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破坏准则和屈服函数的总结 被引量:84
1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对30多年来建议过的有关π平面和子午面的各种破坏准则和屈服函数的表达式进行分类和归纳,并认为继续进行这类问题的研究已经没有必要。
关键词 破坏准则 屈服函数 本构模型 岩土
下载PDF
岩土塑性力学的新进展——广义塑性力学 被引量:53
2
作者 郑颖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多数岩土工程都处于弹塑性状态 ,因而岩土塑性在岩土工程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岩土塑性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存在的问题 ,指出其采用的 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放弃这 3条假设 ,从... 多数岩土工程都处于弹塑性状态 ,因而岩土塑性在岩土工程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岩土塑性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存在的问题 ,指出其采用的 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放弃这 3条假设 ,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从而将经典塑性力学改造成更一般的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采用了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 ,能反映应力路径转折的影响 ,克服了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增量无关的错误 ;要求屈服面与塑性势面对应 ,而不要求相等 ,避免了采用正交流动法则引起过大剪胀等不合理现象 ,也不会产生当前非关联流动法则中任意假定塑性势面引起的误差。文中给出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屈服面理论、硬化定律和应力—应变关系 ,并在应力增量分解的基础上 ,建立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从而可求出应力主轴旋转产生的塑性变形。通过分析屈服面的物理意义 ,表明屈服条件是状态参数 ,它与应力状态、应力历史及材性等状态量有关 ;同时也是试验参数 ,只能由试验给出。通过实际应用 ,表明广义塑性力学不仅可以作为岩土材料的建模理论 ,而且还可以应用于诸如极限分析等土力学的诸多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 塑性力学 广义塑性力学 塑性势 屈服面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岩土本构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元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从岩土基本力学性质出发 ,证明了Drucker塑性公设、经典塑性力学原理不适用于岩土材料。对岩土本构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 ,证明了基于经典塑性理论的单屈服面模型无论是否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都是不适用于... 从岩土基本力学性质出发 ,证明了Drucker塑性公设、经典塑性力学原理不适用于岩土材料。对岩土本构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 ,证明了基于经典塑性理论的单屈服面模型无论是否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都是不适用于岩土材料的 ;岩土屈服面不唯一 ,屈服面重数与塑性应变增量自由度一致 ,岩土屈服面存在不外凸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关系 岩土材料 经典塑性理论 屈服面 力学性质
下载PDF
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广义塑性力学 被引量:35
4
作者 郑颖人 孔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与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与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用于岩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 塑性势 屈服面 广义塑性力学 岩土
下载PDF
复杂结构地震波输入最不利方向标准问题 被引量:33
5
作者 范立础 聂利英 李建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1-636,共6页
在确定地震波的最不利输入方向的结构地震分析中 ,最困难的就是确定最不利输入方向的标准 .为此 ,在研究和评价基础上 ,对用屈服面函数判断得到截面最不利受力状态和用截面主轴弯矩最大值来设计或检算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
关键词 地震波输入 复杂结构 最不利输入方向标准 屈服面
下载PDF
莫尔-库仑等面积圆屈服准则的简化形式及应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戴自航 沈蒲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4-459,共6页
在三维应力空间 ,采用解析几何的方法 ,导出了莫尔 -库仑等面积圆屈服准则的简化形式 .介绍了可直接利用现有大型有限元程序在德鲁克 -普拉格屈服准则下 ,按强度折减原理求解边坡安全系数的方法 .算例表明 ,采用简化屈服准则无须修改现... 在三维应力空间 ,采用解析几何的方法 ,导出了莫尔 -库仑等面积圆屈服准则的简化形式 .介绍了可直接利用现有大型有限元程序在德鲁克 -普拉格屈服准则下 ,按强度折减原理求解边坡安全系数的方法 .算例表明 ,采用简化屈服准则无须修改现有程序 ,且对简单边坡 ,据此求得的安全系数与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所得结果极为相近 ;对于复合边坡 ,二者求得的安全系数相对较差可能稍大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应力空间 解析几何 有限元 滑动面 莫尔-库仑等面积圆屈服准则
原文传递
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刘红江 郭智 +3 位作者 郑建初 陈留根 张岳芳 童红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3-718,共6页
为明确太湖地区高产稻田适宜施氮量,以减轻农田化肥过量投入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本研究在调查农户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采用基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设置不施氮肥(N0)为对照,当地习惯施氮水平360 kg·hm^(-2)(N1)以及在此基础... 为明确太湖地区高产稻田适宜施氮量,以减轻农田化肥过量投入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本研究在调查农户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采用基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设置不施氮肥(N0)为对照,当地习惯施氮水平360 kg·hm^(-2)(N1)以及在此基础上减少氮肥施用量的10%(N2)、20%(N3)、30%(N4)等5个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2处理水稻产量与N1处理大致相当;N2处理水稻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经济系数较高;N2处理较N1处理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减少9.2%;从N1到N4处理,减少氮肥施用量,减少了农田总氮流失率,但N2和N1处理差异不显著;从水稻氮素偏流失率来看,每生产百千克稻谷,N2处理的氮素流失量最少。认为通过基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在太湖地区习惯施氮水平的基础上减氮10%,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农田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和水稻氮素偏流失率,并使稻田氮素流失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氮肥减量 水稻产量 地表径流 氮素流失
原文传递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被引量:26
8
作者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和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和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用于岩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 塑性势 屈服面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下载PDF
空间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舒兴平 沈蒲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43,共8页
本文采用有限变形理论及内力屈服面塑性流动理论对空间钢框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弹塑性大变形全过程分析。理论与算例都表明,本文方法精度较高,而计算又不过于复杂。
关键词 框架 屈服面 极限承载力 空间框架 弹塑性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粉砂土屈服及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常丹 刘建坤 李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21-1728,共8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青藏粉砂土屈服及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环境冷却温度-5℃、室温下融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及围压下的饱和粉砂土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在整个剪切过程中呈现出剪缩的特性,且其应力–应变关系为应变硬化...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青藏粉砂土屈服及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环境冷却温度-5℃、室温下融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及围压下的饱和粉砂土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在整个剪切过程中呈现出剪缩的特性,且其应力–应变关系为应变硬化型,冻融循环未改变粉砂土的应力–应变及体变型式。未冻融粉砂土的体积屈服面和剪切屈服面可分别用椭圆型曲线和过原点的线性函数进行描述。冻融循环未改变粉砂土屈服面的形状,且冻融粉砂的体积屈服函数及剪切函数与塑性应变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可用相应的幂函数形式进行表示。其抗剪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冻融循环后,粉砂的黏聚力由4.82 k Pa降至2.07 k Pa,而内摩擦角则由27.11°最低降至22.93°。根据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粉砂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变化规律,指出可用线性莫尔–库仑准则来描述其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粉砂土 冻融循环 屈服面 莫尔–库仑准则
原文传递
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材料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贞山 李英东 +5 位作者 赵经纬 傅垒 李利 余康才 毛晓东 赵丕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6-795,807,共11页
通过铝合金的应用实现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汽车公司长期依靠进口铝合金汽车板,从成本、效率方面影响了汽车轻量化的进程,铝合金汽车板的国产化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推动我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至关... 通过铝合金的应用实现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汽车公司长期依靠进口铝合金汽车板,从成本、效率方面影响了汽车轻量化的进程,铝合金汽车板的国产化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推动我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至关重要。总结了5XXX、6XXX和7XXX系铝合金汽车板材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重点围绕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开展的合金成分-工艺-金属组织-基本性能及应用性能的关联性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包括:覆盖件外板用6XXX系铝合金板材的包边性能与晶粒组织、漆刷线与织构、烤漆强化效果与团簇的关联性;覆盖件内板用5XXX系铝合金板材的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的Hall-Petch关系、吕德斯带与金属组织的关系;结构件用热成形铝合金板材及相关热成形技术;铝合金汽车板成形极限的预测与冲压成形模拟仿真技术;自冲铆连接过程模拟仿真技术;磷化、锆薄膜化、硅烷化表面处理技术。希望为铝合金汽车板的国产化及进一步提升铝合金汽车板的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件外板用6XXX系铝合金 覆盖件内板用5XXX系铝合金 热成形铝合金汽车板 屈服强度 烘烤强化 冲压成形 连接 表面处理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率与氮流失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魏静 郭树芳 +5 位作者 翟丽梅 刘宏斌 孙本华 华玲玲 王洪媛 杨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4-880,共7页
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对畜禽粪便有一定的消纳作用,有机粪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是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增加产量、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在施用一定量有机粪肥基础上,不同无机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 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对畜禽粪便有一定的消纳作用,有机粪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是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增加产量、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在施用一定量有机粪肥基础上,不同无机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流失风险的影响,探讨有机肥与无机氮肥的最优比例,为有机肥施用条件下稻田无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M)相比,配施0.8倍的无机氮肥效果最佳,水稻产量、株高、分蘖数、籽粒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达最高。有机肥作底肥时,水稻生长前期田面水无机氮浓度随配施无机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后期配施无机氮肥各处理田面水氮素浓度则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增施0.4倍、0.6倍和0.8倍无机氮肥时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较单施有机肥处理分别降低17.5%、11.9%和9.3%,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与单施无机氮肥处理(N)相比,同样以0.8倍无机氮肥+有机肥处理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田面水氮浓度降低了30.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消纳有机肥基础上,在满足作物需氮量的前提下,无机氮肥与其配比为1︰1时,既可以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又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和适当减少稻田无机氮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有机无机肥 田面水
下载PDF
钢框架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变形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舒兴平 沈蒲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3年第4期32-41,共10页
本文为钢框架极限承载力的全过程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法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导出了结构的几何刚度矩阵,它不仅包含了轴力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而且还包含了剪力和弯矩的影响。根据内力屈服面塑性流动理论,把经典的塑性铰... 本文为钢框架极限承载力的全过程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法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导出了结构的几何刚度矩阵,它不仅包含了轴力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而且还包含了剪力和弯矩的影响。根据内力屈服面塑性流动理论,把经典的塑性铰概念加以推广,既考虑了塑铰性处内力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考虑了弹性卸载的影响。进行了四榀钢框架极限承载力的试验,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屈服面 试验研究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及其运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郑颖人 孔亮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11期21-36,共16页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的问题,它采用了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将经典塑性力学改造为更一般的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采用了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能...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的问题,它采用了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将经典塑性力学改造为更一般的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采用了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能反映应力路径转折的影响,并避免了采用正交流动法则所引起的过大剪胀等不合理现象,也不会产生当前非关联流动法则中任意假定塑性势面引起的误差。给出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屈服面理论、硬化定律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建立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屈服条件是状态参数,也是试验参数,只能由试验给出。应用表明,广义塑性力学可作为岩土材料的建模理论,还可应用于诸如极限分析等土力学的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塑性力学 广义塑性力学 塑性势 屈服面 本构模型
下载PDF
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计算格式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传庆 周辉 冯夏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602,共7页
统一强度理论是一个有着坚实理论基础、可表达各种岩土材料强度特性且被广泛应用的新的强度理论。FLAC3D是一个具有强大的计算分析功能且专门针对岩土工程问题开发并被广泛应用的数值分析软件。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无疑会大大促进岩土... 统一强度理论是一个有着坚实理论基础、可表达各种岩土材料强度特性且被广泛应用的新的强度理论。FLAC3D是一个具有强大的计算分析功能且专门针对岩土工程问题开发并被广泛应用的数值分析软件。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无疑会大大促进岩土工程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有限差分方法中应用的基本理论格式。根据FLAC3D软件中UDM接口计算格式的要求,将统一强度理论引入其中,详细推导了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在FLAC3D软件中应用的计算公式。由于统一屈服面在应力空间内由12个面组成,在应力角为[0,π/3]的范围内,统一屈服面由两个相交面组成,为计算塑性因子及处理计算中应力超出屈服面的应力调整问题,利用应力角分析了应力空间的分区,推导了区域分界面的公式。最后,编制了相应的UDM接口程序对一圆形隧洞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对比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此计算格式及相应接口程序的正确性。统一强度理论和FLAC3D软件的结合,将使二者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以解决更多的岩土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本构模型 FLAC^3D 统一强度理论 塑性流动理论 屈服面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屈服面与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郑颖人 段建立 陈瑜瑶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详细讨论了广义塑性力学中屈服面和塑性势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岩土材料的三类屈服面 (即体积屈服面与 q方向上及θσ 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 )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提出了能考虑剪胀与剪缩的体积屈服面和应力Lode角θσ 方向的剪切屈服面。指出... 详细讨论了广义塑性力学中屈服面和塑性势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岩土材料的三类屈服面 (即体积屈服面与 q方向上及θσ 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 )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提出了能考虑剪胀与剪缩的体积屈服面和应力Lode角θσ 方向的剪切屈服面。指出在广义塑性力学中不必采用硬化定律 ,就能得出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增量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屈服面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Review of collapse triggering mechanism of collapsible soils due towetting 被引量:22
17
作者 Ping Li Sai Vanapalli Tonglu L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56-274,共19页
Loess soil deposi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nd constitute about 10% of land area of the world.These soils typically have a loose honeycomb-type meta-stable structure that is susceptible t... Loess soil deposi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nd constitute about 10% of land area of the world.These soils typically have a loose honeycomb-type meta-stable structure that is susceptible to a large reduction in total volume or collapse upon wetting.Collapse characteristics contribute to various problems to infrastructures that are constructed on loess soils.For this reason,collapse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loess soils has been of significant interest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all over the world.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a state-of-the-art review on collapse mechanis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oess soil deposits.The collapse mechanism studies are summariz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categories,i.e.traditional approaches,microstructure approach,and soil mechanics-based approaches.The traditional and microstructure approaches for interpreting the collapse behavior are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and critically review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literature.The soil mechanics-based approache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oth compacted soils and natural loess soils are reviewed highlighting their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for estimating the collapse behavior.Simpler soil mechanics-based approaches with less parameters or parameters that are easy-to-determine from conventional tests are suggested for future research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llapse behavior of natural loess soils.Such studies would be more valuable for use in conventio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e mechanism Microstructur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Compacted soils Natural loess soils Elastoplastic models yield surface Structural strength
下载PDF
土体的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及其柔度矩阵 被引量:17
18
作者 殷宗泽 卢海华 朱俊高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3-28,共6页
本文证明了以经典塑性理论为基础的弹塑性模型的土体应力-应变柔度矩阵不能满足主对角线元素应占优的要求.为此作者提出了修正的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
关键词 土体 土构模型 塑性变形 屈服面 土力学
下载PDF
黄土各向异性强度特性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邵生俊 许萍 +1 位作者 王强 代亚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4-1623,共10页
黄土水平面内沉积结构及其发育的竖向裂隙构造使其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通过黄土竖直裂隙向及其正交方向作用三维主应力状态几何空间八面体平面上3个空间域的真三轴试验,揭示了各空间域不同中主应力比值应力路径的剪切应力应变变化... 黄土水平面内沉积结构及其发育的竖向裂隙构造使其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通过黄土竖直裂隙向及其正交方向作用三维主应力状态几何空间八面体平面上3个空间域的真三轴试验,揭示了各空间域不同中主应力比值应力路径的剪切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及抗剪强度变化规律。表明黄土竖向裂隙向作用大主应力的抗剪应力均大于水平面内正交两向作用大主应力的抗剪应力;中主应力增强作用能够诱导黄土的各向异性结构性;横观各向同性或者各向异性黄土八面体面上的强度破坏面随着平均球应力增大均呈椭圆、圆和曲边三角形变化,椭圆形破坏面可分别由轴对称压缩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或轴对称挤伸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近似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强度特性 强度破坏面 黄土
下载PDF
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红江 郭智 +2 位作者 郑建初 陈留根 周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90-1796,共7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品种苏101为供试材料,设置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3个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生产技术水稻产量比常规生产技术增加了11.1%,减肥生产技...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品种苏101为供试材料,设置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3个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生产技术水稻产量比常规生产技术增加了11.1%,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产量差异不大;试验年度稻季农田总径流深为3.9×102mm;稻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总P和K流失量从高到低均依次为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处理间的差异多达到显著水平;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率差异不大,但均显著大于超高产生产技术;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水稻N肥的偏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减肥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在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虽然采取秸秆还田和耕翻措施可使其NPK流失率显著降低,但其N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而采取秸秆还田的减肥生产技术,水稻产量与常规生产技术大致相当,且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显著降低,N肥的偏生产力显著增加,因而是一种更为环保型的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栽培技术 水稻产量 地表径流 NPK流失量 NPK流失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