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or,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1
作者 刘响慧 《海外英语》 2019年第8期230-232,共3页
The warm yellow symbolizes China,and cool blue the West.Based on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s,there exists cultural disparity in behavioral patterns between these two color cultures,yet t... The warm yellow symbolizes China,and cool blue the West.Based on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s,there exists cultural disparity in behavioral patterns between these two color cultures,yet their fusion can lead the world culture to a new stage—green culture,just as the mixing of yellow and blue in equal proportions produces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green.To the fatigued people,green culture is refreshment.Yellow Culture,Blue Culture and Green Culture will coexist in the world—these are the future cultures for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culture BLUE culture Green culture FUSION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从地域文化视角看路遥小说的创作局限
2
作者 朵辉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1-73,88,共4页
以往的路遥研究在分析其小说创作缺失的成因时,大多归咎于路遥苦难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心理的影响以及作家自身才华的平庸,而基本上忽视了养育他的黄土地在其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那片神奇的黄土地虽然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心... 以往的路遥研究在分析其小说创作缺失的成因时,大多归咎于路遥苦难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心理的影响以及作家自身才华的平庸,而基本上忽视了养育他的黄土地在其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那片神奇的黄土地虽然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使他的创作囿于故土而无法迈向更高的境界。从分析黄土地文化的缺陷入手,意在系统地阐述这种西北独有的高原文化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文化 乡土情结 理性批判 人杰意识 创作局限
下载PDF
基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炎黄文化感知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强 赵建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的感知存在着差异,这在不同民族的被调查对象身上也有所反映。然而,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感知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91.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94.8... 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的感知存在着差异,这在不同民族的被调查对象身上也有所反映。然而,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感知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91.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94.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91.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该祭祀炎黄二帝,71.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祭祀炎黄二帝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这说明对中国各民族成员来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记忆,炎黄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黄文化 中华民族 凝聚力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高春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5,共10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之源。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厚。山西省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和在郑州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积极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山西黄河文化大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之源。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厚。山西省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和在郑州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积极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山西黄河文化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在大保护中开发,开发中高标准保护,深入挖掘山西黄河文化的历史根脉和时代价值,培铸黄河文化品牌,把黄河流域山西段打造成生态保护样板区、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山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文旅融合 保护传承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韩若冰 黄潇婷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52,159,共11页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精神谱系的集成,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和研究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精神谱系的集成,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和研究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构当代日常生活图式、丰富日常生活内容,建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黄河文化 现代旅游 融合发展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关系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如友 石张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5-212,共8页
以黄河流域1 204个中国传统村落和84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重心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景观空间关联指数等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为二者整体性保护与协同利用提... 以黄河流域1 204个中国传统村落和84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重心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景观空间关联指数等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为二者整体性保护与协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异质性特征,且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2)宏观和中观上,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在微观上,二者仅表现出较低水平的正向空间关联。(3)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杂空间关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二者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都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 空间关系 成因机理
原文传递
论中原文化的特点及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的基本对策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同般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4-65,共2页
中原文化,即中原地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原历史文化,最本质的特点为"根源"与"主干"。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应提升三大认识,警惕四个问题,在六大层面上做文章,最终要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八大文化产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特点 基本对策
下载PDF
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光春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4,191,共10页
"两黄"文化,就是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因为,河南新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故里、故都;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把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研究透了,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脉和主流把握住了,也... "两黄"文化,就是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因为,河南新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故里、故都;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把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研究透了,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脉和主流把握住了,也就能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更好地认识河南的历史和现实,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造福中国人民,影响国际社会,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文化 黄河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国内酒文化旅游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8
9
作者 孟宝 郭五林 +1 位作者 尹奇凤 杨龙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酒文化旅游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和实践的一大热点。通过文献检阅和分析,系统归纳了当前国内酒文化(白酒、葡萄酒、啤酒和黄酒)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足;对酒文化旅游开发不够重视;酒文化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不够突... 酒文化旅游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和实践的一大热点。通过文献检阅和分析,系统归纳了当前国内酒文化(白酒、葡萄酒、啤酒和黄酒)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足;对酒文化旅游开发不够重视;酒文化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不够突出;酒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国际化视野。未来的中国酒文化旅游需要加强对中国酒文化的系统研究,在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酒文化旅游的特色模式,实现把酒文化旅游打造成中国旅游一大名片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 啤酒文化 黄酒文化 旅游开发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乃岳 《中国水利》 2020年第5期50-53,共4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河运系国运。黄河在中国政治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黄河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为生态哲学、科技贡献、民族认同、斗争精神、发展思想、政治优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河运系国运。黄河在中国政治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黄河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为生态哲学、科技贡献、民族认同、斗争精神、发展思想、政治优势、红色基因、对外交流等八方面内涵。悠久历史和伟大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黄河岁岁安澜。新时代的黄河文化必须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内涵 时代价值 实现途径
下载PDF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4
11
作者 姜国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是实现中华优秀传承文化赓续绵延、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具有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凝聚社会共识...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是实现中华优秀传承文化赓续绵延、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具有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凝聚社会共识、创新核心元素等价值,客观上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目前,针对概念不清、理念陈旧、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凝聚文化符号、延展供给、构建文化载体、实现文化数字化以及培育品牌等,建构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与现代体系,可以为丰富文化软实力科学内涵、提升文化竞争力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传承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主要特征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占仓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6期86-91,共6页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和利用当地的发展条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大河流域文化。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根源...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和利用当地的发展条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大河流域文化。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根源性、灵魂性、包容性、忠诚性、原创性、可持续性特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启迪创新智慧,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游客数字叙事的黄河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凤增 袭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F0002,共9页
社交媒体中游客数字叙事对黄河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整理了2019-03-11至2021-03-11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的笔记,共收集到与黄河相关的777篇笔记.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索黄河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形象.研究发现,黄河旅游目的地形... 社交媒体中游客数字叙事对黄河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整理了2019-03-11至2021-03-11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的笔记,共收集到与黄河相关的777篇笔记.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索黄河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形象.研究发现,黄河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社交媒体上的游客数字叙事通过图片、文本等多种形式呈现;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视觉符号形成整体形象,通过叙事阐述和细节等文本符号形成具体形象;游客通过其他人的数字叙事获得体验,构建目的地形象,并获取旅游灵感,形成黄河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播;游客对于目的地的数字叙事强调有用性、美感、互动性与文化敏感性.有针对性地提出黄河流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目的地形象 数字叙事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开展更高水平的黄河水量调度 被引量:13
14
作者 苏茂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使黄河保护与治理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黄河水量统一调度22 a风雨历程,从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入手,以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为起点,黄...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使黄河保护与治理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黄河水量统一调度22 a风雨历程,从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入手,以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为起点,黄河水量调度工作先后历经不断流阶段、功能性不断流阶段、生态调度阶段,以及目前的奋斗幸福河阶段,这是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黄河的生动实践。系统梳理了黄河水量调度各个阶段的理论理念、调度目标、指标体系、调度技术、管理措施以及调度效果,为开展更高水平的黄河水量调度,探索了新的内涵、方式、目标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统一调度 生态调度 幸福河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黄河文化
下载PDF
“黄河学”论纲 被引量:9
15
作者 管华 张大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7,共3页
黄河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单元,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建立和发展以黄河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的“黄河学”,具有固植黄河根源、发扬黄河精神、发展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明、促进黄河综合研究、推动黄河开发整治等... 黄河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单元,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建立和发展以黄河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的“黄河学”,具有固植黄河根源、发扬黄河精神、发展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明、促进黄河综合研究、推动黄河开发整治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并且有着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基础方面的可能性。“黄河学”应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科学及技术科学之上的综合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具象性特征,包括自身基本理论、黄河及其流域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文化艺术、自然-社会系统和研究方法6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了建立“黄河学”,应尽快开展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等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学 黄河文化 黄河治理 学科性质 黄河
下载PDF
山西黄河文化:内涵、符号与旅游开发——基于晋西沿黄旅游景区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敏 任亚鹏 王萍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9-43,共5页
山西黄河文化的内涵包括农耕文化、商业文化、革命精神和军政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农耕文化是核心。通过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老牛湾、碛口古镇、壶口瀑布和蒲津渡遗址四个旅游区开发差距和差异的比较,可知今后应高度重视黄河文化旅游开发... 山西黄河文化的内涵包括农耕文化、商业文化、革命精神和军政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农耕文化是核心。通过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老牛湾、碛口古镇、壶口瀑布和蒲津渡遗址四个旅游区开发差距和差异的比较,可知今后应高度重视黄河文化旅游开发,尽快构建文化遗产廊道和文化旅游发展保障体系,创新旅游产品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符号表征 旅游开发现状 旅游开发策略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文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黄河文化教育传承,可以为民族自信找到文化源头,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提供持续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关键密钥。目前学者对文化传承本质和教育对民族文...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黄河文化教育传承,可以为民族自信找到文化源头,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提供持续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关键密钥。目前学者对文化传承本质和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广义、狭义的黄河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影响力等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推动了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研究的深入。但是黄河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仍待界定和厘清,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路径有待进一步完善,黄河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机制有待构建,黄河文化教育传承载体有待合理运用。新时代黄河文化教育传承路径在于:用大思政课为青少年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进行丰富多彩的系统教育,注重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开展润物无声的研学旅行,“享受休闲”中的旅游认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传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传承 校园教育 社会教育
下载PDF
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如虎 林长春 马元柱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源于黄河的黄河根祖文化是山西最独特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而晋南是这种文化的核心区,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是山西三大旅游品牌之一.本文用比较等方法分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源于黄河的黄河根祖文化是山西最独特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而晋南是这种文化的核心区,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是山西三大旅游品牌之一.本文用比较等方法分析了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根祖文化 旅游开发 开发对策
下载PDF
文化记忆视角下讲好黄河故事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10
19
作者 常天恺 齐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85,共8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黄河故事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文化记忆的视角来观照,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价值集中表现为时间、空间、情感三重维度。物质媒介、精神符...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黄河故事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文化记忆的视角来观照,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价值集中表现为时间、空间、情感三重维度。物质媒介、精神符号、场域空间等记忆路径的构建丰富了黄河故事的内涵,对有效构建黄河文化记忆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黄河故事的讲述将通过记忆提取、记忆传承、记忆再塑的路径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彰显黄河文化精神,增强身份认同,融入文化强国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事 文化记忆 黄河文化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浅析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设计要点——以吉利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设计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静 《森林防火》 202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吉利黄河湿地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黄河流域中下游段最重要的流经区域,为维系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本文以吉利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设计为例,阐述在面对... 吉利黄河湿地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黄河流域中下游段最重要的流经区域,为维系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本文以吉利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设计为例,阐述在面对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限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手段,因地制宜地布设建设项目,完善对湿地植被恢复、野生动植物生境的修复、水系连通的修复和治理,更好地融入和彰显黄河湿地文化,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黄河湿地恢复和治理示范特色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利湿地 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 低影响建设 黄河湿地文化 规划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