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殷墟旅游形象游客感知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王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殷墟
下载PDF
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与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志鹏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6,共8页
家猪是殷墟孝民屯遗址居民消费的主要肉食消费对象,本文对该地点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结构、宰杀模式、畜产品开发与晚商城市的肉食供应等问题进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认为当时人养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肉产品,殷墟文化一、二期时孝民屯... 家猪是殷墟孝民屯遗址居民消费的主要肉食消费对象,本文对该地点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结构、宰杀模式、畜产品开发与晚商城市的肉食供应等问题进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认为当时人养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肉产品,殷墟文化一、二期时孝民屯居民可能主要靠自己养猪获得猪肉,而殷墟文化二、四期时该地点居民日常食用的猪肉则很可能主要依赖外来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家猪死亡年龄 城市供应 动物考古学
原文传递
商周时期绿松石嵌片的标量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1 位作者 黄凤春 刘群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1,共6页
通过对商周时期四处遗址153件绿松石嵌片表面形状、周边角度、厚度、厚度变化维度等方面的标量化分析研究,得出无论是商代还是周代,匠人在制作绿松石嵌片时,都倾向于将绿松石片切割成长方形,而周代较之于商代,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在周边... 通过对商周时期四处遗址153件绿松石嵌片表面形状、周边角度、厚度、厚度变化维度等方面的标量化分析研究,得出无论是商代还是周代,匠人在制作绿松石嵌片时,都倾向于将绿松石片切割成长方形,而周代较之于商代,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在周边角度的处理上,商代的匠人往往将这样的夹角制作成钝角,而西周的匠人往往将这样的夹角制作成锐角,也就是说,商代匠人镶嵌绿松石嵌片时,将面小的那一面镶嵌在器物上;而周代匠人则恰好相反,将面大的那面镶嵌在器物上。最后得出在同一时代,遗址等级越高,其绿松石嵌片的标准化程度越高;不同时代,后期遗址绿松石嵌片的标准化程度更高。这一研究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等级遗址下绿松石生产这一手工业部门技术表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陂盘龙城 安阳殷墟 叶家山墓地 绿松石嵌片 标量化研究
原文传递
甲骨缀合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逄方慧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42-146,共5页
甲骨出土和收藏的碎片现状,决定了甲骨缀合研究始终是甲骨学研究中的最急切最基础的工作。甲骨缀合自学者王国维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起步阶段(1917-1938年)限于甲骨碎片收集之匮乏,研究手段简单,缀合成果较少,缺乏专题研究,但其研究... 甲骨出土和收藏的碎片现状,决定了甲骨缀合研究始终是甲骨学研究中的最急切最基础的工作。甲骨缀合自学者王国维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起步阶段(1917-1938年)限于甲骨碎片收集之匮乏,研究手段简单,缀合成果较少,缺乏专题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发展阶段(1939-1977年)以专题性研究为主,成果丰硕,并开始了缀合中的勘误研究,对甲骨学、古文字学及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繁荣阶段(1978至今)则以综合性研究为主要特点,其中《甲骨文合集》的出版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该阶段研究手段日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为甲骨缀合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学 甲骨缀合 甲骨拓片 殷墟
下载PDF
“亡■”非“无吝”说 被引量:1
5
作者 涂白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
殷墟卜辞命辞中的"亡■"一词,丁山先生释读为"无尤"。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并无异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说,认为"■"字应该是"拇"字的表意初文;又据声韵将其读作"吝","亡■&qu... 殷墟卜辞命辞中的"亡■"一词,丁山先生释读为"无尤"。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并无异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说,认为"■"字应该是"拇"字的表意初文;又据声韵将其读作"吝","亡■"就是《周易》、《归藏》等卜筮类文献的"无吝"。这个词汇在殷墟卜辞中出现频率很高,且与卜辞释读关系甚大,因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分析该字字形以及"无吝"一词产生年代,此新说不能成立,丁山先生将"亡■"释读为"无尤"应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拇 亡■ 非无吝 殷墟卜辞
下载PDF
殷墟辑思录
6
作者 桑敬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殷墟是武丁时代的国都,曾经是亚洲青藏高原以东的政治中心,在其繁荣和强盛的背后显现出殷商的几个特点:嗜好迁都,嗜好占卜,嗜好饮酒,嗜好虐杀.所以,武丁建都安阳后,殷商之统治者依然按照上述惯性发展,最终导致纣王朝以酗酒和暴虐而灭... 殷墟是武丁时代的国都,曾经是亚洲青藏高原以东的政治中心,在其繁荣和强盛的背后显现出殷商的几个特点:嗜好迁都,嗜好占卜,嗜好饮酒,嗜好虐杀.所以,武丁建都安阳后,殷商之统治者依然按照上述惯性发展,最终导致纣王朝以酗酒和暴虐而灭亡.文章从地理、历史、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殷墟及其出土文物,针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迁都 占卜 饮酒 虐杀
下载PDF
殷墟青铜食器的功能与装饰
7
作者 孔紫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与同时期的甲骨文、玉石雕刻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三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篇章。殷墟青铜器所呈现出的庄重威严气势、王权至上象征、浓厚宗教色彩是当时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具体体...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与同时期的甲骨文、玉石雕刻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三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篇章。殷墟青铜器所呈现出的庄重威严气势、王权至上象征、浓厚宗教色彩是当时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具体体现。殷墟青铜食器折射出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青铜器 装饰 功能 纹饰
下载PDF
世界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与构建研究--基于安阳殷墟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3
8
作者 罗颖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07,126,共6页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阳殷墟文化遗产景区解说系统现状,并结合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型所关注的六大要素,提出未来安阳殷墟景区应进行科学系统的理念规划和形象设计、解说系统空间布局规划和分级解说服务系统规划,并注重对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地 解说系统 规划 安阳殷墟
下载PDF
中国古代铺首衔环浅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苗霞 《殷都学刊》 2006年第3期29-39,共11页
铺首衔环是中国古代一些器物上的附件,主要在青铜器上、陶器上、漆木器上、瓷器上、画像石上、墓门上、墓葬棺椁上以及建筑的门上。它从安阳殷墟第二期晚段出现后就一直使用,而其使用也最终变成主要使用于门上。
关键词 铺首衔环 附件 分类 殷墟第二期晚段
下载PDF
殷墟遗址与日本奈良平城宫遗址保护展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久明 《殷都学刊》 2006年第3期24-28,共5页
安阳殷墟,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日本奈良平城宫遗址是自公元710年至784年迁都长冈京之前70余年间的都城所在地。笔者曾赴日本奈良对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模型陈列、宣传导游设施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考察。本文根据考察的内容和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日本奈良平城宫遗址是自公元710年至784年迁都长冈京之前70余年间的都城所在地。笔者曾赴日本奈良对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模型陈列、宣传导游设施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考察。本文根据考察的内容和安阳殷墟近几年来中报过程中的体会,对两个都城遗址保护和展示的形式、方法、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平城宫 遗址
下载PDF
商代中期的人祭制度研究——以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的人祭遗存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季凡 《中原文物》 2004年第3期37-44,共8页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属于“白家庄”期的遗存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夏 ,发现了宗庙基址和与宗庙基址相关的大量人骨埋葬。与安阳殷墟的发现相比较 ,这些人骨是仲丁、外壬 (甲骨文中作“卜壬”)时期举行庙祭时的杀牲。祭祀时杀死人牲的...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属于“白家庄”期的遗存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夏 ,发现了宗庙基址和与宗庙基址相关的大量人骨埋葬。与安阳殷墟的发现相比较 ,这些人骨是仲丁、外壬 (甲骨文中作“卜壬”)时期举行庙祭时的杀牲。祭祀时杀死人牲的方式有砍头、肢解、击杀等 ,极为残酷。被用做人牲的人有俘虏也有奴隶 ,与安阳殷墟时期相似。“人祭”是盛行于商代晚期即安阳殷墟时期的一种制度 ,小双桥的发现 ,把商代这一制度实施的时间 ,向前推了一百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人祭制度 小双桥遗址 商代 郑州市
原文传递
百年反思:甲骨文与商代法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68,共14页
百年来的商代法制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而甲骨文资料的使用对促进商代法制研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以甲骨文字形结构分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存在问题,使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些成果的可靠性。迄今为止所建构的商代国家与法制的框架恐怕... 百年来的商代法制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而甲骨文资料的使用对促进商代法制研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以甲骨文字形结构分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存在问题,使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些成果的可靠性。迄今为止所建构的商代国家与法制的框架恐怕只是一个假说。今后的商代法制研究,需要各学科学者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在资料与方法上多下些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文 商代法制 商代刑罚
下载PDF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峰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2,共6页
傅斯年对推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创建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专门机构,积极策划并大力推进考古发掘的开展;而且随着考古实践的发展,他不断提升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提出以"整个的观念"作为考古发... 傅斯年对推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创建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专门机构,积极策划并大力推进考古发掘的开展;而且随着考古实践的发展,他不断提升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提出以"整个的观念"作为考古发掘的指导思想与对文物进行研究的准则,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他又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人材的培养作出重大贡献,在其奖掖下成长起来的梁思永、夏鼐、石璋如等,均成为考古名家。傅斯年领导史语所所取得的考古成就,不仅改写了中国学者在学术上处处落后于国外的局面,而且为1949年后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考古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现代考古学 殷墟发掘 “整个的观念” 人材培养
下载PDF
河南洛阳市唐城花园仿铜陶簋试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锐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9-32,共4页
2002年河南洛阳市唐城花园C3M434墓葬中出土的西周晚期的仿铜陶簋,内壁腹部刻筮数、刻划符号和图画,本文利用学界成果,对其中的筮数所表示的五组数字卦与图画进行解释,说明数字卦当是用卦辞为占,并结合殷墟卜甲数字卦,说明用卦辞为占,用... 2002年河南洛阳市唐城花园C3M434墓葬中出土的西周晚期的仿铜陶簋,内壁腹部刻筮数、刻划符号和图画,本文利用学界成果,对其中的筮数所表示的五组数字卦与图画进行解释,说明数字卦当是用卦辞为占,并结合殷墟卜甲数字卦,说明用卦辞为占,用"大衍之数"五十的揲筮法进行占筮的方法,很早就存在,它们和其它占筮法、占筮系统同时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簋 数字卦 “大衍之数”五十 殷墟卜甲
原文传递
安阳殷墟陶片的热释光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栓稳 杨百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在对安阳殷墟陶片的热释光研究中 ,观测到了 10 5、30 0及 350℃的热释光峰 ,其发光波长为 2 80、390、4 4 0及 550nm .主要发光成分为石英 .估算结果 ,样品年代为 2 70 0 - 340 0年 .
关键词 热释光 热释光测年 殷墟陶器碎片
下载PDF
殷商图书馆和殷商图书馆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荣贤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2-46,共5页
殷墟窖藏甲骨是我国迄今可考的最早档案馆和广义意义上的最早图书馆,是研究我国图书馆学思想起源的首选材料。殷墟窖藏甲骨奠定了后世文献集藏思想的基础,该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文献集藏,在现实和观念两个层面上为王权政治服务。现实层面上... 殷墟窖藏甲骨是我国迄今可考的最早档案馆和广义意义上的最早图书馆,是研究我国图书馆学思想起源的首选材料。殷墟窖藏甲骨奠定了后世文献集藏思想的基础,该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文献集藏,在现实和观念两个层面上为王权政治服务。现实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有意集藏而保存"来自于已逝去了的祖先的智慧",直接为行政施政提供指导;观念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神圣性的宣示而强调拥有文献生产权和保管权的皇室政权的合法性。由此形成我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兼具现实和观念双重内涵的独特个性,与单纯执着于现实层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图书馆学思想迥然而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窖藏甲骨 图书馆 图书馆学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