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农村环境问题的三重维度——义村个案研究 |
蒋培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4
|
|
2
|
一个边疆彝族村落社会经济现代性变迁考察 |
黄龙光
邱月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1
|
|
3
|
楚雄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的震后重建与旅游开发——地质灾害后村落发展的启示与社会学思考 |
杨国才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代沟对彝族村落文化的影响——以滇中塔冲村为例 |
李金发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1 |
0 |
|
5
|
彝族村落的权威结构及其变迁趋势——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样本的分析 |
苏斐然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6
|
电视与乡村社会纠纷观念的变迁——基于一个云南哀牢山彝族村寨的实证研究 |
苏斐然
|
《红河学院学报》
|
2017 |
0 |
|
7
|
彝族乡村无讼社会形成之原因探微——以云南中部哀牢山罗鲁彝区为例的讨论 |
苏斐然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8
|
“农村市场与社会结构”再认识——以摩哈苴彝族村与周城白族村为例对施坚雅理论的检验 |
朱炳祥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9
|
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建档研究——以楚雄紫溪彝村为例 |
李燕
华林
|
《山西档案》
|
2020 |
6
|
|
10
|
空间、活动与情感:民族村落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研究--以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彝村为例 |
车震宇
朱骅允
何思薇
|
《园林》
|
2021 |
5
|
|
11
|
通婚圈与民族社会的变迁——楚雄南华摩哈苴彝族村和大理周城白族村的调查与分析 |
朱炳祥
余园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2
|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大理市凤阳邑村为例 |
王申嫔
|
《热带农业工程》
|
2024 |
0 |
|
13
|
“城中村”改造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以昆明市子君古彝村为个案 |
艾丽曼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4
|
基于旅游扶贫视角的彝家新寨彝绣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
王丹
|
《红河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5
|
民族村落信息贫困形成机理研究——以四川凉山州彝族村落为例 |
张月琴
张小倩
杨峰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6
|
四川省烟峰彝家新寨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设计探析 |
孙奎利
杨德进
吕扬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7
|
中国古代环境思想影响下的云南城子村空间形态研究 |
李军
黄俊
黄经南
周恒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8
|
旅游扶贫视角下彝家新寨中的彝绣产业发展路径——以峨边彝族自治县为例 |
杨帅
宋秋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9
|
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苏彩萍
|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
2011 |
2
|
|
20
|
云南省江川区安化彝族乡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措施探讨 |
宋永全
普顺梅
|
《林业勘查设计》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