源与发展——上博简《曹沫之陈》篇题的启示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青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7,共8页
"语"是先秦时期常见的一种文体,它出于实录,最早出自史官的"记言",是早于"六经"而出现的。长时期内,"语"文体发展并不成熟,一直到《国语》的结集成书,"语"作为一种文体才完备起来。... "语"是先秦时期常见的一种文体,它出于实录,最早出自史官的"记言",是早于"六经"而出现的。长时期内,"语"文体发展并不成熟,一直到《国语》的结集成书,"语"作为一种文体才完备起来。《国语》主要记君臣之政治得失,这种取向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正史中的"国语家"。"语"在发展分化中,实录性质有所减弱,多少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志。诸子书最初多采用"语"体,被称为"百家语"。先秦时期,对文体的界定相当模糊,在"语"这个宽泛的文体里,可以说,"谚语"、"俗语"是其剪裁,"事语"是其流变。近年面世的上博简《曹沫之陈》竹书对于我们认识"语"文体很有启发意义。作为篇题的"陈"字,应该如本字读,不必假"陈"为"阵",以牵强于军阵之意。题为《曹沫之陈》,正是曹沫陈述之语的意思。《曹沫之陈》见证了古代"语"文体的发展演变,是早期"语"文体的一个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记言 上博简 曹沫之陈
下载PDF
“语汇学”与相关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小平 《汉语学报》 2008年第4期41-46,共6页
本文针对现代汉语学界对"语、语汇、语汇学"等术语使用和理解上的混乱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作为语言学术语,"语"应指称短语(词组),"语汇"就是短语的总汇,"语汇学"应当是研究全部短语的语言学分支... 本文针对现代汉语学界对"语、语汇、语汇学"等术语使用和理解上的混乱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作为语言学术语,"语"应指称短语(词组),"语汇"就是短语的总汇,"语汇学"应当是研究全部短语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它与"词汇学"相对应,共同构成了"词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学 词汇学
下载PDF
“命”与“语”:上博简《吴命》补释——兼论“命”的文体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青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5,共9页
上博简《吴命》篇是研究春秋末年吴楚争雄的重要资料。是篇并非外交辞令的汇抄,也不是战斗檄文,而是一篇有残缺的告劳之辞。其中有关州来之争、吴救陈的记载是《国语·吴语》所没有的内容。春秋时期,"命"作为一种文体,所... 上博简《吴命》篇是研究春秋末年吴楚争雄的重要资料。是篇并非外交辞令的汇抄,也不是战斗檄文,而是一篇有残缺的告劳之辞。其中有关州来之争、吴救陈的记载是《国语·吴语》所没有的内容。春秋时期,"命"作为一种文体,所载的内容为诸侯国君的辞语。使臣多以衔君命自重,故而外交辞令称为"命"。"命"应该从属于"列国之语"。"吴命"应该属于原始的"吴语",是《国语·吴语》的史料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命》 “命” 告劳
下载PDF
构式“X言Y语”探究
4
作者 柴雨辰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3,共8页
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对“X言Y语”构式进行了描写和探讨。结果表明:能进入构式“X言Y语”的词性以形容词和名词为主;该构式的网络体系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级;该生成及发展是构式互动的结果;该构式具有主观评价、表达修辞效果、传... 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对“X言Y语”构式进行了描写和探讨。结果表明:能进入构式“X言Y语”的词性以形容词和名词为主;该构式的网络体系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级;该生成及发展是构式互动的结果;该构式具有主观评价、表达修辞效果、传递感情色彩的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言Y 构式 网络体系 互动机制 用功能
下载PDF
《世说新语》“对”字研究——兼论“对”从上古到中古的词性演变 被引量:2
5
作者 于进海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对”的形义来源,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世说新语》中“对”字共出现59次,所处的 语言环境大致有5种情况:对+曰;对+N+曰;对+N+V;F(能)+对;其他语境。“对”用做动词、 名词,还用做介词,用法具有典型性。据我们考察,先秦典籍中的... “对”的形义来源,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世说新语》中“对”字共出现59次,所处的 语言环境大致有5种情况:对+曰;对+N+曰;对+N+V;F(能)+对;其他语境。“对”用做动词、 名词,还用做介词,用法具有典型性。据我们考察,先秦典籍中的“对”不用做介词。介词“对”萌芽 于西汉,产生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 “对”字 介词 词性演变
下载PDF
宋明的联绵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建国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宋王观国首先指出颜之推、颜师古分训謰语的错误。张有第一次使用“联绵字”的概念,但仅指謰语,不含重言,以为二字不可分割。明方以智“双声相转而语謰謱”的謰语观抓住了本质特点,进而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释原则,联绵字的研究开始科学化。
关键词 联绵字 因声求义 断代研究
下载PDF
《蜀语》所反映的明代四川方言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学春 徐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7-89,共3页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本文综合运用共时描写法和词汇计量法,从...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本文综合运用共时描写法和词汇计量法,从音节数量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对《蜀语》所收词语的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探寻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结构特征。在音节数上,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表现出与南方方言相类似的特点。这主要根源于明代四川方言在其形成过程中更多地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在构词法上,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复合式构词法为主,派生式构词法和重叠式构词法已经形成,并占据着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 结构 明代四川方言
下载PDF
切语词散论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良煜 余飞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4-96,共3页
切语词是受双声迭韵的影响产生的词,与语速密切相关,语速加快可由两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语速延缓可使一个音节分为两个音节,但其词汇意义不变。切语词的使用是为了隐讳和求趣,大多出现在口语和民间文艺中。
关键词 音节 双声 词汇意义 民间文艺
下载PDF
从语篇衔接的句法语义辨《世说新语》“究竟是谁犯了桓玄家讳”
9
作者 张萍 《语文学刊》 2021年第2期85-89,共5页
《世说新语·任诞》第50则有"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犯我家讳,何预卿事"句,现今多解读为"王忱犯桓玄家讳",也有认为是"桓玄自犯家讳"。究竟是谁犯了桓玄家讳,还需回到文本... 《世说新语·任诞》第50则有"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犯我家讳,何预卿事"句,现今多解读为"王忱犯桓玄家讳",也有认为是"桓玄自犯家讳"。究竟是谁犯了桓玄家讳,还需回到文本,紧扣语篇衔接对句法语义进行辨析。"不能冷饮"主语当为承前省略的"酒",而非"王忱";又"频语左右令温酒来"为连动式,"令温酒来"并非"语"的直接宾语;再结合魏晋"服散"流行的社会现实以及"何预卿事"隐含的情理,可明确此则内容当为桓玄自犯家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任诞》 犯家讳 连动式“+O+令+VP”
下载PDF
李汝珍的混合官话音系——一种“广方言”和真正的通语(英文)
10
作者 史皓元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77-322,共46页
十九世纪初李汝珍所撰的《李氏音鉴》,是一部兼列南北方音的混合官话韵书。文章考察了《李氏音鉴》的音系框架及其声、韵、调系统,发现李汝珍兼收并蓄了当时方言中的一些典范成分,并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个以南音为主,兼采北音,集合南北... 十九世纪初李汝珍所撰的《李氏音鉴》,是一部兼列南北方音的混合官话韵书。文章考察了《李氏音鉴》的音系框架及其声、韵、调系统,发现李汝珍兼收并蓄了当时方言中的一些典范成分,并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个以南音为主,兼采北音,集合南北时音之所长的多源广方言音韵体系。这一糅合的结果,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通语,一种没有母语者而学习者都力求习得的跨地区理想化语言。因此,《李氏音鉴》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官话语言范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汝珍 李氏音鉴 镜花缘 官话 北音 南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