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雪堂活字本《艺文类聚》考论——兼论朝鲜活字本之文献价值
1
作者 孙麒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06,共8页
通过目验存世极为稀少的兰雪堂活字本与朝鲜活字本《艺文类聚》,首次披露两个珍稀版本的详细信息。通过与该书现存其他版本校勘与研究,发现兰雪堂本与南宋本关系最为密切;朝鲜本系据兰雪堂本重新摆印,且经校勘整理,亦具相当文献价值。
关键词 艺文类聚 兰雪堂本 朝鲜本 校勘
下载PDF
植物意象批评在类书中的生成与传承——以《艺文类聚》子目“桑”为例
2
作者 韩建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88-93,共6页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子目“桑”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赞等三种文体的作品,展现了桑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植物意象批评观念。远古的桑意象多与女性有关。文学作品中桑...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子目“桑”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赞等三种文体的作品,展现了桑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植物意象批评观念。远古的桑意象多与女性有关。文学作品中桑意象的生成,源自《诗经》,桑意象大多又与爱情有关。汉初编撰的《列女传》中鲁秋胡妻、齐宿瘤女、陈辩女的故事,使桑意象的内涵发生变化,由桑林中的相悦相恋,转变为桑林中对非礼之举的严词拒绝,采桑女也成为坚守贞洁的女子形象。东汉至南朝陈,桑意象作品的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歌咏桑树,表达采桑女对时光和命运的感伤,描写采桑女的美丽,抒发采桑女的离别相思之苦,以及对汉乐府《陌上桑》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批评 类书 《艺文类聚》
下载PDF
《艺文类聚》人部“行旅赋”类文献研究
3
作者 韩志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7-62,76,共7页
行旅主题由来已久,深受《诗经》、《楚辞》等的影响;《文选》首列"纪行"一类收录行旅类赋作,到《艺文类聚》人部亦收行旅赋类文献,较之《文选》,其选录观念更为细致,多指咏史类行旅赋;同时在其选录观的指导下,《艺文类聚》所... 行旅主题由来已久,深受《诗经》、《楚辞》等的影响;《文选》首列"纪行"一类收录行旅类赋作,到《艺文类聚》人部亦收行旅赋类文献,较之《文选》,其选录观念更为细致,多指咏史类行旅赋;同时在其选录观的指导下,《艺文类聚》所选行旅赋类文献在历史典故、楚辞体语言形式的保存利用和促进唐诗创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但也存在着摘句收录、篇幅不全等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行旅赋 《文选》 行旅观 保存利用 摘句收录
下载PDF
《艺文类聚》与南朝咏物诗的关系
4
作者 高淑平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4-58,共5页
《艺文类聚》是初唐时期的官修类书,书中收录保存了大量的南朝咏物诗,并首次将咏物题材的诗歌进行独立类分编排,确立了一种关于咏物题材文献汇编的基本模式,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同时,通过《艺文类聚》这一工具书性质的媒介,南朝... 《艺文类聚》是初唐时期的官修类书,书中收录保存了大量的南朝咏物诗,并首次将咏物题材的诗歌进行独立类分编排,确立了一种关于咏物题材文献汇编的基本模式,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同时,通过《艺文类聚》这一工具书性质的媒介,南朝咏物诗作为可被效仿的创作范式与可被征引的文辞来源,对初唐宫廷咏物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南朝咏物诗 类分 影响
下载PDF
敦煌唐写本《吴都赋》残卷校理
5
作者 刘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考察敦煌唐写本《吴都赋》残卷音注的来源,是拓展该帙写本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依据《艺文类聚》等现存《吴都赋》的4种音注本认为,《吴都赋》是属于有音注的文本。这些音注由李善、五臣等注家予以继承或因袭。通过审视《吴都赋》残卷里的... 考察敦煌唐写本《吴都赋》残卷音注的来源,是拓展该帙写本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依据《艺文类聚》等现存《吴都赋》的4种音注本认为,《吴都赋》是属于有音注的文本。这些音注由李善、五臣等注家予以继承或因袭。通过审视《吴都赋》残卷里的3处音注,有理由相信它们并不见得来自残卷的抄者或圈点者。这意味着音注研究是拓展和深化《文选》文献学研究的新路径,此件残卷的校理为此提供了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都赋》 《艺文类聚》 音注
下载PDF
《艺文类聚》功能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建立 《图书情报研究》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艺文类聚》为切入点,探讨类书与索引的关系,分析《艺文类聚》的索引功能和史料保存功能。
关键词 《艺文类聚》 类书 索引
下载PDF
《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考论——以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麒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2-146,共5页
通过对《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与该书现存其他版本进行校勘与研究,发现《四库全书》本之底本为原藏内府之明万历十五年王元贞刻本。底本进呈之时已经过校勘加工,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在誊录过程中,均再次经过校订与复核。两相比较,文... 通过对《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与该书现存其他版本进行校勘与研究,发现《四库全书》本之底本为原藏内府之明万历十五年王元贞刻本。底本进呈之时已经过校勘加工,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在誊录过程中,均再次经过校订与复核。两相比较,文渊阁本校订颇为精细,非敷衍了事者,而文津阁本多臆改,文渊阁本优于文津阁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四库全书》本 底本 校勘
原文传递
《艺文类聚》引《国语》斠正四则
8
作者 郭万青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7-101,共5页
《艺文类聚》标识引《国语》者19处,标识引《春秋外传》者3处,共22处。其中有的为约略《国语》本文而成,有的和今传《国语》在文字上具有一定差异。文字上的差异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艺文类聚》所引字误或今传《国语》文字可商;其二... 《艺文类聚》标识引《国语》者19处,标识引《春秋外传》者3处,共22处。其中有的为约略《国语》本文而成,有的和今传《国语》在文字上具有一定差异。文字上的差异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艺文类聚》所引字误或今传《国语》文字可商;其二是《艺文类聚》所引与今传《国语》文字有异但二者皆符合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国语》 斠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