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砂山地区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及其对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光永 朱超 +3 位作者 李森明 王艳清 夏志远 潘科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陆相湖盆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规律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以大量钻井取心、测井及实验测试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油砂山地区上新统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体系沉积微相、分布及演化特征、对储层的控... 陆相湖盆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规律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以大量钻井取心、测井及实验测试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油砂山地区上新统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体系沉积微相、分布及演化特征、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浅水三角洲与滨浅湖沉积在砂地比、层理构造、微观结构、测井相等方面可有效区分。上新统依次发育滨浅湖沉积、滨浅湖与三角洲前缘过渡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的进积层序。受沉积控制,储层成分成熟度不高,成岩作用具碱性成岩特征;沉积微相及胶结物体积分数是储层物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滨浅湖 油砂山组 油砂山地区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深沟小哺乳动物群(英文) 被引量:11
2
作者 邱铸鼎 李强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4-306,共23页
描述了2002-2005年间在青海德令哈深沟上油砂山组采集的小哺乳动物化石。化石共有16种,隶属食虫目、啮齿目和兔形目的12科,代表了迄今青藏高原发现种类最多、材料最丰富的小哺乳动物群。深沟动物群的组成与陕西蓝田灞河组下部层位发现... 描述了2002-2005年间在青海德令哈深沟上油砂山组采集的小哺乳动物化石。化石共有16种,隶属食虫目、啮齿目和兔形目的12科,代表了迄今青藏高原发现种类最多、材料最丰富的小哺乳动物群。深沟动物群的组成与陕西蓝田灞河组下部层位发现的小哺乳动物组合最为接近,两者有相似的群体结构,共有Sciurotamias,Lophocricetus,Protalactaga,Myocricetodon,Nannocricetua,Pararhizomys和Ochotona 7属。但由于深沟动物群含有略进步的属、种,其时代似乎稍晚,很可能属晚中新世早期,或者中国陆生哺乳动物时代的保德期早期,与欧洲MN10上部或MN11下部的时代相当。深沟动物群指示了一个温带开阔干旱草原为主体的景观。晚中新世柴达木盆地的气候似乎没有现在这样干燥,在草原中尚有一些灌丛甚至林地。动物群的组成及所指示的生态环境都表明,青藏高原在中新世以后有过较大幅度的上升。深沟动物群中含有一鼠科新种——细弱许氏鼠(Huerzelerimys extguus sp.nov.)。Huerzele—rimys属过去只发现于欧洲,新种为该属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其特征为:与现知最小种H.minor相比,其臼齿更小,M1中t1的位置相对靠后,c6和t9间有超过50%的标本具一弱脊连接,m1和m2的唇侧齿带狭窄、附尖弱小。Ochotonoma primitiva(Zheng & Li,1982)是动物群中较为多见的一种鼠兔。该种最先发现于甘肃天祝,并作为Ochotona属描述。正型地点的标本不多,但尺寸和形态完全落入深沟标本的变异范围,因此认为同属一种。该种的特征增订为:中等大小的鼠兔。P2冠面长三角形,舌侧长度明显大。p3的下前边尖宽大,一般具有两个前褶或凹槽,而且至少有一褶具水泥质充填物;连接前边尖和后边尖间的齿桥(dentine isthmus)宽;前褶(paraflexis)比O.anatolica的短而狭窄,向后延伸没有O.csarnotana的那样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柴达木盆地深沟 晚中新世 上油砂山组 小哺乳动物群
下载PDF
油泉子油田混相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欧成华 高彬 +2 位作者 才叶 邓钧耀 高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9-42,共4页
综合X射线衍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射线等多种资料,对油泉子地区油砂山组的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颗粒灰岩和泥灰岩。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孔隙丧失的主要原... 综合X射线衍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射线等多种资料,对油泉子地区油砂山组的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颗粒灰岩和泥灰岩。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碳酸盐胶结,其次是黏土矿物胶结。其中,绿泥石胶结物的存在抑制了胶结作用的进一步进行,有利于粒间孔的保存;而褶皱回返阶段的溶蚀作用,方解石和盐岩的溶解,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储层处于早成岩后期阶段,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要孔隙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山组 混相成岩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油泉子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西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及有利储层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峰 冯乔 +3 位作者 徐明璞 赵吉林 孟凡美 秦宇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通过对研究区露头、岩性、测井等特征的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新近纪上下油砂山组划分出5种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并进行详细描述。依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画图的方法论,做出上下油砂山组沉... 通过对研究区露头、岩性、测井等特征的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新近纪上下油砂山组划分出5种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并进行详细描述。依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画图的方法论,做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沉积相带是控制储层特征和分布的基本因素。结合沉积相带图,划出油砂山组储集相带,有利储集相主要是三角州前缘砂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浅湖滩坝;主要分布在沙西、乌南、咸水泉、月牙山、红沟子、阿尔金斜坡带,而碱山地区的储集相带发育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油砂山组 沉积相 有利储层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中孔低渗型藻灰岩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承焰 刘伟 +1 位作者 刘键 王国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油泉子油田油砂山组地层岩性复杂,呈薄层状分布,属中孔隙低渗透储层,油水分异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测井响应中,相对低电阻率油层和相对高电阻率水层普遍存在,影响了对油、水层的识别.对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粒度、孔隙特征和地层水矿化度... 油泉子油田油砂山组地层岩性复杂,呈薄层状分布,属中孔隙低渗透储层,油水分异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测井响应中,相对低电阻率油层和相对高电阻率水层普遍存在,影响了对油、水层的识别.对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粒度、孔隙特征和地层水矿化度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岩性、粒度、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复杂性.在常规分析基础上,应用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声波时差与电阻率比值编制交会图,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泉子油田 油砂山组 低阻储层 藻灰岩 交会图
下载PDF
英东一号构造储层特征及采收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文梅 蒋文春 +4 位作者 袁海莉 毛建英 张贵荣 雷宏伟 董永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86-689,753,共5页
针对英东一号构造储层开展大量的室内实验,利用最新钻井岩心开展岩心粒度、压汞、薄片鉴定、X衍射、等方法对英东一号构造主力油层油砂山组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黏土含量高、水敏矿物发育、储层岩... 针对英东一号构造储层开展大量的室内实验,利用最新钻井岩心开展岩心粒度、压汞、薄片鉴定、X衍射、等方法对英东一号构造主力油层油砂山组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黏土含量高、水敏矿物发育、储层岩石胶结以孔隙胶结为主、分选性好、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属中高孔、中渗砂岩储层。室内岩心润湿性和驱油效率实验分析表明,英东油田油砂山组油藏为强亲水油藏,有利于水驱开发。从注气提高采收率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英东地区由于储层跨度大,油气交错分布,气源充足,气油比高,因此注气具有很大优势。水驱后气水交替能一定程度上防止干气较快突破,对中高渗组和低渗组岩心水驱后气水交替比直接干气驱采收率分别提高了23%和10%.明确油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明确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英东油田今后开发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东一号构造 油砂山组 储层特征 润湿性 驱油效率对比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缘中新世盆山系统演化与构造古地貌重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超 陈宣华 +2 位作者 邵兆刚 余苇 苏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4,共12页
柴达木盆地东缘毗邻柴北缘断裂带与鄂拉山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其中新世盆地充填过程为正确认识周缘山脉隆升剥露历史提供了有效约束。本文以乌兰和查查盆地为例,通过沉积地层学研究与物源分析,刻画了柴东地区中新世2个阶段的构造地貌演化... 柴达木盆地东缘毗邻柴北缘断裂带与鄂拉山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其中新世盆地充填过程为正确认识周缘山脉隆升剥露历史提供了有效约束。本文以乌兰和查查盆地为例,通过沉积地层学研究与物源分析,刻画了柴东地区中新世2个阶段的构造地貌演化历史。中新世早期,乌兰盆地表现为典型的山间挠曲盆地,主要充填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源区为盆地北侧持续抬升的柴北缘断裂带,与鄂拉山地区无明显关联;查查盆地属于典型的背驮盆地,并以稳定的辫状河道沉积为显著特征,其汇水系统起源于柴北缘断裂带中段(甚至西段),向东流经牦牛山地区后,最终汇入共和盆地。因此,该时期鄂拉山并未显著抬升,即柴东与共和盆地隶属统一的前陆盆地系统。至中晚中新世,在区域性左旋剪切作用的驱使下,包括鄂拉山在内的周缘山脉近于同时抬升,使得乌兰盆地脱离共和盆地成为封闭的欠补偿湖盆。与此同时,牦牛山断裂剧烈活动导致查查盆地所在地区整体抬升,从而缺失同时代地层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缘 乌兰盆地 中新世 油砂山组 物源分析 构造地貌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水上雅丹地貌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毛晓长 刘祥 +3 位作者 董颖 拜永山 徐亚东 宋博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5-1518,共14页
本文通过对青海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构成水上雅丹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相、地层形成时代、地层形成后演化为雅丹地貌的构造条件、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研究,认为构成研究区水上雅丹的地层为中新世上油砂山组,所含介形虫组合指示其形成时代为... 本文通过对青海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构成水上雅丹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相、地层形成时代、地层形成后演化为雅丹地貌的构造条件、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研究,认为构成研究区水上雅丹的地层为中新世上油砂山组,所含介形虫组合指示其形成时代为中新世晚期;沉积相和孢粉组合分析揭示本区在中新世晚期为温暖干旱的气候下的古湖环境,接受湖相和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上新世在区域构造抬升和干旱化气候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逐渐萎缩;更新世在极端干旱和强劲的季风环境中,被抬升到地表的上油沙山组上部地层在风蚀为主的外营力作用下形成雅丹;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由于末次间冰期的到来,气候转向温暖湿润,湖水再次入侵。近年人类活动改变了湖泊分布格局,导致湖泊淹没了部分陆地上的雅丹,呈现为奇特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雅丹 成因 地貌演化 上油砂山组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层序生物地层学在柴达木盆地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平 邓奎 +3 位作者 刘学会 秦恩朋 余水生 刘桂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1-566,575,共7页
在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基础上,应用层序生物地层学原理,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咸东1井和咸8井为例,在新近系上油砂山组划分了一个层序生物地层单元,作为与下油砂山组分界的标志。以红柳泉-跃进地区为例,在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划分了两... 在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基础上,应用层序生物地层学原理,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咸东1井和咸8井为例,在新近系上油砂山组划分了一个层序生物地层单元,作为与下油砂山组分界的标志。以红柳泉-跃进地区为例,在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划分了两个层序生物地层单元。连井等时对比发现,下干柴沟组下段标志性的"红层"顶界由西向东时代变新,反映了在基准面旋回的波动过程中湖泊范围随时间由西向东的扩大。在乌南地区,进一步将层序生物地层单元与地震地层相结合,在标准化石的约束下建立了该区层序生物地层格架,为柴西南地层划分对比建立了标准。研究认为,古生物、地震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结合是层序生物地层学研究并建立区域等时地层格架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油砂山组 下油砂山组 下干柴沟组 基准面旋回 层序生物地层单元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艳红 李建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27-29,134,共4页
通过大量岩心、测井资料分析,以及关键井全井段测井—沉积相划分,结合区域沉积背景与体系分析,确定了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所发育的沉积相、亚相与微相类型。认为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亚相,划分为八种主要微相类... 通过大量岩心、测井资料分析,以及关键井全井段测井—沉积相划分,结合区域沉积背景与体系分析,确定了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所发育的沉积相、亚相与微相类型。认为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亚相,划分为八种主要微相类型: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远沙坝—席状砂、前三角洲泥、滨浅湖泥、滩、坝。其中,滩坝、河口坝砂体为研究区的主要油砂体。在此基础上,开展各油组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研究,分析沉积相演化规律,为油田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地区 下油砂山组 沉积微相 相模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乌南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剑萍 张琳璞 石勇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乌南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共分为5个油层组.一、二油组为洪水-漫湖重力流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洪水-漫湖相划分为漫湖亚相、...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乌南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共分为5个油层组.一、二油组为洪水-漫湖重力流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洪水-漫湖相划分为漫湖亚相、沟道亚相及滩砂亚相;三、四、五油组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研究区内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主要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2个亚相.通过对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的研究,认清沉积相演化特点及砂体微相分布规律,对砂体预测及储量估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下油砂山组 洪水漫湖 浅水湖泊型三角洲
下载PDF
鄂博梁Ⅲ号构造上、下油砂山组成岩作用及对孔隙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吉 史基安 +4 位作者 孙国强 王牧 马进业 邹开真 龙国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根据砂岩普遍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其他化验资料等,系统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鄂博梁Ⅲ号构造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对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砂岩较细,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含少量中砂岩和粗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 根据砂岩普遍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其他化验资料等,系统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鄂博梁Ⅲ号构造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对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砂岩较细,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含少量中砂岩和粗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含少量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作用阶段已经达到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中等是孔隙度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较强,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物、硫酸盐胶结物、硅质胶结和黏土矿物胶结,胶结物充填孔隙、堵塞喉道,在成岩早期能起骨架支撑缓解压实作用的进行.溶蚀作用中等,主要为长石、岩屑、碳酸盐胶结物及杂基等易溶组分溶蚀成粒间、粒内溶蚀孔,为储层增加次生孔隙,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控制因素 上、下油砂山组 鄂博梁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下油砂山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力 汤军 +4 位作者 廖春 刘青文 林益康 史玉成 张煜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542-549,共8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芯、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进行了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下油砂山组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测井曲线上识别出的区域稳定的标准层建立单井层序框架,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在研究区选择大致平行和...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芯、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进行了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下油砂山组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测井曲线上识别出的区域稳定的标准层建立单井层序框架,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在研究区选择大致平行和垂直物源2个方向,进行密集井网的连井剖面对比,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短期和超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格架内的对比单元,在地层格架内研究砂体的展布、沉积相的发育演化过程,预测储层,指导油田后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山油田 下油砂山组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等时地层格架 对比单元 柴达木盆地 青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湖泊风暴沉积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俊 陈登钱 +2 位作者 郑永仙 朱叶倩 周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3-695,共3页
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N2xy)为湖相风暴沉积,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研究区风暴沉积构造丰富,主要有:冲刷面、渠模、泄水构造、生物逃逸迹等。建立了研究区N2xy地层风暴沉积序列,风暴岩的发现将为柴达木盆地寻找岩性... 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N2xy)为湖相风暴沉积,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研究区风暴沉积构造丰富,主要有:冲刷面、渠模、泄水构造、生物逃逸迹等。建立了研究区N2xy地层风暴沉积序列,风暴岩的发现将为柴达木盆地寻找岩性油气藏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乌南油田 下油砂山组 风暴沉积 沉积构造
下载PDF
盐湖相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与模式——以柴西盆地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灰色泥岩为例
15
作者 李伦 张鹏远 +3 位作者 梁慨慷 李尚昆 魏志福 王永莉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7-1373,共17页
盐湖相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潜在接替目标,然而盐湖相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与模式仍未探究清楚。研究基于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灰色泥岩样品,通过总有机碳含量、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重建下油砂山组灰色... 盐湖相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潜在接替目标,然而盐湖相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与模式仍未探究清楚。研究基于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灰色泥岩样品,通过总有机碳含量、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重建下油砂山组灰色泥岩沉积期古环境,探索盐湖相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下油砂山组灰色泥岩沉积环境由氧化转至贫氧;气候条件较为干旱,且干旱程度逐渐加剧;沉积水体呈咸水状态偶见半咸水,下油砂山组下段盐度较为稳定,古生产力较低,下油砂山组上段盐度波动较大,生产力升高至中等条件;陆源输入整体偏低且下段高于上段,沉积速率较慢,处于低能—停滞水体环境,上段更差的水动力不利于有机质的迁移和保存,下段相较而言适宜的水动力可以促成有机质良好的富集。整体而言,下段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为保存条件,上段主控因素为古生产力,且整个沉积时期经历了5次有机质富集的峰值,盐湖相有机质富集模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可能为频繁波动的古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 盐湖相盆地 柴西地区 下油砂山组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正星介爆发点与上油砂山组底界的确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路艳丽 张海泉 乔子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2-464,共3页
根据生物爆发等时性的原则,提出了柴达木盆地风西构造上油砂山组与下油砂山组对比的新界线,以这一原则对比到红沟子构造沟5井,提出了该井井深4000m上下的下干柴沟组油层应划为上干柴沟组油层。在岩屑录井微体化石地层对比中,提出了绘制... 根据生物爆发等时性的原则,提出了柴达木盆地风西构造上油砂山组与下油砂山组对比的新界线,以这一原则对比到红沟子构造沟5井,提出了该井井深4000m上下的下干柴沟组油层应划为上干柴沟组油层。在岩屑录井微体化石地层对比中,提出了绘制正星介丰度曲线和通过识别正星介属出现的爆发点来对比地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上新统 正星介 上油砂山组 生物爆发 介形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统介形类Cyprideis序列及其古生态特征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平 江小青 +2 位作者 铁成文 路艳丽 袁秀军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8,共7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东柴山剖面上油砂山组和下油砂山组 Cyprideis 属化石的对比研究,划分出了如下四个种群类型: A.Cyprideis sp. (下油砂山组上部), B.C.shizigouensis (上油砂山组下部), C.C.posticlina (上油砂山组中下部), D.C.su...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东柴山剖面上油砂山组和下油砂山组 Cyprideis 属化石的对比研究,划分出了如下四个种群类型: A.Cyprideis sp. (下油砂山组上部), B.C.shizigouensis (上油砂山组下部), C.C.posticlina (上油砂山组中下部), D.C.subeboliangensis (上油砂山组中上部)。经与砂新 1 井和砂 38 井对比,厘定了英东地区上油砂山组/下油砂山组的 Cyprideis 生物地层序列,并对 Cyprideis 各种群化石的鉴定特征作了简要总结。古生态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变化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古生态 化石序列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上油砂山组 下油砂山组 东柴山剖面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琳璞 王宁 于成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3-57,62,共6页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乌南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重矿物、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物源分析。确定鸟南油田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及风暴岩沉积相,并总结了其沉积...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乌南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重矿物、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物源分析。确定鸟南油田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及风暴岩沉积相,并总结了其沉积相模式。通过对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的研究,结合物源方向和特征分析砂体微相演化特点及分布规律,对砂体预测和储量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漫湖相 浅水湖泊型三角洲 风暴岩相 沉积模式 物源分析 下油砂山组 乌南 油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东段下油砂山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3
19
作者 易定红 石亚军 +2 位作者 倪祥龙 马新民 吴武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823,共6页
勘探实践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地区中浅层上干柴沟组(N1)至上油砂山组(N22)地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对英雄岭东段英东断背斜砂37井以东至乌东斜坡下油砂山组(N12)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平面分布特征、变化规律,骨干断... 勘探实践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地区中浅层上干柴沟组(N1)至上油砂山组(N22)地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对英雄岭东段英东断背斜砂37井以东至乌东斜坡下油砂山组(N12)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平面分布特征、变化规律,骨干断层平面形态、延伸范围、圈闭发育条件、油源条件和油气显示情况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英东断背斜砂39井以东至乌南断鼻乌28井以北区域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具备发育构造圈闭和构造背景上的岩性圈闭的地质条件,勘探潜力较大,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坝 油气地质条件 下油砂山组 英雄岭东段 柴达木盆地 勘探潜力
原文传递
柴西地区古近系油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萌瑶 赵欣 +1 位作者 周科 王有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古近系下油砂山组和下干柴沟组油砂抽提物及原油样品饱和烃的GC-MS分析,研究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砂和原油形成于还原性较强的盐湖环境,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干酪根,含有丰富C27规则...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古近系下油砂山组和下干柴沟组油砂抽提物及原油样品饱和烃的GC-MS分析,研究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砂和原油形成于还原性较强的盐湖环境,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干酪根,含有丰富C27规则甾烷、藿烷和长链三环萜烷,反映了低等水生藻类和细菌对有机质成烃的贡献。m(αααC29甾烷20S)/m[αααC29甾烷(20S+20R)]值和m(αααC29甾烷ββ)/m[αααC29甾烷(αα+ββ)]值揭示下油砂山组和下干柴沟组油砂是低成熟—成熟原油运移至储集层后而形成的。部分低碳数正构烷烃及姥鲛烷、植烷等的缺失,表明油砂中烃类曾受到了强烈的细菌微生物改造等次生蚀变作用,这与油砂受构造运动被抬升而暴露于地表的地质背景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砂 下油砂山组 下干柴沟组 生物标志化合物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