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岳洪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9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UA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UA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酮酯滴丸,每次8丸,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T-AOC、SOD水平高于对照组,8-OHdG、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UA有较好疗效,能削弱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志辉 侯冬子 李建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3期551-55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目的 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稳定性CAD合并T2DM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础生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空腹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 GH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血管内皮功能[肱动脉内径增加程度(Flow-mediated dilatation, FMD)、肱动脉直径增加程度(Nitroglycerine-induced vasodilation, NID)、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醛固酮(Aldosterone, AL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疗效和冠心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DL-C、CR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1、AL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ET-1、ALD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糖尿病 银杏酮酯滴丸 瑞舒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混合型固相萃取-UHPLC/MS/MS法测定银杏酮酯滴丸中银杏酸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健 张雪怡 +4 位作者 李丽敏 胡青 诸艳蓉 毛秀红 季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2-1535,共4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银杏酮酯滴丸中银杏酸的方法。采用混合型强阴离子反相吸附固相萃取净化样品, 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50 mm×2.1mm,2.7μm),以乙腈-甲醇-1%冰醋酸溶液(44∶44∶12)为流动相,在电喷雾...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银杏酮酯滴丸中银杏酸的方法。采用混合型强阴离子反相吸附固相萃取净化样品, 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50 mm×2.1mm,2.7μm),以乙腈-甲醇-1%冰醋酸溶液(44∶44∶12)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检测。银杏酸C13∶0、C15∶1、C17∶1分别在0.2~200、2~200和4~200μg·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50、250和600μg·kg^(-1)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70.8%~95.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6%;定量限分别为1、10、20μg·kg^(-1)。本方法可应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银杏酸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混合型固相萃取 银杏酸 银杏酮酯滴丸
原文传递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军民 张文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观... 目的探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酮酯滴丸,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炎症反应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银杏酮酯滴丸 替格瑞洛 心绞痛发作情况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