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益肾通络解毒汤对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后依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目的探讨益肾通络解毒汤对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后依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皮注胰岛素、运动疗法、饮食控制等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加以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予以益肾通络解毒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肾脏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AER)]、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指标[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肾功能、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通络解毒汤治疗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益肾解毒汤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RIR组)、益肾解毒汤+肾缺血再灌注组(Drug+RIR组)、姜黄素+肾缺血再灌注组(Cur+RIR组)。术后24、96 h取大鼠目内眦采血,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取术后24 h大鼠肾脏组织,比较各组肾脏损伤评分;比较假手术组、RIR组和Drug+RIR组3组炎症因子NF-κB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RIR组、Drug+RIR组和Cur+RIR组血清Scr、BUN、肾小管损伤评分均升高,Drug+RIR组高于Cur+RIR组,但均明显低于RIR组(P<0.05);且比较术后96 h RIR组、Drug+RIR组2组血清Scr、BUN,Drug+RIR组肾功能指标恢复更快。结论复方益肾解毒汤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文摘目的探讨益肾通络解毒汤对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后依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皮注胰岛素、运动疗法、饮食控制等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加以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予以益肾通络解毒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肾脏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AER)]、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指标[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肾功能、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通络解毒汤治疗气阴两虚兼毒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