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碳生产率影响路径比较——基于数字金融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成镇 刘庆芳 +3 位作者 马伟 杨定 宋金平 李柄泓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61,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减碳增效能力,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黄河流域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运用STIRPAT模型探讨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路径...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减碳增效能力,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黄河流域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运用STIRPAT模型探讨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的中介作用。[结果]①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碳生产率水平提升,且影响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表现为长江经济带强于黄河流域地区。②数字金融在技术创新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区域碳生产率水平。数字金融的中介效果也表现为长江经济带强于黄河流域地区。③提高城镇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升黄河流域地区碳生产率水平。提高城镇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提升长江经济带碳生产率水平。[结论]本文建议提升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金融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区域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黄河流域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化转型,进而实现区域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数字金融 碳生产率 STIRPAT模型 中介效应 黄河流域地区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