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案类聚》明清医家治疗臌胀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1
作者 周纪军 姚子昂 吕文良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基于《医案类聚》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用药、组方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检索《医案类聚》所载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医案,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基于R 4.2.1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进行关... 目的基于《医案类聚》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用药、组方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检索《医案类聚》所载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医案,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基于R 4.2.1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14首,涉及中药239味,总频次2080次,高频中药(频次≥30)有茯苓、陈皮、泽泻、白术、附子等,用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以脾、肝、肾经为主,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为茯苓-陈皮。聚类分析发现,频次≥20的中药可分为4个聚类。结论明清医家治疗臌胀以健脾利水、疏肝理气、温肾化饮为基本治法,用药兼顾升降气机、攻补兼施、寒热并调、燮和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臌胀 《医案类聚》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R语言 处方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艺文类聚》、《初学记》与唐初文学观念 被引量:3
2
作者 唐雯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77-80,共4页
对《艺文类聚》与《初学记》所收录的唐代以前作家作品的统计分析 ,可发现它们所重视的作家正是唐初正统观念中大加贬斥者。进一步考察唐初所编撰的一系列文章总集与诗式、诗格类著作 ,发现唐初贬斥六朝文学的议论并不代表唐人真正的观... 对《艺文类聚》与《初学记》所收录的唐代以前作家作品的统计分析 ,可发现它们所重视的作家正是唐初正统观念中大加贬斥者。进一步考察唐初所编撰的一系列文章总集与诗式、诗格类著作 ,发现唐初贬斥六朝文学的议论并不代表唐人真正的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类书 文章总集 六朝文学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医方类聚·咳嗽门》用药规律
3
作者 陈硕 秦万里 罗刚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目的 探讨《医方类聚·咳嗽门》中治疗咳嗽病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纳入《医方类聚·咳嗽门》所载咳嗽病治疗处方,对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频数统计,对高频药物进行药物类别、关联规则... 目的 探讨《医方类聚·咳嗽门》中治疗咳嗽病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纳入《医方类聚·咳嗽门》所载咳嗽病治疗处方,对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频数统计,对高频药物进行药物类别、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方剂1 332首,包括中药378味,药味多在12味以下,高频药物包括甘草、半夏、人参、杏仁、陈皮、茯苓、生姜、五味子等,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功效类别以化痰止咳平喘药及补虚药为主;关联规则共得出2联组合18项,3联组合34项,4联组合3项,多为健脾祛湿、宣肺化痰药物组合,同时得出核心药物组为二陈汤加减,聚类分析得出6个药物组群,具有清肺润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及温阳功效特点。结论 明代以前医家对咳嗽病的处方用药相对精简,以温化为主,润燥合宜,肺脾同治,重视理气化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病 医方类聚·咳嗽门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综论《文选》非仓促成书——兼与《艺文类聚》(前十卷)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力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2-88,共7页
《文选》存在着种种问题,然非仓促成书。其"文体与《序》所涉及者有所不同"等问题,所以或被认为与其成书仓促有关或可能有关,原因有二:(1)孤立地考察《文选》,而没有注意到类似问题普遍地存在于相关的非仓促所成之古书中;(2)... 《文选》存在着种种问题,然非仓促成书。其"文体与《序》所涉及者有所不同"等问题,所以或被认为与其成书仓促有关或可能有关,原因有二:(1)孤立地考察《文选》,而没有注意到类似问题普遍地存在于相关的非仓促所成之古书中;(2)以今绳古,将古人认为"可"而今人"未可"者当代化。《艺文类聚》的"问题"远比《文选》多,然其是在太平世奉敕撰成后奏上的,而非仓促所成。被今人作为成书仓促的种种理由,在《文选》编撰者那里均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艺文类聚 问题 仓促成书
下载PDF
朝鲜《医方类聚》参编人员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弦 梁永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7期626-629,共4页
《医方类聚》是一部由朝鲜王朝政府组织编撰的大型医书,其成书过程耗时长,参编人员众多,来自政府多个部门。《朝鲜王朝实录》是记载朝鲜王朝开国君主太祖至哲宗间472年(1392~1863年)历史的年月日顺编年体汉文史书,是研究朝鲜王朝时代... 《医方类聚》是一部由朝鲜王朝政府组织编撰的大型医书,其成书过程耗时长,参编人员众多,来自政府多个部门。《朝鲜王朝实录》是记载朝鲜王朝开国君主太祖至哲宗间472年(1392~1863年)历史的年月日顺编年体汉文史书,是研究朝鲜王朝时代事件的宝贵历史资料。通过研究《朝鲜王朝实录》中所记载的相关史料,分析《医方类聚》参编人员生平事迹,探讨参编人员构成及其特点,尝试揭示参编人员中文官、医官的比例、年龄构成、文化水平等问题,以期达到对参编人员有更深刻了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方类聚》 参编人员 构成 特点
下载PDF
《艺文类聚》中“药香草部”的主要内容、文献来源与传播情况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毅 梁佳媛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唐初欧阳询等敕撰的《艺文类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类书。书中的"药香草部",是我国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首次在非医学著作中以"随类相从"体例编辑的大型药物学论著,共收载药物43种,其中包括常用药物11... 唐初欧阳询等敕撰的《艺文类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类书。书中的"药香草部",是我国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首次在非医学著作中以"随类相从"体例编辑的大型药物学论著,共收载药物43种,其中包括常用药物11种,香草药物28种,菜蔬药物4种,引用文献约517种,不仅详细地介绍药物的名称、来源、分布、采摘时间、入药部位、炮制和主治病症,而且还收载了大量的医学病案、医学人物和医学典故等,在中国药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药香草部 类书 医学文献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文本演变考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魏伯河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2-57,共6页
研究证明,《孔雀东南飞》的文本并非一次形成,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从《古艳歌》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间应出现过若干过渡性文本。其基本文本的成型,很有可能在建安之前。从基本成型到被收入《玉台新咏》,流传过程中又被传播者... 研究证明,《孔雀东南飞》的文本并非一次形成,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从《古艳歌》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间应出现过若干过渡性文本。其基本文本的成型,很有可能在建安之前。从基本成型到被收入《玉台新咏》,流传过程中又被传播者加入了若干后世的成分。对其文本演变过程的梳理和演变原因的探索,可以使长期困惑人们的若干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古艳歌 艺文类聚 玉台新咏 文本演变
下载PDF
《初学记》《艺文类聚》比较研究——以“诗文”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全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6-83,共8页
《初学记》与《艺文类聚》皆是唐人编纂的经典类书,前辈学者多认为二书是绝无关系的彼此,文章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初学记》之“诗文”题名及排列顺序毫无置疑地受到了《艺文类聚》的影响。再者,《初学记》之“诗文”内容对《艺文类聚》... 《初学记》与《艺文类聚》皆是唐人编纂的经典类书,前辈学者多认为二书是绝无关系的彼此,文章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初学记》之“诗文”题名及排列顺序毫无置疑地受到了《艺文类聚》的影响。再者,《初学记》之“诗文”内容对《艺文类聚》之“诗文”内容的因袭亦是明显,但此因袭绝不是剿袭,二者之“诗文”部分可谓因袭与变革同在、删并与增补共存。总之,《初学记》与《艺文类聚》是关系紧密的两个文本,二者之间既有继承更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艺文类聚》 类书 编纂 诗文
下载PDF
论谢灵运诗的早期流传与形塑
9
作者 魏珞宁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0,共10页
谢灵运诗歌在齐梁时期就有“谢灵运体”之称,齐梁人认为“谢灵运体”锻炼工丽而章法结构存在不足,但认为不足的评价在后代诗论中逐渐式微,甚至其结构反受到推重。《文选》和《艺文类聚》依靠去取篇目和删削诗句两个主要手段,客观上强调... 谢灵运诗歌在齐梁时期就有“谢灵运体”之称,齐梁人认为“谢灵运体”锻炼工丽而章法结构存在不足,但认为不足的评价在后代诗论中逐渐式微,甚至其结构反受到推重。《文选》和《艺文类聚》依靠去取篇目和删削诗句两个主要手段,客观上强调谢灵运诗歌中的山水成分。谢灵运诗歌原本存在丰富的流传途径,通过以《艺文类聚》为代表的总集、类书等大型文献,不仅可以研究谢灵运诗歌如何被形塑,也可以窥见其流传和接受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体 《文选》 《艺文类聚》 流传 形塑
下载PDF
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在类书编撰中的运用——以《艺文类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建立 《孝感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8-42,共5页
《艺文类聚》提供了一个从分类途径检索有关资料的分类目录;这种分类,是以事物为中心建立类目体系,把各个知识门类有关一事物的条目集中在事物对象之下。同时,分属于727个子目下的材料,又是运用主题法摘录的。可见,《艺文类聚》的目录... 《艺文类聚》提供了一个从分类途径检索有关资料的分类目录;这种分类,是以事物为中心建立类目体系,把各个知识门类有关一事物的条目集中在事物对象之下。同时,分属于727个子目下的材料,又是运用主题法摘录的。可见,《艺文类聚》的目录是分类法和主题法并用的。其目录体系共有四层,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为分类目录,第三层为主题目录。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使其具备了一定的检索功能。从现存类书看,《艺文类聚》是最早运用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的。这种多功能的目录形式,是对古典目录学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法 主题法 目录 《艺文类聚》
下载PDF
《艺文类聚》类目编排新探
11
作者 韩建立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09年第3期95-97,12,共4页
《艺文类聚》的类目分为"天、地、人、事、物"五大类。五大类的排列顺序和每个大类中的部类及其子目的排列顺序要受到当时科学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还要服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 《艺文类聚》 类书 类目编排
下载PDF
日藏写本《天地瑞祥志》编纂诸问题考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小芹 曹建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149,187,共10页
日藏写本《天地瑞祥志》中征引了数量可观的诗赋颂赞类文学作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诗赋颂赞大多转引自《艺文类聚》,并且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这有助于研究《天地瑞祥志》编纂的材料来源,对研究其编纂者身份也大有裨益。编纂者以注... 日藏写本《天地瑞祥志》中征引了数量可观的诗赋颂赞类文学作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诗赋颂赞大多转引自《艺文类聚》,并且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这有助于研究《天地瑞祥志》编纂的材料来源,对研究其编纂者身份也大有裨益。编纂者以注文形式对《招魂》作政治灾异论的阐释,又从“瑞祥”角度征引诗赋,思想上具有“祗承谴诫、预避灾孽”的讽喻用意,这一点区别于简单为文的目的,但是对诗文材料的甄选和全书的整体编排又呈现出体例标准不一的情况,这暴露出了编者萨守真对传统中国的灾异祥瑞学的理解困惑,甚至存在诸多误解和不通达之处,从而也可证明萨守真并不是中土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瑞祥志》 《艺文类聚》 征引诗赋 祥瑞
下载PDF
动物意象批评在类书中的生成与传承——以《艺文类聚》子目“雁”为例
13
作者 韩建立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8-83,115,共7页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子目“雁”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作品,展现了雁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动物意象批评观念。诗歌中的雁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主要是用作比、兴手法;...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子目“雁”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作品,展现了雁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动物意象批评观念。诗歌中的雁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主要是用作比、兴手法;从汉末开始,雁意象用来表达思乡恋土的情感,这与雁的候鸟特点有关;三国至南朝,雁意象又有孤独寂寞、旅途凶险、追慕舒适生活、热衷功名等多种象征意蕴。赋中的雁意象则被赋予伦理秩序、避世隐居的意蕴。以《艺文类聚》为切入点,考察意象批评在先唐时期的流变,这是一个为古今研究者所忽略的角度。《艺文类聚》所运用的意象批评方法是隐性的、潜在的,在选与不选、选此还是选彼的选编操作中,体现着意象批评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批评 类书 《艺文类聚》
下载PDF
《艺文类聚》引《史记》考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成 洪雨婷 《唐都学刊》 2016年第6期10-16,共7页
《艺文类聚》为唐初大型类书,其中征引了大量的典籍。目前,对于《艺文类聚》征引史书文献的研究相对较少,最初涉及的仅是对《艺文类聚》征引史书的概述,列举其中征引的史部图集、史部传记类图书等。而后有了专门针对《国语》《汉书》两... 《艺文类聚》为唐初大型类书,其中征引了大量的典籍。目前,对于《艺文类聚》征引史书文献的研究相对较少,最初涉及的仅是对《艺文类聚》征引史书的概述,列举其中征引的史部图集、史部传记类图书等。而后有了专门针对《国语》《汉书》两部史书的引文研究,但是就目前而言,鲜有对征引《史记》的考究。对《艺文类聚》征引《史记》的部分做引文与原文献比较,发现主要存在征引正文、征引注文两种情况。除此以外,用字的差异说明征引中存在主观性改动,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写作习惯与语言风格,对文献学研究或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史记》 三家注 考索
下载PDF
人参在《医方类聚》中的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俊良 王佳 +3 位作者 王若琳 王位 朱浩 陈曦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0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医方类聚》中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探索人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对方剂中出现药物的所属类别、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次数、补虚药详细药物情况、高频使用剂型进行分析。结果人... 目的通过研究《医方类聚》中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探索人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对方剂中出现药物的所属类别、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次数、补虚药详细药物情况、高频使用剂型进行分析。结果人参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肉桂等,所属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均较为常见;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常用剂型有5种,其中,散剂和汤剂使用频率最高。结论《医方类聚》中人参配伍规律的研究能为其临床组方配伍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医方类聚》 方剂 配伍规律
下载PDF
朝鲜《医方类聚》引用中国伤寒、金匮类文献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英华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1-385,共5页
成书于公元1445年的《医方类聚》是朝鲜王朝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书,援引152种中国医药典籍和1种高丽医方著作。本文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目录书中所划分的伤寒、金匮类内容为依据,探讨《医方类聚》对中国伤寒、... 成书于公元1445年的《医方类聚》是朝鲜王朝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书,援引152种中国医药典籍和1种高丽医方著作。本文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目录书中所划分的伤寒、金匮类内容为依据,探讨《医方类聚》对中国伤寒、金匮类文献的引用情况,首先确定伤寒类文献的作者、成书年代等基本情况,再结合其他资料全面分析;并对金匮引文版本进行核查,与现存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底本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核对,分析16种伤寒类著作及1种金匮类著作的引用情况,考证此类引文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方类聚 伤寒 金匮
原文传递
关于“事具……”所涉引文之略详诸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三
17
作者 力之 《钦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2-29,共8页
《类聚》之"事具……"用得相当随便:参见条多有与主条详略几同,甚至更略者;相关两者,详略标准时有所异;参见条与主条所说有非同一回事者;或仅说到"部",或说到"篇",或仅说"篇";不少应注明"... 《类聚》之"事具……"用得相当随便:参见条多有与主条详略几同,甚至更略者;相关两者,详略标准时有所异;参见条与主条所说有非同一回事者;或仅说到"部",或说到"篇",或仅说"篇";不少应注明"事具……"者,却未注明。以今天的立场看,"事具……"所涉而详略大致相同者,或可换成别的例子以免"累赘"。研究这一问题,既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时人编纂相关书立例时或不严的情况,又可使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人是如何处理引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类聚 事具 所涉引文 略详
下载PDF
唐代类书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以《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为例
18
作者 韩建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8-93,共6页
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 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辑录方式,使其具有选本批评与摘句批评意义。唐代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为读书界提供了相当的知识与思想资源。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类书的编者见识高,选录全面,评价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书 陶渊明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事类集》
下载PDF
《医方类聚·妇人门》文献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英华 梁永宣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3期85-92,共8页
《医方类聚》是李氏朝鲜王朝政府于15世纪组织编撰的一部大型医书,引用152部中国医书和1部朝鲜医书。全书存262卷,其中卷二百六至卷二三八是《妇人门》,考证其文献来源、编纂特点、妇科引文价值,认为朝鲜引进中国医籍十分迅速,加以编纂... 《医方类聚》是李氏朝鲜王朝政府于15世纪组织编撰的一部大型医书,引用152部中国医书和1部朝鲜医书。全书存262卷,其中卷二百六至卷二三八是《妇人门》,考证其文献来源、编纂特点、妇科引文价值,认为朝鲜引进中国医籍十分迅速,加以编纂时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独具特色。比对研究发现,其保存的妇科文献具有很高版本价值,可供妇科理论、文献、临床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方类聚》 《妇人门》 妇科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艺文类聚》编撰人员考辨
20
作者 韩建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6-101,共6页
传统观点认为,《艺文类聚》是"欧阳询撰"或"欧阳询等撰",这种看法源自《艺文类聚》的书前署名和《旧唐书·经籍志》的著录。而这样的记载只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往往突出了欧阳询,却遮蔽了其他起过重要作用的编... 传统观点认为,《艺文类聚》是"欧阳询撰"或"欧阳询等撰",这种看法源自《艺文类聚》的书前署名和《旧唐书·经籍志》的著录。而这样的记载只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往往突出了欧阳询,却遮蔽了其他起过重要作用的编撰人员。在短时间内编成一部体例较为完善的大型类书,一定是多人分工主导编撰而成。史书上记载的六位编撰人员均具有良好的资质,且其中四位留下了主导编撰的痕迹。欧阳询、陈叔达、裴矩和袁朗是《艺文类聚》实际上的领修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欧阳询 类书 《艺文类聚》 编撰人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