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南浔宜园修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许若菲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47-56,共10页
宜园被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称为南浔近代诸园之首,然而经过战乱及人为破坏后,宜园毁坏较为严重而遗存较少,使宜园的修复研究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在收集与分析各时期的图文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考察与修复研究,并做出分析及评价,... 宜园被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称为南浔近代诸园之首,然而经过战乱及人为破坏后,宜园毁坏较为严重而遗存较少,使宜园的修复研究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在收集与分析各时期的图文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考察与修复研究,并做出分析及评价,对宜园的盛期全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浔园林 近代园林 宜园 修复
下载PDF
一种以院墙转换空间的方法——以艺圃浴鸥小院外墙为例
2
作者 董博 朱雷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1期70-74,共5页
空间转换是建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此,作为建筑基本要素的墙体,其作用也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围合或分隔,还可起某种空间转换和连接的作用。针对这一议题,文章以艺圃浴鸥小院外墙为例进行详解。思考院墙在连接空间的同时,如何成就院... 空间转换是建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此,作为建筑基本要素的墙体,其作用也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围合或分隔,还可起某种空间转换和连接的作用。针对这一议题,文章以艺圃浴鸥小院外墙为例进行详解。思考院墙在连接空间的同时,如何成就院墙两边的空间体验,而非贬抑一方的空间体验来成就另一方的空间体验,以此探寻以院墙连接空间的方法:从平面位置经营角度出发,北墙的内收、偏径的双重洞门,以及同一空间三洞门的并置,均是凭借对视线的适度遮挡与多种选择的并置来获得迷宫般的体验;从剖面高下应对角度出发,高度的提升及院墙两侧树石的相反倾向,使得内外两个庭院转化为瞬变的洞天。由此揭示院墙转换空间的可能性及其策略和方法,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换 艺圃 园林 庭院
下载PDF
身·临·其·境 对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的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鲁安东 《时代建筑》 2020年第4期36-41,共6页
李兴钢在他多样的设计实践中保持了对"胜景几何"设计思想的持续探索。在延续了中国建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传统空间体验当代化的世纪探索的同时,李兴钢的设计作品呈现出有别于前辈的强烈物质感和介质感。文章在设计思想史... 李兴钢在他多样的设计实践中保持了对"胜景几何"设计思想的持续探索。在延续了中国建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传统空间体验当代化的世纪探索的同时,李兴钢的设计作品呈现出有别于前辈的强烈物质感和介质感。文章在设计思想史的语境下分析了"胜景"这一概念涉及的一组关键的空间经验特征,并指出面对着当代城市与技术条件下的空间栖居问题,传统空间中的主体化的、能动性的、文化共鸣的经验特征具有了全新意义,在这一认识下来解读李兴钢的设计实践所具有的实验性和开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兴钢 胜景 意境 空间美学 中国园林 空间体验 空间叙事
下载PDF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1877年)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被引量:3
4
作者 边谦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以园主或设计者所策划的游线来解析一座园林的山水游观体验,将有助于理解这座园林的真实造园意匠及其背后的空间经营目的。以苏州怡园为例,本文在梳理其新近史料的基础上,考证了园主顾文彬于光绪三年(1877年)时所述的怡园游线,并在利用... 以园主或设计者所策划的游线来解析一座园林的山水游观体验,将有助于理解这座园林的真实造园意匠及其背后的空间经营目的。以苏州怡园为例,本文在梳理其新近史料的基础上,考证了园主顾文彬于光绪三年(1877年)时所述的怡园游线,并在利用该游线完整解析怡园山水游观体验的过程中,总结指出这一游线本质上是在"快速概览园貌"与"细致品味园景"之间所取得的平衡。而对此的认知,或将促进怡园营造艺术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苏州园林 怡园 顾文彬所述游线 山水游观体验 空间经营 城市山林
下载PDF
苏州怡园建于吴宽“复园”旧址说考证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明友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8-81,87,共5页
关于苏州怡园园址,有一种说法是此乃明代尚书吴宽"复园"旧址,据说其旁侧小巷名尚书里也缘于吴宽,园中如今翠竹环绕的"玉延亭"就是"复园"中的旧景。实际上,这一说法和关于"玉延亭"的解读都有讹... 关于苏州怡园园址,有一种说法是此乃明代尚书吴宽"复园"旧址,据说其旁侧小巷名尚书里也缘于吴宽,园中如今翠竹环绕的"玉延亭"就是"复园"中的旧景。实际上,这一说法和关于"玉延亭"的解读都有讹误——吴宽在今怡园附近没有宅园;其"玉延亭"也不在苏州而是在北京;"玉延"所指也不是"翠竹"而是"山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怡园 吴宽 复园 玉延亭
下载PDF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被引量:1
6
作者 边谦 《建筑史》 2019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苏州怡园由浙江宁绍道台顾文彬及其三子顾承于同治、光绪年间(1874-1882年)主持营造,是了解晚清苏州造园活动的重要案例之一。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顾文彬家书、日记以及其他相关园图、园记、诗词等史料,考证了怡园的成园... 苏州怡园由浙江宁绍道台顾文彬及其三子顾承于同治、光绪年间(1874-1882年)主持营造,是了解晚清苏州造园活动的重要案例之一。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顾文彬家书、日记以及其他相关园图、园记、诗词等史料,考证了怡园的成园始末,并重点分析了顾文彬所营过云楼的庭院营造对怡园成园的影响,以及怡园造园意匠变迁的三个阶段等问题。最后,笔者在文末尝试重新审视了怡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怡园 顾文彬 成园始末 造园意匠变迁 城市山林
原文传递
宜园刍议——兼论中小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
7
作者 李岚 李新建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本文以宜园为例,探讨了中小城市公园在可达性、用地控制和分期实施、项目定位与策划以及规划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服务公众、生态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建设之路。
关键词 宜园 中小城市 公园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陶庵梦忆》与《履园丛话》的明清文人园林观分析
8
作者 贝琰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52-254,共3页
基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文人身份,选择《陶庵梦忆》与《履园丛话》为研究文本,分析其所蕴含的造园思想,剖析明清文人园林营造的时代推力,并探析园林在文人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同类文本中文人造园家的园林观对比,关注主体身份差异带... 基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文人身份,选择《陶庵梦忆》与《履园丛话》为研究文本,分析其所蕴含的造园思想,剖析明清文人园林营造的时代推力,并探析园林在文人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同类文本中文人造园家的园林观对比,关注主体身份差异带来的实践表征差异,以期在明清这一园林繁荣期中细分出不同的时代切面,管窥文人主体造园意识的差异及其对园林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庵梦忆》 《履园丛话》 文人园 园林观
下载PDF
兰溪伊园考
9
作者 孙策 于冰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兰溪伊园的营造为李渔早期的一次造园实践,伊园的复原有助于完善李渔的造园理论。通过对李渔诗词、小说以及《闲情偶寄》中相关书写,结合田野调查考证伊园遗址,对伊园进行数字化复原。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伊园相地立基、要素营建与园居活... 兰溪伊园的营造为李渔早期的一次造园实践,伊园的复原有助于完善李渔的造园理论。通过对李渔诗词、小说以及《闲情偶寄》中相关书写,结合田野调查考证伊园遗址,对伊园进行数字化复原。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伊园相地立基、要素营建与园居活动进行分析,得出伊园“外敛内张”的特征。从功能上来说,这归因于抵御匪盗的需要以及李渔的自我表达;从造园的意图上来说,这是李渔在入世与出世两者间摇摆不定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李渔 兰溪伊园 园林复原 外敛内张
下载PDF
符号学在彝族新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上瑜 宋钰红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根据皮尔斯符号分类学的三分法,结合彝族的文化发展、民族信仰等自身特点,从民居建筑、图腾文化、彝族崇拜物、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符号学在彝族新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阐述,探讨了可理解性、交流性、可对话性的彝族园林丰富设计语言。
关键词 彝族园林 符号学 设计语言
下载PDF
焦秉贞《怡园图》与王熙怡园
11
作者 董璁 王雪茹 《风景园林》 2023年第6期87-95,共9页
【目的】王熙怡园经由叠山名家张然改筑,成为清初北京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焦秉贞《怡园图》所绘是否为王熙怡园,学界迄无定论。在得到是或否的答案之前,怡园研究既不能贸然使用,也不能断然舍弃该图提供的任何信息,... 【目的】王熙怡园经由叠山名家张然改筑,成为清初北京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焦秉贞《怡园图》所绘是否为王熙怡园,学界迄无定论。在得到是或否的答案之前,怡园研究既不能贸然使用,也不能断然舍弃该图提供的任何信息,因此需要加以辨明。【方法】首先,运用史源学方法,从相关史料中找寻图作者焦秉贞和图诗作者黄元治与园主王熙之间可能存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其次,采用文献互证方法,将《怡园图》所绘景物与其他文献记载进行参互比较,探究其间可能存在的一致性。【结果】经过史料考证和景物比对,可以认定焦秉贞《怡园图》所绘确为王熙怡园。【结论】在怡园实体不可避免地化为历史尘烟后,保存在《怡园图》中的景物信息,对于还原其历史原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应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熙怡园 《怡园图》 焦秉贞 黄元治
下载PDF
御园自是湖光好,山色还须让静宜——浅析香山静宜园28景经营意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殷亮 王其亨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56-559,共4页
香山静宜园是著名清代皇家园林,始建于乾隆朝,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涵纳的造园意象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系统地研究静宜园28景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总结出香山静宜园建筑设计和景观经营意向,有助于深入探索自然山水园的... 香山静宜园是著名清代皇家园林,始建于乾隆朝,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涵纳的造园意象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系统地研究静宜园28景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总结出香山静宜园建筑设计和景观经营意向,有助于深入探索自然山水园的思想精髓,对当今的建筑环境以及景观设计都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山五园 香山静宜园 景观设计 经营意向
下载PDF
样式雷与颐和园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龙 王其亨 《世界建筑》 2011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自雷声瀓至雷献彩,雷氏一门六代,前后150余年,见证了清漪园(颐和园)从始建、辉煌、衰败、焚毁到重生的全过程,其间留下了大量建筑图档。本文结合颐和园的实物遗存,及相关历史文献档案,利用建筑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再现清漪-... 自雷声瀓至雷献彩,雷氏一门六代,前后150余年,见证了清漪园(颐和园)从始建、辉煌、衰败、焚毁到重生的全过程,其间留下了大量建筑图档。本文结合颐和园的实物遗存,及相关历史文献档案,利用建筑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再现清漪-颐和园发展历程,阐述了"世界记忆遗产样式雷建筑图档"核心责任人——样式雷,为颐和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所做的独特贡献,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家族传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漪园 样式雷 营建过程 建筑设计
下载PD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Urban Landscape Plant Cultivation in Southwest China—A Case Study of Honghe Hani and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被引量:1
14
作者 LIANG Hui CAO Jiho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By studying current seedling production in Honghe Hani and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urban landscape plant production in southwest China was analyzed. Local nurseries total 6.40 km... By studying current seedling production in Honghe Hani and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urban landscape plant production in southwest China was analyzed. Local nurseries total 6.40 km 2 , accounting for 5.1% of total constructed land area in the prefecture, and only 0.02% of the total land area in the prefecture. Application of local plant species in landscape engineering and green coverage ratio lags far behind the indexes of Chinese livable city and indexes of relieving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By making proper policies and measures, seedling production can be promoted, rare and endanged wild plant species should be fully used to construct garden city, control PM2.5 and protec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he Hani and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PM 2.5 Environmental ecology Urban- rural construction garden LANDSCAPING SEEDLING production Research
下载PDF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in the Mutualism of Figs and Fig Wasps 被引量:1
15
作者 YaoJin-yan ZhaoNan-xian +3 位作者 ChenYi-zhu JiaXiao-cheng DengYuan YuHui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aries which can either produce one seed or one wasp. From observation on Ficus virens Ait., we showed that female flowers with outer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wall of syconiu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with inner and interval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syconium cavity), in which most seeds and wasps were produced. This meant that fig tree provided the sam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seed and wasps production.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usually only one foundress in syconium at female flower phase and no com- petition pollinators. Measurement of the style length of female flowers and the ovipositor of pollinators indicated that most ovaries could be reached by pollinator’s ovipositor. However, at the male flower phase, production of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wasps including non-pollinating was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ed and pollinating wasp production when without non-pollinating wasps produce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non-pollinating wasps competed ovaries not with seeds but with pollinating wasps for ovipositing. Bagge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ampling fig species was not self-sterile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figs and wasps to survive bad season. Seed production in self-pollinated fi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otal wasps in- cluding non-pollinating ones. This might be related with the weaker competition among wasps since bagged figs were not easy to reach by wasps from out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US Ficus wasp mutualism conflicts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in the Mutualism of Figs and Fig Wasps Yao Jin-yan1 2 Zhao Nan-xian1 Chen yi-zhu1* Jia Xiao-cheng1 2 Deng Yuan1 2 Yu Hui1 2 1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P. R. China 2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P. R. China ABSTRACT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aries which can either produce one seed or one wasp. From observation on Ficus virens Ait. we showed that female flowers with outer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wall of syconiu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with inner and interval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syconium cavity) in which most seeds and wasps were produced. This meant that fig tree provided the sam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seed and wasps production.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usually only one foundress in syconium at female flower phase and no com- petition pollinators. Measurement of the style length of female flowers and the ovipositor of pollinators indicated that most ovaries could be reached by pollinator’s ovipositor. However at the male flower phase production of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wasps including non-pollinating was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ed and pollinating wasp production when without non-pollinating wasps produce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non-pollinating wasps competed ovaries not with seeds but with pollinating wasps for ovipositing. Bagge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ampling fig species was not self-sterile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figs and wasps to survive bad season. Seed production in self-pollinated fi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otal wasps in- cluding non-pollinating
下载PDF
晚清诗人徐樾及其诗歌创作研究
16
作者 石天飞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5-179,共5页
徐樾诗歌反映政治时事,表现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极大关注;十分关心民生疾苦,同时对统治阶级和残酷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提出了自己对于国家、人民前途的深刻思考,积极探索国家民族富强之路,热情描绘新生事物和祖国秀美山川,表现了一个忧... 徐樾诗歌反映政治时事,表现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极大关注;十分关心民生疾苦,同时对统治阶级和残酷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提出了自己对于国家、人民前途的深刻思考,积极探索国家民族富强之路,热情描绘新生事物和祖国秀美山川,表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的诗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樾 《遗园诗集》 忧国忧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