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吸引理论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以雍和宫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席建超 葛全胜 +1 位作者 成升魁 刘浩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19,共6页
本文以D.麦格奈尔(D.MacCannell)的符号吸引理论为基础,将雍和宫景区的发展历程系统解构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涉及到其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本文以D.麦格奈尔(D.MacCannell)的符号吸引理论为基础,将雍和宫景区的发展历程系统解构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涉及到其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注重对旅游资源地脉和文脉的挖掘,促进旅游资源神圣化是旅游资源顺利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加大机械复制力度,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不断形象化、真实化,是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吸引理论 旅游资源 雍和宫 发展模式
下载PDF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帅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5,216,共9页
藏传佛教的关公信仰,是汉满蒙藏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典型。明万历年间,关公信仰开始被女真人接受,并进入其萨满神明体系,成为著名的“战神”和“护国神”。清朝建立之后,在“大兴黄教”的政治背景之下,又将关公信仰纳入藏传佛教,成为藏... 藏传佛教的关公信仰,是汉满蒙藏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典型。明万历年间,关公信仰开始被女真人接受,并进入其萨满神明体系,成为著名的“战神”和“护国神”。清朝建立之后,在“大兴黄教”的政治背景之下,又将关公信仰纳入藏传佛教,成为藏传佛教神灵。关公信仰进入藏传佛教的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清王朝在西藏地方及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以“战神”和“护国神”的身份起到战争取胜、保境安民的作用;二是随着蒙古僧侣的弘法活动,以“护法神”的身份起到驱邪除魅、安定民心的作用。藏传佛教关公信仰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流和文化融合,为实现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公信仰 藏传佛教 雍和宫 清朝
原文传递
雍和宫三世佛与《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板 被引量:2
3
作者 项旋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雍和宫大殿有著名的竖三世佛,鲜为人知的是,三世佛系《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板熔铸而成。根据军机处档案,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喇嘛庙后,开始大量制作佛像,经和亲王弘昼奏请,乾隆帝准允将贮存在铜字库用于刷印《古今图书集成》等... 雍和宫大殿有著名的竖三世佛,鲜为人知的是,三世佛系《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板熔铸而成。根据军机处档案,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喇嘛庙后,开始大量制作佛像,经和亲王弘昼奏请,乾隆帝准允将贮存在铜字库用于刷印《古今图书集成》等内府书籍的铜活字版交铸炉处销毁。乾隆十年(1745年),铸炉处将铜活字板全部销毁用于铸造雍和宫三世佛。这一发现不仅纠正了乾隆帝铜活字熔化用于铸钱之说,而且还揭示了雍和宫三世佛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和宫 三世佛 铜活字板 乾隆帝 古今图书集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